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推理之王1:无证之罪 > 第六部分:反证法

推理之王1:无证之罪 第六部分:反证法

作者:紫金陈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0-05-20 02:26:51 来源:转码展示1

46

中午,面馆开张,只不过一天生意大部分是在晚上,现在店里没几个客人。mengyuanshucheng

严良把车停在了面馆门口的马路对面,坐在车里观察了好一阵,这才不紧不慢地下车,朝面馆走去。

“老板,要吃点什么?”朱慧如看到他,似乎略有点印象,却一时想不起来。

严良站在墙壁菜单前看了好久,期间也在偷偷打量着身旁的朱慧如,最后叫了份烩面和一瓶汽水。

他坐到了骆闻昨天吃面的位子上,靠近收银台,等朱慧如从厨房出来后,他拿着汽水喝了几口,微笑道:“你和骆闻很熟吗?”

“谁是骆闻?”朱慧如显出一脸的茫然。

严良盯住她的眼神,注视了一两秒,看着目光很稳定,并不飘浮,难道骆闻并未把自己的姓名告诉她?那么他们会是一种什么关系呢?

他无法肯定,转而继续道:“就是昨天傍晚坐我这个位子的,我坐他对面。”

一提到这些,朱慧如瞬时眼神一闪,把头侧到一旁,本能地没去看严良,佯装收拾着收银台上的杂物,做思索状:“昨天?客人这么多,我忘了您说的是哪位。”

“你不是送了他一条小狗吗?”严良继续看着她。

她心中一颤,她不敢长时间目光不看着严良,怕引起对方怀疑,便看向他,道:“哦……对,是那位客人,他昨天是坐这个位子,唔……怎么了?”

“你和他熟吗?”严良依旧表现出一副和蔼的微笑。

朱慧如摇摇头:“不熟,那次我捡了条小狗,刚好他说他愿意养,就送给他了,怎么了?”

严良又笑了一下:“我是他朋友,听他说他经常来你们店里吃面,是吧?”

“嗯……是这样。”

“他平时喜欢吃什么面?”

朱慧如不明白他的意思,也不清楚他这么问的目的,但想起昨天他和大叔坐一起,有说有笑,看样子确实是朋友,应该只是随便问问,没有其他意思吧?她无法确定,还是谨慎地按照大叔教她的做法,自然地回答道:“鸡蛋面、牛肉面、杂酱面,都吃的,好像没有固定喜欢吃哪种面。”

“是吗,我以为你对他会很了解。”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不记得这位大叔特别爱吃什么面啊。”

“他是不是经常帮助你们?”严良继续盯着她的眼睛。

“……”朱慧如又是一惊,心中瞬时产生了高度警惕,目光移到了收银台的杂物上,强装镇定,“帮助什么?”

严良笑道:“他是个很乐于助人的人,他说他曾经帮过你一个大忙,你这么快就不记得了吗?”

“啊?帮我一个大忙,什么大忙?”朱慧如故意把声音放大了一些,掩饰心中的慌张。

“是他告诉我的,我也不清楚他说的帮了你一个大忙是指什么。”

“唔……也许是那条狗吧,”朱慧如快速地回答着,“我捡了那条小土狗后,不知道怎么处理,我哥说要把狗扔掉,我不同意,可是养在店里不方便,刚好大叔愿意收养,解决了这个难题。”

“我听他说,当时他收养了你送的小狗时,有个小流氓过来,说狗是他的,要拿回去,最后我朋友花了三百把狗买下来了,有这回事吗?”

“嗯,有的。”

“结果第二天晚上那个小流氓就死了,是吧?”

朱慧如尽管很想急着结束对话,可是一时间找不到暂停的理由,只好道:“是的,就在河边那儿出事的。”

“我还听说,小流氓死的当天,你是最后一个见到他的人?”

“唔……这件事警察已经调查过了。”

“小流氓身上的刀伤和你们店里的一把水果刀一模一样,是吧?”

朱慧如心中更惊,急思着应对,道:“您是警察吗?”

这时,朱福来端着面从厨房走出来,微微皱着眉,把面条端到严良面前,说了句“慢慢吃”,随后一言不发地往回走。

严良瞥了眼朱福来,对朱慧如缓缓地道:“我不是警察。”

朱福来脚步停顿住了。

朱慧如连忙道:“警察说有关调查的事要我们保密,不要跟其他人提。”

严良哈哈一笑,道:“抱歉,恕我好奇心太重了,呵呵。”

朱福来又往厨房里走了进去。

严良夹起面条,吃了一口,又道:“有时候帮助别人,反而会给自己和别人带来更多的麻烦。”

朱慧如打开手机,自顾摆弄着,不想搭理他。

严良看了她一眼,问道:“是吗?”

“啊?”朱慧如仿佛才反应过来,道,“您说什么,我没听清。”

严良把刚才那句话重复了一遍。

朱慧如道:“哦,如果您朋友觉得养小狗麻烦,那么把小狗拿回来吧,我再想办法送人。”

严良笑道:“尽管麻烦,可是我想他既然帮了一个忙,就会一直帮到底的吧,他就是那种人。”

朱慧如又把头低下,摆弄着手机,没去搭理他。

吃完面条,严良离开了面馆,他心中有了隐约的猜测,尽管他没有掌握任何证据,但他觉得未知数的个数差不多满足了,猜测未知数的步骤已经完成,接下去就是要验证这组高次方程的解了。

47

“我想和你探讨一下朱慧如和郭羽涉嫌杀人的可能性。”

林奇的办公室里,严良端坐面前,啜着一杯冰水。

“他们俩?他们俩有十足的非犯罪可能啊!”林奇微微皱起眉头,不解道,“他们的嫌疑早就完全排除过了,严老师,你在怀疑他们?”

“能否将你们排除他们嫌疑的所有理由,再向我讲述一遍?”严良拿出了纸和笔,很严肃地看着他。

“哦,好的。”林奇点点头,因为对面坐着的是严良,所以他才愿意耐心地重复一遍。如果是个其他非警务人员,或者其他的小警察,他一定冲对方嚷着,那么多证据表明他们和案子无关,你还要查个屁?

林奇翻开卷宗,重新整理一遍思维,道:“第一,他们有不在场证明。案发时间是10点50分,他们在这之前已离开现场,出现在监控里,即便此后绕路也不可行。并且死者胃里检查出了蛋炒饭,只有他们离开后,死者才会开始吃蛋炒饭。凶手杀人后立即在尸体上割血条,而小区旁的便利店证实了郭羽在背受伤的朱慧如回家后,去便利店买了纱布和药水,这个时间点刚好是凶手割血条的阶段,所以他们不在场证明很坚挺。第二,凶手花费几万块钱引路人破坏现场的做法是大手笔,他们都没多少钱,舍不得也想不出这种破坏现场的方法。第三,他们店里的这把刀是崭新的,并且近期附近商店没有见过他们新买了同把水果刀。第四,他们的口供没有缺陷。第五,星期五下午张兵收到经鉴定是凶手的恐吓信,他们俩都有不在场证明。第六,案件证实是连环命案的凶手干的,可是连环命案刚发生时,朱福来、朱慧如还没来杭市,郭羽也不具备连环命案的能力。他们的指纹也都不匹配。”

严良快速地把这六点记录在本子上,又看了一阵,点点头,自语道:“真的很厉害。”

“您说什么很厉害?”

