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退婚后成了将军的宠溺对象 > 第13章 赏花会

退婚后成了将军的宠溺对象 第13章 赏花会

作者:清水出野藕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6-25 00:30:26 来源:文学城

第二日清早,顾夫人就早早地到了顾子蘅的院子里催着她起身洗漱,等候宫中的马车来接。

在顾夫人看来,顾子蘅头回得此殊荣,定是要合规合矩,再加上近日她的一揽子破事,被外头说成那样,若不按着宫中的规矩行事,到头来再得个不懂礼数的名头,也亏她尽心尽力地养了她十几年。

一向是喜欢赖床的顾子蘅可就不愿意了,鑫儿梳头的时候呵欠连连,坐得东倒西歪。

顾夫人轻啧一声道:“待会你独自进宫,可不比往日还有你父亲和我护着你,这次只有你一人独自面对宫里头的那些繁文缛节,可不能大意。不然落了个御前失议的罪名,你父亲和我都要受牵连。”

顾子蘅迷迷糊糊地点了个头“嗯”。

不多时,宫里的人就来催促,让她赶早上了马车进宫,宫里给一众进宫的女眷准备了吃食,也不用在府中用了。

顾夫人拉着顾子蘅的手再三交代了好些事,生怕她记不住。

而顾子蘅心里总想着她进宫是去找人算账的,满脑子都是遇到林思儿和吴静瑶之后的说辞,哪还有地方放这些繁文缛节。

“在宫里记得少说话,外人进宫都有宫女随侍的,不懂就问,记住了吗?”

“嗯。记住了。”

等她出了府,在门外等候多时的公公和宫女们立刻行了礼,之后拥着她上了马车。

要说这宫里的东西就是好,连马车都比寻常人家的大上不少,她全身舒舒服服地呈“大”字躺下也还绰绰有余。

因是清早,一路上有不少摊贩的吆喝声,不时地就把打瞌睡的顾子蘅从睡梦中拉回来。

也不知道是她第几次准备睡着却被吵醒之后,马车外一宫女的声音贴着马车传到了她的耳朵里。

“顾小姐,明德门已到,请小姐下车步行。”

顾子蘅闻言立即起身端正坐好,掀开马车门帘下去,眼前还是熟悉的一道厚实的红城墙。

明德正中间正门平常只有圣上能走。此外,皇帝大婚时,明媒正娶的皇后可以走一次,再有就是殿试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出宫时可走一次。

所以那宫女领着她从明德门的左侧门进宫。

进去之后还由宫中的嬷嬷严查进宫之人是否身有利器,才准许进宫,由着一名领路宫女带着她前往设宴的公主寝宫。

由于马车不能一道进入,所以这段从明德门到公主寝宫阳凤阁的路程只能跟着领路宫女一步步走过去。

顾子蘅全程低着头,只隐隐约约用余光捕捉到身侧两旁徐徐倒退的深红宫墙,不时地也有来往的人群路过。

遇上个宫中女官或者娘娘,还要先退到一旁等候,才可继续赶路。

“是直接前往公主寝宫吗?”

“是,奴才带着小姐前往公主寝宫禧宁殿,为迎各位官眷到来公主背了好些糕点玩意,不过现下公主还在皇后宫中请安,怕是皇后留了用早膳还未回。公主交代了奴才们先带着各位小姐前去庭院休息,来了的各府小姐都在那儿先行安顿休息,等候公主吩咐。”

——

走过一丛茂密浓郁的低矮灌木,宫女终于领着她到了禧宁殿。

还未真正走近就已嗅到一阵来自秋菊的清香。

伴着花香,顾子蘅还听到了不少的寒暄交谈,只是等她一靠近,所有人的目光看向她,大家纷纷都噤声不语,一瞬间地上怕是落根针都能听得到。

不过顾子蘅也知道为何,她最近简直可以说是声名狼藉,但还能得了邀约进宫,实在是不可思议。

往常赴宴,还有几个与她熟识的官眷与她闲谈,这下都是什么国公之女,侯府千金,大都只见过一两面,相交甚少。

不过到底全是世代簪缨封爵之家的千金,见了她也都欠身行了个礼,做足了面上上的礼数,顾子蘅也福身回礼。

“顾小姐可来了。”

“顾小姐,许久未见。”

