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桐叶渡 > 第11章 第十一章

桐叶渡 第11章 第十一章

作者:山有嘉卉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2-03-23 21:25:46 来源:文学城

杨沐桐帮主任的拼夕夕砍完一刀之后没多久,第二台手术开始。

这台就是最普通的那种剖宫产手术,她一个人,带着两个规培生,不到五分钟就把娃从产妇肚子里捞了出来。

把新生儿递给一旁的护士,然后低头给产妇缝合,刚缝了几针,就听护士哎哟一声。

“杨医生,这孩子右边脚是六趾啊,多一个小趾。”

说着将新生儿又抱到杨沐桐跟前,让她看了一眼,那是个小小的长在右足小趾旁边的趾头,第六漂浮趾。

杨沐桐看了微微一愣,“……是么?那可要跟家属交代清楚。”

说完她就继续缝合了,没太把这事儿当回事,因为多指(趾)症是一种常见的手(足)部骨病,并没什么稀奇的。

这台手术结束,杨沐桐在手术中心的休息室吃了一顿手术餐,中午有蜜汁鸡翅,她吃得还挺高兴的。

下午又剖了两个,今天的手术就做完了,她回到办公室去,开完术后医嘱,剩下就是完善手术记录。

噼里啪啦才敲了一会儿键盘,就听值班护士在门口喊她:“杨医生,15床的家属找你。”

原来的15床住的是郑妙仪,后来她转去48床,15床就住了今天生下多指症新生儿的产妇。

估计是要来问孩子多个脚趾头的事,杨沐桐赶紧保存好刚写到一半的手术记录,转头示意产妇家属坐下。

笑着问道:“有什么事吗?”

“医生,我女儿她……怎么会多个脚趾头?”产妇丈夫皱着眉,非常疑惑的模样。

杨沐桐应道:“手指头或者脚趾头多了,是多指(趾)症,是一种常见的手足部骨病,是一类与遗传有关的以肢体为主的骨发育异常病,除了手指头或脚趾头比正常人多之外,还有短指症、并指症等等。”

“这个不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和发育,就是外观难看一点,不过以后很可能影响穿鞋,稍微不合适就会挤脚,还有就是孩子长大了知道自己跟别人不一样,可能会被嘲笑,会自卑,所以我建议你们等她大一点之后,去儿童医院看看,找手足外科做手术,把多余的漂浮趾给切除了。”

男人听完,目光微微闪烁:“医生,你的意思是,我女儿这个是遗传的,对吗?”

杨沐桐认真地解释道:“一般来说是遗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和隐性遗传都有,还有的是多基因遗传,但是,也有另一种可能,就是多趾是其他遗传病的表现,你女儿具体为什么会这样,如果想要知道,可能需要做基因检查。”

她刚说完,就见面前的男人脸色突然一变,从疑惑到愤怒,再到痛苦,然后一把抱住头,使劲地揪自己的头发。

“我就知道……我就知道她骗了我……我就知道……”

连说三声“我就知道”,说完声音都哽咽起来,杨沐桐和周围的同事都愣了一下,面面相觑,不知道这中间有什么问题。

杨沐桐想了想,问道:“你家里有人是多趾症吗?”

男人抱着头摇摇头,肯定地回答道:“没有,我们祖孙三代,没有一个人有这个毛病,我妈那边的亲戚也没有听说过谁是六趾的。”

杨沐桐沉默了一下,她听明白了,对方是怀疑妻子不忠,孩子不是他的。

于是她又问:“那有没有一种可能,你妻子那边的亲属有多趾的基因?”

男人的动作一顿,抬起头来,脸上的表情变得有些犹豫,语气也没那么愤怒了,“……我不知道,得问问。”

说完他站起来,低声向杨沐桐道了声谢,然后匆匆地离开了,背影看起来相当急切。

等他离开之后,办公室里才响起纷纷的议论声,唐璐和陶羽涟问杨沐桐:“沐桐姐,他家小孩真的是六趾啊?”

