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天下安康 > 第一百九十四章 辞让封赏

天下安康 第一百九十四章 辞让封赏

作者:鸣奇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12-24 08:01:38 来源:转码展示1

摆好香台之后,杨昭带着手下众人大礼参拜,待到听到使者宣读圣人封给杨昭“领司空内史令雍州牧左卫大将军使持节凉甘瓜郑廓兰河会洮九州诸军事凉州总管上柱国”的官职时,众人都愣住了。duanzixiaohua

杨昭瞪着双眼,听到这串官职简直难以置信。

三公、三师是整个朝廷名义上最高的官职,虽然没有什么实权,但地位崇高,一般多是封给一些不掌实权的老人。比如当年力挺杨坚上位的第一重臣李穆被封为太师;左右了当年杨坚与尉迟迥胜负的于翼被封为太尉。因为这个官职太显眼了,所以当朝之中也只有杨广因为灭陈大功,官居太尉。

说实话,现在的杨昭是不够资格担任三公、三师的。

待听到最后“加赐金辂一、衮冕之服、玉璧一双、黄金六千斤、前后鼓吹九部之乐、班剑四十人”的旨意,众人都麻木了。

金辂,同“金路”,天子御车,车身饰金而得名。而衮冕之服,后世的《旧唐书﹒舆服志》中记载:“衮冕,金饰,垂白珠十二旒,以组为缨,色如其绶,黈纩充耳,玉簪导。”在唐朝,“衮冕”在众多的唐朝天子服装服饰里排在第二位,仅次于大裘冕。所以金辂、衮冕之服都是天子的御用之物,就是太子都不能僭越。虽然历朝天子也会赐下一些给一些功勋卓着的老臣以示恩宠,但杨昭年纪太轻,杨坚用在这里,绝对是有其它意思的。

而且金辂、衮冕之服、玉璧、前后鼓吹、班剑这些东西,一股脑的加起来,也太碍眼了。

黄明襄心中忽然闪过一个念头,杨坚不会是真的准备直接立杨昭为皇太孙吧。黄明襄越想越觉得杨坚可能有此意,若是去除了杨广,杨昭的确是杨坚的唯一选择。

想到这里,黄明襄不是欣喜,反而有些担忧起来。虽然自己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杨昭推上皇位,但说实话,黄明襄也是把眼光放到二十年后,他从来没有想过今时今日,用不了几年,杨昭就能成为天子。

很明显现在杨昭的实力异常弱小,不具备主宰乾坤的实力,即使当了皇太孙,也只能算是杨坚手中的一颗棋子而已。

而且现在最尴尬的事情是,即使现在杨昭再是显赫,再是有可能被立为皇太孙,这也得有个前提,那就是晋王杨广废了。

而现在,这个前提是不存在的。别人不知道,但黄明襄清楚的很,现在兄长已是成竹在胸,就等着时机一到就将突厥人一网打尽。相信用不了多久,塞北的捷报就会传来。那个时候,晋王的声誉将会被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一个是老牌的亲王,一个是新进的宠孙,到时候,父子相见,双方成了竞争者,处于弱势一方的杨昭要如何自处。

而且黄明襄也有私心,弱势的杨昭成了皇太孙,到时候杨坚为了培养他,将会尽遣一些老臣、重臣辅佐,从杨坚选用裴矩为杨昭的长史就能看出。

杨昭的性格老成,跟他那个喜爱奢华、性子跳脱的大伯父完全不同,是众人心目中的完美君主形象。一旦让杨昭在这些老臣堆里待得时间长了,而无论是兄长还是自己,到时候对杨昭的影响力都会减弱。黄明襄可不想费了这么一大堆功夫,最后却白白便宜了其他人。

这时候杨昭也听出了圣旨的意思,瞬间就惊得后背都湿透了。

此时的杨昭有些茫然,连圣旨都忘了接了。

“王爷,接旨吧!”

“王爷,接旨吧!”

那个内侍提醒了两遍,杨昭才如梦方醒,忙伸手去接圣旨。手伸到一半,

杨昭忽然又反应过来情况了,立刻又将伸出的手收回来。

这种情况,杨昭是根本不敢乱接,能给他帮助的此时唯有黄明襄了。杨昭忙转过头去看向身后的黄明襄。

这时候黄明襄看到杨昭的眼神,忙轻轻摇了摇头。杨昭会意,立刻伸手将接的样子变成推状。

那内侍也没想到杨昭会拒接圣旨,急得是满头大汗。

“哎呦我的魏王啊,您就别难为奴婢了,接了圣旨吧。”

杨昭这时候早就恢复了清明的样子,义正言辞的拒绝道:“大父厚爱,杨昭本不该辞,可杨昭功勋微薄,大父如此重赏,杨昭愧不敢当······”

说着杨昭又大礼参拜,伏在地上,没有起身。

这时场上众人也被这变故弄呆了,不明觉厉的几个人这时候都恨不得亲自上前,替杨昭接了这道圣旨。这些日子他们跟着杨昭征战,跟杨昭拉上了关系,也有了杨昭的烙印。若是杨昭被封为皇太孙,他们立刻就会水涨船高。没看到东宫十率,光正四品的卫率就有八人。在这些位置上镀个金,未来就是平步青云。

杨昭伏在地上,众人也不知道杨昭的想法。

这些日子,黄明襄跟在杨昭身前出谋划策,众人也逐渐知道了这个杨昭的小军师。众人忙去看黄明襄,希望黄明襄能够劝阻一下杨昭。但黄明襄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任凭众人使尽颜色,黄明襄也不看他们。

内侍无奈,只能上前要扶起杨昭。这魏王也真是的,圣人的赏赐这么丰厚,怎么就不接旨呢。难道要跟戏文里演得那样,三辞三让啊。

无论这这内侍怎么劝说,杨昭就是不接圣旨。而且内侍不走,他还不起来。这宫中内侍没了办法,难道还能在这里待着眼看着魏王跪在这里啊。这要是有人起来坏心,告自己一下子,那干爹也饶不了自己。

内侍心中叹了一口气,这差事真不好干,还以为是个美差,能提前跟魏王打打关系。现在好在,关系没打成,要再是劝下去,恐怕会让魏王忌恨自己。

传旨的内侍一脸无奈地离开了,以前只听说过三辞三让皇位的,怎么还有人连个王位也辞的。忽然,这个内侍心中一动,听说这位的封赏已经超越太子了,要当新太子了,可不是要三辞三让的功夫啊。

杨昭自是不知道对方的想法,接旨散了之后,他马上急匆匆地离开了。现在的形势让他有些发懵,他得和黄明襄好好商量商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