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天下安康 > 第五十章 老奸巨滑

天下安康 第五十章 老奸巨滑

作者:鸣奇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12-24 08:14:45 来源:转码展示1

朝中几位实职丞相之中,苏威油滑、杨达低调、牛弘淡然、裴矩宽简、杨约狡黠、张衡鲠直。jiujiuzuowen诸相之中,虽说皆是能臣,实并无人能担大事。至于黄明远,虽然有为,也不准备做个雷厉风行之人。

不过或许杨广正是希望如汉武帝一般,通过这些并不完全称职的宰相,他才能完全掌握最高的权力。正如他从来都知道裴蕴、虞世基、封德彝等人媚上,但他就是不换人。因为只有大臣媚上,事事为其考虑,他用着才顺心。

当然杨广或许没想到,正式因为这些人的媚上欺下,才阻拦了他了解下面的真实情况,最终走向了毁灭。一饮一啄,皆是天定。

若是说诸宰相总体还过得去,而令黄明远警惕的则是裴蕴、虞世基二人。二人专典机密,算是天子的秘书,其权利实际上不弱于宰辅。二人虽然都是能臣,但为人却是缺少原则,性格奸诈油滑,称其二人为奸佞倒也不屈了二人。大隋之亡,二人有很大责任,使二人作为宰相后备人选,掌这么大的权利,并不是一件好事。

当然,现在可没人知道,裴蕴、虞世基都是天下有数的能臣,又亲近杨广,这次显拔反而没人对此感到意外。

这份封赏实际上倒是也没有怎么出人意料,像是一种为了方方俱到而妥协的产物。然而令黄明远比较好奇的是为什么宇文述没有拜相,不知是不是自己占了宇文述的位置。

不过宇文述为左卫大将军,算是名义上的武将之首,更在黄明远的左武卫大将军之上。黄明远不知道杨广这么做是什么目的,难道是希望削弱自己在军队中的威望,而使自己转向政坛发展?

黄明远正冥想着,封赏便已经结束了。杨广坐在上首看着众人,众人皆正襟危坐起来。黄明远也顾不得想其它,转而专注于杨广的训话。

所有人都知道今日的封赏并不是重点。

杨广扫视了众人一眼,这才说道:“列位爱卿可能也知晓了,今日傍晚,河东急报,汉王杨谅在晋阳谋反了,诸位臣工可有何看法?”

杨广脸色平静地看着众人,看不出一丝的悲喜。

众人刚拿了杨广的封赏,正是吃人嘴短,拿人手软,因此不论心中作何想,皆面上义愤填膺,悲愤异常。

众人正交头接耳,不知如何发言。这时在首位的杨素突然起身说道:“臣行为不谨,给汉王以借口,实愧对天下人,请圣人斩臣以示汉王,到时也可平息叛乱!”

众人一惊,杨素第一个站出来,还是请死,实在出人意料。

不过黄明远心中不由为杨素叫好,杨素此举虽然致之险地,但其实充分猜透了杨广的心思。杨广为人高傲,绝不愿意向杨谅低头,如果让他选择杀了杨素向杨谅服软,比杀了他本人还难受,所以他绝不会这么做。

而且杨素可不是晁错那种孤臣,其党羽遍布天下,杀了杨素怕是要让大隋塌了半边天,这是杨素的底气。

今日杨素自己说出来这一条,便是堵住了其他人的嘴,众人再也不能请天子杀杨素以退乱军。

这时宇文述立刻站出来说道:“天子不可,杨谅小儿此叛,实乃蓄谋已久,非大军平定,不可以震慑天下蠢蠢欲动之徒。今日若杀太仆,必会使杨谅叛逆耻笑,实乃让亲者痛,仇者快也。”

这时张衡也站出来说道:“杨谅之‘清君侧’实乃其觊觎皇位之借口,若是诛杀杨太仆不过是对内堵塞了忠臣之口,对外却为杨谅报了仇,杨谅的野心将会因此越加膨胀,得寸进尺,叛乱也并不会平息。”

接着不少人纷纷进言,都是反对诛杀杨素的言论。无论众人的出发点如何,但都表现出与杨谅一战的勇气与决心。

不过黄明远没有凑这个数。

虽然黄明远在杨素面前表现的对杨素很是支持,实际上,黄明远觉得这个时候诛杀杨素才是正确的选择。诛杀杨素一方面可以稳住杨谅,同时使杨谅失去了反叛的旗号;另一方面也是通过杨素之死,使诸大臣抛弃不切实际的幻想,团结一致,抵御叛军。最重要的一点其实是事件之外的事情,杀了杨素,便可兵不血刃地化解了杨素对皇权的威胁。

只是这些黄明远不能提,否则就是选择和杨素死磕。而且今日杨素为国请死,杨广但凡要点脸面,于情于理也不能杀了杨素。

或许杨广真的有那么一丝顺水推舟的意思,但却被杨素挤兑到墙角里了。杨广还是脸皮不够厚,心也不够黑,要换了朱元璋早就趁机弄死杨素了。

此时杨广一拍桌案,凛然说道:“朕这个弟弟,从小便淫荒无度,法令滋章,教绝四维,刑参五虐,锄诛骨肉,屠剿忠良,受赏者莫见其功,为戮者不知其罪。既然他今日不识天数,不奉伦理,不循纲常,那么朕便代天剿灭于他,以周全社稷,安定黎民,上不负祖宗之庇佑,下不负万民之期盼。”

众人齐刷刷地拜服道:“圣人圣明!”

既然杨广定下了基调,接下来便是今日重中之重的事情,如何讨伐汉王的叛乱。也是杨广一开始被此事吓得慌了手脚,因此将重臣文武一窝蜂地全叫来。这时候到了具体方略的时候,众人全都抓瞎了手脚。

不少人提议征调天下兵马来征讨汉王。有人奏请杨广隔断潼关,阻绝东西道路,退守关中;还有人奏请杨广引草原新降服胡虏入塞,夹击汉王。

各种说法,纷纷有理,弄得杨广也不知道该听谁的好。无怪乎杨广不喜欢纳谏,人一多就跟放鸭子一样,根本不知道该听谁的。

黄明远就知晓这一缺点,因此每次议事,只是召集李子孝、陈远两三人共同商论,有什么不同意见也能相互分析,远比这一锅烩有用多了。

杨广被叨扰的不厌其烦,但最后还是没有统一意见,眼看时间不早了,便让众人散了,各自写个条陈给他。

一场规模宏大的御前会议,竟这么虎头蛇尾的结束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