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田园锦绣 > 第11章 第十一章

田园锦绣 第11章 第十一章

作者:两朵小花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05-25 00:40:27 来源:文学城

双井村属于最下游,村里人一起凿了大塘,小河湾里的水都流到这儿,塘里放了鱼苗,若是雨水充足,到了这时候鱼获便会相当丰厚。

今年年成好,连鱼都个顶个的大。

赵大胜一早就过去了,元绣也是知道只叫他分鱼,不用他下水这才敢叫他去,河面上早就结冰了,这都深冬了,天寒地冻的,冰面得有一尺多厚,几个赤膊汉子正抬着木锥狠狠击打着冰面。

元绣赶着驴车路过,看了一眼,冰面上被凿了两个窟窿,这一边下网,另一边拉,一次能网上来不少鱼,边上不少婶子都拿着扁担看,元绣瞅了一眼就走了。

说起来这时节的鱼最是鲜美,基本没什么腥味儿,无论是蒸是煮都鲜嫩。

周管事早早知会了庄上人,今儿新东家要过来,上上下下都收拾了一遍,老老少少也皆都换上了新衣裳,看起来可算体面些了。

庄里人从东至西站了一排,周管事领着一众人行了礼,这才挨个给元绣介绍。

庄上除了周管事,还有另一位宋姓内副管事,专负责田亩事宜,人都喊他宋庄头。

再就是周管事的娘子赵氏,赵氏是个麻利干练的妇人,不仅管庄子上那片果子林,也是打理庄子的一把好手。

赵氏两手搭在一个小姑娘的肩上,这大抵就是周管事先前提过的,他跟他娘子捡回来的丫头,小姑娘皮肤白的似雪,年岁瞧着跟荷香相仿,一双眼好奇又有些害怕地打量元绣,能看的出来在家也是被当作娇儿养着的。

“这是我家姑娘,叫小红,常惯着没个大小,若跟在姑娘后头得姑娘教导,也是她的福气了”赵氏温温和和地冲元绣点点头,又将小红朝前推了一点,小红不好意思地低下头,似模似样地给元绣见了个礼,看着分外喜人。

“孩子还是得在自个儿爹娘跟前儿。”元绣如此说着,赵氏暗暗松了口气。

再余下便是赶车的老马,做饭的葛大叔。最后是佝偻着腰的银花婆婆,这位老人家也是周管事先时说过的,府里送到庄子上养老的奶妈妈。

老人家今年已经七十余岁,精神矍铄,眼神也通透,元绣向来敬重老人家,人老成精,便是人家随口一句话,说不定都能帮你度过一个坎儿。

除开年岁不大的小红,周管事一月工钱三两银子,宋庄头每月二两银子,余下众人每月一两,银花婆婆一月五百个大钱,若是逢年过节,节礼另说。

单是月钱,每月都得□□两银子的开销,元绣心里有了本账,明儿是腊月十五,再半旬就过年了,今年庄子一点出息都没有,如今吃的还是去年的存粮,大家都快过不下去了。

万幸元绣赶在年前将庄子买下来了,庄上拢共七口人,不算多,却也不算少,总不能过个年连口肉都吃不上,这几月周管事一家贴补了不少,奈何庄子没进项,如今是一个子儿也拿不出来了。

元绣拿了二十两银子交给周管事,交代他先领着大家伙儿将年过过去,其他的年后再说,庄子里一应都是他负责,这大半年庄子没进项,但除了他,其他人脸上都不见消减,连银仙婆婆脸都依旧是圆的,这便能看出来周管事是尽心的。

周管事再次千恩万谢一通,余下众人也纷纷开口道谢,元绣她这一趟只是来认认人,并非要立规矩。

眼下庄子里看着一切如常,也没什么需要她提点敲打的,周管事在庄子里待了一二十年,比她这个门外汉好得多,她只需看好不出岔子便可。

上回来时只看了田地,到没细瞧这庄子里头。

小红有些拘谨的走在前头,给元绣指:“前院我跟爹娘还有银花婆婆住着,靠马厩的那间屋子如今是马大叔在住,后院都是做仓房的,宋大叔如今就住仓房,捎带看粮食,不过今年没有收成,我们吃的都是往年的陈粮。”

话说的多了,小红也没了畏畏缩缩的劲儿。

院子说是两进,也只是中间稍微隔了一堵墙,这一来也能更好的护着粮食,元绣略略看过,应当是够庄子上的人吃到年后。

虽说今年田地没出息,不过该养的牲畜都还是好生喂着,庄上那些头牛、骡子跟毛驴都养的油光水滑的,车夫老马专负责牲畜,庄子上唯一的那匹很有些年纪的马更是他的命根子,年年进京都要靠这匹马。

