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退休魔尊养夫日常(快穿) > 第9章 少年将军与狸猫太子09

第二天,早朝第一次没有如常进行。风雨无阻坚持了十余年的老皇帝,终于还是罢朝了。

对外,宫人对朝堂百官的回答是劳累过度,需要修养,暂时罢朝两天。

但文武百官却各有猜测:劳累过度?圣上那身子骨都熬走多少老臣了,哪里是劳累的样子?恐怕是见自己的后宫纷争闹到前朝甚至闹到百姓面前后,觉得面上无光,不好意思面见百官,这才罢朝的吧?

不过另一些人却从这次的罢朝得到了不太妙的结论:这次的罢朝,莫非是为了太子?

太子是下一任的皇帝,地位和重要性仅次于皇帝之下,是一国之本,无论立与废都应万分慎重。昨夜的皇帝将太子禁于东宫,隐约表现出了废太子的意向,而今日早朝皇帝又借口不来,莫非是因为皇帝早已定了废太子的心,只是不耐烦听大臣们的劝说,这才罢朝,想要冷着大家几天?

众人心思各异,每一分注意力都被这风雨欲来的境况所占据。

——昨天夜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对于老皇帝的心思与现况,大臣们做出了无数的猜测,但最后却无一人猜对。

因为老皇帝此次的罢朝,真的只有一个原因:他病了。

心悸之症。

紫宸殿内,老皇帝的面色越来越难看了。

他虚弱地躺在龙床上,心脏处的刺痛一阵一阵,额上则是冷汗不断。

他第一次感到自己老了,也第一次感到自己或许是快要死了。

时人寿命都不过花甲,但那只是平民百姓罢了,注重养生之道的士人和高门贵族,活到耄耋之年也不是难事,所以老皇帝虽一生征战沙场,落下了这样那样的毛病,但也始终认为自己健康,觉得自己还有好几十年能活。

可现在,老皇帝却第一次真切感到了“死”。

而这也令老皇帝对陈皇后和太子越发愤怒。

陈皇后,无知蠢妇,斤斤计较,目光短浅,不敬长辈,只看得到面前的那一亩三分地。为了坐稳皇后之位,阻止顾雅进宫,她竟然出手散播了那样的流言,不但把礼部尚书顾大人架在火上烤,甚至还把李贵妃拉下了水。

若他动作快,在听到宫外流言之前就把顾雅封妃了,那落在百姓眼中岂不是父子同争一女?!

荒唐!

而太子……太子太好了。他宽厚仁德,他孝顺纯善,他不但得到了朝堂百官的喜爱,被默认为理所当然的下一任皇帝,就连那些性格各异的皇子们,对太子将会成为下一任皇帝的事都不排斥。

——但他排斥。

——他还没死呢!

老皇帝近乎愤怒地憎恶着这一件事,憎恶着年轻力强的太子和自己再不愿承认也在逐步走向衰老的身体。

于是这一次陈皇后的荒唐,直接给了老皇帝迁怒和发泄的口子:一个母族获罪的皇子,如何能担得太子之位?!不如跟陈皇后一块儿下去吧!

老皇帝把陈皇后和太子召来,痛骂一场后,再在他们惶惶然的目光中将他们禁足宫中,这一刻,他体会到的是报复般的快感——一种向老天报复般的快感!

可在这一场狂怒狂喜过后,他病倒了。

心悸之症。

而这一次的病倒,也如同一盆冷水,令方才还满心快意、一腔壮志的老皇帝瞬间醒了。

——他真的老了,时日无多,来不及调.教出下一任太子了。

所以他唯一能够委以重任的,只有被他厌憎的当今太子,赵晟。

二皇子不是个好人选,因为他的母族太过强盛,若他上位,老皇帝不知道自己百年后这天下到底是姓赵还是姓李。

三皇子也不是好人选,因为他根本没有母族,性格又矫揉造作,敏感多思,怎么都不是个当皇帝的料子。

四皇子他……算了想不起来。

五皇子只会摆弄笔杆子,其它的事一窍不通。

六皇子太小了,是老来子,虽然备受宠爱,但天赋品行还早,远看不什么出来。

所以想来想去,老皇帝能托付一国的,竟只有太子一人而已。

老皇帝心中又是不甘,又是气闷,但经过了昨日的发落和今日的病倒后,他也的确冷静了些,思考自己是不是真的对太子太过苛责迁怒。

而还没等老皇帝思考出个结果来,他身边的得用太监便一脸为难地来报了。

“皇上,皇后她……”

“她又怎么了?!”