那领路宫女引荐了顾子蘅上前去,就退到一边去了。

“礼部尚书千金已到。”

等这一声高唱落下,众人才又回府刚才的热闹喧哗。

顾子蘅随手拿了摆在茶桌上的茶点,就往里边去寻人,她虽也被这阵仗略微唬住,但还是没忘记了自己的使命。

不等她咬下一口,身后就被轻拍了一下。

“子蘅妹妹。”

顾子蘅回头,却见一袭青衣袅袅的薛采薇。

“薛姐姐?早知薛姐姐也应邀入宫,我俩就一齐进宫好了。路上也有个伴。”

“我早就来了,等了你许久不见,还以为你不来了。”

“哪能啊,公主的邀约谁敢拒绝。”

然薛采薇面色却略微沉重:“林思儿和吴静瑶也在,公主寝宫此刻还在修缮准备,她们正撮合着要大家聚在一起做诗呢。”

“做诗?”

这做诗就必定会吟唱,吟唱之后就必定会用到纸誊抄,用到纸誊抄她不就可以以此做文章对付林思儿了。

“那敢情好,薛姐姐如此才情,也不要泯没才是。”

“女儿家的强说愁罢了,哪里有什么才情。”

她们刚说着,林思儿便缓步走到了人群中央,引得周围人的目光全都聚焦在了她身上。

“公主寝宫还未准备完善,要我说大家在这里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来做做诗吧,虽然还未真正瞧见那鹅毛粉黛,但御花园里头也有不少的花美人,咱们就随意以这御花园中的花为题自写一首吧。”

到底是经常在家里招揽宾客举办诗会的人,真是无论到哪儿都能办场诗会。

周围不少人听了林思儿的话也随身附和。

“林姐姐这个提议不错。”

“林姐姐既然担着这京都才女的名头,就由林姐姐做诗会监场吧。”

“如此,那我也便应下了。”

说完,林思儿就让宫女去取了纸笔来,每人一张纸和一支笔,随意以园中任意花名做诗眼,限时半柱香。

可是等宫女往顾子蘅处来时,还没等顾子蘅想好找个什么时机开口,林思儿却突然道:“没想到顾小姐也会热心参与,我平日里举办的诗会也少见顾小姐光临,这一来二去,我还以为是顾小姐家教极好,不想我们似的,尽会看些不入流的话本子,做些酸诗,做些为世人指摘的事情,顾小姐定是每日在府中忙碌女工,做个孝顺女儿,将来也必定能做个贤良之妻。”

顾子蘅还以为林思儿临时办诗会就是为了在一众女眷当中出风头,在众人之中流转就会顾不上她,没想到是她想多了。

林思儿这话明着是夸她,说她孝顺贤良,不与她们往来,做些她口中不入流的事情。

但是她这几日被讹传得如今显而易见,不是明摆着讽刺她是什么。

周围人霎时全向她身上看来,但她抬眼环视一圈后,又都有眼力见的自个儿领取笔墨纸砚去了,全当没注意,要不说是大家闺秀呢。

但顾子蘅也不能落了下风。

她伸手向一旁的宫女要了张纸。

“我一向愚笨,每日也只敢在府中练练字,抄录抄录名家诗句罢了,自然是比不上林小姐才情。亲身上阵,怕是要大家惹笑话的,只不过今日我见这宫女拿来的纸极好。我平日练字,也有些研究,一看就看出了这是极品景城竹纸,不过林小姐都说了是用来给大家伙作诗用的,我不好意思贪了这纸,也就只好随大家一起了,希望大家别笑话才好。”

等她说完,一旁有个约莫十三四的绿衣姑娘兴奋道:“顾姐姐好眼力,我家里是景城的,这确确实实就是景城竹纸,只不过因着纸张工序繁杂,出产量极少,现有的都供到宫里来了,得了御贡之名,民间早就不敢私自购买使用了。”

又有人道:“但是我倒是在林姐姐府中见过,林姐姐办的诗会都是用的这极好的竹纸。”

“林姐姐之母是当朝长公主,除了宫里的,自然是有独一份的,像我们其余的怎会得此。”

“那我们还要多谢了林姐姐才能用上这御贡的竹纸。”

顾子蘅暗自一喜,居然还有现成的话搭子。

“民间不可再用了?”