严良抬头道:“一场犯罪能制造出一系列的非犯罪证明,而且看着证据都是异常坚挺的铁证,真的很厉害。”

林奇露出了不太相信他判断的表情:“这些都是铁证,没法伪造的。”

严良笑了笑:“似乎可以这么说,即便这片区域内所有人都有嫌疑,唯独他们是最不可能犯罪的。”

林奇干瘪地张张嘴,回应道:“他们是凶手的话,不可能伪造出这些铁证。”

“你说得没错,”严良点点头,“不过,如果在此基础上,再加一个条件,那么以上的所有铁证,都能分崩瓦解。”

“哦?什么条件?”林奇惊讶地看着他。

“除他们两人外,第三个人的帮助。”

“第三个人?唔,您是指朱福来吗?尽管我当初调查时也一度觉得他可疑,可是他是个瘸子,本身行动很不便,而且他大部分时候都在店里,给张兵家塞纸的那回,他也有不在场证明。即便真是他用某种方法避开调查,参与犯罪的,可是凭他这么个瘸子的能力,也做不到这些吧?”

“普通人当然做不到,哪怕一项也做不到,只有—”他停顿住了,没有继续说下去,转而道,“我想跟你逐条来探讨,首先是第一条不在场证明。”

严良喝了口水,认真地看着对方,道:“所谓不在场证明,最基本的直接定义是,凶案发生时,有证据表明嫌疑人不在现场。徐添丁的案子里,10点42分,郭羽和朱慧如出现在监控中,由于这是机器记录的,无法伪造。这是最客观的事实,即时间、地点、人物三要素都无法伪造。而之所以让你们认为他们有不在场证明的基本逻辑是,凶案发生时间是10点50分,他们经过监控后,即便再从远处没监控的地方绕回案发地,8分钟的时间也是不够的。所以,解释这个不在场证明的关键是,凶案的发生时间,并不是在10点50分,应该在10点42分之前,结合他们走路耗费的时间,我认为,命案发生的准确时间,大约在10点20分到10点40分之间的二十分钟里。”

林奇摇头道:“10点50分张兵接到徐添丁的电话,电话里听到他出事了,说明案发时间就是在10点50分。如果徐添丁之前就死了,10点50分是谁打的电话?”

“那个人就是……这案子除郭羽和朱慧如外的第三个人。”

林奇微感不屑地摇摇头:“朱福来?”

严良摇头道:“我只说有第三个人,并不是说那个人一定是朱福来。”

“好吧,”林奇显得无奈地叹口气,“可是10点50分的电话确实是徐添丁本人打的,我们问过张兵,他很肯定是徐添丁的声音。他和徐添丁认识十几年了,三天两头在一起,不可能听不出徐添丁的声音。”

“有其他可能吗?”

林奇想了一下,道:“如果凶手先控制住徐添丁,然后威胁他,让他说几句话,事先录下来,倒是可以做到。可是看徐添丁尸体上的伤,那三刀显然是一口气刺的,脑袋上还被砸过,显然凶案的发生是个很突然的过程。而不是凶手先控制住徐添丁,录音后再杀死他。”

“那么……”严良思索着,“要得到徐添丁的声音,肯定要先录下来。徐添丁已经死了,那他身上……对,他的手机里是否有那句‘明天中午一起吃饭’的录音?”

“哦,这个我们没查过。”

严良道:“他的手机现在在哪?”

“目前物证还放在我们分局这儿。”

“那么麻烦你安排人,仔细检查一下他的手机,找出手机里的这句话,行吗?”“这当然没问题,不过—”林奇抿了抿嘴,还是说了出来,“我觉得您这次的判断……唔……从办案步骤上讲有点……问题,也和您过去说了查案方向不一样。”

“怎么?”

林奇咳嗽一声,直言不讳道:“从公安的办案步骤上讲,是要先查证,再确定嫌疑人。可是您这次是……先认定了嫌疑人,再去找出他们犯罪的证据。咳咳……我说句不太准确的话,有些落后地区的警察,为了破案率,出了命案后,先认定嫌疑人,再拉回来录口供,想法设法找出证据来证明他们犯罪,这种情况下出了很多冤假错案。大部分冤案都是这么来的,省厅最近也平反了一批错案,处理了一批过去的责任人。我想……如果按这种反过来,先入为主的办法查,恐怕……不太合适。而且您以前上课时也说,办案时最忌讳主观上先入为主,先怀疑谁是嫌疑人,然后总想着找出证据跟他沾边,越调查判断越主观,最后往往抓错人。您说办案就像解方程,按部就班代入公式,纯粹客观理性的调查,不带入自己任何的主观偏见,这样查清证据,一项项代入既定公式后,自然能够得出答案了。”

严良点点头,承认道:“没错,我是讲过这个观点,并且我一直都认可这个观点。我说过,办案就像解方程,大部分案件都可以借鉴已有的破案办法,相当于套公式,把证据一项项代入进去,自然就能得出答案。可是,那只是对大部分案子。大部分案子,都只相当于初中、高中的方程,这些方程的答案,都有固定的公式可以套,按部就班来就行了。只不过,如果一个案子非常复杂,就像数学上高次方程,理论上是无解的。唯一求解的办法只有,你先大致猜测未知数的解,然后把解代进去,验证你的猜测。现在这个案子,就像典型的无解方程组,无法用常规办法获得答案,只能先代入,再验证。”

林奇沉默了一阵,笑了出来,道:“幸亏我早年数学功底好,能够理解您的说法。好吧,我马上让人查,尽早给您一个答案。”

48

傍晚,骆闻背着斜挎包,牵着小土狗,顺着河边马路的人行道慢慢向前走。

小狗每走过一颗树,都要停下来闻上一阵,然后不厌其烦地留下一些尿液做记号。骆闻很耐心地牵着它,注视着它,思绪不自觉地回到了八年前。

“爸爸,小狗什么时候才会长大?”女儿握着牵引带,强行把不情愿的小狗拉到骆闻面前。

“唔……也许要一两年吧。”骆闻并不懂狗,他正收拾着旅行袋,心不在焉地敷衍着女儿。

“怎么要这么久啊!”

此时,妻子将几件叠好的衬衫塞入骆闻的旅行袋,俯身搭着女儿的肩,微笑道:“你爸爸胡说的,再过几个月小狗就长大了。”

“只要几个月吗?”骆闻走到写字台旁,拉开抽屉,整理着里面的一堆证件。

妻子嘲笑着他:“狗一年就成年了,这你都不知道呀,亏你还是学医的呢。”

“是吗?”骆闻拿起几本证件,塞进旅行袋,随口回应着,“那么等我回家,这已经是条大狗了。”

妻子撇撇嘴:“你这次出差到底要多久?”

“这次是受公安部的委托,在北京开几次会后,还要暂时留北京给进修的一些年轻法医和物证鉴定人员上课,唔……大概一到两个月。”他又起身去收拾文件,随口答应着。

“你总是这么忙。”妻子略显幽怨地叹口气,又一遍细心地检查着旅行袋里的衣物,不让丈夫有遗漏。

“没办法,工作需要嘛。”

妻子皱着嘴道:“你今年刚晋升为处长,又评上了省厅的专家,我还以为你以后就是指挥别人干活,自己不用做了呢,哪想到你比以前更忙。你现在在局里头衔好几个,又是法医主管,又是物鉴中心主任,你瞧谁会像你这两块工作都干的,不如辞掉一个?”

骆闻抱起一堆文件塞进旅行袋,随后拉上拉链,坐到床头,微笑地看着妻子,道:“辞哪个?”

