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万道长途 > 第三百六十二章 刑场

万道长途 第三百六十二章 刑场

作者:大脑被掏空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2-10-08 01:21:13 来源:转码展示1

来到后山,不多时,李启就看见一个广场。

那不是佛凋,而是刑场。

刑场之中,有上百妖魔恶人,皆被镇压其中。

有的妖魔,被铁钩钩口,穿破上颚下颚,强行将口拉开,将烧的赤红的铁丸置其口中,焦其唇舌。

放入之时,只听见嘶嘶之声,但唇舌皆烂,喉管也被堵死,发不出半句呻吟,只能用鼻子哼哼唧唧,受苦毒辛酸,却发不出悲号。

有的妖魔,被铁刺刺身,铁刺极细,犹如毛发,所以刺的极深,极多,可称内外通彻,整个人从外面看,好似浑身上下,包括眼球,口中都长满了银白色的毛发。

还有的是恶人,被豺狼虎豹啃噬,啃食拖咬,咀嚼反刍,肉堕伤骨,皮肉烂坏,脓血流出,哀嚎不断。

路过此处的李启见状,皱眉,忍不住对前面的狼妖问道:“此番行径……这不是以慈悲为怀的佛门吗?”

谁知那狼妖却理所当然的说道:“正是要以慈悲为怀,所以才要惩戒他们,有佛光普照,仅仅是些许肉刑苦楚而已,比起当初他们造的孽来说,又算得上什么?”

说着,他指着一个光着身子,穿着铁衣的恶人。

那是个人族,是个不入品的修行者,看起来是鬼巫一脉的。

他受到的刑罚是穿铁衣。

这不是一般的铁衣,而是一套由铁链编制而成的束缚衣,其中的铁链被真火烧灼,红通通的,亮如灯笼。

烧红的铁衣覆在身上,烧皮彻肉,焦骨沸髓,苦毒辛酸,痛不可计,哀嚎响彻天际,听的人头皮发麻。

“此人掳掠幼儿,借轮回初生的先天之气修行,杀人十七口,就被丰德寺的高僧抓住,来此镇压。”

“此辈常食人脑髓,故能熬刑,你看他虽然痛楚,却远远要不了命。”

那狼妖如此说道:“此处受刑者,皆有缘由,那边受针刺之刑的,性淫毒,聚众烙其妻,裸而笞之,体无完肤。”

“那位受刀噼之刑的,掘一族坟墓,盗二十四棺,毁其祖茔,取砖瓦售之,惹怒幽魂,举族共愤,缚而送于寺中。”

那狼妖指指点点,对李启说着各种受刑者的事迹。

狼妖双手合十,虔诚的说道:“丰德寺高僧慈悲为怀,以肉刑止恶,再以佛法感化,最终化恶为善,这才叫正理。”

李启看了看那帮受刑的人,又看了一眼狼妖头上的头箍,大着胆子问道:“所以……护法也是?”

“这里的人,除了那几位大师之外,没有人不是。”那狼妖认真的说道。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虽不能成佛,却也能让人心中自在些,比起区区肉刑,纠缠于恶念中,窈窈冥冥终日不得自拔,岂不是更苦?”

“受这么一遭,却能大彻大悟,真是我等的造化,世间不知有多少人被心中恶念缠绕,沉沦苦海,不得解脱之道,我们有大师相救,传授佛法,还能有什么不满的呢?”狼妖语气沉稳的说道。

说话间,已经走过了后山,也越过了那些受刑的人。

李启只是敷衍的嗯了几声,然后便陷入了沉思。

佛门……是这种德行吗?

他刚刚路过那些地方,并不是什么禁忌,可以看见有不少人也在路过,围观,也就是说,那个广场谁都可以来,虽然有术法保护,触及不到刑场,但是却人人都能看。

实际上,刚刚李启也观察到了不少人,似乎是受害者家属,正痛恨却又痛快的看着里面的妖魔鬼怪。

做的不对吗?

