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天下安康 > 第二百零一章 岐门走犬

天下安康 第二百零一章 岐门走犬

作者:鸣奇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12-24 08:01:38 来源:转码展示1

到底还是杨昭身子骨弱,杨昭在榻上躺了数日也没见好,因此被杨坚夫妇一直留在大兴宫里。xiashucom

这份待遇是其他皇孙想都不敢想的,但杨昭却偏偏不想要这种待遇。

倒不是杨昭不愿意呆在皇宫里,而是在宫里养病的这段时间,杨昭便再也没有见过宫外的黄明襄等人,跟骁果军也几乎失去了联系。

靠着偷偷摸摸的书信联系,杨昭勉强知道宫外的信息。但没有杨昭在外坐镇,任黄明襄再是机智无双,终究是个没有什么威望的孩童,也不可能压得住岐王一党。

众人众说纷纭,但人心有些乱了。

幸好,没过多久,黄玠等人已经带着骁果军赶回。

不过杨坚没有让骁果军赶往长安,而是直接命令骁果军到达泾阳(今陕西泾阳)后,原地待命。

这让黄明襄很是狐疑,骁果军不能留驻长安城,杨昭的底牌就少了一多半。现在杨昭又在大兴宫出不来,难道杨坚还要隔绝杨昭与外界联系吗。

这想法倒也不是不可能,没了外边谋士的出谋划策,杨昭一个人在宫里很容易被杨坚说动心。

黄明襄带人连夜赶回了泾阳,骁果军意义重大,他得确保对这支军队的掌握。

杨坚已经决定保留这支骁果军,好光明正大地私吞众贵族的私兵。因此杨坚以天子的名义,褒扬骁果军将士为国效忠的忠勇,免除了他们的奴仆身份,还特赐良家子身份,赐予土地。

奴仆们成军了,而原本各王、公主等人的侍卫本就是大隋在籍官吏,自是各归各处。而原本东宫的十率,则因此被忽略了。

不过之后杨坚行了一个昏招,为了安抚杨勇,他又把东宫十率调回了东宫,因此后来酿成了大祸。

奴仆成军,其中充斥着大量各贵族的核心私兵。杨坚建立骁果军是收拢、压制贵族世家的势力,而不是让这支部队成为了贵族世家予取予求的后花园。因此他又以安置骁果军将士为名,命黄玠等人在泾阳整编军队。全军裁汰老弱,锤炼精锐,同时清理各世家贵族的死忠分子,最后将全军整编成两万大军。

而那些世家豪门和豪门奴仆此时则有苦说不出。人家拯救关中于危难之际,是关中百姓的恩人,你还要把人家当奴仆,有没有良心啊。至于这些一个想跟着主子走的奴仆们,可没人会询问他们的意见,即使他们真的不想离开自己的主人。

杨坚将这支军队停在泾阳,离长安不过一河之地(泾阳在渭河以北),既不显眼,关键时候却又是一个依托。

杨昭虽然以左卫大将军领骁果军,但并不能实际统帅军队。为了照顾杨昭的感情,也是让杨昭能光明正大的扶植私人力量,杨坚特意询问了杨昭对于骁果军的人事安排。

杨昭也是觉得即使不当这个皇太孙,但有一支忠于自己的军队没有坏处,他还要在杨广登基后当皇太子呢。因此杨昭便推荐了黄玠和薛世雄二人担任骁果军的统领。之前领军的黄玠、段达、麦铁杖、薛世雄四人中,段达和麦铁杖其实是杨广的心腹,黄玠因为黄明襄的关系倒是对杨昭颇为亲近,而薛世雄的能力更是为杨昭喜欢,所以最后统领的职务便落入黄玠和薛世雄二人的彀中。

当然,杨坚也不会让这支军队脱离自己的掌握,因此任命隋朝宗室、河间王杨弘之子杨庆、仪同相州长史郭绚、乐平公主的女婿柱国广宗县公李敏、司空阴寿之子仪同阴世师四人为骠骑将军,分领诸军。

杨庆、李敏都是皇亲国戚,郭询、阴世师也是隋朝忠臣,有这些人实际领军,杨坚也不担心骁果军脱离自己的指挥。

朝廷又命苏威的儿子苏夔为骁果军长史,独孤皇后的长兄独孤罗庶长子独孤开远为骁果军司马。至此,一副以杨昭而核心,骁果军为基础的军事班底就此建成。

杨坚为杨昭选拔可用之人费劲了心思。苏威自幼聪敏,博览群书,才华出众,更兼得士人之心;独孤开远足智多谋,算是世家子中少有的俊才。

除此之外,为了帮着杨昭招揽人心,当日,门下省又神速的下发了关于此次平定都六之乱的功臣的封赏,令人啧啧称奇。

什么时候门下省办事也是这么有效率了?

而众将所有功勋,全部都是按照杨昭的上报封赏的。杨坚连派人查验一番都没有。

其中黄玠以勘平定乱,领军先登之首功晋从三品上开府仪同三司位,赐爵成武县开国伯,赐绢彩两千匹,授检校备身将军领骁果军左统军。

薛世雄晋从三品上开府仪同三司位,赐绢彩两千匹,授检校备身将军领骁果军右统军。

郿县县丞张方翼以迟滞胡军,保境安民,斩将破敌之功,授从四品上上仪同三司,赐绢彩千匹,右迁从六品上通事舍人,一步登天。

这个通事舍人还是杨昭专门为张方翼求来的。

当日张方翼的沉稳干练令杨昭称奇,不是哪一个县丞都能在外有重兵压境,内无兵马粮草的其情况下力挽狂澜。

通事舍人又叫中书通事舍人,主要掌诏命及呈奏案章等事。隋初沿北齐之制置谒者台,罢谒者官,置通事舍人十六人,承旨宣传。通事舍人最重要的权利是可直接参预政务的处理,相当于中央书记处的机要秘书。虽然品级不高,但权势颇重。

黄明祯以全歼胡虏,斩杀敌酋的战功,晋从二品上大将军位,赐绢彩三千匹,晋爵平阴县开国侯,加食邑五十户,右迁从四品上太子左内率。黄明祯虽然履立大功,但年纪太小,也只能安置到太子十率。不过太子十率是镀金的好地方,黄明祯在这待上几年就能出去做一方大将了。

而刘云芳晋正四品上开府仪同三司,迁代州灵丘车骑府车骑将军。这也是黄明襄下了一番心思的,三叔黄蒙担任代州刺史,代州是边州,没有心腹将领怎么能行。

而黄明聪授正五品上仪同三司,迁千牛备身,担任杨昭的侍卫。

而黄明襄也被授正五品上仪同三司,担任岐王主簿。

黄家数人进入朝廷还有岐王府的权力核心,虽然黄明远还没有回京,但整个邹山黄氏已经开始崛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