妻子知道他是在开玩笑,不过还是天真地配合他:“嗯……辞掉法医吧,物鉴中心的活白天可以干,法医嘛,有时候大案子出来,半夜把你叫过去。”

“可我本来就是学医出身的,这才是我的本职啊。”

“嗯……那就辞掉物鉴中心主任。”

骆闻笑道:“我也拿到了物鉴学的博士学位啊,还有微测技术的高级专家职称,国内做这个领域的很少,比法医职称稀有多了。”

妻子推了他一把:“行吧,我知道你一直心中暗自得意,你心里一定天天在喊,我有法医学和物鉴学的双博士学位。”

骆闻低下头,抱起女儿,亲了额头,道:“爸爸厉害吗?”

女儿固执地摇摇头:“不厉害,妈妈更厉害。我要小狗快快长大。”

“好吧,等爸爸这次回来,小狗就会长大了。”

“你要给小狗买零食。”

“没问题,买零食。你零食要不要啊?”骆闻握着女儿的肩。

“要,我现在就要喝果汁。”

“这爸爸可做不了主。”骆闻把女儿转过来,对着妻子。

“不能喝,你都快睡觉了,现在喝要尿床的。”妻子一本正经地看着女儿。

女儿马上跑到母亲身旁,用出各种法宝撒娇,骆闻看着妻女,脸上荡漾着微笑。

这一份微笑,马上流转到了八年后的骆闻脸上。

“骆闻,今天又这么巧?”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打断了他的温馨回忆。

骆闻脸上的笑意渐渐收拢,思绪回到了当下,目光从小狗身上移到了面前,严良正微笑地看着他。

“严老师,怎么又碰面了?”骆闻挤出一个微笑,走上前,“怎么,又去其他老师家?”

“不,今天是查案子,刚好路过这里。”

“查案子?”骆闻脸上露出了几分意外的表情。

严良笑道:“是啊,这次我决定介入赵铁民的案子,协助他调查。”

“你重新当警察了?”

“不,我还是大学老师,现在是,以后也是。”

“那你……怎么突然转变了对警察的态度?”

“也许是因为你。”严良望着他。

瞬时,骆闻的瞳孔微微收缩一下,心中一沉,但面部表情依旧毫无变化:“因为我?”

严良哈哈一笑,道:“遇到你后,让我想起来你说的,无论何种理由的犯罪都是可耻的,我很喜欢你这句话,你这句话改变了我的一些原有想法。”

“哈哈,”骆闻干笑两声,道,“反正你当老师空闲时间多,偶尔为社会出一份力也挺好。”

“是吗?”严良微笑道,“那你是否也有同样的想法?”

“我嘛……”骆闻摇摇头,“我辞职后就不关心这些事了,当个普通公民挺好的。”

“嗯,这样也好,”严良笑道,“哦,对了,昨天那家面馆的女孩,叫朱慧如的,你熟吗?”

骆闻心中快速打转着,不过脸上毫无变化:“我吃过他们家挺多次面条的,不过我没和小面馆的老板说过几句话,你是查到什么了?”

“那个叫朱慧如的,有很大的犯罪嫌疑。”严良继续打量着他。

骆闻的表情依旧淡定从容:“是吗?我倒看不出,只是个普通的小女生嘛,这样的人也会犯罪?呵呵,我没见过这种案子。”

“哈哈,听起来是不靠谱,我也不能确定,我还有事,今天就不打扰了,改日再见。”

“再见。”

及至严良消失在背后,骆闻脸上表情依旧是毫无波澜,他还是如刚才一般,慢吞吞地拉着小狗,朝家的方向缓缓踱步。

49

晚上9点30,朱慧如接到骆闻的外卖电话,准备好以后,连忙朝他家赶去。

今天中午那个中年眼镜男来店里吃面,问了一堆古怪的问题后,朱慧如心中一直隐隐不安,很想急着把情况告诉大叔。可是大叔今天一天都没来过,大叔之前说过,事情告一段落后,他们就素不相识了,需要减少联系次数。她正愁着什么时候能再见到大叔。

朱慧如刚走到大叔所在的小区门口时,突然身旁传来一个冷冰冰的声音:“是给我那位朋友送外卖吗?”

朱慧如顿时一惊,停下脚步,顺着声音方向看去,那个中年眼镜男正在向她走来。

她心中紧张,故意张望了眼,装作没看到严良的样子,连忙抬步继续向前走。

可是这时,严良已经走到了她的身旁,微笑问道:“是给我那位朋友送外卖吗?”

朱慧如心中一颤,还是抿着嘴巴,点点头,表示承认。

严良也朝她点点头,随后从她身旁走开了。

朱慧如心脏剧烈跳动,顽强表现出什么都没发生的样子,继续按原有的步行速度往小区里走。

到了骆闻家,朱慧如一放下外卖,连忙把中午和刚刚的情况向他复述了一遍,刚说完,就哭出来了:“对不起,都是我不好,我反应不够快,我刚才不该承认是给您送外卖的,这样会连累到您的!”

骆闻摆摆手,道:“刚刚你做得很对。如果你说是别人叫的外卖,那么他回去让警察一查叫外卖的电话单,立刻会发现电话是我打的,随即会对你起明确的怀疑,以及对我的怀疑。所以,你做得很对,永远记着我的话,除了当晚事发经过的那份口供外,所有事都不要撒谎。”

“我……我刚刚做对了?刚刚我说的是实话,那样他就不会对我起怀疑了吗?”朱慧如还有些不敢相信,随即连忙道,“可我感觉他在怀疑我啊。”

“当然,他当然是在怀疑你,”骆闻很明确地说,“刚刚你在小区门口遇到他,你以为是巧合吗?不是,这么晚了,不可能是巧合遇到。他在等你,也许,他一直在你们面馆附近跟踪你,观察你全天的一举一动。”

朱慧如瞬间全身冰凉,睁大眼睛道:“他……他到底是什么人?他说……他说自己不是警察,→文¤人·$·书·¤·屋←还说,还说是您的朋友。”

“他现在确实不是警察,”骆闻停顿了一下,继续道,“他是个大学的数学老师,不过他比任何警察都更危险,而且这一次他介入了警方的调查。他不光在怀疑你,我认为,他也已经对我起了怀疑。我分析了一遍,想不明白到底是凭哪点让他对你、对我起怀疑的。不过以我对他的了解,他并不是一个没方向,胡乱调查,做无用功的人。既然会让他起怀疑,那一定是某一项环节有问题,并且这个问题被他发现了。”

“啊,是什么出了问题?”朱慧如一脸的焦急,“他为什么会起怀疑的?我想不出哪里没做到位。”

骆闻微笑望着她,淡定地道:“不用紧张,一点都不需要紧张,事情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糟。他来找你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是想调查你?不,根本谈不上调查,只是试探你而已。我可以肯定,他手里没有掌握到任何能威胁到你的证据。我承认,他是个很聪明的人,之所以他会对我们起怀疑,大概只是因为对话中的只言片语。一句在常人心中一晃而过的话,他会很细心地留意,在他那个头脑里,转化为丰富的信息加以分析,这是学数学人的职业习惯。不过警察办案是讲证据的,即便他再怀疑、再试探,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也全然没用。你放心吧,即便他这次猜测对了,他也找不出任何实质性的证据,哪怕半点证据都找不到。”

“真……真的是这样?”朱慧如将信将疑。

“没错,我之前告诉过你们,这是一次没有人证和物证的犯罪,警方拿不到半点实质证据。只要你们坚定地按照我的话来做。人证、物证、口供,犯罪三要素警方一个都没有,拿什么抓人?”骆闻自信且认真地看着她。

朱慧如想了一下,又睁大眼睛道:“可是您留了那个指纹。”

骆闻抿抿嘴,他不能说出指纹的真相,因为这跟朱慧如的事无关,只是道:“那个指纹的事,你们不要管。一切都在我的计划中。”

望着骆闻坚定的眼神,朱慧如心中的惊恐慢慢淡化了,她觉得这个大叔是个可以十足信赖的人。她顺从地点点头,道:“我们接下去该怎么做?”