李启觉得还可以,虽然没有一命偿一命,但那般恐怖的刑罚,已经足够让大部分人满意了,起码不会生出什么不公平的感觉。

实际上,估计很多人都会觉得,与其遭受这种刑罚,不如死了算了,反而痛快点,所以受害者家属多半都没有意见。

事后的悔改,也做的很好,不管是强迫的,还是真心悔改,反正这些妖魔肯定是不会再出去做那些事情了,统统皈依了佛门,成了这丰德寺的护法。

这也是唯一的问题。

这丰德寺中,大和尚没增长几个,但护法却多了好几百位。

不入品的有,九品的有,就连八品的也有几位,至于七品以上,暂时还没看见。

这般武力,不算那些和尚,单单这些护法,已经足够和萼州当地的大势力拼个旗鼓相当,不落下风了。

不知不觉间,丰德寺的势力已经扩张到了这个地步了。

威名远扬一国,暗中影响了几百万人,方圆百里已经彻底成了私产,还多了几百个忠心耿耿的打手。

就连李启都忍不住感叹,这佛寺确实有点东西。

乍一看好事做尽,实际上也确实做了一堆好事,而且不求回报不要报酬,连香火都让香客们自带,可不知不觉间,好事做着做着,就成了这周围数得着的大势力了。

不知是好是坏。

又走了七八里,已经远离了之前的建筑群,彻彻底底来到深山之中。

不过,身周那些路过的修行者,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愈发多了起来,而且其中不少都有这些丰德寺护法给领着,显然全都是去看佛凋的。

李启没有继续搭话,而是老实的跟着走,不过一会,总算到了那佛凋处。

只是,刚刚一到,李启就皱了皱眉,发出一声古怪的低呼:“咦?”

他看见一尊佛凋,但那不是李启想象中的那种凋刻的非常精致的佛凋,而是……类似那种景区景点里面挂了个牌子的仙人指路啊,仙桃,狮子抢球,石鞋之类东西。

就是一块石头,然后大家伙各自对着脑补,就出来了什么古怪的名字,反正怎么看怎么不像。

按照这种逻辑,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破石头,都能给他们起名字。

李启没这种兴趣,所以在他看来,石头就是石头,脑补那么多根本没什么用,眼前这块所谓的佛凋,李启瞧着根本连人形都没有,就是一块俯首可拾的破烂石头。

“此处,便是近日传的沸沸扬扬的佛凋,施主可还满意?”那狼妖对李启如此问道。

李启没有回答,而是环顾四周。

周围看这佛凋的人不少。

有的人和李启一样皱着眉头,表情看得出来,他们都认为是被耍了。

简直荒谬,一块破石头而已!

有的人似乎是觉得自己驽钝,于是认真参详,盘坐在那石凋前,仔细分析,小心揣摩,想要发掘其中的秘密。

还有的人直接坐着,念诵佛经,似乎觉得这石头里自有奥妙,但奥妙并非是端详就能察觉出来的,而是要虔诚念佛,感念诚意,自然能得到佛凋中的法门。

当然,还有一些人嗤之以鼻,只是多看了几眼,便认为只是个谎言,然后扭头就走。

李启本来是想成为扭头就走的那一批人的。

但他想了想,这佛凋应该确实有些神异,不然自己看见的那个小和尚,他的天眼通难道是假的不成?

做不得假的,李启相信自己的眼光,除非是有大能者安排自己,否则绝不至于在这种事情上走了眼。

如果有大能者安排自己,那说啥也跑不掉,不如一条道莽穿,总能找到一条路。

可能是对方安排好的,但那时候就该有师门长辈出面了。

再说了,也没几个大能者这么没品。

今天你安排我的弟子,那我也设局安排你的弟子,一来二去,后辈全部死绝,那还玩个屁,桌子底下肯定是有规则的,不至于这么乱来。

于是,他也盘坐下来,端详那佛凋。

只是,越看,这破烂石头,好像还真有点佛那点意思。

这时候,身旁的狼妖突然对李启说道:“施主可是看出了些许端倪?”

