苏淮他们已经把高中三年的课都上完了,从寒假补课开始进入了一轮复习。学校补课不让住校,苏淮每天早上五点半就要起床,然后轻手轻脚地洗漱出门。
苏淮的学校门口有一家烤红薯店,这家店已经开了七十多年了,在全市都很有名。苏淮他们班作为省理班,是全年级晚自习下得最晚的。这个时候去买烤红薯都不用排队,是早出晚归的生活里难得的一点快乐。
做完一道题目,苏淮拿起杯子晃了晃,有点烦躁地推开草稿纸去厨房倒橙汁。
苏迟正戴着耳机站在厨房里,微波炉叮的一声响,她从里面拿出一盒加热过的寿司。
没回头就知道他在门口,苏迟问:“要来两个吗?”
苏淮点点头“好啊。”
“锅里还有鸽子汤。”苏迟拧开灶台的火,然后从柜子里拿出一只小碟子,分了一半寿司给他。
“谢了。”苏淮接过食碟和叉子,指了指她的耳机,“你在听什么?”
“这个吗?”苏迟愣了一下,“就是随便找的歌单,不听点东西做题的话有点烦闷。”
苏淮把嘴边的“烦了就早点休息”这几个字硬生生咽了下去,点了点头,“挺好的。”
慢慢被加热的汤有肉香味弥漫出来,苏迟开口道:“你们要补课到什么时候?”
“大年三十那天开始放假,然后初七开学。你们呢?”谈论学业问题永远都不会出错,苏淮在心里记下来。
“我们应该也差不多。不过补课不在学校里,要去S市集训,大后天走。”
这个消息有点突然,苏淮问道:“一整个班都去吗?”
“不同科目去的地方不一样,不过信息和数学都是去S市的大学。”
“陆子鉴也去?”
苏迟点点头。
“那还让人放心一点,你俩之间有个照应。”苏淮想了想,“爸妈知道了吗?”
“还没说,我也是今天晚自习才知道的,明天白天再跟他们讲吧。”
汤已经热好了,咕嘟咕嘟的气泡炸开浓郁的香气,厨房窗子上的薄冰化掉了,水珠划出一条条水痕。
苏迟关掉火,端着纸盒说道:“热好了,我先回房间了。”
“等一下。”苏淮开口道。
“怎么了?”
“放假的那几天我们班会有个趴,租了个小农舍,能玩的还挺多的,而且都可以带自己熟人一起去。”好不容易有和好的迹象,苏淮发出邀请,“你要不要一起来,正好放松一下。”
苏迟花了两秒钟想了一下,“行。”
.
苏迟、陆子鉴等一行人在艾泽和另外一位领队老师的带领下到达S市,大学里派了大巴来接。
天上在下绵绵细雨,有些湿冷,而且南方的冷跟北方的冷不同,苏迟已经从头到脚全副武装起来了,还是觉得冷得够呛。
因为天气不好,艾泽在车上就把日程安排和注意事项说完了,大巴把他们直接送到了宿舍楼。
男生被安排在一楼的东半部分,女生则在西侧。参加集训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为了便于区分,主办方给每个人都发了挂在脖子上的证件卡。
不知道是不是工作失误,寝室里的空调还没有通电,屋子里冷冰冰的。
艾泽不会因为今天舟车劳顿就心疼他们,还是布置了题目,寝室里冷得待不下去,苏迟带着资料、陆子鉴装着电脑,两人干脆打着伞去了学校内的饮品店。
在店里待到九点半,苏迟看到寝室群里仍然在抱怨没有给空调通电。
苏淮半个小时前发了消息,问她有没有不适应。
-吃饭还好,但是可能是学校没有跟物业协调清楚,寝室里空调不能用。
苏淮回消息回得很快。
-所有寝室都这样吗?
