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同舟 > 第1章 第 1 章

同舟 第1章 第 1 章

作者:云卷袖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12-02 12:58:08 来源:文学城

外有柔然虎视眈眈,内有强臣把持朝纲,现在的大梁可谓是内忧重重,外患不断,是以自从陆策十二岁登上这至高无上的宝座起,难熬的时候就分外的多。

然而这四年还没有哪一刻,让他觉得如眼下这般憋屈过。

此时,少年帝王的御案之下,左右分坐了六人,有人慈眉善目,有人英气勃发,有人老态龙钟,但无一例外,全是当朝权势滔天的主。

“管太师,您来给评评理,皇上下个月就要满十六了,亲政大典诸多事宜是否该操办起来?” 开口的是坐在左侧第二把圈椅上的晋王陆弦。

晋王陆弦是陆策的亲叔,今年四十有五,年逾不惑,但并不显老态,甚至还可以称得上俊朗。又因弦音同贤,而这陆弦也素有些贤王名声在外,所以世人多直接唤他贤王。

再看被点名的管太师,是白发苍苍一老头,体态也臃肿非常。乍一看,恰似那寺庙里喜庆的土地。他也是一干辅政大臣里最圆滑的一位,实打实一尊官场不倒翁,纵横官场数十载,以本朝三大重臣之一的太师之位侍奉了三任帝王,因此,大家背后都喊他“管不倒”。

只见管太师装模作样的思索一番,答道:“十六岁便可亲政是本朝惯例,国祚百余年来也从未打破过。照理说皇上下月起也是该亲政了,但眼下内忧外患,骤然还政,恐怕生变,这不好说啊,不好说。”

众人闻言,内心皆骂,这管太师真是老油条,滑泥鳅,说出的尽是些大家都嚼烂的道理。

下朝之后辅政大臣齐聚于此,本是为商议少年皇帝亲政事宜。没想到遇见这等大事,这“管不到”还是尽捡些些废话说。

同时,这场小会议也是令陆策感到心烦,感到无力的源头。只因这帮朝臣口中议着的既是他的私事,更是是陆家帝国的家事,也是本朝的国事,但似乎全场唯一的局外人也是他。

根本没人在乎他的看法,仿佛这龙椅上坐的不过一只提线木偶,只要这些提线人各凭手段的使劲,他就可以任人摆布。

其实,陆策作为太子的时候,这些人对他还有些个尊重,但因这小皇帝十二岁就失了先皇庇护,先皇后更是早早就薨了,爪牙党羽外戚要啥啥没有,所以陆策登基后,朝臣反而一天天的撕下脸皮来。

面对聒噪的朝臣,陆策已显出几分倾城的脸上挂着淡薄的笑,深不可测的眼里藏着几分常人难以发现的狠绝,但他对无休止的争论未置一词,却是偏头看着窗外。

眼下正是隆冬,百花凋谢,天地间唯有肃杀。

前几日,管事的宫人正准备摆些鲜花在院里,好让皇上看了舒心,却被陆策身边的大太监福喜却道:皇上唯爱青松,不必麻烦。

所以大梁少年帝王的庭前,唯有屹立风雪中的青松一棵。

忽然,陆策笑了,连带着这暖阁沉闷的氛围也散去不少。

“堂兄回来了!”陆策喜道。

正在争辩的朝臣们闻言,竟顿了一瞬,齐齐朝窗外看去,只见那松树下有一个笔直的身影由远及近。

“皇上,您是君他是臣,老是这么喊可是不合礼数,再说了他可担不起你这声堂兄。”陆弦最先回过神来,对陆策不咸不淡的说了一句。

陆策本就心中不快,听到陆弦言及陆筠,当下不悦道:“朕不也叫你叔叔吗?如此说来,朕下次直呼你大名可好?”

陆弦闻言一噎。

管太师见状赶紧出来打圆场道:“听闻摄政王连夜赶路返京,昼夜兼程,只为不耽误月末的亲政议程,此等事主忠心,自愧弗如。”言罢又干笑两声。

说话间,陆筠已入了暖阁,长身玉立的男子一进门,也带来一室寒意,众人不由自主皆打了个寒战。

这陆筠年纪不过二十四,几乎是在座所有辅政大臣中最年轻的一切,但为何偏偏是他做了摄政王?