“一切依旧和过去一样,除了事发过程的口供外,所有事都不要撒谎。他调查你们几天后,发现找不到任何一条证据,自然会和先前的警察一样,放弃怀疑了。当然,如果他对你们的怀疑不减,却又找不出证据,或许会传唤你们到公安局协助调查,那时,依旧是这套应对,无论他说什么,甚至他准确说出了犯罪经过,都不要相信。因为,这一切都是他的猜测,他没有证据的。”

50

“严良一天都在干什么?”一大早,办公室里,赵铁民喝了口咖啡,望着杨学军。

“严老师昨天中午去了趟那家面馆,吃了顿面,我手下瞧见他和那个叫朱慧如的女孩聊了一阵。下午他去过一趟分局,后来回学校上课去了。上完课,他早早地在学校吃了晚饭,又跑到河边的案发地附近走了一阵,期间大概是遇到了一个朋友,就是这位……”杨学军打开数码相机,指着屏幕上的照片。

“骆闻?”赵铁民瞧着照片里的人,微微眯了下眼。

照片里的骆闻,斜挎着一个单肩包,手里牵着一条狗。

“他就是骆闻?”杨学军知道骆闻,不过没见过面。

“对,以前省里最好的法医,也是最好的物证鉴定专家,警察取证规范的起草人上就有他名字。”赵铁民又看了眼照片,道,“骆闻是在遛狗?”

“是的,我们看到时,他正在遛狗。”

“哦,”赵铁民点点头,“他们聊了多久?”

“没一会儿,看样子只是路上遇到打个招呼而已。不过严老师后来跟骆闻道别后,并没离开。”

赵铁民微微皱起眉:“他在做什么?”

“看他的样子,他也在跟踪监视。”

赵铁民顿时眼睛亮起来:“他跟踪监视骆闻?”

杨学军摇摇头:“不,他上了车后,把车开到了面馆的马路对面,一直在盯着面馆。期间那名叫朱慧如的女生每次出去送外卖,他就连忙下车,悄悄尾随,跟过去又跟回来,重复了很多遍。最后一次是在晚上接近10点,朱慧如送外卖快到一个小区门口时,这次他没有只在后面悄悄盯着,而是直接走到了朱慧如面前,跟她说了些什么,然后离开,上车回家了。”

赵铁民眼睛注视着面前的案件卷宗,沉默地思索了一会儿,随后拿起卷宗,翻到了关于朱慧如和郭羽的调查部分,从头到尾仔细看了一遍,抿抿嘴道:“奇怪,照严良的行为看,他应该是在调查朱慧如吧?”

“没错,肯定是的,严老师都跟踪一晚上了,期间不断跟着她送外卖来回,一趟都不曾落下。”

“可是我看卷宗的调查记录,朱慧如不可能是凶手啊,证据非常坚实。”

杨学军同样道:“我昨晚回来后,也看了卷宗,确实朱慧如肯定和案子无关,该不会严老师没看完整卷宗吧?”

“不可能,”赵铁民摇了摇头,“他一向细心谨慎,既然他参与调查,那么整个卷宗的所有细节他一定早就倒背如流了。而且他这个人很懒。”

“很懒?”杨学军伸出舌头,一副惊讶的模样。

赵铁民笑道:“是啊,他很懒,以前他总是说把调查方向明确了再去做,因为他不想做无用功浪费时间。而且他只喜欢动脑,不喜欢体力活,他以前当警察时,像蹲点、跟踪、抓捕这类活他从来没参与过。可他这次的举动就让我更想不通了,明明朱慧如不可能是凶手,他还费这么大力气跟踪了一晚上,到底他发现了什么?”

“直接找他问问不就行了吗?”

赵铁民瞥了他一眼:“他不肯说的事,逼他也没用。上回他就是说等他调查清楚了,才会告诉我。要不然我让你安排人跟踪他干什么?”

杨学军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那怎么办?”

赵铁民收起卷宗,拍了拍手,道:“算了,你继续派人跟踪他,了解他动向吧。其他的嘛,破案也不能光靠他一个,我要是把宝都押到他一个人身上,还查什么案呢。我们现在还是要抓紧手头查指纹的工作,凶手给张兵一家发了威胁信,尽管现在他们一家有警察跟踪保护着,但这不是长久之计,我们必须赶紧把凶手找出来,才能彻底解除后患。这几天指纹查了多少人次了?”

“到昨天为止,已经搜集了五万三千多人次的指纹,一一比对后,没有找出凶手。”

“速度倒是还可以,就是怕……怕凶手这次又躲过去了。”赵铁民抿抿嘴。

“应该不会,这次按你的规划,将整块城西历次命案发生地辖区和附近辖区,按照社区为单位,一一比对成年男子的指纹,所有上门采集指纹时,不在家的人都登记下来,回头联系采集过来,做到不漏掉任何一套房子。这几天几乎所有片警和协警都出动了,细致程度比人口普查还高,还两百多名有经验的刑警,专门负责采集回来的指纹比对工作。我觉得这次凶手一定跑不掉。”

“现在流动人口多,就怕凶手看到警察入户上门采集指纹,事先搬家逃跑了。再或者凶手是跟人合租的,找个理由让同伴说房子里就住了他一个,我们调查也只是口头询问每户人家里有几个成年男子,不可能搜房子。”

杨学军低头无奈道:“这种情况就没法控制了。”

赵铁民叹口气:“好吧,继续这样查,尽快把所有可能对象都比对一遍。”

51

林奇打开电脑上的播放器,电脑里发出一个声音:“明天一起吃午饭吧。”

严良坐在办公桌对面,脸上浮现一抹笑意:“果然如此。”

林奇道:“严老师,你可真厉害,手机里还真找到了徐添丁的这句话。这句话并不是直接储存在手机的音频文件里,而是手机的微信里。案发当天的白天,徐添丁曾和一个女生聊微信,这句话是其中的一句。”

严良道:“这证明了我的猜测,在徐添丁死后,有人拿过他的手机,从手机的微信上找到了这句话,随后他播放这句话,并用他自己的手机录下来。在10点50分的时候,他拨打了张兵的电话,播放这句话,最后一声‘啊’是他叫的,由于只是一声‘啊’,张兵当然想不到,这个‘啊’并不是徐添丁发出的。对方这么做,是要让警察对案发时间的判断,确定是在10点50分。实际上,案发时间要更早。”

“如果徐添丁手机上没有这句话呢?”