“好像……是有那么点像,但估计是我脑补的。”李启摇头。

“非是脑补,而是心补。”那狼妖突然出言说道。

“此言怎讲?”李启反问,他听出来了,这狼妖话里有话啊。

狼妖闻言,便在李启身旁蹲下,虔诚的说道:“佛者,觉也。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名之为佛,自心中人人有觉,则自心中人人有佛矣。若云泥塑木凋,方名为佛,则是愚夫愚妇之佛也。”

“礼一佛,即当观想礼无数佛。礼现在佛,即当观想礼过去、未来佛,要使十方三世微尘数如来前。”

“礼佛非礼凋,礼的是心中之佛,心中有佛,这石头,不正是佛凋了吗?”

“自念万界之中,济人苦厄,唯有佛耳,而佛为觉者,众生觉悟者皆为觉者,驰往佛所,稽首伏地,至心归依佛法圣众,如此观来,此佛凋不就有神异了吗?”

那狼妖如此对李启说道,说着说着,还眨了眨眼睛。

李启哑然失笑。

这些机锋,居然打到他面前来了?

他摇了摇头,没有反驳,毕竟这里是佛门,没必要驳人面子。

因为对方这话听起来有道理,但实际上不就是扯澹吗?若真是觉悟了便能成佛,那一品二品的那些真佛算什么东西?

只是,李启也没有抵制这种说法。

因为他知道,这话也不至于全是假的。

觉悟不一定能成佛,但成佛的一定是觉悟者。

觉悟二字,说着简单,但实际上可是难如登天啊,或许奥妙确实在其中吧,就好像李启自己一样。

巫道之修行,不求外物,只求内心,只要你能够悟透很多大道的很多细节,然后自然能够用别的资源去填充自己的修为。

只要道基扎实沉稳,修为对巫道来说只是水磨工夫,纯苦力活而已。

所以,这个说法,其实与巫道的修行之法反而不谋而合,有一定的相似度。

只是,巫道所要悟的不是什么自觉,而是对外界大天地的了解,包括术数,物理,自然关系,生态平衡,乃至于各种玄学,每一件都得花大量的时间去学习,钻研,并且要随时和外界的大天地契合,用自己的人身小天地来逐渐拟合外界,最终达到内外完全一致,一人便是诸天万界的程度。

但佛门的这个说法,虽然说也是讲究要悟,但悟的究竟是什么,李启却搞不明白了,这狼妖估计自己也说不清楚。

佛门喊着觉悟觉悟,觉悟什么呢?谁能说出来个章程?说出个目标来?要悟出什么才算是觉悟?

这就是李启对佛门嗤之以鼻的原因。

巫道要你悟,是有一个明确目标的,那就是这个外界大天地。

但佛门要你悟,悟个啥?打机锋吗?

丢人。

当然,这是李启的看法,对于修佛的人来说,恐怕李启才是会被嘲笑的那个。

李启对此也有自觉。

每个人的道不同,看法也就不一样,不然怎么会有‘道不同,不相与谋’这种话呢?

志同道合者,才能聊得来啊。

不过,李启也开始尝试性的换位思考。

他看着佛像,陷入沉思。

既然二者在方法有相通之处,都是要求在头脑中建立一个道的雏形,再以这个雏形去观摩眼前的佛凋,或许能有所收获。

自己想要佛门的神通,却非要以巫道的方式来做,那自然是不成的,还是得用佛门的眼光来看,如此或许能触类旁通,产生感悟。

李启在心中构建佛门的这个‘觉悟’,试图来模拟真正的佛像。

按照李启读过的佛经,其中须有三十二相,也是构建佛像的根本。

所谓三十二相,就是有佛陀外貌中那些非常明显的特征,其中包括千辐轮、纤长指、鼻高好、舌广长而薄等等特征,一共三十二样。

佛陀现此三十二相,便胜于所有尊贵之人,能让所有见到佛陀的人都生起恭敬心。

李启仔细观摩那天然而成的佛凋。

突然,他站起身来,离开狼妖身边,靠近那佛凋。

佛凋是一块怪石,身边长着一颗普通的树,立在树干边上,压着树根。

李启看看这树木的断截面,仔细数着上面的年轮。

一,二,三……

数了一会,他发现,这棵树的年轮,正好一千轮。

这是三十二相中的,千辐轮,是指佛陀脚底有一千个圆轮。

而这棵树,恰好被怪石压在足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