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同舟 > 第9章 第 9 章

同舟 第9章 第 9 章

作者:云卷袖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12-02 12:58:08 来源:文学城

陆筠收集的证词和证据送到陆策手上的时候,正是少年皇帝十六岁生日的前一天,因陆筠不在,内外也不安定,小皇上并无过生日的心思,早早就吩咐今年不做寿,只心中还期盼陆筠记着自己生日。

所以正在旁听摄政大臣会议的陆策,甫一听到摄政王有东西送回来,十天半个月都神色淡淡的他,十分罕见的高兴起来,双眸骤然明亮,嘴角上眼,棱角分明的五官也和缓了不少。

周太傅瞅了一眼,心道:这小皇帝,容貌尽得先帝和景氏的优点,比老夫新纳的十一夫人还要好,只可惜生在了大梁陆家,注定是个短命鬼。

周太傅新纳的十一夫人,是名动京城的花魁。周抟将帝王和自己妓、女出身的小妾比较,可见他对陆策半分敬重的意思都没有。

却说陆策回了乾和殿,才发现陆筠送来的东西,除了供词,就是证物,还有一封信向他们说明已查明的情况和未来计划。信中没有只语片言问到自己,也没有口信带给自己,陆策神色顿时沉了下来。

“堂兄这几日可曾给王妃寄过信?”陆策抬眼问道。

“寄过,约莫有两封。”福喜恭敬答道。他之所以知道,是因为陆筠王妃陈氏前几日进宫时,向太妃提起过此事,恰好那时福喜去太妃处公干,隐约听到了这么一句。

“去给朕拿来。”陆策徐徐道,好像在说什么稀松平常的事情。

可福喜闻言却大惊失色,慌忙道:“皇上,这怕不妥,王爷给王妃的那是家书,信里必是诉说些夫妻间的体己话,怎好随意示人。”

陆策冷哼一声,道:“福喜,你是两朝太监总管,莫非还未摸透奴才的本份?”

福喜听出小皇帝话中寒意,立刻双腿一软跪在了陆策面前。

“皇上赎罪,奴才不过实话实说。”福喜虽然害怕,可想到王妃每每提到摄政王时甜蜜的神色,还是颤声坚持了己见。

陆策不怒反笑,道:“福喜,你仗着服侍过先帝,可以不听朕的话,但这乾和殿内可不缺听话的奴才。”

陆筠双目一敛,声色俱厉道:“来人,福喜忤逆上意,巧言诡辩,拖出去杖责二十。”

乾和殿的人大部分是福喜一手提拔起来的,对福喜这位上司尊敬有加,可他们更怕皇上,于是不假思索的便将福喜拖下去杖责了,只是下手的时候尽量轻了再轻。

陆策当日没去送陆筠其实心里后悔的不得了,可他要强又倔,和陆筠赌一口气,也不主动写信问侯,他觉得,以前无论自己多顽劣,陆筠也没生过自己的气,这次也不会例外,每日只眼巴巴的等着远在边关的陆筠给他写信。

这半个月,心里憋着一口气的陆策,只好把一门心思扑在了清查科考舞弊案上。

这个案子牵连甚广,但说到底还是朝中不同势力的映射。大家都欲安插自己的人在朝中,所以春闱前夕轮着给考官们施压,有门道的甚至能事先拿到考题。

陆策即位四年,这些人小动作没断过,但今年却因为一位考官的自杀而闹的特别大。

这位考官虽然自己也在科考黑幕里行走多年,但良心未泯,终日生活在煎熬中,今年春天竟然选择了自杀,死前留书一封,枚举了历年来科考黑幕,检举了许多官员。

刚开始没被波及到的党派偷着乐,没少在背后推波助澜,但很快野火成燎原之势,半数考官都被卷了进去,如此一来,出好的卷子还如何能做数,加上相关人士一羁押,整个国子监都要空了,这才迫不得已取消了春闱。

但陆筠认为,这是个肃清国子监和礼部的好机会,怎奈柔然事大,不容他分神,只好将此事托付给了陆策和尚伟来解决。

尚伟亲自坐镇,将收押中的涉案人员全部严刑逼供一番,一时间大理寺内,哀嚎不绝于耳。可怜这些国子监的文士们,哪受过这种苦,一个个整日哀叹“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当面对新一轮的审讯,又忙不迭的全招了。

这一招,又牵连出各部官员无数,但这些官员显然顾虑多了些,自己身死是小,牵连了大人物,一家老小都落不上好,所以大多选择三缄其口。也因为再查就要牵扯到尚书一级的官员了,水至清则无鱼,尚伟怕动摇了国本,便在此处结了案,准备上报给陆策。

大理寺里染上一身血腥还未抖落,尚伟又被皇帝急匆匆的传进宫内了。进了乾和殿,发现谢远早已侯在此处,而少年皇帝的脸色颇为不豫。

说来也怪,陆策高兴时,眉目舒展,明眸善睐,俊逸无双,但他面色不善时,不怒自威,更如遥不可攀的神邸,浑身透露着拒人千里之外的气场,但又让人忍不住想靠近,纵知会如飞蛾扑火,也想一探究竟。

这时候的陆策,就是这后一种神色,可尚伟和谢远是皇上身边老人了,看到陆策隐含薄怒的无双面容,只是抖了三抖,并无做飞蛾的兴致。

陆策平日只是不动神色,面目冷淡,今天染上了几分怒气,还是要说到下人刚呈上的那两封摄政王王妃所得的家书。旁人看来,里面只是些寡淡的语句,问家里一切可安好,询问孕期可有不适,没有任何甜言蜜语,可偏偏陆策就从里面瞧出一种温馨,最可恨的还是信中并没有提及他。

“皇上,尚相来了!”代替受伤的福喜当值的太监出声提醒道。

陆策将信攥在手中,神色恹恹,问道:“尚卿,舞弊案查得如何?”

