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天下安康 > 第六十七章 陈年旧事

天下安康 第六十七章 陈年旧事

作者:鸣奇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12-24 08:01:38 来源:转码展示1

经过陆贞的神助攻,这边杨昭处果然有收获。xiashucom找到孙二的身份之后,他们等于在原本毫无头绪的案件中撕开一个小口子,这查案的大路一下子便宽敞了许多。

这边陈孝意刚奏报完孙二之事,杨昭还来不及整理思绪,柴孝和处也有了进展来报。

柴孝和再次审问了张从珂一家的仆人,据张从珂的家仆供称,听到过府上有剑南口音的人找张从珂。这家仆因为出身汉中,所以倒也听得出剑南的口音。

剑南口音的人并不奇怪,但是若是和前一个线索联系起来,怕是就不那么寻常了。

无论是长孙家的家仆还是剑南口音的人,都跟蜀王有关。

杨坚四子蜀王杨秀,开皇元年,出任柱国益州刺史总管都督二十四州诸军事,上柱国西南道行台尚书令等职;开皇十二年,再次出镇蜀地。

杨昭有些吃惊,但又有些释怀,若是真的是四叔,至少要比是大父更好。

杨昭马上令人沿着这条线去查去,不管此次是谁,都要一查到底。

此时黄明襄给杨昭的信也到了。

事情一出现,杨昭心中便担心跟自己的父亲有关,立刻写信将此事告知了黄明襄。经过这些日子,黄明襄的回信终于到了。

杨昭满心惊喜的打开信,黄明襄果然不愧是他的智囊。

黄明远建议杨昭细查吐奚子柔的身份和人际关系,这种无论成败吐奚子柔都很难幸免于难的事情,非特殊之情,吐奚子柔是很难为之做出这么大牺牲的。

杨昭心中一喜,他光顾着让人去查现在吐奚子柔的人际关系,却忘了这种事如不是为了家族牺牲,必然是有重大恩情或者是被人要挟才能付出的。至于说利益交换,这种可能反而小了许多,人都死了,还有什么利益。

杨昭命柴孝和抓住这个点来深挖。

吐奚家族本就是一个势力不大的家族,整个家族能干之人也就大小猫两三只。吐奚子柔做到骠骑将军的位置已经算家族中的厉害人物。

吐奚子柔家境一般,父亲早年死于征齐一役,兄弟三人,吐奚子柔为长。刚开始吐奚子柔在家族算是个小透明,但随着地位的增长,在家族中也算个人物。吐奚子柔性格软弱,当初父亲去世之后多仰仗家族救济,后来也给了家族不小的回报。从他的经历来看,他跟家族没有什么太大的矛盾。但若是为了家族而做这种亡家灭族的事,他怕是也不会。

认识吐奚子柔的人,对他的评价都是庸碌懦弱。

也是吐奚子柔这个性格在关陇这群野人之中太少见了,众人都是一言不合,拿刀就上的主,他却是温吞如水,不争不抢,更不懂地媚上。若不是伐陈之时侥幸搭上杨广的关系,这人也就是一个低品的官吏,其能力能做个长史、司马的也就顶天了。

杨昭听得这些东西也很尴尬,吐奚子柔只跟自己的父亲交好,这样的指向性太明显了。

“宗治,关于吐奚子柔的关系真的就这么简单,都说他庸碌温顺,中下人之资,那他怎么做到一府骠骑将军。”

柴孝和张了张嘴没说话。

杨昭看出来他的犹豫,有些不悦地说道:“有什么话宗治但说无妨。”

柴孝和只得拱手说道:“王爷,臣查到当初吐奚子柔跟侯莫陈起争这个骠骑将军,正是太子殿下立挺,他这才上位的。吐奚子柔并不是没什么派系,反而所有人都认为他是太子殿下一党的,一直能在夏州稳坐骠骑将军也只是因为他的无能,众人不屑于因为一个吐奚子柔得罪太子殿下。”

杨昭有些泄气,对方这是明摆着把矛头指向父亲。

五叔到京之后,一番做派引得众人同情,人们对他的怀疑早就因为他发誓赌咒的传闻而降低了许多。而随之的则是另一种说法的传播开来,是太子故意使的苦肉计陷害汉王,想趁机夺了汉王的权利。

现在的长安街头,已经有了“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的说法,明摆着是有人故意带动舆论,倒逼父亲。

杨昭知道他和杨广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因此更要查清楚此案,还杨广一个清白。

杨昭细细翻着关于吐奚子柔的信息,突然有一条信息,吐奚子柔在秦州督粮。

看到杨昭指着这一条久久没有说话,柴孝和忙问道:“王爷可是发现有什么不妥之处。”

杨昭对身边的太监王德说道:“你且去史馆查一查开皇六年卫昭王西征这一段。”

“诺!”

看柴孝和有些不解,杨昭说道:“且看回话吧,也不知道孤猜的对不对。”

不一会王德便将几册书简送到。

杨昭翻开来看,上面正好写着“开皇六年,帝以卫王爽为元帅,率步骑十五万出合川,突厥遁逃,爽回师。”

柴孝和看了看没发现什么,便问道:“王爷这有何不妥?”

杨昭这才说道:“果然如此。”

柴孝和听得一头雾水,更不解了,杨昭乃说道:“我记得当时负责在秦州督运粮草的是原度支尚书长孙平,而蜀王当时正好在军中学习军务。”

柴孝和这才恍然大悟。

终于将吐奚子柔和蜀王的关系连上了,只有这样才能说明双方认识。

此时长孙平还活着,正担任太常卿,判吏部尚书事。

杨昭马上命人前往长孙平府上向长孙平相询当时的旧事,终于从长孙平处得知。当时的吐奚子柔尚不过三十岁,在一次押运粮草的过程中出了纰漏,若是被爆出来,吐奚子柔的人头怕是不保。而蜀王在军中,看其顺眼,便为其求情,帮着他弥补了此纰漏,这才保了吐奚子柔一命。

当时蜀王也不过随口而言,长孙平更是看在蜀王的面子上才饶了他,一晃十几年过去了,早就物是人非,当时之人也大都忘了这件小事。

杨昭等人看到此处,这才恍然大悟。吐奚子柔为报蜀王救命之恩,这才甘愿赴死的。

至于吐奚子柔和杨广的关系,虽然有可能是他当初有心投奔杨广,但毕竟不如蜀王的救命之恩重,所以吐奚子柔理所当然的背叛了杨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