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纨绔夫妻 > 第1章 楔子(一)

纨绔夫妻 第1章 楔子(一)

作者:申丑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7-01 06:04:14 来源:转码展示1

楔子(一):

卫家乃纨绔世家,从公到侯,几代尽出败家玩意,追本溯源,要从老公爷卫丰说起。xiashucom

卫家原是江北一富商,老公爷他爹娘生他时就少生一根弦,读书一窍不通,习武半窍不通,平时最擅长的就是捉蛐蛐,最爱干的就是领着小厮跑荒坟废宅捉铁头将军,就这么一个猫嫌狗憎屁事不会的人,架不住运气好啊。

老天爷的心,是偏到咯吱窝的。

老公爷这个废木头,稀里糊涂结识了当时到处造反的元帝姬成。他人傻又有些缺心眼,被姬成骗去泰半家产,稀里糊涂投入了造反大业。

卫老爹卫老娘抱在一起瑟瑟发抖,抖完一合计,这都已经造反了,就算反悔也是全家掉脑袋,回头无岸,不如一条道走到黑算了,于是,买好棺材,找到姬成,又投入另一半家产。

全家人造反后战战兢兢,天天大鱼大肉,就怕哪顿成了断头饭,吃着菜菹干瓜条上路,亏得慌。十年造反,人人都成瘦干条,只卫老爹卫老娘养得脂肥膏满,令人啧啧称奇。

这样抖啊怕啊,直抖到姬成这个半文盲成了皇帝,坐拥万里江山。

十万步也就只差最后的一抬脚,卫老爹卫老娘提着一口气,心跳到嗓子眼,眼瞅着皇袍加身的姬成屁股坐到了龙椅上,稳稳当当的,不摇不晃的,两颗老心这才落回了心窝里。

当晚二老还在那抖,抖得一杯酒能洒出去一大半,那是乐得。

卫家混了个从龙之功,捞到了一个国公,封号显,享千户食邑,一跃从末流到一流,一时煊赫无比。新出炉的显国公头戴高冠、脚登云靴,真是威风无比、炙手可热。可惜是个样子货,皮厚馅少,一口咬下去,就是不见肉。

当了国公后干点啥啊?姬成还是很有良心的,想着自己老友家中行商,想来对黄白之物相熟,要不去户部任个官?尚书?尚书还是算了,侍郎还是可以的嘛。

卫丰脸都挤成酸瓜了,他干不来啊。

姬成便又问:那要不去太府寺?

卫丰瞪着眼,小声问姬成:圣上,太府寺是管啥的?

大家都是土鳖,姬成自己都对文武百官半懂不懂,也不嫌弃卫丰蠢笨,还体贴地想:他异姓兄弟连太府寺管啥的都不知道,看来也是干不成。拉着卫丰往殿前台阶上一坐,问道:好兄弟,你我什么交情,割血换骨不外如是。想当个什么官?你只管开口,要是合适,我便下旨。

卫丰都快哭了,他什么也不会啊,只想混吃等死。可是,他好兄弟现在成了皇帝,君臣有别他还是懂的,皇帝问你想做什么,你总不能答我只想白吃白拿吧。卫丰想了半天,问:圣上,我最擅长养蛐蛐,您看有没有管蛐蛐的官?

姬成很是为难,管蛐蛐的?他杀掉的前朝皇帝身边就有专管蛐蛐的,叫蛐奴儿,可这全是阉人啊。他目光往卫丰跨间一扫,这……这……这要是把多出的二两肉给去了,卫老爹卫老娘怕是要撞死在他跟前。

且有玩物丧志之嫌,让堂堂国公去给自己养蛐蛐,案上奏折能堆起来比人还高……

姬成打了个抖擞,正色道:要不就去宗正寺?就管管我家的杂事和远近亲戚,皆带管管和尚、道士。我家中人少,近亲死光,远亲管他死不死,可见其中事少,清闲又担不了大责。你只管将事丢给少卿,你看这如何?

