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天作不合 > 第七百三十七章 一问

天作不合 第七百三十七章 一问

作者:漫漫步归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1-03-27 20:09:08 来源:转码展示1

这只是一种猜测,却不得不说也是合情合理的。

“此事待那几个高句丽人醒了之后一问便知。”甄仕远说道。

此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再在湖边也看不出什么异样来了,一行人走向了寒山寺的后院。

几个高句丽人被安置在后院的厢房之中昏迷不醒,几个自长安城里请来的擅治撞伤的大夫正在诊脉开着药方,眼见甄仕远同乔苒过来,连忙起身施礼。

甄仕远摆摆手,让他们不必多礼之后便问起了正在治撞伤的大夫:“这几个高句丽人什么时候能醒?”

几个大夫闻言却露出了几分难色,欲言又止。

这幅为难的样子看的甄仕远心惊肉跳,忙问:“怎么了?可是有什么问题?”

几个大夫推搡了一番知乎其中一个大夫才道:“大人有所不知,脑子的事可大可小,有时候几个时辰便醒,有时候好几日都不会醒来,有些醒来之后脑子更加清明,有些却浑浑噩噩不记得了。”

这回答听的甄仕远只想骂娘:所以这大夫颤颤巍巍的说了一通就是想说人活着,什么时候醒他也不知道?便是醒了,也未必能保证是个正常的高句丽人?

眼下他们正在寻找失踪的乌孙小族长,若是高句丽人察觉到不对的话,不说真的失忆了,假的失忆说不准也能装成真的,这可如何是好?

大夫的推诿之词他们自然听的懂,乔苒提醒正欲发怒的甄仕远:“大人,既有人证见到过天竺人与倭国人同高句丽人说话,不妨先问问清醒且活着的这两路人,问问他们当时在做什么。”

清醒且活着,这形容真是……甄仕远抽了抽嘴角,虽说这话不像什么好话,听起来总觉得像在骂人,可不得不说这形容真是无比精确。

女孩子在某些时候还真是从来不让人失望。

被“请”来的天竺人和倭国人神色都有些不安,他们此时已经听说乌孙小族长失踪的事情了,因为小族长的失踪牵扯出了高句丽人,眼下高句丽人又出了事,所以又牵扯到了他们的身上。

虽说四国使节都住在使馆之中,可乌孙人是由大楚天子亲自接待的,是大楚贵客他们还是知晓的。眼下这贵客失踪了,往日里在使馆又不是没有与乌孙人闹过矛盾,是以,天竺人和倭国人都惶恐不安生怕自己被当成了凶手。

所以见到甄仕远的那一刻两拨人几乎是齐齐开口道:“大人,我们不知晓乌孙人的事!”

甄仕远点了点头,表示听到了之后便率先转向天竺人,问道:“你们今日来寒山寺做什么?”

虽说官差已经问过了,可有些话还是要亲自再问一遍。

天竺人听罢忙道:“大人,我们来寒山寺只是听说寒山寺的大师精通佛法,十分受欢迎,特意过来看看,却没成想那位精通佛法的大师已经还俗了……”

听到“还俗”二字,乔苒忍不住抽了抽嘴角:这说的应当就是那位前主持吧!精通佛法什么的或许是真的,可十分受欢迎这一说可是因为来听那位前主持讲经的十之有九是女子,剩下的一成里还有半成是兔儿爷,所以这位前主持受欢迎不是因为佛法,是因为那张颠倒众生的相貌。

“大师还俗,我们便在寺中逛了逛,而后碰到了高句丽人,便去同高句丽人说了几句话……”

“说了什么话?”甄仕远突然出声打断了天竺人的解释,问道。

那几个天竺僧人脸色一僵,顿了片刻之后,才颇有些不自在和尴尬的说道:“就是问了些好,都住在一起,所以也算熟悉。”

“是吗?”一旁那个安静了好一会儿的女官却在此时开口了,她笑了笑,反问那几个天竺僧人,“可我听说今日高句丽人会来寒山寺便是因为你们的关系。”

几个天竺僧人闻言脸色顿变,对上面前两个神情平静早已知晓内情的大理寺官员终究还是动了动唇,开口说出了实情。

“我们来这里便是想打听打听高句丽人寻经书的进展,以及这里的大师会不会发现我们说了谎话。”天竺僧人说道。

说了谎?看着面前这几个头顶空空,身穿袈裟的天竺僧人,甄仕远忍不住挑眉:“你们出家人不是不打诳语吗?”