严良道:“即便不是这句,微信上还有其他的话,对方可以同样录下来,给张兵打个电话。即便徐添丁手机里没有装微信,我想对方还会想出其他办法来伪造案发时间的。”

林奇依旧不解:“凶手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对方很清楚,第二天警方发现尸体后,对死亡时间的判断,只能是一个大致的区间,不能精确到分钟。在死亡时间这个大致区间内,当警方发现郭羽和朱慧如与死者相处了一段时间,自然将他们列入重点可疑对象进行调查。只有把死亡时间精确到分钟,通过那个电话,让警察相信徐添丁的死亡时间是在10点50分,也就是郭羽和朱慧如离开后,那么这就能制造出他们俩的不在场证明了。”

“可是郭羽和朱慧如还有其他方面的证明。”

严良点头道:“那让我们来逐条推翻他们的非犯罪证明吧。首先,这个案子除了郭羽和朱慧如外,还有第三个人的协助,那个人的协助才是案件的关键,也是他帮助朱慧如和郭羽制造出了一系列的非犯罪证明。除了死亡时间这一点外,你提到的郭羽和朱慧如的不在场证明还有两条。一是凶手在徐添丁死后,留在现场花了很长时间对尸体割血条,而此时,朱慧如和郭羽已经回家,并且郭羽在此期间去了便利店替朱慧如买纱布和药水。这个不在场证明的解释是,留在现场割血条的人,并不是朱慧如和郭羽,而是那第三个人。第二点,徐添丁的胃和食道内,留有一些蛋炒饭,似乎能够证实徐添丁是在他们离去后,吃蛋炒饭的过程中遇害的,因为朱慧如还在时,徐添丁不会莫名其妙地一个人吃起蛋炒饭来。但是我注意到尸检报告中提到的一点,徐添丁吃得很撑。当晚徐添丁吃了很多烧烤,又喝了不少啤酒,他原本就很撑,为何还会吃下蛋炒饭?现在是夏天,人可不那么容易肚子饿。”

“那是……怎么回事?”林奇微皱着眉。

“关于这件事,我询问过市局的陈法医,我的猜测在他看来是可行的。徐添丁死时,并未吃过蛋炒饭,而是徐添丁死后,有人将蛋炒饭强行塞入了他的嘴里。那个做法非常恶心,远超过了一般人的心理承受力。把半碗饭强行塞入一个死人的嘴巴里,用手指一撮撮往喉咙里塞,随后再用细长的棍子一点点把饭往下捅,弄进胃里。就像做胃镜的办法。”

林奇咬了咬牙,他喉咙一阵发麻,感觉胃部正在抽动。

严良继续道:“这就是为什么尸检发现,徐添丁不光胃部有蛋炒饭,还有部分蛋炒饭停留在食道上,并未咽下去。一开始法医怀疑是徐添丁当时刚好呕吐的结果,但试想,他又不是傻子,为什么吃个蛋炒饭要吃得这么撑?所以,这根本就是在他死后,才把饭硬塞下去的。”

林奇想了想,道:“您说的倒是能够解释不在场证明的几项证据,可是还有其他的非犯罪证明呢?”

严良拿出本子,瞥了眼,道:“第二条,你说凶手为了引路人破坏现场,花费了数万元,郭羽和朱慧如并没有这么多钱,也不会这么聪明。你说得很对,因为这不是他们俩做的,这是第三个人做的。那个人不但有钱,而且非常聪明。几万块钱对那个人根本不算什么。第三条,他们店里的那把水果刀是新的。那是因为这把刀是在事后第三个人给他们的。第四条,他们的口供没有缺陷。那是因为第三个人教的,那个人很聪明,思维很严谨。第五条,张兵一家收到恐吓信时,朱慧如兄妹连同郭羽都有不在场证明。那是因为恐吓信也是第三个人送的。第六条,徐添丁案子发现的指纹和连环命案的相同,而朱慧如兄妹与郭羽的指纹经比对都不符合凶手。那是因为这指纹确实是第三个人留的,而他,也正是连环命案的凶手。所以,只要加上第三个人参与犯罪这一点,朱慧如和郭羽所有的非犯罪证明,都可以推翻了。”

林奇坐在位子上,显得有些瞠目结舌,经过严良的一段分析,似乎朱慧如和郭羽的所有非犯罪证明,顷刻间全部瓦解了。

可他想了一阵,觉得有点不对:“严老师,我个人感觉……这一切,好像都是您的猜测。”

严良很坦然地向后一躺,道:“没错,准确地说,是假设。我所说的一切,都是假设,因为现在我拿不出任何一条能证明我假设的实际证据。”

“我有点不太明白,为什么徐添丁的案子非得是三个人联手干的,而不是那第三个人在郭羽和朱慧如离开后,才杀了徐添丁?为什么您这么坚信郭羽和朱慧如跟徐添丁的死有关?”

“不是有关,而是,杀死徐添丁的,并不是那第三个人,而正是郭羽和朱慧如!”严良很认真地看着他。

“为什么?”

“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那把水果刀。徐添丁的伤口和面馆的水果刀完全匹配,如果是第三个人杀了徐添丁,他用一把型号跟面馆里的一样的水果刀的概率,太低了。第二,如果真是那第三个人杀的徐添丁,那么,现在我也没必要坐在这儿,你也不用绞尽脑汁、愁眉苦脸,想尽办法怎么破案了。”

林奇不解问:“为什么?”

严良深吸一口气,抿抿嘴:“如果是那个人直接犯罪的,根本不会留下任何证据,这案子,根本破不了。”

他瞧了林奇一眼,他并未直接点破骆闻的名字,而是解释道:“那个人犯下连环命案后,专案组查了他三年,毫无所获,现场都处理得很干净。而徐添丁不是他杀的,他只是善后,替他们隐藏。因为朱慧如和郭羽在杀徐添丁时,留下了太多的线索,他没办法彻底清理干净,所以才需要用撒钱引路人破坏现场的办法。”

“如果照您这么说,那个人替郭羽和朱慧如善后,肯定是冒了巨大风险的。我当初调查郭羽和朱慧如的人际关系时,没注意到与他们关系密切的人中,有这种的犯罪能力。”

严良沉默了片刻,道:“关于那个人跟朱慧如他们间的关系,我还不清楚。也许,他们之间确实不太熟。”

“不太熟的人会冒巨大风险,帮这样的忙吗?”

严良微微摇头,苦笑道:“这点也是我想不明白的。我同样想不明白的是,郭羽和朱慧如杀人后,那个人为什么会刚好出现在旁边。”

林奇道:“严老师,现在您想怎么做?虽然您的假设能够解释所有的问题,可是也没证据证明您说的一切就是当时的真实情况啊。没法证明人是朱慧如和郭羽杀的,也没法证明有你所说的第三个人的介入。”

严良承认道:“你说得很对,我给出的这组答案是方程的一组解,可是现在还不能证明是方程的唯一解。就像x的平方等于四,二是一个解,负二同样是一个解。我现在无法证明这组方程只有一组唯一解。所以,我的假设,相对于整个方程组,只是一个充分条件,还不能反向证明是必要条件。”

林奇认真地看着他:“您对您的假设有几分把握?”

“十分把握,只不过,”严良笑了笑,“从办案的严谨性角度看,旁人也会觉得,我这些假设是纯粹瞎猜,为了解释而解释。”

林奇道:“既然您有这么大把握,那我马上找人把朱慧如和郭羽带回来审。”

严良马上制止他:“不,绝对不可以这样!”

“为什么?您不是说现在没办法证明?这案子没人证没物证,只剩口供了。如果能逼问出真相,那么不光第三个人能抓到,后续的其他定罪证据也都能浮出水面了。”

“带回局里审,是最后无可奈何的办法,轻易不要去用。因为没有任何证据能表明他们俩犯罪,逮捕令申请不下来,把他们带回来的唯一理由就是传唤,协助调查。可是如果一旦传唤进来了,他们还不交代呢?那岂不是非常被动,以后就压根没办法再去调查他们了?这案子,没人证没物证,只剩嫌疑人的口供,我相信这一点不光我清楚,那个人也是再清楚不过了。他既然教了他们一套案发经过的口供,那么势必也教了他们面对警方问询的各种应对。只要朱慧如和郭羽口风紧,我们压根拿他们没办法。”

“那您说应该怎么办?”

