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天下安康 > 第六十二章 浮出水面

天下安康 第六十二章 浮出水面

作者:鸣奇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12-24 08:01:38 来源:转码展示1

杨昭出宫之后,立刻前往大理寺。zhongqiuzuowen现在整个大理寺都归他管辖,杨弘和赵绰也都要受他的辖制。

原本杨弘对此事根本不上心,一应事务全交给赵绰,只在一边当个看客,哪怕被杨坚问责。杨弘是个老狐狸,宁肯什么都查不出被杨坚责罚无能,也不愿参和进去,陷入其中。

只是现在杨昭领了此事,他便不能再稳坐了。一来杨昭的身份不同;二来主办和帮办的身份自然是不一样的。

杨昭除了有刑部、大理寺支持,手上还调动了一批左卫府军,倒是天时地利人和都给占了。

赵绰见到杨昭,一副心中有愧的样子。他是大理寺卿,案子在他手里办成这个样子,的确是不好看。

杨昭倒是平易近人惯了,并不怪罪赵绰,反而对其以礼相待。赵绰是老臣,对待他们杨昭早就是得心应手。

虽然赵绰、杨弘都是杨昭名义上的副手,但一个案子不会用三个人来办。既然杨昭主办,二人也就是在需要的时候出现,为此赵绰向杨昭推荐了大理寺主簿陈孝意和大理寺评事狄孝绪、柴孝和三人佐助杨昭。

狄孝绪是并州太原人,祖父是北齐安西将军泾州刺史朱阳县开国子狄湛,年不过二十余岁。狄孝绪在贞观年间做过尚书左丞、散骑常侍,他的父祖包括他自己都不怎么出名,但其孙就是大名鼎鼎的狄仁杰。

与之相比,柴孝和出身不显,年岁最少,也最不显山漏水。

杨昭也乐得赵绰将所有事情就交给他,至少不让他有掣肘。他的谋士黄明襄去淮南了,身边连个讨论的人都没有。

黄明襄也是接到兄长让他躲出去的信,这才连忙以游学的名义远赴淮南的。

杨昭本身并不善于查案,但他对赵绰的人品还是极信任的,对于赵绰留下的陈孝意、狄孝绪、柴孝和三人都很信任。

杨昭听完整个案子之后,便和三人讨论案情,这时身份最低的柴孝和忽然说道:“王爷,既然诸路都不通,我等为何不从吐奚子柔的关系查起。”

杨昭示意柴孝和继续说下去。

“王爷,现在所有的证据都指向汉王,若是我们再沿着这些旧线索查下去,肯定得到了还是已知的东西,被人牵着鼻子走。既然此次刺杀和指证的核心是吐奚子柔,我们何不从他本人查起。吐奚子柔要筹谋一场这么大规模的截杀,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

杨昭听了一喜,忙说道:“宗治(柴孝和)此言大善。”

柴孝和后世没什么事迹,不过后来是李密的第一肱股之臣,曾劝说李密奇袭关中。

这时陈孝意也说道:“王爷,在下总觉得这个案子有问题。先是吐奚子柔,他的家人去哪里了?他若是真是被汉王指使,既然可以为汉王做这种大逆不道之事,可谓是汉王的心腹,那为什么当日事败他不自杀,后来又供出汉王?吐奚子柔和薛干乙提死时为什么会看起来很安详,尤其是薛干乙提,难道是为汉王甘心身死族灭,到最后还安然而逝?最后再说张从珂,既然吐奚子柔事发,汉王要断尾求生,为什么不提前处置了他,还让他留着与汉王的密信?还有,贼人截杀大理寺官差时,为什么不杀光所有人,反而让官差带着密信回来了······”

陈孝意没有再接着说下去。

杨昭若有所思的说道:“仁志认为这是有人在故意陷害汉王?”

陈孝意没有回答,但杨昭有些明了。

陈孝意接着说道:“之前赵公就曾说过,这案子查的太顺利了,几乎没费什么劲,很有古怪。而现在我们拿到证据之后,所有的证人又都死了,证据确凿,但却没查下去的路了。若是这其中没有人操纵,我却是不信的。”

说着陈孝意看向杨昭。

能操纵此事的其实也没有几个人,大体都是皇室的核心中人,甚至连宰辅也不一定做到。所以陈孝意要看杨昭是否有查下去的决心。

杨昭看着三人说道:“不管此事如何,孤都要一查到底。这是我的决心,也是太子的决心。”

陈孝意等人点点头。杨昭的话很有意思,太子的决心,说明太子是不怕此事被查的。

最后杨昭安排陈孝意继续查吐奚子柔被杀一案;狄孝绪去查大理寺官差直罗城被杀一案;而派柴孝和去查吐奚子柔和张从珂的人际关系。

三人都不过二十余岁,倒是显得初生牛犊不怕虎。谁也想不到,轰轰烈烈的仁寿第一大案就从这三个人手中拉开。

送走三人,杨昭也是头疼。

往日习惯了有事问黄明襄,今明襄不在,谁为我筹谋啊。

杨昭是相信杨广的话的,杨广没必要骗他。但既然不是杨广,那幕后之人会是谁呢?四叔,亦或者大父。现在的杨昭经过这些日子的磨砺,早就不是当初那个春光明媚的少年。他知世间疾苦,亦知心中贪欲。

陈孝意三人很快都有了进展。

先是陈孝意这边,他查到当日给吐奚子柔送饭的狱卒根本不知情,只是被人胁迫收买的。事后,他的家人也全被灭口。

不过收买者的手段似乎并不妥当,竟然露了行踪,很快陈孝意顺藤摸瓜,找到了这个行凶之人,不过此人却在抓捕的过程中死了。

刚找到的线索又断了,不过天无绝人之路,却是大理寺一个老衙役突然认出了此人。老衙役指认此人竟然曾是原薛国公长孙览家的仆人,为人贪花好色,曾经打伤过他的儿子,所以他一直不曾忘记过他。

陈孝意一惊,此人正是因为在青楼喝花酒才暴露的行踪,不过那老衙役说得事情真假不知,但死者的身份他却是不敢作伪的。

陈孝意马上又令人彻查此事,发现这人真的出自长孙览的府上。只不过后来他作为长孙府娘子的陪嫁,成了蜀王杨秀的家丁,再然后他就意外去世了。

这个发现令人瞠目结舌。

一个死去多年的人突然成了凶手,而且此人似乎跟汉王没什么关系,反而跟蜀王的牵扯更大。

又牵连出一位王爷,陈孝意也不敢擅自决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