当然,这等“不打逛语”只是出家人自己对自己的约束,无法保证每一个出家人都“不打诳语”,他当然不会相信天竺僧人出口的每一个字,可没想到在经书这等佛家之本上,这些天竺僧人居然也会说谎。

看来,他还是高估了这群天竺僧人。

“你们到底说了什么谎?”甄仕远咳了一声,又问那几个天竺僧人。

几个天竺僧人面露尴尬之色,可此时再说谎万一与乌孙小族长的失踪沾上关系那可是要丢性命的事,不得已,几人这才说了实情。

原来这几个天竺僧人虽带了些盘缠来长安,还以天竺使节的身份入住了使馆,吃住虽是解决了,不过在天竺苦修多年的他们在面对奢靡繁华的长安城时,还是很快便陷了进去。日日闲逛玩乐,不知不觉就将手头回路的盘缠花的差不多了。

使馆里的官吏虽然不曾催促过他们,可大楚律法,使节若无关乎国之大事,在使馆入住不得超过半年的光景。

毕竟此前就有过这种使节“打秋风”的事。

而天竺僧人此番出使除了来长安请礼部帮忙在通关文书上盖个章之外并无什么大事,眼见这半年期限就要到了,他们手头却已经花的差不多了。待到离开使馆别说回天竺了,就连想留在长安都成问题。

缺了钱财便想谋些钱财,思来想去,便盯上了使馆使节中手头最丰的高句丽人。

高句丽人比之天竺人当然手头颇丰,若非如此,也无法出钱买通小吏私自扰乱查案了。

这群天竺僧人想了个办法,故意用梵文手抄了一本经书放在高句丽人日常存放腌制物的坛子下,这群高句丽人走到哪儿都有带些腌制物饭前饭后入口的习惯,是以,即便长安城中美食如云,高句丽人的住处也有好几坛这样的坛子。

一日天竺僧人趁众人不在,偷偷划破了其中一缸坛子,作存放久了,坛子破裂的假象,而后又将受潮的梵文经书扔在一旁,接着捣鼓了一出找经书的闹剧,成功的将那群高句丽人吓坏了。

一开始那群高句丽人想拿钱私了,不过天竺僧人嫌钱财少,便故意威吓高句丽人,想让高句丽人加钱,可没想到这威吓过了,反而令得高句丽人吓的想去重新找经书还与他们。天竺僧人本懊悔之时,便听说高句丽人来寒山寺找经书了。虽说知晓大楚精通梵文的人极少,可生怕当真有精通梵文经书的大师戳穿他们的谎话,便匆匆忙忙赶来了。

至于同那群高句丽人说了什么,天竺僧人顿了顿之后,还是说了实话:“先前哄骗得手,我等便以为那群高句丽人是好骗的,脑子不行……”

这话一出,甄仕远再次忍不住抽了抽嘴角:所以高句丽人到底是造了什么孽啊!一会儿被大夫说脑子的问题可大可小,一会儿又被天竺人认为脑子不行好骗。

“我等对他们说出家人慈悲为怀,此事也不欲为难他们,骗他们说我天竺有一富户藏有这样的经书,可以去买回来,让他们出这个钱,熟料那个什么朴先生也不知怎么回事,突然聪明了起来,嚷嚷着他明白了,原来我们在骗他们什么的,我们同他们争执了一番便走了。”天竺僧人说道。

“只是争执吗?”一道女声就在此时响了起来。

正说话的天竺僧人愣了愣,这里只有一个女子,所以他们本能的向那位大理寺女官原本所站的位置看去,这一看,却发现那位女官不知什么时候竟不在原地了,重新扫视了一番,当再次找到那位大理寺女官时,却发现她正站在通往里屋的过道上,似是又进去看了会儿那几个裹得同粽子一般的高句丽人。

这也怪不得他们,虽说这大理寺的两位官员是一起来的,可相比不断问话的这位大理寺卿大人,旁边这个女官话说的并不算多,时常不出声便容易忽略了她。

天竺僧人犹豫了片刻,没有出声。这位看起来低调的女官方才进去看那几个高句丽人了,不会发现什么了吧!

