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田园锦绣 > 第1章 第一章

田园锦绣 第1章 第一章

作者:两朵小花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05-25 00:40:27 来源:文学城

如今已金秋九月,晃晃悠悠的毛驴拖着一架青顶架子车,车上坐着的人佯着眼睛打盹儿。

官道平坦,经过这一段却有些颠簸。

元绣睁眼,应当快到地界儿了,扯了扯绳,毛驴便自觉从官道下去,转进窄了不少,也没压实的乡道。

从京城到青北州平江府,再到丹桂县,整整赶了两月的路。

平江府与京城相距倒也不远,寻常马车赶路,不肖月余功夫,她一路是为了见见早些年宫中几个关系亲近的故友,这才耽搁下了。

思绪渐起,元绣掐着指头算了算,她从那吃人不吐骨的地方出来俩月有余了。

宁安二十年七月,崇德帝立先皇后嫡子为太子,应承天喜,宫中放了一批到年纪的宫女出宫。

出宫的宫女年岁都大了,真正一生一世一双人的基本没有,或是许给人家做填房,又或是孤身终老,甚至是看破红尘剃头当姑子,再有年纪大些的,被富贵人家聘做教习嬷嬷,各人有各人的路子。

元绣这些年攒的梯己,为谋了个出宫的机会,泰半用于贿赂女官跟总管太监,还有一小半,则分了几回悄悄托人带出宫。

宫中一个负责饮水送水事宜的小宫女同她关系好,出宫运水时帮她藏了金叶子,后又把钱送至京中绣坊相熟之人处,几番倒腾,她这才能余下点私房。

自个儿带出宫的,拢共十两金锭,另兑了二十张百两的银票,除去首饰,满打满算是有二千两银。

她六岁进宫,熬了近二十个年头,想打听个把消息总能有法子,前些年她就托人寻到了二十年前就失散消息的爹娘了。

宫中什么泼天的富贵没见过,顷刻间楼起楼塌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元绣想的通透,什么大富大贵皆与她不相干,她只管回去跟爹娘过活,至于银钱,够花便好。

绕过前头黑黝黝的麦地,就到了双井村,毕竟山长水远,宫中同外头来往本就不便利,前些年她托人给家里送过一回银子,也不知道现如今是个什么光景,日子过得可好些。

元绣心里早就谋划好了,如今这世道,孤身一人日子过得势必艰难,她双亲尚在人世,能有个家是再好不过的事儿。回乡以后置办些田地,逍遥自在做个地主婆,日子过得且好着呢。

心里想着便到了地方,乡下地界儿便是一头老牛都够稀罕的,何况她赶着的这头油光水滑的毛驴。才进村元绣边受到不少打量的眼神,再加上她的驴车只有个顶,没有遮挡的棚,里头拉的东西一览无余。

除了一路过来几位故友所赠的当地名点,余下便是她自己寻摸到的或许用的上的物件,还有不少稀奇的菜种。

不算多,却也不少,车里装满了大半。

元绣只打听到双井村在哪儿,她爹娘住哪个位置却不大清楚。幸好看热闹的人多,有好心的指了个方向:

“朝东边儿走,最里头那家,烂篱笆围着的破草房就是了”

这话没有鄙薄的语气,全然是在给元绣说到底是哪一间,元绣点头谢过,扯了扯绳,毛驴唉喽两声,极通人性地朝人家指的方向晃悠,留下一群人在身后议论纷纷。

“这是哪家的姑娘?怎么来咱们村儿?”

“去赵家的?难不成他家还有门富贵亲戚?”

……

后头声音元绣都没听见,她沿着东边七拐八绕,方才看到人家口中“烂篱笆”圈起来的几间破草屋,竹子跟荆刺围成的篱笆。

刚刚路过的那些高高低低的院子,本就称不上好,不过现在比起来,这个院子更寒酸。

元绣下车,把毛驴拴在门口刺槐树上,伸头朝院里看了一眼,院子里养了两只干巴巴的鸡,估摸着下蛋都困难。

头先发现她的是个小姑娘,身形瘦弱,衣裳破旧,裤脚袖口都短了好一截,眉眼间跟元绣有两分肖似。

或许是近乡情怯,元绣一时有些不敢说话,前些年虽说打听到了消息,但也只知道双亲尚在,具体是个什么情况却不大清楚。

那小姑娘看见她,开口问了一句找谁,元绣还没说呢,小姑娘后头就出来一个佝偻着背的妇人。

元绣酸着鼻子看着那妇人,隔着篱笆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声音恸切:

“娘!”

出来的是她娘李兰花,头发斑白,皱纹横生,听见元绣痛呼心头也是大惊,被方才那小姑娘搀扶着才踉跄着跑去推开院门。说是院门,其实不过是竹子扎的篱笆门,刚刚那番大力推动下好险断掉。

李氏眯眼看了一会就认出来了,认出来以后便瘫在地上,捧着元绣的脸:“大丫头?是我们大丫头?!”