卫丰一听,这可行啊。等得卫丰做宗正寺卿,前几年确实清闲,一无宗亲事;二姬成儿女尚小,无有婚嫁之事;三来后宫也还只一后一妃,因此外戚那边也没多少事。

架不住姬成开始作怪。

姬成实算得明君,勤政爱民,平内乱遏外敌,也重农桑之事,许是天命所归,自姬成登基以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一扫末朝天灾**哀鸿遍野的混乱之象。

但,明君归明君,姬成这个半文盲实在是又土又粗,朝会时与臣子一言不和,他能撸着袖子唾沫横飞地与之对骂。臣子未见如此厚颜无耻的君王,抖着脖子就要撞龙柱,姬成大怒,谁不会一点架式,他撩起袍角,比着撞墙。

文臣死于谏,史书还能留下一笔清名,这要谏死皇帝?百官吓出一身冷汗,纷纷跪倒,再也不敢跟皇帝使性子。何苦来哉!他是无赖起家的,不讲理谁能讲得过他去。

姬成这般不讲究,百官当面不敢说,私下也免不了笑话姬成是个混赖土鳖。姬成得知后,在宫中恨得咬牙切齿,骂人不揭短,他宁可有人骂他昏庸不明,也不能忍有人骂他是个田舍汉。骂他昏,他大可和人辩上一辩,保管辩得人面红耳赤;骂他田舍汉,他辩无可辩,他……他……连田舍汉也不如啊。

姬成羞恼之下,开始往后宫广纳才女,最好还是出身世家的,皇子皇女一个一个开始往外蹦。要说姬成对这些才貌皆俱的妃子有多喜爱,也未见得。诗词歌赋他半点不通,美人吟个诗,他当蚊子嗡嗡嗡,美人唱个赋,他当雀儿啾啾啾,美人要跟他高谈阔论,姬成早溜去皇后宫内烤火了。

只苦了宗正寺,本来袖手视事,如今记名、造册、册封……忙个不亦乐乎。

卫丰是不管的,忙不忙的他都在袖中揣个蛐蛐笼到宗正寺里消磨到午时,吃罢饭,再悠哉悠哉地晃回家,轮值什么的,随他去随他去罢!实在是官署之中大为无聊啊,宗正寺隔壁还是御史台,这可要了亲命,别的官员有闲暇在一处下个棋,斗个诗,卫丰也想斗个蛐蛐什么的,打发打发时长,然,有贼心没贼胆,生怕朝会时被御史喷个满头包。

宗正寺少卿倒觉万事不管的卫丰很不错,虽是闲差,上峰要是指手划脚各种搅事,也是不美。而且,卫丰甚得龙心,能顶事,即便宗正寺亦有一二大事的。

史馆那就开始找宗正寺的麻烦,头几年天下初定,百废待兴,朝野上下都为民生奔忙,等得内忧缓解,百官也有闲心关心起各样杂事。譬如国史,再譬如皇帝他老人家祖上是姬姓哪一支。

姬成往自己脸上贴金,言称为黄帝后人,这一竿子直捅到黄帝那,沧海桑田,何从查证。前朝的姬姓虽七零八落,慢慢寻摸,许能查个七七八八。姬成开始耍无赖,称家族四散,寡母幼子流离,只知自己是黄帝之后,详细的早已记不清了。

史馆哪肯干,就跑来宗正寺,皇家族谱是你们管的吧,皇帝的出身你总得给个交待出来。

宗正少卿冷汗涔涔,史馆宰相、左仆射监修,史馆修撰那是有侍无恐、理直气壮。姬成也怕自己被揭了老底,偷偷召卫丰进宫,这样那样吩咐了一番。

卫丰听罢,这事他干得来。经他几番周折,出动一众鸡鸣狗盗之徒,总算寻得了皇帝本家还活着的一支族亲。

这户人家如今已流落乡野,早起还犁着地,晌午就被天上的金大饼砸中了脑袋,差点没被砸晕过去。来使声称,他们家高祖父和皇帝的高祖父是同胞兄弟,手足至亲。这位姓姬名平的农人晕乎乎地跟着卫丰,坐船坐车,跋山涉水到了禹京,还没喘过气来,就被拎到明元殿上。

