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天下安康 > 第一百二十九章 巧妙释权

天下安康 第一百二十九章 巧妙释权

作者:鸣奇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12-24 08:01:38 来源:转码展示1

独孤皇后的葬礼前后共折腾了三个多月,墓葬的规模制度,大多出自杨素之手。xiaodiaodayacom整个过程中,杨素始终坚持在第一线,凡事亲力亲为、辛苦不已,连杨坚都被他感动了。

之后杨坚为了表彰杨素,诏以“杨素经营葬事,勤求吉地,论素此心,事极诚孝,岂与夫平戎定寇比其功业!可别封一子义康公。”并赐田三十顷,绢万段,米万石,金珠绫锦称是。

同时杨坚又晋杨玄纵为淮南郡开国公,以杨素三子杨玄挺承继义康郡开国公。

这诏命下的,黄明远都无语了。感情杨坚认为,杨素为皇后寻访山陵办后事的功劳,比他南征北战平戎定寇的功绩还重要。

黄明远也是看的直眼红,自己在战场上拼死拼活,多立大功,到现在也就是个郡公,还引得不少人咋舌。杨素俩儿子啥也没干,就因为老爹给杨坚老婆办个葬礼,就跟黄明远平级了,黄明远跟谁说去。当然要是按照杨坚的说法,这份赏赐倒也不多,要知道当年整个南陈主要是杨素灭国和平定的,再加上杨素几次反击突厥,功勋卓着,若是按照杨坚的理论,怎么封赏都不为过。

古往今来,多少帝王将个人意愿完全凌驾于法理之上,虽然情有可原,但却是肆意破坏国家本来的制度,若不亡国,反而不正常了。

黄明远还在感慨杨坚的不公,这时陈远反而欣喜地说道:“为主公贺,杨太仆已非主公之忧也。”

黄明远一愣,陈远这话让自己很不解。

自己跟杨素是两个时代的人,若真说起来,其实杨素更畏惧自己一些,因为自己年轻,又是杨广的心腹,将来未必不能到他的地位。至于杨素的儿子杨玄感,虽有杨素遗泽,但较之黄明远差之远矣。

而唯一能令黄明远有所担忧的,也就是明年的出征。黄明远实在是担心杨素会跳出来跟自己抢主帅。虽然北出阴山的主力大部会是黄明远所部,但这种绝世大功,谁又不会觊觎呢?

黄明远虽然自认能力不在杨素之下,但无论威望、资历,较之杨素差的太远。

“仲长所为何意?”

陈远说道:“素贵宠日隆,其弟约、从父文思、文纪,及族父异,并尚书、列卿;诸子无汗马之劳,位至柱国、刺史。广营资产,自京师及诸方都会处,邸店、碾、便利田宅,不可胜数;家僮数千,后庭妓妾曳绮罗者以千;第宅华侈,制拟宫禁。亲故吏布列清显。既废一太子及一王,威权愈盛。朝臣有违忤者,或至诛夷;有附会及亲戚,虽无才用,必加进擢;朝廷靡然,莫不畏附。

此乃近古未闻,敢问主公,凡有人臣者而至于此乎,杨素者,霍光也,桓温也?

主公,天子可没有与人共天下的想法。”

黄明远点点头,陈远说的不错,现在的杨素权势已经达到了顶峰,虽然在杨广朝看着更显赫,其实杨坚才是更信任杨素。

现在杨素的确有些封无可封,赏无可赏,连儿子都封了两个郡公,难道要把杨素一家都封成公爵不成。

黄明远点点头,陈远说的倒是不错,看来这杨素不会再领兵了。事实上到了仁寿末年,杨素便不再处理事务。

黄明远二人在这里能看得清的,那些浸润于权利之道的朝臣更是看得清。有些东西比黄明远想象的来的更快。

先是皇帝的马仔兵部尚书柳述,以帝婿之重,多次在隋文帝面前攻击杨素的不是。杨坚虽然狠狠地驳斥了柳述的言论,过后又以柳述敢于任事,迁吏部尚书,兼领兵部尚书事。

当然柳述不过是投机取巧,真正撼动杨素地位的是大理卿梁毗的弹劾,梁毗直接弹劾杨素作威作福,图谋不轨。

梁毗,字景和,安定乌氏人,曾当过十一年的西宁州刺史。

梁毗见杨素专权,直接上奏弹劾:“左仆射越国公素,幸遇愈重,权势日隆,绅之徒,属其视听······天下无事,容息异图;四海有虞,必为祸始······王莽资之于积年,桓玄基之于易世。”

梁毗虽然不是明朝的言官,但这给人定罪的水平已经不下于明朝的言官。

他直接弹劾杨素作威作福,祸害天下,就要成为下一个王莽、桓玄了,若是皇帝不处置他,你的位置就要完了。

当然杨素具体干了什么坏事,不知道;或者说这种弹劾,换个名字,一样能用,倒是一篇规范化、普遍化的格式文。

奏表送上去,杨坚看后勃然大怒,把梁毗投入监狱,亲自审问他,当然也有可能是为了保护他。

杨坚跟梁毗辩论了半天,梁毗极言“素擅宠弄权,将领之处,杀戮无道。又慜太子、蜀王罪废之日,百僚无不震竦,唯素扬眉奋肘,喜见容色,利国家有事以为身幸。”意思就是杨勇、杨秀被废的时候,只有杨素一个人很高兴,所以他是一个坏人。

最后杨坚果然说不过梁毗,然后就这么把他放了。

律法定罪的标准什么时候改成辩论了?

事实上到这里,不管梁毗到底出于什么目的的弹劾,其实都像是和杨坚演了一出绝妙的双簧。

梁毗没有错,身为臣子,直言不畏,忠臣也。

杨坚也没有错,身为君主,亲自与朝臣辩论,既表明自己没有对杨素过河拆桥,也表明自己纳谏之心。

相比之下,唯一一个有错的,只是杨素的。在众人眼中,是杨素不知检点,才引得朝臣攻讦,是杨坚保护了他。

不过此事并没有完,很快也有不少人跟风上书,弹劾杨素,当然这些弹劾都被压下,但弹劾之人也没有受到实质性的处置。但三人成虎,杨坚开始逐渐疏远和猜忌杨素,或者说很多人知道天子似乎有些不是那么完全信任杨素了。

不久杨坚下敕曰:“仆射国之宰辅,不可躬亲细务,但三五日一向省,评论大事。”

意思杨素是国家的宰辅,不用事必躬亲,隔上几天去尚书省评论审视一下大事即可。

此敕表面上表示优待推崇杨素,实际上是夺下杨素的权力。很快,尚书省内便没有什么大事送到杨素的面前。

接着杨坚外任太子左庶子杨约为伊州(今河南临汝县)刺史;宗正卿兼给事黄门侍郎判礼部尚书事杨纪迁荆州总管。

杨素是个智者,很多东西看的也很清楚。既然天子要剥夺他的权力,他是熬不过的。杨家的人,都是刻薄寡恩之人,他不是不争,而是在为以后而准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