尚伟垂首回禀道:“皇上,科举舞弊一案今日已结案,共查处涉案官员一十六名,这是名册。”言罢,将名册和供词呈上。

陆策翻看了一下,语气严厉道:“都是侍郎以下的官员,若没人指使,他们怕是没这个胆子吧?这就是你所谓的结案?”

陆策哪能不知人至察则无徒的道理,他只是要敲打尚伟,切莫自作主张,乃至于欺主。

那边尚伟也福至心灵,明白过来皇上虽未亲政,但已到了亲政的年纪,且得陆筠真传,不容小觑,以后凡事确实需要先与皇上商量后再做定夺。便道:“皇上恕罪,是臣一时僭越了,绝不会有下次。”

陆策恢复了面无表情,道:“罢了,尚卿一向恭俭,清查舞弊案更是雷厉风行,这次朕就不计较了。”

接着,陆策又将陆筠近日所查一一道来,尚、谢二人得知周故通敌做实,无不惊讶。

谢远毕竟年纪轻些,怒道:“可怜我无数大梁将士,竟是在自己人手上丧了性命。”

尚伟也喟叹一声,道:“杨将军乃我大梁一枚虎将,落得如此下场,着实令人心寒。”

杨兆殉城时不过五十,据说和柔然士兵酣战了一整天,才体力不支倒下马去被乱刀砍死。此般壮烈的死法,朝廷本该有所表示,但当时朝中以为是他防守不力,才使北边防线被撕开一个口子,是以功过相抵,并未加封。

陆策思索了片刻,道:“朕听闻杨将军之子,颇有其父之风,在周故手下只得一参将?”

谢远:“回皇上,正是”。

因为掌帅之人多是流动的,周故怕自己威信不足,不能号令四位副帅,所以命他们四人都送了孩子到自己身边,美其名曰提点照顾,实际就是变相为质。杨兆之子杨宇正在其中。

陆策冷笑道:“召杨将军之子进京。”

尚、谢二人应了下来。

陆策偏头看了院中青松一阵,缓缓道:“堂兄在前线查内贼,定边疆,如今已有确凿的证据,咱们还需得助他一臂之力才好。”

陆策掂量着陆筠接下来的计划,将配合任务布置给了尚、谢二人,便挥手让他们下去,只叮嘱小心行事。

尚伟吃一堑长一智,决定将陆策如同亲政了一般对待,临告退之前,问道:“陛下,关于科举一案的相关人员,如何处置?”

陆策负手站起,望向窗外,冷声道:“ 名册上十六人全部处死,三族内十六岁以上的族人连坐,十六岁以下的流放。”

尚伟心中大惊,面带骇色道:“皇上,这恐怕不妥,十六名罪臣虽然都大逆不道,但仍有轻重之别,怎好一概而论,况三族波及甚广,无辜者甚众,皇上三思。”

谢远也急忙开口道:“皇上,此举有失仁德,怕是摄政王在此,也不会同意皇上此举。”

陆策似是料到,二人有此一劝,挑眉道:“哦,谢卿这是在拿堂兄压朕?”

谢远心中一凛,知道犯了大忌,虽然皇上事事恭顺摄政王,但归根结底还是有着作为帝王的自负和自尊,跪下道:“臣不敢,只是臣受摄政王重托,一定要尽力匡扶陛下,听到陛下所言,一时情难自禁。”

陆策突然放和缓了声音,五官也松驰下来,道:“朕怎会责怪二位肱骨之臣,这些年朕还是仰仗二位,堂兄经常教导朕,对待二位要如师如兄,心中常怀尊敬。朕此番痛下狠手,实是为了敲山震虎,二位试想,科举乃国家选贤之本,在这上面竟然如此放肆,如果不狠狠处置,只怕继任官员依旧会存了这份心思,长此以往,积重难返,岂不更加棘手?”

陆策对着二人只说了出了一半事实,事实上,他将波及范围扩大数倍,也为了打击士族 ,顺便借机翦除权臣党羽。

尚伟、谢远不知陆策心中的弯弯绕,只道皇上长大了,知道了他们的苦心,就差痛哭流涕了。

陆策转下御台,望着二人道:“如今离春闱只有三月,然国子监和礼部人数去了大半,还望尚相和谢尚书通力合作,亲自坐镇此次春闱。也劳烦尚相将吏部拟好候补名单取来一观。”

尚、谢二人告退出门后,才觉得这暖阁烧的太热了一些,竟然让人汗流浃背。

乾和殿内,陆策缓步走到窗前,盯着已被白雪覆满的松树,身姿岿然不动,犹如另一颗挺立的青松。

我做的好吗?你知道我如此心狠手辣,会怎么想?

看到窗外大雪纷飞,陆策伸手将窗户推开,冷空气陡然灌入,殿内所有人都打了个寒战,只有陆策反而在雪中摊开手掌。雪花落下一片,他便试图接住一片,可等张开手,手中还是空无一物,陆策望着空无一物的双手,失神了片刻。

心疼小皇上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第 9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