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统计大明 > 第一百六十二章 稳粮价

统计大明 第一百六十二章 稳粮价

作者:怕起重复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12-24 09:59:49 来源:转码展示1

张老三抓着粮袋子惦着脚尖往前看,不经意间看到旧太仓的高大的城墙,那里旧时称为百万仓,即使现在里面也存放着无数的粮食。jiujiuzuowen

张老三不知道为什么自己明明住在粮仓旁边咋还会缺粮食?他只知道那些粮食是官府的,不是他们百姓的。

正当大家吵吵闹闹的买粮食的时候,远处一人惊呼:“快看,好多粮车!”

只见旧太仓的城门打开,源源不断的粮食从城里一车车的往外拉,车队绵延不绝,路边的百姓看着一辆辆粮车心思一下子安定下来,朝廷是有粮食的。

不知谁喊了一声:“皇明粮号卖粮了,每人限购一斗,南米仅仅卖一钱又十文银子,快去买啊!

排队的人听到一下子跑了大半,张老三犹豫了半天,原本他打算在刘满囤这买一石粮食的,但是现在看这架势,要是皇明商号有便宜粮食,这次他就先买一斗吧,吃几天在观望观望。

为了防止去晚了买不到,张老三吆喝着一个胡同的王虎子:”虎子兄弟,你回去喊你嫂子去皇明粮号买一斗米回来,我先在这等着,万一那边没了,这边还能买点口粮。“

小老百姓有他们自己的智慧,有些人随大流的随风摇摆,也有人权衡利弊跟张老三一样两边下注。

不过看着源源不断的粮车,大家心里莫名的安稳了,官府不缺粮食唻,有的是粮食,急个啥子!

朱慈烺的策略就是首先就是把旧太仓的粮食发运到广宁门右安门附近销售,把新太仓的粮食发运到西直门,阜城门销售。

然后把海运仓的粮食运往广平库,不过运送的过程中确绕过整个京城。再把广平库的粮食运往禄米仓等仓,在把太平仓的粮食发往城东售卖。

逻辑很简单,就是让大家看到京城有源源不断的粮食在运输,各仓库粮食充足,一番操作下来,整个京城都是各仓的运粮车辆。

果然因为大家看到一车车粮食源源不断,一些心大的人干脆不再排队,反正粮食不缺干嘛着急?

从白到黑京城各处都是官府源源不断调运粮食的车队,皇明粮号虽然限制每个人的购买量,但是并不限制购买次数,只要你愿意排队,你一天至少能买到三次以上的粮食。

这样一来缺粮的人一天总能买到一次粮食,皇明粮号有意放慢了速度,只安排了两三个活计称量售卖,确保大家只能买到够吃的,而不是囤积起来牟利。

第二天皇明商号的粮价又降低了一文,变成了一斗粮食一钱九文,那些粮商虽然没有跟着降价但是也遏制了粮价上涨,今天市面的粮价维持在一两三钱一石,但是有价无市。

老百姓见皇明粮号有源源不断的粮食卖谁还高价去买一斗贵一二十文钱的粮食,家里只要有闲人,排队总能买到粮食。

而那些准备大量购买的也减少了购买量,最近粮价涨的厉害,看现在粮食这么多,还是等降价了再买吧。现在先买点够吃的就行了。

张老三坐在门前抽烟袋,昨天他从刘满屯那里高价买了一斗粮食,怕不够吃两口子又从皇明商号排了三次队买了六斗,今天睁眼一看价格,这不动不摇的一天就亏了几十文钱。

怎么不让他郁闷,几十文钱来,又是半斗粮食唻!

巷子口的算命先生捧着皇明日报和皇明民报在那读着,那些喝不起茶又想听报纸的汉子就聚在算命摊位那里听他读报纸。

大家走的时候都会摸出一文钱赏给他,要是不赏的他也不生气,总之就相当于白看报纸了,还有人给钱挣,一份报纸现在才八文钱,随便给点报纸的本钱就挣回来了。

而且读报纸也极大的满足了他读书人的自尊心,谁说读书无用的?咱不仅能写信算命,咱还能读书看报纸呢!你不认识字就只能花钱听人家读。

不过算命先生有一点不好,早年没有饭吃的时候他说过一段时间的评书大鼓,所以这读到精彩处总喜欢加一段自己的见解。

这有的人爱听,有的人就不爱听了,就像现在张老三抽着烟袋,听着算命先生在那高声叫喊:”看到没有!我昨天就说,朝廷既然严查粮库,自然是为了看看京城的粮食是否充足,现在报纸上可是说了,即使只有朝廷粮库供应,京城的粮食也够咱们半年吃的,而江南的粮食已经起运!不到一个月就能到京城,京师不会缺粮,谁买高价粮谁不是傻子么!“

张老三脸上火辣辣的疼,他感觉算命先生就是在指桑骂槐的说他,敲了敲烟袋锅子,转身关门回屋了。

门外一个妇人的喊声传来:”老三家里的,老三家里的!你快来呀,咱们一起去皇明粮号买粮啊!“

张老三的婆娘看了看丈夫发黑的脸色隔着门喊道:”武婶,俺家粮食够吃唻,你们去吧,过两天不是说粮食更便宜么?俺们吃完再买!“

外面的武婶攒了一个:“还是老三家里的会过日子,这粮食肯定会降价,满街都是粮车怎么可能缺粮食,咱们也就买一斗吧,等过两天粮食降价了再买!

皇明日报和皇明民报上刊登了京城仓库普查之后存粮充足的新闻,还有江南粮食起运,漕运加大运输力度打算就近从徐州和济南槽仓调运粮食进京的消息。

朱慈烺在让厂卫散步谣言,说皇家新粮已经在天津起运,不日就会到达京城,而价格依旧参照一个月以前的价格,现在谁买粮食谁吃亏。

一番操作下来,果然稳定了京城的人心,大家继续观望,等待着新粮食进京。

朱慈烺手里控制的粮店,开始降价销售粮食,每天降一文两文冲击着那些粮商的心理底线。

京城粮价在朱慈烺一番操作下来,迅速的稳定,并且有缓缓下降的趋势,而朱慈烺消耗的存粮紧紧不到库存的五分之一。

朝堂上那些等着看笑话的大臣,此刻都惊呆了,大家对于太子对人心的把握再一次被震撼,还有这种手段仿佛在哪里看到过,但是又是从未体验过的新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