这不得不从他辛酸的身世说起。

陆筠原本姓沈,父亲沈回是先帝伴读,从小和先帝一起长大,二人情谊甚笃。等到十六岁,便跟着父亲开赴边关,参加大小战役无数,为大梁立下赫赫战功。

奈何沈回二十七岁就和父亲战死沙场,他去世的时候,陆筠还未出生。

等陆筠出世后没多久,他年纪不大的姐姐也生病夭折了。

年纪轻轻丧夫,沈回之妻生产后本就郁郁寡欢,这下连心爱的女儿也没了,身体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夸了下去,强撑了几个月就病死了。

可怜小陆筠犹在襁褓之中,连个正经名字都没有,父亲、母妃、姐姐竟然全都离他而去,先皇不忍,便让无子的弟弟英王领养了陆筠,还亲自起了陆筠这个名字。

沈家小子从此变作了陆筠。

英王无子,不是没有道理,乃是因为他幼年生过一场大病,身子骨太差,自小就在阎王那里挂过号。果然陆筠没享受几天父爱,英王也撒手人寰去了。

于是有些个流言就传了出来,说这小子命硬克血亲。

当时先皇刚登基,好兄弟一家和弟弟几乎全去了,正值悲伤之际,又听到朝臣们如此嚼舌头根,心内甚是不满,便派人接了陆筠养在皇宫中。

既然这真龙天子都不怕克,众人自是不敢再言语。

且陆筠生的一副好样貌,又十分早慧,深得先皇喜爱,不但许陆筠同皇子们一起读书,还常常将他带在身边指点一二,凡是见过他的臣子也无一不交口称赞。

陆筠也不负众望,十五岁就上朝听政,十七岁继承了英王的王爵,先皇驾崩之前,特指他当摄政王,为辅政大臣之首。

别看陆筠白白净净,一派斯文,朝中诸人都知道,陆筠这是菩萨的面相,阎王的手段,小鬼的心思。

也是因他不遗余力的支持,陆策的皇位虽是摇摇晃晃,但也还算坐了下来。

陆筠进门后,目不斜视,径直走到陆策面前就准备行礼,可还没俯下身,陆策就下了宝座,将他扶住。

陆策见堂兄一身风尘仆仆,便料定他回京后,家都未回,就直奔皇宫而来,想到这里,适才的阴霾和不快均一扫而光,展颜道:“一别数月,我…你可无恙?”

陆策到口的话刹住了,只是问陆筠此行是否顺利。

陆筠抬头看了看眼前的少年,正色道:“多谢皇上挂念,臣一切都好。”

和众大臣依着规矩也一一招呼过后,陆筠在左手第一把太师椅上坐定。

陆策突然间像被点燃似的正襟危坐,和方才恹恹的表现大相径庭。

陆筠道:“不知诸位商议到哪里了?皇上亲政事宜可有草拟出章程?”接着他的视线扫过在座的诸人,问道:“尚相,您来说说可好?”

尚韦乃大梁左丞相,年过三十,长得很是方正。因右丞相一位空悬已久,所以尚韦权力大了不少,杂事也多了不少,六省的的大小事务都是由他先行甄别,处理,再选择上报。光听这差事就觉得有不少油水可捞,也有那么一点一手遮天的意思。但这尚韦偏不,自打为相,就是位能臣,不但老练持重,还清廉的举朝皆知。

尚韦理了理思路,开口道:“皇上下个月底就满十六了,晋王的意思是皇上十六便可还政,亲政大典应该即刻筹备。对此,秦王也是赞成的,但周太傅认为目前大梁局势十分不稳定,还政一事再议不迟。至于管太师的意思......”

管太师的态度,不消说,陆筠也能猜到,因此打断道:“尚相,你又怎么看?”

尚韦:“南方水匪未平,北方柔然未定,科举舞弊一案至今未有个结果,朝事繁杂,微臣也赞成暂缓亲政。”

尚韦没说出口的是如今大梁积弊甚多,局势不稳,朝内势力盘根错节,然皇上登基不过四年,“缓称王”以韬光,并无不可。

尚韦身侧的章寄此时也开口道:“皇上登基时间尚短,政务都是辅政大臣代劳。处理国事还有些生疏,但此刻内忧外患却是不少,在这档口亲政,皇上恐不能适应。”

先皇大皇子,陆策的大哥,秦王陆然道:“章大学士说笑了,难道皇上亲政了,诸位就不会像现下这样尽心辅佐了吗?”

眼看争执又起,从陆筠进来后,一直没说话的周太傅道:“哼,老臣话就摆在这了,今年皇上绝不可亲政,昨日犬子刚递家书,柔然战事吃紧,边关十万将士可不相信一个小皇上能领得我大梁长驱直入,直|捣黄龙。”

周抟这话可以说是十分赤、裸了,明里暗里威逼皇上

陆筠闻言不怒反笑,温雅道:“周太傅,令郎赴边关已有三载,柔然势力不增反减,如是他能力有限,不堪大任,本王给柔然换个主将可好?”

陆筠这话说的柔和,好似商量一般的口气,却让周抟大怒,竟然当场拂袖而去,全然不顾君臣之礼。

管太师立刻惊道:“这,这,周太傅太没规矩了。”说罢用余光瞟了瞟皇上。

陆策看着神色各异的众臣,定了定心神道:“诸位爱卿,说了这半天,想来大家也如周太傅一样需要歇歇了,今日且先跪安罢,亲政之事不妨改日再议。”

下首众人见皇上受此大辱,除了声音有些微哑,似乎并无异常,不由对小皇帝看重了几分。只有站在陆策身边的福喜能看到皇上紧紧攥起的拳头。

就在陆筠也准备告退,随着同僚的脚步一起退下时,陆策出声叫道:“堂兄,留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