元绣看过以后就跟着小红回了前院儿,往年若养些家禽,则都是小红跟银仙婆婆管着,今年没有养,因此二人也就闲着了。

中午留在庄子里吃了饭,饭毕元绣又叮嘱周管事里里外外多上心,夜里用火多加注意,这才赶着驴车离开。

回去的时候已经下半晌了,湖里网才收起来,这时候天已经很冷了,不收起来立刻就能结上冰,再拖下去网都要冻在湖里。

已经捞上来的鱼撂在岸边,刚捞起来还活蹦乱跳的,这会儿都一动不动了。

因着之前赵家起屋子,元绣十分客气,中午给大家吃的伙食叫秋收后的村里人身上添了不少肉,所以这回分鱼大家有意无意多给了赵家几条大鱼,别小看几条鱼,在没甚油水的乡下,什么肉都是好东西。

鱼是按人头分的,赵家虽只出了一个人,但也得了八条鱼,还有半桶鲫瓜子、猫鱼那些指头长的小杂鱼。

小杂鱼哗啦啦倒在院子里,李氏挑挑拣拣,稍微大些的都留着晒鱼干,小些的得赶紧吃掉。

元绣还真没吃过这种小杂鱼,倒是荷香眼巴巴地看着李兰花,口水恨不得拖到脚面上。

元绣自屋子盖起来以后,还没怎么做过饭,兴许是在宫里拿了这么多年锅铲,这会儿不自觉的就想离远些,这会儿看大家都期待的盯着这些小杂鱼,便撸起袖子,准备烧个杂鱼锅。

如今柴米油盐都尽有,一锅鱼自然炖的香喷喷的。

饭间元绣只看着一家人吃,自个儿动了两筷子便歇了。爹老实,娘寡言,外加两个还没长大的侄儿侄女,元绣竟然觉得心安,比手里握着多少银子都心安。

荷香从外面喂完鸡崽儿回来,如今天冷了,鸡崽儿又小,不敢不精心养着,天天都是米糠拌粥,吃的比人还精贵,好在这些鸡崽儿都活蹦乱跳的,一个都没死,不然荷香都要呕死。

明儿刚好十五逢集,年前最后一个集是大集,荷香说带个肉包子进去,买完东西出来都成了馅儿饼。

过年要买的东西一般都趁着这次集上买齐了。兴安还小,也不大说话,要是挤丢了恐怕找不着人,所以不好带着,倒是荷香愿意跟着去看看,李兰花也在元绣的再三劝说下跟着一道去了。

仨人一道出门,独留赵大胜跟兴安两人在家。

针头线脑该添置的都得添置,再有瓜子点心过年要摆上桌的东西也都要置办齐全。元绣料想的不错,整条街上人挤人,荷香显然还没忘上回吃的那个大肉包子的味道,路过包子摊的时候狠吸了一口气,元绣哭笑不得,买了两个包子叫她捧着吃。

镇子也就这么大,周管事带着赶车的老马出来采买年货,迎面碰上元绣娘仨,老马忙不迭停下车打招呼,周管事也从骡子车里下来。

“东家安好。”周管事看见元绣身边两人,又福了福身子,“夫人小姐好。”

老马也跟着打了招呼,李氏受宠若惊的回礼,反倒叫这二位愈发不意思。元绣便打了声招呼,各自去买各自的东西,省的大家都拘束。

荷香颇为好奇地看着过去的骡子车,李兰花也看着远去的骡子车,略略皱了眉,不过还没等她问,元绣就跟她娘解释开了。

“那位是庄子上管事的,行事最为稳妥,庄子交给他大可放心,另一位是庄里赶车的,也是敦厚老实的人。”

李氏不知道该说什么,只叹了口气,有些为元绣担心:“庄子里要养那么多人?”

“您别单看出项,也看进项。待明年开春,果子林,田间地头都需得有人看着,况且这些都是干活的老把式了,想请都请不到的。”元绣没对李氏的话过多反驳,盖因家中田地哪怕种的再困难,都是自家人熬着干的,压根没想过请别人来干活。

李兰花点点头,她不过随口一提,况且这庄子田地都是元绣的,她一分力都没出。

腊月十五年味儿愈发浓了,炒货铺子称都没歇过,街边有穿着长衫卖年画写对联儿的,还有捏糖人的、画糖画的。路边都挤满了小摊小贩,摊子上冒出来的热气只叫人叹一声人间烟火浓。

他们这儿已经属于北边了,但年年不少更北方的牧民行商会来县里,卖些羊毛羊肉。围着看宰羊的人也多,最北边来的牧民行商好认,一般都留着大胡子,眉眼粗犷,嘴中操着一口勉强能听懂的话吆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