绿衣姑娘道:“是,都供给宫里供圣上娘娘皇子公主使用,若刚才几位姐姐说的林姐姐府上能得的话,那民间也就只丞相府中能用了。”

顾子蘅略微做出了个狐疑状:“嗯?若民间不可再用,我怎记得我在好些人家那里都见过这种竹纸,有些人家里都拿了好些给小孩子折纸飞机,我还以为是圣上体察京都纸张急缺,纸价飙升,特异从外省调了这竹纸来。”

“怎么可能?这竹纸产量极少,只供宫中估计都吃力,怎还会流到民间去。”绿衣姑娘道。

顾子蘅话一出,其实早就瞄到了好些人的脸色已然不正常。

就和她先前预估的一样,这些人早就知道了关乎她的传言就是林思儿在背后作祟作祟,只是碍于她相府千金的身份不大好说罢了。

也难怪她刚一过来,大家看她的眼神这么奇怪,但也并没有带着对市井流传恶女的摒弃。

原只是尴尬罢了。

而林思儿的脸色最为难看,她的话都说到了这份上,林思儿要是在听不出来就可真是过不去了。

林思儿自小因母亲是为长公主的缘故,身边一应物品都能用得上宫中御赐,这民间见所未见的东西在她看来不过寻常。

自她默许吴静瑶对外讹传顾子蘅与江沅的事后,吴静瑶便想出了个利用孩童喜唱歌谣以及街巷中姑婆喜聊八卦的习惯,让那些有关顾子蘅的污言碎语一夜之间传遍京都。

当时吴静瑶说她房中纸张不够用,问她能否借些,她一向只用母亲特异为她带回的竹纸,所以她没想太多便让人拿了这竹纸去,谁知道千里之堤却毁于这区区纸张。

林思儿故作沉静道:“宫中向外张榜告示或许也多用这纸,估计是孩童不懂事贪玩,就揭了去玩。”

顾子蘅淡淡一笑:“是吗?这我倒是没想过,刚才听说林小姐府上有纸,还以为是林小姐爱惜那些寒门才子,特异供给的呢。”

林思儿道:“顾小姐多想了。”

顾子蘅见林思儿脸色不似刚才红润,眼神飘忽,一直低着头不再敢看她。想她堂堂相府千金,肯定是从未用过如此下作的手段设计过人,又被当场看破肯定羞愧难当。

“大家快快作诗吧,公主估计就快回来了。”吴静瑶替林思儿解围道。

她一早听到顾子蘅提起这话头,便已知落了人把柄,她与林思儿交情不浅自然逃不了她的,只好赶紧转移了话头。

经过这一阵唇枪舌战,众人相处都已不似方才自然大方,都各自安静写诗,生怕又激起一番波澜。

薛采薇见顾子蘅轻轻松松摆平此事,才安心道:“我还怕你来了见她们都在,会觉得不自在,原来你早有应对之法。”

“何不食肉糜,林思儿估计也想不到百姓连毛边纸都及难用上,怎会用得起这极品竹纸,倒不是我聪明,只是她们露的马脚太明显罢了。”

顾子蘅安抚了薛采薇,见众人已散,才悄悄走到林思儿身边道:“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我也不知道怎么惹了你,你要如此设计我。若是因为江公子,那更大可不必,我和他之间早已清楚,没有牵连。”

“顾小姐在说什么?”林思儿继续装傻。

“我只要你怎么让我一夜之间名声扫地的,那就怎么让我的名誉恢复如初。不然我父母因我蒙羞了数日,我可不介意将此事闹大了好给他们一个交代,还他们一个清净。并且到头来,林小姐为着个男人对其他无辜女子使用如此下三滥招数的事情传开了,也不大好吧。善妒可是七出之一,林小姐都还未嫁过去就如此争风吃醋,江公子要是知道了也不知该有多失望。”

对于林思儿来说,最要紧的果然还要数江沅,顾子蘅一看她听了她说江沅脸色就从刚才的难堪转为了煞白。

“顾小姐从来了就站着,怕是累了,”林思儿又示意一旁的宫女道,“你们侍候着顾小姐到旁儿的石凳坐坐,都别累着了。”