严良挺起身体道:“二十四小时监听朱慧如和郭羽的手机通话,并且监视他们手机上的所有信息往来。不过—这点我相信他想的也会同样周到。那个人的思维绝不输于我,我能想到的,他没道理想不到。我不知道能否找出对方的疏忽。如果你有空的话,今天和我一起去见见朱慧如和郭羽吧,我不是警察,没有强制要求他们谈话的权力。我想试探一下,那个人到底教了他们俩多少本事!”

他的目光转向了窗外,看得很远很远。

52

下午2点,天气很热,路面温度足够煎荷包蛋,街上行人寥寥,面馆里自然也没有生意。

朱福来打着赤膊,躺在收银台后面的一张折叠躺椅上,吹着电风扇午睡。朱慧如倚在另一条藤椅里,玩弄着手机,打发下午枯燥的时间。

这时,严良和穿着短袖警服的林奇一起走进了面馆,朱慧如并未觉察。

林奇看了眼全神贯注玩手机的朱慧如,咳嗽一声,道:“这个……嗯,朱女士,又要打搅了。”

朱慧如抬起头,看到他们,眉头微蹙。

朱福来也从睡梦中醒来,看到又是警察,连忙起身走上前,打量着他们俩,道:“警察同志,这次……还有什么事吗?”

林奇道:“是这样,还是关于上次那个案子的事,我们需要再问朱女士一些话。”

朱福来道:“我妹妹知道的不是都说了吗?还……还需要问什么?”

林奇正准备随便弄个理由打发了朱福来,按计划把朱慧如约出来。严良冷笑一声,抢在他前面道:“说得未必很彻底吧?”

朱福来脸色微变,朱慧如却不动声色地做出无奈状:“我已经把我知道的跟你们说了很多遍了啊。”

“嗯,先前你说得很好,”严良微笑道,“这次我们需要再向你了解一些模糊的地方。”

林奇不容对方拒绝,连忙补充了一句:“协助公安调查是公民的义务,还请配合一下。我们专门挑了下午这个时间点过来,因为现在你们店里很空,朱女士也有时间。天气这么热,我们大热天在外跑也很辛苦的,体谅一下我们工作,麻烦朱女士跟我们走一趟吧。”

朱福来脸色大变:“去哪里?”

林奇盯着朱福来的眼睛,却对着朱慧如道:“我找了个旁边的咖啡馆,去那儿吹下空调,聊一会儿。”

朱福来脸上露出担忧神色,道:“不用去外面吧,就在这儿行不行?我把空调开了。”他连忙拿遥控器,开启墙壁上的空调。

林奇依旧盯着朱福来的举动,道:“不用麻烦了,我们还约了朱女士的那位朋友郭羽一起过来。”

朱福来还想说点什么,朱慧如却轻松地答应下来:“好吧,反正下午也没事,就去蹭一下警察叔叔的咖啡了。”她一跃而起,将手机塞进裤袋里,当先往外走。

林奇微张着嘴,惊讶地看着她一副坦然的样子,哪里有半点惧怕和紧张?严良笑了笑,拉了把林奇,示意他可以走了。

三人到了咖啡馆,林奇已经定了位子,坐下后,朱慧如道:“你们还需要问些什么?”

严良道:“不急,等郭羽一起来吧。”

“好吧。”朱慧如掏出手机,低头把玩着。

林奇看了看她,又瞧瞧严良,严良嘴上挂着浅浅的微笑,打量着朱慧如,林奇也只好闭嘴没说话。

很快,郭羽来了,他额头上挂着新鲜的汗珠,瞧见他们俩,又突然发现他们对面还坐着朱慧如,顿时目光一闪,但连忙恢复正常,朝他们点头,道:“我来了。—咦,嗯……慧如,你也在?”

“嗯,是啊,警察叔叔还有些话问我。”

林奇伸手道:“请坐吧,实在抱歉,这么大热天还把你从单位约出来,实在不好意思。”

“哦,没关系,我请了半天假。”郭羽双手在裤子上擦了擦,和朱慧如坐到了同一侧。

“需要喝点什么,吃点什么,随便点。”林奇把菜单递过去。

“哦,谢谢,我喝杯饮料就可以了。”郭羽道。很快,服务员把咖啡果汁和点心都上齐了,郭羽很小口地喝饮料,朱慧如倒是一副轻松的样子吃着点心,喝着咖啡。

严良笑了笑,对两人道:“很抱歉打扰两位了。上一回你们对案件情况的描述,我们都已经看过,很感谢你们对警方工作的配合。这一次找你们,主要想问一个问题。案发的那一天晚上,你们在河边是不是见过一个背单肩包的男子?”

郭羽低着头啜吸着饮料,没有说话。

朱慧如微微鼓着嘴,想了下,道:“背单肩包的男子?我没注意呀,况且事情过了这么久,就算见过,我也想不起来了。你呢,郭羽?”

“我……嗯,我也没什么印象。”郭羽天生一副老实人的面孔,即便是在撒谎,他给人感觉也是在说实话。骆闻告诉过他,他这张面相,撒谎时根本不需要做出更逼真的表情,他面无表情就是最真实的效果了。

严良笑了笑,道:“也许我说出这个人的外貌,会让你们回忆出来。那个人四十多岁,更靠近五十岁,头发不长,斜挎着一个单肩包,而且,那个人几乎每天都斜挎着一个单肩包,他看上去很有钱,开一辆很好的越野车,是辆奥迪越野车,住在一个高档小区的房子里,房子装修却很简陋,他一个人住,家里墙上挂着一张三口之家的照片。还需要我描述更多吗?”

朱慧如和郭羽早被中年大叔反复叮嘱过,即便警方讲出了真相,也不要承认,因为这只是警方的猜测,他们没有任何证据。尽管案子刚发生后,警方来向两人调查时,他们都曾出现过几个瞬间的紧张。但那是因为他们对中年大叔说能替他们隐瞒过去,并没有十足的信心。但过了这么久时间,警察从来没抓住过任何真实的证据来调查他们,他们已经彻底信赖了大叔的能力。经过几次直面警察的问询后,他们俩的心理素质提升了不少。或者说,已经习惯了坦然应对警方的问询。

所以,尽管严良把大叔的一切特征都描述出来了,他们俩心中还是充满了震惊,为大叔担心,也为他们自己担心,不过这一切,都没在表情上显露出来。

可是林奇听到严良对第三个人的描述,眼睛瞪大了。他只知道卷宗上记录的,被抓获的那个变态佬交代,当时看到的一个男子身上斜挎着一个单肩包。可是严良怎么知道那人在徐添丁被害的当晚,也是背着单肩包?怎么知道那人四十多岁?怎么知道那人开好车,住好房子,连房屋的装修和摆设都知道?

此刻,他真急得恨不得马上把严良拉出去,先问清楚这些情况。

朱慧如脸上透出不解:“你在说谁?”

严良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继续道:“我相信徐添丁的死更大可能是一场意外。两个人本质上都是善良的,都是很简单的普通人,和周围大多数人一样,即便生活中遇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事,或被羞辱,或被揩油,或被拍了下后脑勺,都会选择忍气吞声,而根本没想过要杀死那个人。可是如果原本是由某个意外导致的命案,他们俩最后却为了逃避应有的惩罚,而选择了撒谎,那么,整件事的性质就发生了彻底的改变。现在如果及时悔悟,即便比一开始会承受更多的惩罚,但那总比继续遮掩导致最后不可收拾的后果强。你们说,我说得对吗?”