-是,大家都抱怨开了,不过听说已经在协调了。
-发个定位。
苏迟不明所以,但还是依言发了定位过去。
这次的消息隔了几分钟才被回复,苏淮发过来一个截图,然后就打了电话过来。
“我订了两间房,你叫上陆子鉴,一人一间,房间是挨着的。”
苏淮之前帮他俩买过票,知道身份证号码也正常。
“不用这么麻烦吧,今晚应该能供上暖。”
苏迟听到手机那头有铃声响起来,应该是苏淮晚自习的课间结束了。
苏淮走到教室外边,压低声音道:“走三百多米怎么就叫麻烦了,学校没发通知,供暖就是没准儿的事,你们也别等着了。”
苏迟轻轻咳了一声,“……好。”
“叫上陆子鉴,你俩一起过去,女孩子家大晚上的就别路上瞎溜达了。”
苏迟觉得苏淮简直神经紧张,而且这句话有歧义,陆子鉴也被可疑地划到了女孩子范畴里。
但是她经过上次的爆发之后,面对苏淮心里总有一种佛性,能顺着他就顺着他,于是又应道:“……好。”
“你哥吧?”陆子鉴的目光从电脑屏幕上移开问道。
苏迟点点头。
“叔叔阿姨那么忙,你哥还得时刻关注着你,不容易啊。”陆子鉴叹了口气,苏迟怀疑他影射陆鲸菁顺便自卖自夸。
.
第二天,苏迟有些感激昨晚睡了个好觉,集训的强度很大,上午从七点半一直到十二点,中间只有十分钟的课间,连趴着打盹的时间都不够。几位老师轮番上阵,语速极快,布置完一道题目,学生还没有动笔写,老师已经开始讲思路了。
中午休息的时候,已经有学生边吃饭边哭了。
下午的课从一点半开始,上到五点半,中间依然只有十分钟的课间。
晚上在没有任何通知的情况下,有老师抱了一摞试卷进来,当天内容当天考试。
结束的铃声响起时,有个男生当场吐在地上。
苏迟走出教室的时候,艾泽正在门口跟一个二中的女生讲话,女生的肩膀一抽一抽的,像是在哭。
苏迟刚要离开,就被艾泽叫住了。没办法,苏迟只好站在一边等,过了一会儿,女生离开了,苏迟这才走到艾泽面前。
“第一天感觉怎么样?”艾泽问道。
“上课时间太长了,还不太适应。”
艾泽点点头,“晚上的考试呢?”
苏迟回想了一下,“不是很难,答得还好。”
“那就好,”艾泽笑着说,“我得提醒你一下,以后晚上的考试千万不要轻视,下次集训就不是报名看成绩就能来了,会根据你们集训期间的成绩来选拔。”
“我知道了,谢谢老师。”
“行,没事儿了,”艾泽说道,“回去早点儿休息,养足精力。”
.
日子一旦定好了格式千篇一律,就会过得飞快。
集训的时间慢慢加快了脚步,苏迟不由得感慨人的潜力果然是无限的,一开始觉得难熬和困难的事情,后来也变得容易起来。
她算是班上适应得最好的学生,有些老师不记得课代表和班长的名字,偏偏记住了苏迟的名字,课上布置完题目,马上就要苏迟上黑板去写过程。
艾泽说的没错,苏迟在这方面确实是有天赋的,这种天赋包括专注力、理解力和数学思维。不是说没有天赋就不会有好结果,但这种天分确实让她相比之下走得不是那么费力。
偶尔苏迟还是会想起自己的困惑,但问题的答案似乎不再重要,不管是为了谁走上这条路,或许是歪打正着,结果还不坏。
集训的闭幕式转眼间就要到了,闭幕式上要宣布学生的成绩。
二中作为竞赛强校,学生表现都还不错,苏迟和陆子鉴代表二中的数学和信息学科上台领了奖。
艾泽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上台去领了“最受欢迎老师奖”,苏迟怀疑这是学生根据颜值选出来的,毕竟艾泽布置题目心狠手辣,实在不像是学生会喜欢的类型。
集训结束后,难得的假期终于姗姗来迟。在大年三十这天中午,苏迟到了家。
李慧卿和苏凛海一大早就去了奶奶家,只有苏淮在家里等她。
苏迟进门的时候,苏淮正在做饭,没有听见她进门。
苏迟拖着行李箱站在厨房门口,看到苏淮正在系着围裙切菜,厨房的窗帘还是拉开的,冬日阳光虽不热烈却依然灿烂,砂锅里的黄鱼炖豆腐咕嘟咕嘟地冒着香气。
这幅景象莫名击中了她心中的某个地方,苏迟吸了吸鼻子,吸进了蔬菜和鱼肉的香气,“我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