正这般想着,女孩子开口了:“我看了那几个高句丽人的伤口,又问过大夫了,那几个高句丽人头上的伤口皆在额头处,而且从伤口看皆是圆钝物所伤,就连大小都十分相似。便是落水中齐齐撞上了暗礁,还能不约而同的撞上同一处,且位置都一样不成?”

眼见女孩子已经说到这样了,天竺僧人不得已这才开口说了实话道:“他们额头上的伤是我们打的。”

争执什么的又有几个人争执起来能忍得住不动手只动嘴?更何况那群高句丽人吵着吵着便开始不说大家都略懂的汉话了,而是用高句丽的话开始说了起来,他们虽不知道那群高句丽人说了什么,不过看那表情再想到先前发生的冲突,想也知道是嘲讽以及骂人的话,于是一时情急便动了手,那群高句丽人也不是好惹的,当即还手。争执间,他们便顺手抄起一旁的木棒一人将那群高句丽人打了一棍。

“我们虽打了那群高句丽人,可我们走时那群高句丽人却并没有落水,反而还放了狠话,要我们好看!”天竺僧人急急的说道,“他们落水的事同我们无关。”

“昏迷却与你们有关。”女孩子平静的加了一句。

天竺僧人被女孩子这话说的顿时一噎,动了动唇,想反驳什么,却发现一时竟不知如何回话。

她语气平淡,脸上也没有如高句丽人那样嘲讽的表情,甚至不是骂人的话,却一下子让人措手不及。

还好先前同他们吵架的是高句丽人,要是同眼前这位大理寺女官吵起来岂不是输定了?难怪听街上人说中原圣人不让大家同女子吵架,原来是吵不过啊!天竺僧人感慨颇深,至于头伤导致昏迷的事自然已无可辩驳,天竺僧人默认了下来。

女孩子的目光又转向一旁几个倭国人,开口问道:“你们呢?你们同高句丽人争执是为了什么事?”

那群倭国人脸色怪异,动了动唇似乎想说什么,女孩子却先他们一步开口了:“可莫要说什么打招呼的事了,你们同高句丽人之间的矛盾不会比天竺人少。”她说道,“高句丽人不惜买通那个小吏把乌孙小族长失踪的事嫁祸于你们,可见你们之间定然也发生了什么。”

听到高句丽人出钱买通嫁祸之事,几个倭国人脸色顿变,过了好一会儿之后,其中一个倭国人才开口道:“大人说的不错,我们同高句丽人之间确实有仇。”

有了天竺僧人的前车之鉴,倭国人也知晓眼前这两个大理寺官员不好糊弄,是以想了想还是说了实情。

“此事还要怪那些高句丽人,且不说日常习惯上的冲突早已积怨已久,他们那个朴先生更过分的是竟然入屋盗窃……”

听到这里,便是乔苒都忍不住挑了挑眉,下意识的回头看了眼屋内那个躺在床上昏迷不醒包的同粽子似的朴先生,这位还真是无孔不入,哪里都有他的身影,活脱脱的一根搅屎棍。

“他偷了什么?”乔苒看了眼甄仕远,见甄仕远朝她点了点头,便接着问倭国人,“为何不报官?”

乌孙人才丢了小族长,正是心急的时候,而且对中原文化远没有倭国人和高句丽人了解,一时忘了报官还情有可原,那这倭国人为什么不报官?

总是使馆发生的事,便是个想要偷懒的官员涉及大楚颜面的事都不会糊弄了事,更何况据她所知长安府尹何太平是个为民办事的好官。

倭国人似是有些犹豫,不过半晌之后还是说出了实情:“我们与高句丽正在为争夺阿桑岛部署,他意图盗取我等与天皇陛下的书信,想要借机窃取消息。”

是吗?乔苒和甄仕远听的皆是一惊,这虽然与大楚无关,可涉及国家之争,已然不是什么小事了。是以此话一出,甄仕远忙令人将使馆里那几个没出门的高句丽人“请”了过来。

那几个高句丽人得知此事之后,反应却着实有些出乎众人的意料之外,他们激动道:“胡说什么,朴先生不过是个教书官员,家中连个兵将都没有,窃取书信做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