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天下安康 > 第四十四章 新的时代

天下安康 第四十四章 新的时代

作者:鸣奇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12-24 08:14:45 来源:转码展示1

杨坚病逝,众人皆跪拜痛哭。xiaohua1000

听着众人“嘤嘤”哭声,黄明远不禁叹息,杨坚病逝,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虽然在中国历史上杨坚声名并不显,但相较于后世文人吹嘘出来的明君圣主,杨坚真真是一个开启一个时代的君主。

自晋武帝崩逝,八王之乱,五胡入华,天下大乱,中原大地至今已经崩乱三百年。杨坚父子不过氓隶出身,越数十年而一统天下。杨坚在位二十三年,设三省六部;革地方行政;修订《开皇律》;整顿吏治;大索貌阅;输籍定样;改革货币;变革兵制;复兴汉文化;始行科举······一桩一件,都影响了之后数千年的中华发展。

只是隋朝早亡,杨坚因为立杨广之事,颇为后人诟病,再加上唐朝的泼脏水,杨坚这才不为后人所重。

杨坚性格谨严持重,办事令行禁止,每日清晨听理朝政,到日偏西时还不知疲倦。他虽然吝啬钱财,但赏赐有功之臣则不吝惜;将士战死,必定从优抚恤,并派使者慰问死者家属。他爱护百姓,劝课农桑,轻徭薄赋。他生活务求节俭朴素,所乘车驾及所用之物,旧了坏了都随时修理使用;如果不是享宴,吃饭不过一个肉菜;后宫都身着洗旧了的衣服。开皇、仁寿年间,男子都身穿绢布衣服,不穿绫绮;衣带饰品用的不过是铜铁骨角所制,没有金玉的装饰。因此国家的财富日益增长,仓库丰盈。杨坚受禅之初,隋朝的民户不满四百万户;到了仁寿末年,超过了八百九十万户,仅冀州就已有一百万户,这时整个盛唐也无法做到的。

至于猜忌苛察,听信谗言,天性沉猜,溺宠废嫡,草创元勋及有功诸将,诛夷罪退,罕有存者,这些都是杨坚严苛的性格所致,且更多的是因为政治斗争的缘故,属于两晋南北朝乱世多遗留下来的风俗影响,并不能因此而诟病杨坚。

总得来说,杨坚对于中国历史有功有过,但功大于过,十分之评,可得九分,堪称圣君。

众人都在痛苦流涕,谁也不知道黄明远此时已经神游天外。

这时礼官前来劝慰杨广,将大行皇帝的梓宫准备好,要开始按照正式的礼仪流程为天子治丧。

杨广哀毁销骨,不能示事,乃托杨素行之。

众人想直接拥立杨广在杨坚灵前继位,为黄明远阻止。黄明远乃劝杨广道:“此时继位,则名不正则言不顺,今先帝刚崩,储君切不可留下口实。”杨广乃许之。

杨广乃命黄明远总领仁寿宫内外警备事,率兵戒严,不鸣钟鼓;又令杨素为山陵使,总治杨坚丧事;并命礼官将卤簿、大驾全部设齐;又诏百官内眷为杨坚哭灵。

乙卯(二十一日),杨广为杨坚发丧。因为此时天气炎热的原因,众人担心尸体发臭,只得选择在仁寿宫内为天子发丧。高级官员在宫内住宿斋戒,而散闲小官,这要在宫外斋戒住宿。杨坚发丧的日子赶得急,这两日不少大臣从长安拼命往仁寿宫赶,可把一些老臣折腾的够呛。

同日,杨广在杨坚的灵前继位,正式成为大隋天子。

杨广乃下令文武官员不准作乐,禁止丧服嫁娶活动。军民百姓要在二十七天中摘冠缨、服素缟,一个月内不准嫁娶;一百天内不准作乐(即任何形式的文化娱乐活动;主要是指文艺表演);四十九天内不准屠宰;二十七天不准搞祈祷和报祭;京城自大丧之日始,各寺、观鸣钟三万次······

这般折腾了数日,才算勉强完事,众人终于开始送杨坚的梓宫回京。在仁寿宫为天子发丧是迫不得已,但出殡之事仍要在皇宫之中,以示正统。

众人折腾数日,八月,丁卯(初三),杨坚的灵柩从仁寿宫至大兴城,河间杨柳四株无故黄落,既而花叶复生;丙子(十二日),杨广在大兴殿为杨坚出殡;戊寅(十四日),杨广召集群臣,乃为杨坚上帝号为开皇仁寿神武圣文皇帝,庙号高祖。十月,高祖文皇帝杨坚与独孤皇后合葬于太陵,同坟而异穴。

属于杨坚的时代正式结束。

天子大丧,其礼制之繁琐超乎想象。幸好黄明远回京之后,又担任总领大兴宫内外警备事,负责皇宫的禁严工作,无需时时哭灵。

看着形形色色的众人,黄明远总感觉自己在其中只是一个旁观者,并不能融入进去。作为一个后世之人,他无法对一位不亲近的人如此悲痛欲绝,哪怕对方是一位天子。黄明远以一个后来人的身份打量着众人,又见证着这个时代的结束。

对于杨坚,黄明远并无什么特殊的感情,对他的死,也只是唏嘘一番,但更多的还是担忧杨广时代的到来。

黄明远在下面看着杨广高居其上,虽然满脸疲惫但乐此不彼,仿佛充满了力量。黄明远虽然知道这一天总会到来,但每次看到穿着帝王服的杨广,总觉得不现实。这是那个将大隋的兴盛推到极致的男人,也是那个将大隋的兴盛完全毁灭的男人。

杨广也发现了黄明远的一些异样,他以为黄明远这些日子,昼夜护卫,感到疲惫,因此勉励黄明远要多注意身体。

至少在黄明远面前,杨广还不像看起来那么冷酷。

黄明远倒也没有隐瞒,只是试探着说道:“今圣人继位,天下大同,明远尚担忧自己无法追得上圣人的脚步,因此心中有些紧张。”

杨广闻言,“哈哈”大笑。

“明远,你可知朕已经定下了新的年号是什么?”

“臣愚钝。”

“大业!朕的大业。”

一提起这些东西,杨广便有些激动地说道:“朕所说的便是朕的大业,继往开来的大业,远超三皇五帝的大业。这条路上,是要有明远相伴的,你如何能不紧随于朕。”

“谢圣人!”

黄明远赶紧躬身说道,至少现在,杨广仍是对自己相当信任的。

大业。

依然不变的大业,黄明远不知道多了自己这个变数,这份大业,能否成为真正的大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