老皇帝虽然对太子的气渐消了,但对陈皇后却还是难免恼怒,心中瞬间又冒出火气来。直到心脏再次一抽一抽地疼起来时,老皇帝这才反应过来,忙不迭躺下,平心静气道:“说吧,她又怎么了?”

昨晚老皇帝虽然生出过强烈的废皇后废太子的心,但到底潜意识知道这事不可轻易决断,太子废了容易,再立就难了,所以在找不到接班人前,老皇帝只将二人禁足,待自己彻底想好了后再发落二人,因此这会儿,陈皇后还是皇后,说话还是有分量的,能够递到皇帝面前来。

老皇帝身边的得用宫人俯视着心绞痛的老皇帝躺下后,这才偷偷擦了把冷汗,道:“皇后说,她有要事禀告皇上。”

老皇帝刚哼了一声,宫人连忙又道:“是关于前朝的。”

老皇帝的神色终于凝重起来。

·

此刻,仁明殿已经乱了。

早在昨夜众人得知陈皇后代表着皇后威严的宫印被夺走,甚至陈皇后自己也被禁足宫中,无旨不得外出的时候,仁明殿的宫人们就已经乱了。

在这样的时刻,陈皇后作为一宫之主,理当拿出多年积累的威严稳定人心,将这些宫人的混乱彻底镇压下去才是,可是陈皇后却并没有这样做,因为她的心也乱了。

在这一晚的前半夜,陈皇后一直都在想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为什么自己会突然遭人构陷,而这场构陷的目的是什么,是谁想要对付自己。

到了后半夜,陈皇后坐在凄冷的殿内,感到了一阵阵仿佛濒死的心悸,于是她面色灰败地开始思考起了自己的命运,思考陈氏一族的命运,思考自己这些年的得失与恩怨……而在最后,她想到了那个现名为杨慎思的“儿子”……

儿子?

哈哈哈,儿子?!

陈皇后蓦然想明白了一切,做下决断。

——她是陈氏女陈淑姿!

——她绝不会就这样在秘药的磋磨中一日日痛苦死去。

陈皇后面色狰狞,披头散发,冲出殿外,向自己守在殿外一夜惶然的心腹宫女道:“去,去叫皇帝,本宫有关于前朝的消息要禀告!”

·

心悸难忍的老皇帝到底没有来仁明殿,而是将自己少年相伴的老妻带到了紫宸殿内,并没有在人前给她留半分颜面。

但陈皇后如今已到了这个地步,自认时日无多,又怎会在乎这些东西,于是皇帝不给她留颜面,她也不给皇帝留颜面,就这样披头散发地来了。

她一进门,就把老皇帝吓了一跳,而不等老皇帝呵斥,陈皇后便痛哭一声,拜了下去,将当年的偷龙转凤和自己如今“人之将死”的情况稍作修饰后,便统统禀告给了皇帝。

在陈皇后的口中,当年她生下的并不是一胎,而是双胎,是两个皇子,但因民间有双胎不吉利的说法,再加上嫡长子不能是两人,于是陈皇后为了避免皇帝生出“去一留一”的念头,便强忍不舍和悲痛,留下了健康的长子,送走了体弱的幼子,只盼自己的幼子能以普通人的身份,在普通人家平安健康地长大。

可她万万没想到,她的这番隐秘作为,竟还是被前朝余孽看在眼中,甚至利用了起来。那些前朝余孽杀害了她的幼子,然后以前朝太孙取而代之,受了陈皇后无数年的照顾后,如今又找上门来,想要光明正大地成为皇子,进入皇宫!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对方假借陈皇后之名,蛊惑了陈氏一族,让他们对太子下手,将太子诱骗到天香楼那等污秽之地,之后又向陈皇后下手,给她下了前朝秘药,只等陈皇后向老皇帝陈情、将前朝太孙接入宫中后,就叫陈皇后暴毙!