“是啊。”杨沐桐看一眼面前的电脑屏幕,刚好打开在15床的记录界面上,“右足小趾有个漂浮趾。”

“听家属的话,好像是怀疑孩子不是他的?”唐璐又问。

杨沐桐耸耸肩,“说不定妻子那边有六趾的隐性遗传基因呢?不一定就是对婚姻不忠。”

说得也是,唐璐点点头,又听谭敏说起以前见过的多趾症新生儿。

杨沐桐忙着写病历,有一句没一句地听着,写完了病历又要整待归档的出院病历,忙得团团转。

陈叶上午去妇产科会诊回来,没多久就该吃午饭了,吃完午饭他跑去主任办公室蹭沙发休息,办公桌前的空地上拉出来一张折叠床,陈为民就睡那里,叔侄俩头靠头地一边玩手机一边闲聊。

满以为今天不会有什么事,可等午休起来,才刚进办公室,余湫就跟他说:“主任,3床的MRI结果出来了,你来看看吧。”

3床是昨天刚从急诊转上来的患者,四十岁出头的壮年男性,八年前和妻子离异之后一蹶不振,每天醉生梦死酗酒度日,据急诊的病历记录,家属说他每天至少喝一斤白酒,每天主要就是在家里饮酒,饿了就吃点外卖,买酒都是叫外卖。

前天终于喝出事来了,家里人发现他躺在卧室地板上,神志不清,于是赶紧叫120送来急诊,到医院的时候已经是谵妄状态,言语混乱,手脚到处乱舞,还出现了幻视幻听,根本无法跟他沟通,查体也不能合作,心率很快,达到了125次/分,呼吸和血压倒是正常,在急诊待了一周,好不容易检查昨晚,用药之后人也变得平静了,赶紧通知神内说要转科。

余湫去看的,等昨天转上来的时候,陈叶才看到他,发现他的下嘴唇肿得跟香肠似的,问这是怎么回事。

余湫回答道:“这个啊,是他癫痫发作,自己咬的。”

等把病人送进病房,陈叶回头看他在急诊的治疗方案,发现是按照戒断症状和Wernicke脑病来处理的,用的是倍他乐克、维生素B1、□□和阿立哌唑这样的药。

因为这两种病都有精神异常的症状,特别是戒断症状患者,长期酗酒的人是不能突然一下就戒酒的,因为突然停止饮酒后,一般会在12~48小时后出现交感兴奋症状,出现面部潮红、结膜充血、心动过速等表现,严重的会出现各种幻觉,甚至癫痫发作,乃至发展成谵妄状态,处理不及时很容易危机生命。

此外还要和髓鞘溶解症做鉴别诊断。

所以到底最后诊断是不是Wernicke脑病,陈叶让余湫给他开了个头颅MRI。

检查是今天上午做的,下午出结果,陈叶打开电脑阅片,惊讶地发现,居然都不是,既不是Wernicke脑病,也不是髓鞘溶解症。

而是Marchiafava-Bignami病,简称MBD,是慢性酒精中毒的一种罕见的并发症。

“你看他FLAIR、T2、T1和DWI相,以胼胝体的中央层受累为主,背层和腹层相对保留,这就是MBD典型的三明治征。”陈叶一边指着电脑上回报的检查结果,一边跟余湫解释,“还有T1矢状位,可以见到胼胝体压部脑洞小开,这都是MBD的证据。”

余湫看得直皱眉头,“这个好像很少见,我印象里没怎么见过这种病人。”

陈叶点头,“慢性酒精中毒的表现,还是以戒断症状、Wernicke脑病和髓鞘溶解症多见,MBD是少见的,而且MBD和Wernicke脑病经常症状重叠,主要还是靠MRI来鉴别诊断,走吧,我们再去看看患者的情况。”

因为病例少见,不仅余湫跟着去了,就连江春来他们也跟着去了病房,陈叶查了一通病人的情况,让余湫继续给他用维生素B1、B12肌注,然后从明天开始加用激素冲击治疗。[1]

一边说,一边往办公室走,组里的规培生这时问:“主任,MBD的发病原因是什么啊?”