元绣这会儿已经说不出话了,只管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

李氏又拉了拉半蹲在身边的小姑娘,“去,快去把你爷喊家来。”

小姑娘听了吩咐,急慌慌把李氏扶起来,头也没顾上回就去地里喊人去了。娘俩相互搀着回了屋,回屋一番痛哭倾诉自不必提。

从外面看这几间屋子分外寒酸,进来以后四处灌进来的热风吹的人更是眼酸。堂屋里连张凳子都没有,李氏只好把元绣拉进房里,元绣这才看到床上还躺着个小男孩。

这小男孩比方才那小姑娘还瘦弱,脸颊黄瘦,嘴唇苍白,没半点血色。

李氏把凳子拿过来,等元绣坐住,她才把床上薄被掖了掖,然后坐到床上去了,屋里眼见只有这一把稍微高点、坐起来能舒服点的凳子。

“荷香跟苦芽儿都是你大弟的孩儿,芽儿夜里着凉,躺了三四天还没好……”李氏嘴里的荷香是方才外头的小女孩,苦芽儿就是床上躺着的小男孩。

“你前些年托人捎了钱回来,我还当做梦呢,不成想如今真好端端回来了”说着说着,李氏抹了把泪,“捎回来那些银子原先也不敢动,后来日子实在过不下去,如今花的一点没剩下”

元绣摸摸芽儿的额头,烫的惊人。她赶了两个月的路,一路上伤风着凉是常事,因此备了不少药。

李氏跟抓着救命稻草似的,亦步亦趋跟在元绣后头,接过药就要去灶里煎,家中银钱早就空了,看不起大夫,拖了许久,苦芽儿这才烧得不省人事。

再说那边荷香去喊她爷了,约莫一刻钟人就从外头过来了,赵大胜喘着粗气,一瘸一拐冲开门,荷香扛着锄头跟在后头。

怪她嘴笨没说清,她爷看她着急忙慌,还以为家里出事了,撂了锄头就往回赶。

迎面看见元绣,一双浑浊的老眼晶亮,许是藏在血脉里的联系,他有些怀疑地盯着元绣:“大丫头?是大丫头??”

李氏听见动静,揩了揩手,掀开灶屋的帘子,声音颤抖,眼又开始发红:“老头子,咱们大丫头家来了!”

赵大胜听此,才刚忍回去的眼泪混着鼻涕一道淌下来,心里觉得哭成这样太过丢丑,垂着眼睛不敢看元绣。

元绣等了半天,后头再没其他人影,儿女都有了,那大弟必定是娶了媳妇的,不过再忙听见她回来了,也该家来看一眼,咋回事就她爹一个人,心头有些奇怪地朝后头看了几眼:

“大弟跟弟妹呢?”

回答她的是一片死寂。

半晌荷香才放下锄头,淡淡开口:“三年前发大水,爹娘去固河堤,娘掉下河,爹去拉,都死了”

二十三年前太/祖领兵起义,建了大武朝,无奈才即位三年便病亡了,再后来今上登基,恰逢南方涝灾北方旱灾,元绣一家跟着难民往京城逃命寻活路。

毕竟天子脚下,总能混口饭吃。

当初逃荒的路程还不过半,大哥二哥就不行了。元绣那时候正五六岁上下,是记得事的年纪,大弟还小,才会走路。

大哥二哥常偷摸剩下一口两口吃的,强塞给她跟大弟吃,直到最后两人饿得全身都浮肿,一按一个坑,先后咽了气。爹娘后来带着她跟大弟,千辛万苦到了京城,饶是逃到天子脚下,也没什么大用,城门一关,谁管你死活。

不少人牙子借此机会发难民财,几口粮食就能买些丫头小子,再卖进富贵人家,能赚很大一笔银钱。

赵家几个孩子,大的护小的,小的护着更小的。

大哥二哥为了两个小的,饿死了,她也为了更小的,自卖自身,好歹换几口粮食给家里留个活头。

她人虽小,却机灵,那时候一家人都没活路了,与其跟人牙子去不三不四的地方,不如跟着进宫,银钱多些不说,总不至于被坑进糟污地儿。

而爹娘则带着大弟,用她换回来的六两银子,外加一斗粮食,继续寻活路去了。

自此,她一入宫门二十载。

这二十年间,一家人死的死,散的散,如今竟真的只余年迈的爷娘带着侄儿侄女过活。腿伤的爹,佝偻着背的娘,瘦弱的侄女,躺在床上人事不省的侄儿,外加个四面漏风的院子。

开新文~求收藏~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第一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