朱慧如眼中流露出锐利的目光,盯着严良,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郭羽咳嗽一声,也看着他,轻声道:“警察同志,你的意思……好像是在怀疑我们?”

严良冷笑一声,道:“也许那个背斜挎包的人,在某些人眼中是好人,那是因为他们根本不了解他所犯下的事。他不是第一次犯罪了。不知你们有没有留意到新闻上的城西连环命案,就是杀人后在死者嘴里插上一根香烟,然后留下一张‘请来抓我’的字条。我可以很明确地告诉你们,那个背斜挎包的人,就是那起连环命案的凶手,他至少已经杀死五个人了。他是个很危险的人物,如果替一名杀害五个人的残忍暴徒隐瞒信息,后果可以想象。如果我没有掌握足够的证据,根本不会对你们说下这番话!”他目光一亮,扫视了两人一眼,同时,手指敲击了一下桌面,尽管敲得很轻,但这声音却传入了每个人的心底。

郭羽捧过饮料,吸了一口,道:“我不太明白你的意思。”

朱慧如同样拿起饮料喝了口,冷哼道:“我也无法理解,我都听不懂你在说什么。”

严良有些尴尬地愣在那儿,过了半晌,他才抿抿嘴,干声笑了笑:“很好。既然你们没见过那个背斜挎包的人,那么今天的情况了解就到此为止吧。打扰两位实在抱歉得很。”

朱慧如有些意外道:“我们可以走了吗?”

严良点点头:“可以走了。”

“哦,那好吧。”朱慧如刚站起身,又坐下,道,“这个咖啡挺好喝的,我把这杯喝完。嗯,对了,今天这一次,是……我们买单还是?”

林奇道:“当然是我买单。”

朱慧如犹豫着看着桌子,道:“嗯……你们点的这几样点心,你们俩怎么都不吃?”

严良笑了笑,道:“天气太热了,没胃口,吃不太下。”

“那太好了—哦,我的意思是,我吃得下,如果你们不吃,我就打包带走了,挺好吃的。”

“当然,当然。”林奇目瞪口呆地看着她,仿佛见到了一名外星人,他做警察这么多年,找了无数人问询了解情况,第一次看到被调查人请求把警察点的东西打包带走的。

等两人走后,林奇才从刚刚的惊讶中回过神来,道:“这两个怎么看都没有嫌疑啊。”

“他们今天的表现足够打满分,”严良抿抿嘴,道,“那是因为那个人教得好。今天我也知道了那个人教他们的应对技巧了,你看,我都说得这么直白了,这两人依旧面不改色,如果现在就贸然带回局里审,能有什么收获?他们闯过了局里这一关,以后再尖锐的提问都难不倒他们了。”

“可是,我觉得他们俩是清白的呀,”林奇道,“如果说可疑,我倒觉得朱福来更可疑,他好像总是心事重重,看见我们来就一副担惊受怕的样子。”

“他和案子无关,他不可能。”严良很明确地说。

“为什么?朱慧如和郭羽这么淡定,您一直认为他们俩杀的人,而朱福来表现看着挺心虚的样子。”

严良道:“还记得你去面馆问水果刀的事吗?朱福来居然说没见过,后来反而是朱慧如很直接地把水果刀找出来,给你看。显然两人的行为是不一致的,两人的信息并未沟通好。朱慧如显然是想用新的水果刀证明自己的清白。而朱福来,我猜测他或许感觉到一些什么,不过他居然在水果刀这个小问题上遮掩,显然太不聪明,和案子无关。”

林奇严肃地看着他,道:“您刚才说的凶手的特征,为什么这么鲜明?就好像……您见过凶手,甚至……您还去过凶手家。”

严良笑了笑:“我只是猜测。”

林奇追问道:“那您猜测凶手四十多岁,有豪车,住高档小区,房子装修简单,墙上挂有照片的根据是什么?”

严良道:“是我胡诌的,想让郭羽和朱慧如心理承压而已。我说了,现在一切都是我的假设,等我找到足够的证据,我会向你说明一切的。”

林奇将信将疑地皱起眉。

53

晚上6点多,太阳虽已落山,天空依然大亮。

骆闻斜挂着单肩包,背负双手,微微弓着背,沿着河边慢吞吞地向前走。

他一直在留意警察的举动,这几天通过周围人口中得知,城西各个辖区的警察都在上门采集指纹,这次规模很大,动员的警力据说也是最多的一次,很细致地一户户上门采集,不漏过任何一个。不过似乎速度并没他预想中的快,至少他所在的小区还没警察来过。

这也难怪,整个城西人口几十万,非常庞大的规模。警察不光需要采集人员指纹,拿回去后还要对每个指纹进行比对,工作量超乎想象。人口普查时,政府派出的是辖区内的各种工作人员,所以才能在短短几天时间内把人口普查做完。而采集指纹,这项工作显然是不能安排普通工作人员做的,必须是警察。而警察的数量相对就有限多了。

骆闻抬起头,望了眼远处,面无表情地自语一句:“如果有心躲避警察的采集指纹,也不是难事。”他抿抿嘴,继续向前走。

今天严良约了自己在河边公园见面,看来这家伙还不死心,盯牢自己了。不过骆闻一点都不紧张,他很清楚一点,所有的牌都握在自己手里,严良手里压根没牌,即便自己手中的个别几张牌被他猜对了,他也没法判断自己下一张会出什么。

这是一场稳赢的局,严良做再多的事,到头来也不过是徒劳。

不过他又转念一想,即便严良赢不了自己,可是这场赌局最后的赢家一定会是自己吗?他叹息一声,苦笑着摇摇头。

也许这场赌局从一开始,就是自己在和自己玩吧?

结局到底是什么?他这个布局的人也不知道。

他继续按着自己习惯性的慢步伐往前走。一个大概刚下班的姑娘从他身旁经过,姑娘脖子上戴着一根白金项链,中间挂着一颗蓝宝石做的椭圆吊坠。

他突然停住了脚步,愣了一下,心境瞬间被牵到了八年前。

那是他在北京待的最后一个星期的某天晚上,他不记得具体几月几号了,因为当时的他压根想不到这就是他和妻子的最后一次对话。可是他和女儿的最后一次对话是在什么时候,说了些什么呢?他完全记不起来了。

“饭吃过了吧?”他拿起电话,拨到家中。

“都9点了,当然吃过了。你还刚吃完饭吧?”妻子道。

“嗯,刚吃完。”骆闻笑了笑。

“你要不是吃完饭没事干,哪会记得给家里打电话。”妻子抱怨着。

骆闻笑道:“事情多嘛,没办法。”

“这可不是理由,”妻子戳破他的谎言,“这两个月你一共给家里打过几个电话?不可能天天都这么忙吧?你心里就没想到我们。”

骆闻连忙道歉:“好,我会注意,我一定注意,我以后一定改。”

妻子嗤笑一声:“你认错每次都很积极。”

“那是应该的,虚心接受组织批评嘛。”

“哼!我跟你说,女儿生病了。”

“生什么病了?”

“感冒了,还发烧。”

“去医院看过了吗?”