“这个还没有确切的答案,有研究认为,红酒中的少量毒性物质和维生素B族缺乏可能是罪魁祸首。”陈叶解释道。

说完又看一眼余湫和江春来几个,笑了笑,“这个病还是少见的,难得遇到一个,你们有什么想法没有?”

一线二线四个人你看一下我,我也看一下你,一时间没意识到陈叶在暗示什么。

果然是新组合,还没什么默契,陈叶忍不住叹了口气,“你们不用**文吗?这么好的病例,你们回去搜一下今年有关MDB的文献,然后跟踪一下这个患者的治疗过程和效果,写一篇论文,名字我都替你们想好了,就叫《Marchiafava-Bignami病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然后署你们四个的名,一作二作谁来当你们自己商量,毕竟我们是个团队,应该团结合作互相配合,对吧?”

余湫和江春来闻言眼睛一亮,“是啊,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个病例写成一篇论文呐!”

陈叶摇头无奈地笑笑,“论文写什么,就是从临床中来的,平时收病人管病人不要忘了多观察思考,很多病例都能变成论文灵感来源,不要等到评职称评先进需要了才急急忙忙写,机会是给准备好的人的。”

几个人听了连连点头应是,江春来又问到时候论文要不要加他名字,意思就是如果加,第一作者当然就是他了。

陈叶却摇摇头,“不用,我今年已经发了三篇了,还有一篇SCI过两个月就要见刊,就不跟你们争了。”

众人:“……”有被凡到!

陈叶让他们治疗组的成员合作完成论文的事,还没到下午下班时间就已经传遍整个办公室,大家目瞪口呆之余,纷纷感慨,没有想到陈主任才来,就开始带头搞学习了。

刘翀扶着额头吐槽道:“完了,我怎么就忘了,这是个招人恨的卷王啊!”

不怕别人比你努力,也不怕别人比你有天赋,但是比你有天赋还努力的那种人,就是最可怕的。

偏偏陈叶还要问:“不是每年都有指标要完成吗,这都八月份了,你们难道还没发今年的论文吗,不是吧不是吧?”

众人:“……”

陈为民知道之后忍不住笑出声来,陈叶就像一条鲶鱼,放进鱼群里,瞬间就搅动整个池塘的水。

傍晚下班时间一到,陈叶就立马要走,临走前还拍拍江春来的肩膀,对他和余湫说:“我希望3床出院的时候,就是你们的论文成稿之时,能实现我这个愿望吗?”

啊这……

他是老大,江春来他们也不敢反驳啊,只好硬着头皮点头,迎上其他同事幸灾乐祸中带着点羡慕的目光。

能遇到值得一写的罕见病,是种运气。

陈叶平时一个人住,懒得做饭,多数是吃食堂或者餐馆,他下了班,跟着人流一直走出内科楼大门,犹豫了一下,选择去食堂。

来得早,食堂里所有菜都还有,他要了碗杂粮饭,再要了一份牙签肉、一份香煎豆腐和一份酸辣土豆丝,端着盘子就去找座位。

座位还没确定,就看见了杨沐桐。

她一个人坐在靠窗的位置,端着碗小口小口地喝汤,面前的饭盘还一口都没动。

他眉头一挑,抬腿就直接往她那边走,然后在她对面站定,出声问道:“杨医生,这里没人坐吧?”

旁边的人都循声看了过来。

杨沐桐端着汤碗的手哆嗦起来:“……”有人有人有人!你快走开啊!

参考文献:

[1].陈蕾,沈红健,张敏敏,邓本强:治疗后迅速缓解的Marchiafava-Bignami病1例报告[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21,38(9):840-841.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章 第十一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