之后,林思儿便转身离去,不在于她有过多交谈。

其实像刚才这么正面回击,顾子蘅心里头根本就没有底,林思儿贵为相府千金,身边自然是有一众跟随者,要是她刚才抵死不认,反扑她污蔑,她也没有任何办法。

所以她只好先行妥协一步,只要林思儿悄悄弥补她便不会大张旗鼓,好在林思儿真真是在意江沅,不想她自己在江沅眼中沦为一介妒妇,才顺了顾子蘅的心意。

薛采薇见此事尘埃落定,上前一步握住了顾子蘅的手。

“没事就好。”

——

现下众人专心作诗,寂静得只剩吹拂而过的风声。

而在与禧宁殿毗邻的一座不起眼的小楼阁中,一脸不解的圣上向李泓问道:“所以这竹纸到底是怎么了?”

“质量上乘难得,引众人追捧。”李泓道。

圣上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李泓在京都停留数日,终于得以觐见圣上,道出北线战事计划,二人商议了一早上,才终是得出个统一意见,按着商议后的计划与要求重新布局。

临了,他告退而归时便顺道开口央求圣上退了这门御赐婚事。

之前一连两次遇见顾子蘅与江沅,他自知晓二人原是两情相悦,被迫分别,他便不愿做这强拆鸳鸯的棍棒,没想到话一出口却被圣上带到了公主寝殿旁。

圣上头次见到李泓,便被其品性才能折服,深觉舆论害人,也暗暗庆幸自己没有单论外部评价就轻用轻视了李泓。

听得他居然要抗旨不婚,从未被人驳过圣意的圣上也还是有些恼怒,但他原就一心想用赐婚归拢李泓,使其无二心,再加上让他留个老丈人在京都,也方便他暗自调防,便大方地邀请他去公主寝殿看看顾子蘅。

“爱卿都二十有二了,怎还未着急娶妻,再说爱卿不急,令堂怎会不急。”

“顾尚书千金是皇后亲自举荐,说是机灵可爱,样貌极佳。”

“今儿正好文宁邀了她进宫来,不如朕带着你去瞧瞧,瞧好了再决定也不迟。”

李泓原想说了早已见过,但恐生出无端事宜,便也只好跟着去。

到了禧宁殿,圣上让人在一旁禧宁殿的储阁二楼临窗的地方辟了个干净地,二人就透着这道窗打量前来的官眷。

也全程目睹了林思儿与顾子蘅就着竹纸的对话,但是圣上十分摸不着头脑,不知这竹纸有何可言说。

李泓见此稍有诧异,京都之中专有呈报百姓事宜的文官小令,顾子蘅这几日的事情闹得这番风风雨雨,圣上怎么会不知。

但宫中事宜自有道理,不合理也便是合理,他便只好随口乱答。

“圣上雅兴,怎么到文宁这儿来,又只藏在这幽暗储阁之中。”

一声优悦的女声传来,李泓忙起身行礼迎接。

“臣恭迎皇后娘娘。”

“将军客气了,不必多礼。”

圣上拉过皇后的手让她在自己身边坐下。

“李大将军似乎是对你为他安排的婚事有些不满,刚刚居然要抗旨,朕便带着他来见见顾卿的女儿,免得这小子后悔。”

皇后笑道:“将军可放十万个心,本宫为将军挑选的礼部尚书之女顾子蘅可是京都人人称赞的好姑娘,品性样貌样样上佳,家世自然就不用说了,足以及得上将军威名,礼部尚书又得圣上赏识偏爱,这桩婚事可以说是天策良缘,将军还有哪里不满意的。”

“臣只是听闻顾小姐的婚约....”

他还未说完,皇后便接了话头过去:“顾小姐的婚约被京都百姓胡乱议论是吗?将军多年未归,也不知是哪里的人煽风点火,给将军造了个恶将军的名儿,将军是怕顾小姐难捱这悠悠众口吧,可如今将军凯旋而归,百姓们也是迟早能见着将军这一表人才的身姿的,将军不必忧虑。”

端端两段话,李泓已大致明了他这突如其来的赐婚以及突如其来的未婚妻子是出自谁手,只是皇后如此安排是为何他还未明了。

“多谢皇后美意,只是.......”

话未说完,楼下却有人道:“既然顾小姐如此心仪宫中的竹纸,到时候本公主让人多给顾小姐备些,免得顾小姐到了那穷乡僻壤去,连张像模像样的纸都用不上。”

小小地修一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赏花会(修/捉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