“晚上开始发烧的,吃了退烧药,好些了,明天我请假带她去医院。”

“哦,那好的,”骆闻想了想,叮嘱道,“最好就配点药,不要打抗生素,长期打抗生素免疫系统……”

还没等他说完,妻子就打断他:“知道啦,真啰唆,你的这些理论从孩子一生下来到现在,中间就没停过。”

骆闻尴尬地笑笑:“我这年纪,正稳步迈入更年期,难免话多,请多谅解。”

妻子嗤笑道:“对了,你到底什么时候能回来?你刚走时孩子还经常问,最近孩子都没提过你了。”

“这样啊……”骆闻心中泛起淡淡的一抹苦味,抿抿嘴,道,“下周,具体星期几,还没定,到时我再给你电话。你可要多跟孩子聊聊我,免得把我这个爸爸给忘记了。”

“你再不回来,真要把你忘了。小狗这两个月也长很大了,说不定不认识你了,你要是一个人回家,小心被咬。”

“啊,知道啦,哈哈。”骆闻想到回家后,心中又泛起一层暖意。

“那么,给孩子的礼物买好了吗?”

骆闻歉意道:“还没有。唔……我周末出去看看,对了,北京买东西去哪里好?王府井?”

“我又没去过北京,我怎么知道?你在北京都待了两个月了,就没出去过吗?”

“刚来北京时,大家一起去过长城,后来我一直待宾馆,也没出去买过东西。”

妻子很了解骆闻这个人,像购物这些事永远指望不上他,只好道:“那你就去王府井吧。”

“给孩子买什么呢?”

妻子无奈道:“你临走前不是说给孩子和小狗都买零食嘛,除了零食外,你再看着挑几件玩具吧。”

“你要不要礼物?”

妻子知道骆闻在这方面就是个白痴,这还需要问吗?当然,她不会赌气说不要。因为她知道,如果她说不要,骆闻就会当真认为她不需要,真的不会买了。她果断道:“要,给我买条项链。”

“好的,那我去看看。”

那个周末,骆闻独自去了趟王府井,原模原样地按照妻子吩咐,给孩子和狗买了零食,又挑了几个娃娃,最后又买了条项链,也是蓝宝石的白金项链,和经过这个姑娘脖子上戴着的很像。

可是,到了下个星期三晚上,他打不通家里的电话,妻子的手机也显示关机,他以为妻子带着女儿去外面玩了,手机没电,他并未在意。直到第二天飞机回到宁市后,他依旧拨不通家里电话,妻子手机还是关机,这时他才略微感觉不对劲。打开家门后,却发现家里空无一人,连家里的那条狗都不见了。那一刹那,他的职业本能告诉他,出事了。

54

骆闻唏嘘一声,思绪拉回到了当前。他抿抿嘴,提起精神,继续往河边公园处走去。

远远望过去,严良正站在当晚徐添丁所在的那个扭腰器上晃动着身体。他不禁心中又泛起那个疑虑,严良到底是为什么会怀疑到他的?

自从他感觉出严良开始怀疑他后,他不断这么问自己,同时也把犯罪后的细节处理想过很多遍,始终不觉得哪里有漏洞。

也许是严良的一种感觉?可是他并不是个依靠感觉办案的人。即便是感觉,那也是某些细节才让他产生了这种感觉?到底是什么?

不知道。

但好在他知道,严良顶多只是感觉,没有真凭实据,否则也不会仅仅是反复试探了。

“这里还不错吧?”骆闻走上前,打了声招呼。

“是还不错,”严良停下身,伸了个懒腰,看着周围一些推着婴儿车,或是带着孩子散步玩耍的父母,道,“城西很适合居住,不过如果长期一个人住,即便环境再好,也未免有些无聊。”

“你该不会又打算为我介绍女同志吧?”

“哈哈,我还不至于这么多事,不过只要你愿意,我随时可以效劳。”

“你的好意心领了。说吧,今天找我又是为了案子吧?”

“耶?你怎么知道?”严良稍微瞪大了眼睛,仿佛很惊讶。

骆闻道:“昨晚我叫了份外卖,面馆的朱慧如说她送外卖时遇到了你,你又说了很古怪的话,我想这大约是你在调查她。今天你站在这儿,离那边—”他指着发现尸体的树林,“听说尸体就是在那里发现的。”

“哦,朱慧如是怎么跟你说的?”

“她说她在小区门口时,遇到了我那位朋友,问她是不是我叫了外卖,说你已经找她好几次了解情况了。”

严良咳嗽一声,道:“没错,我确实很怀疑她—以及那个郭羽,昨天我跟踪了她,今天下午我和分局的一位刑警也专门找了他们俩。他们俩口风很紧,问不出什么,真麻烦。”

骆闻笑了笑:“你一向很严谨,相信你如此怀疑他们,他们总归有很多疑点。”

“没错,疑点很充分,他们俩一定是凶手。”

骆闻心里在说,如果真的疑点很充分,你可以直接抓人呀。他笑了笑,道:“既然如此,那么你把他们俩带回去审问不就行了,需要我帮你些什么?我现在不是法医了,尽管知识没全忘光,恐怕也比不了公安里的专业法医了,而且我手上也没任何仪器,这些活都是靠仪器。”

“我来找你只不过想求证一点,”他目光直盯着骆闻的眼睛,仿佛想把他看穿,“在一个人死后,有没有办法让死者吃下半碗蛋炒饭?而且是让蛋炒饭大部分进入胃里。”

这都被他发现了吗?

骆闻心中微微一惊,脸上不动声色,装作思考了几秒,道:“当然可以,塞下去。你知道大黄鱼吗?”

“那是你们宁市的特产,听说很贵。”

“是的,相当贵。野生的大黄鱼,大概要上千块一斤吧,以前我在单位,有年快过年时,副局长给了我两条,我带回家我太太剖开后,发现每条肚子里都有个铅锤,称了一下,一个铅锤四两重,把我惊呆了。”

“哈哈,那一定是送礼的人遇到黑心商人了。不过,死人也可以这样吗?”

“当然,只是如果对于一个死尸,这样做未免恶心点罢了。人的食道比较长,把饭塞下喉咙后,还需要弄根细长的棒子慢慢塞到胃里去,就像去医院做胃镜时,医生会把整个胃镜通过咽喉塞进肚子里。这还不够,如果为了效果更接近现实,塞下蛋炒饭时,需要托弄死者的下巴,让他把蛋炒饭咀嚼一下。这样子会很恶心的。”

“哦,那样子凶手的心理素质一定异常好吧,哈哈。”严良虽然在笑着,可是他的目光闪现着锐利的亮光。

“或许如此吧。”骆闻同样淡淡地笑了一下。

“对了,还有个问题想请教你。你应该看过媒体关于连环命案的报道,凶手每次杀人后,都往死者口中塞入一根利群烟,你认为凶手想表达什么意思?”

骆闻淡然笑道:“也许是凶手爱抽利群烟吧。”

“哈哈,是吗?如果凶手并不抽烟呢?”

骆闻摇摇头:“那我就不清楚了。这应该是你的专长,即便我还在单位时,工作也只是找出现场能够找到的信息,关于信息背后的意义,我不懂分析。”

严良点点头,道:“那好,今天又麻烦你,真是不好意思。”

“没关系,在我的经验能力内,有什么能帮助的尽管开口,不过现在的我,未必像以前那么专业了。”

“是吗?不过我瞧你依旧相当专业。没经验的法医一定想不出来你刚刚的答案。”

“呵呵,毕竟我干了几十年。”

“好的,那么今天就先谢过了,下回我请你吃饭。”

“我等你。”

严良道别后,转过身,向前走了几步,又转回身,笑道:“我觉得你那句话真的不错,任何理由的犯罪都是可耻的,这句话很激励人。”

骆闻朝他点点头。

望着他离去的背影,骆闻心中不禁起了一丝寒意,同时,还有一种胆怯。不是为他自己,而是,他在想着有生之年能否再见到妻女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