姬成与姬平相对泪眼,互诉多年的离散。

是不是同宗同族?那必须是,姬家人一律长得浓眉大眼,半点都不会错。

姬平在殿上哭得两眼通红,情不能自己,顺道控诉末朝吏治混乱、贪官酷胥当道,苛捐杂税猛于虎狼。

姬成龙心大悦,感动地掉了几滴泪,这个堂兄弟果然不错,一个高兴遂封了姬平一个福王。

文武官木着脸,看着姬成与姬平在那涕泣衷肠,如此厚颜,倒真像一条藤上生出来的。诸官拿姬成不得法,纷纷怒视卫丰,真不知显国公怎么从犄角旮旯里翻出的这个姬姓后人,令人好生气闷。

卫丰他少根弦啊,浑然不觉旁人阴恻恻的目光,兀自站那呵呵傻笑呢。

也就走了狗屎运的姬平深谢卫丰,恨不得给他竖个长生牌位早晚一炉香佑他长安。唔,姬成也高兴,觉得不愧是陪着自己起义的好兄弟,果然可靠。

为皇帝寻回宗亲,算是卫丰在宗正寺里干过,屈指可数的正经事。

.

卫丰不靠谱,上梁不正下梁歪,仅有的一子,也是令人瞠目。卫丰娶亲陈氏,得子名朗,也不知哪里出了错,卫朗生得玉雪可爱,俊秀非常,见过的人无一不夸赞他是仙童转世。

卫丰少根弦,卫朗就是错了根弦,许是从小到大满耳朵的仙童、仙姿,卫朗觉得自己可能真是神仙下凡,他的归宿合该是天庭仙境,人间匆匆,红颜白骨,不必留意眷念。

国公府一夜间鸡飞狗跳,卫朗一心要求仙,卫朗之妻缪氏一心要寻死,卫丰……卫丰又得了一只黑头红足好不威猛的大蛐蛐。

国夫人陈氏气得发了彪,拿刀就要劈死卫朗,还道:你命自我,何以还?

不如一刀劈作两半,尘缘亲缘全断个干净。

卫朗抱头鼠蹿,他是要修仙的,不是当血葫芦的,眼见逃不掉,干脆利落跪下求饶。缪氏投缳投到一半,得信匆匆赶来,眼见婆婆的刀离丈夫的脑门就一指甲盖远,嘤咛一声就吓晕过去了。

陈氏将怜子之心独拎出来喂了狗,勒令卫朗须给卫家留下一根血脉,过后,随他是上西天还是下东海,一概不问。

卫朗畏惧母亲之威,委委屈屈和缪氏做了小两年的恩爱夫妻,等缪氏产下两子,卫朗喜极而泣,终于可以去问仙了。

缪氏也高兴,她有子万事足,管夫死或活,只管一心一意养双生子。

卫朗也一心一意,他一心一意地开始修仙,打坐参道修行,没多久他觉得自己已经悟了,打算辟谷一月,坐等羽化成仙。

结果,被饿得奄奄一息地抬出来,将养了小半年。

卫朗吃着苦汤药,吃着吃着,他又悟了,他要炼丹,炼出仙丹助自己早日升天,什么朱砂、琉磺、水银……一股脑往丹炉里凑。一丸一丸的丹药吃下去,不负卫朗的野望,不到四十,卫朗就位列仙班,驾鹤西归了。

.

卫家的祖坟不出意外是没选好,卫朗被召回仙宫,永别人间,为卫家留下了一对双生子,也算有备无患者,但架不住这二子长着长着,全又长偏歪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