到了那时,老皇帝哪怕依然生陈皇后和新皇子的气,但看在陈皇后死了的份上,说不准还是会对新皇子照顾有加,慢慢被扭转看法,所以最后,在失了皇后和太子的前提下,新皇子还是有极大的可能从老皇帝手里接过江山、不费一兵一卒地令这赵氏江山重回前朝血脉手中的!

可那前朝余孽没想到的是,太子没有中计,陈皇后也发现了他的端倪,开始彻查太子被害一事,于是前朝余孽慌了,这才散播流言,旨在逼迫陈皇后,既让她无暇他顾,没心思去查太子被害之事,也在于逼迫陈皇后心中对“幼子”的愧疚之心,让她在发现自己身上的不对前,将“幼子”接入宫中。

说到最后,陈皇后已经是痛哭。

“臣妾如今身中秘药,已时日无多,早已没了更多的期盼,但臣妾只要一想到皇帝将会受那贼人所惑,将会认那贼人做我们的儿子,便心如刀绞,恨不得就这样去了才好……”

陈皇后恨!

她恨老皇帝薄情寡义,明明是用了他们陈氏的钱财起事,最后又一脚将陈氏和她这位妻子踹开,封官加爵没有陈氏一族,后宫却在源源不断地进人,到了最后,甚至连李贵妃这种人都能踩着她的脸过活!

但陈皇后更恨她的“儿子”,恨那人下手狠辣无情,不但要她的支持,还要她的性命!这几天来,她焦虑追查前朝秘药的事大概在他们面前露出了端倪,被他们发现了什么,这才对她下了狠手,构陷于她,不但要她没权,还要她没命!

可她陈淑姿不好过了,你们谁都别想好过!

她陈淑姿活不了,你们谁也别想活!

陈皇后又一次重重磕下了头,泪盈于睫:“皇上,赵郎,我深知你此刻一定恼恨我的隐瞒,可那也是我们的孩子呀!我是一个母亲,是你的妻,我如何能眼睁睁看着我们的孩子去死?我本以为,保下这个孩子,让他平安健康地长大就是了,可没想那前朝余孽不肯放过我们,不但杀害了我们的孩子,竟还想要谋害我们的另一个孩子,失败后更是想要杀了我以绝后患……”

“赵郎,看在我们二人多年夫妻情分上,看在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的份上,你再怎么责怪我都无怨无悔,但请你……请你一定要保护好我们最后的孩子!”

“而我……我已再无颜面对你了。”

老皇帝蓦然色变,心道不好,一旁守着的几位宫人也是心惊胆战,冲上去就想要拉住陈皇后。

但陈皇后其意已决,在所有人反应过来之前,一头撞死在了紫宸殿内,死在了老皇帝面前。

鲜血飞溅。

老皇帝看着这张死不瞑目的脸,心脏处越发痛了,眼前阵阵发黑,蓦然倒下。

——皇后死了,皇帝也倒下了!

这一刻,紫宸殿内乱作了一团。

之后,经过一天一夜的昏迷后,老皇帝在太医的施救下终于醒了,但他的状态却不太好,中了风,瘫了半边身子。

无数太医束手无策,最后是德高望重的院令上前,说了一大堆委婉的话,话里话外都是说老皇帝多年征战沙场本就落下了毛病,最近又多了心悸之症,于是大喜大怒大悲之下,这才中了风。

中风,无人可治。

于是,在老皇帝醒来的第二天早朝上,代表着皇帝的龙椅下方多了把椅子。

而后,数日不见的太子面色如常地上朝,在朝堂百官各异的面色中稳稳坐了下去。

即日起,太子监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