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天下安康 > 第八十二章 杨昭崛起

天下安康 第八十二章 杨昭崛起

作者:鸣奇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12-24 08:01:38 来源:转码展示1

气氛有些冷,看着黄明襄有些殷切的眼神,杨昭有些坚定地说道:“那六郎,孤若是选择战,又该怎么做?”

黄明襄说道:“若王爷敢赌上一把,那便要下猛药。baoxiaojianduan首先,王爷要上书圣人,请战救父,奏章要一道接一道的上。”

杨昭一愣,说道:“这不是胡闹吗?大父怎么会允孤领兵呢?”

“正是因为圣人不会同意,所以我才让王爷请战。王爷请战,不是让王爷真的去领军,而是要让天下人看到王爷反击胡虏的决心,让圣人、晋王乃至满朝文武看到王爷的孝心,就足够了。”

杨昭没想到还能这么做,他想说这不是欺骗吗?但想想,还是没有问出这么幼稚的问题。

“接着,对外,王爷要表现的很淡定,越淡定越好,不要刻意拉拢什么人,跟平日态度无二,最好让众人以为王爷跟不知道此事一样。但对内,王爷一定要强力镇压住整个晋王府,胆敢有异心的,一定要下狠手镇压,忽使王府有任何疏漏出现。”

杨昭点点头。这条虽然很难,但他明白黄明襄的用意。妹妹就做得很好。自己都没有信心了,如何让别人对你有信心。没人愿意支持一个软弱之君去做掉脑袋的事情。

“王爷不要怕得罪人,但一定要在朝堂上有自己的声音,哪怕对上太子也不用担心。若是圣人有意更换太子,一定会支持王爷的。剩下的事王爷根本不用去做,圣人会为王爷安排好一切的。”

杨昭点点头。

“还有,王爷最近要多去看看圣人和圣后。先前太子之事,秦王之事和现在晋王之事都让二圣心中烦忧,作为二圣最宠爱的嫡长孙(杨勇无嫡长子),王爷在此时刻,自当当仁不让的陪在二圣身边。”

“明襄有心了,孤记住了。”

这时,尧君素在门口求见,报杨昭,王妃请示是不是要准备晚上的膳食。杨昭突然被打断,很是生气,对着尧君素说道:“让她赶紧离开。”

尧君素离开后,黄明襄看着杨昭,问道:“王爷很不喜欢王妃。”

杨昭的脸上有些不自然,说道:“崔氏是前秦废妃的侄女,那个毒妇,竟敢毒杀亲夫,崔家真是好家教。”

黄明襄正色劝道:“王爷,现在离王爷最近的兵马中,除了家兄所部,就是武乡郡公(崔弘度的爵位)所部。现在武乡郡公很重要,王爷切不可因秦王事迁怒于王妃。当此之时,切勿因小失大。”

·····························································································································································

这时候,杨坚和独孤皇后也在谈着杨昭。

杨坚从军多年,知道刀剑无眼的道理,也不敢说杨广一定会回来。而且杨广若是丢了大军,作为制衡太子的棋子的作用也便废了,回来又能怎么样呢?

“这些日子,昭儿将晋王府打理的妥妥当当,又稳住了人心,使晋王府没有生乱。昭儿虽然年幼,但也素来老成,若是一旦阿摩真有个好歹,昭儿也能担得起更重的担子。”

当年杨勇的长子杨俨刚出生时,杨坚和独孤皇后一起抱来抚养他,杨勇却心中另有想法,连连派人索要。

后来杨昭出生,杨广主动将儿子交给杨坚夫妻抚养。

杨昭是被杨坚和独孤皇后养大的,二人又素来不喜杨勇与妾侍云昭训野合而生的长宁王杨俨,所以把对孙子辈的宠爱都放到了杨昭身上。从河南王这个天下第一郡王封号就可以看得出。

杨昭三岁时,在玄武门的石狮子旁玩耍,杨坚与独孤皇后到了那里。当时杨坚正患腰疼,举起手搭在独孤皇后肩上。杨昭看见了,便回避在一边。杨坚因此感叹杨昭天生来就有长者的心性,是谁教他这样做的?对杨昭感到很奇异。

后来,杨坚曾对杨昭说要为他娶妻,杨昭应声哭泣。杨坚问其缘故,杨昭回答说:“五叔未结婚时,总在您这里。一朝娶妻,就出外去了,数年也不得相见。我怕结婚后也要离开您,因此哭泣。”杨坚感叹他有至性,特别钟爱他。

独孤皇后想想生死未卜的儿子,又想想小小年纪便要重任在肩的孙子,悲从中来,轻轻抽泣。

杨坚将独孤皇后搂进怀里,独孤皇后靠在丈夫的胸口,说道:“那罗延,趁着我们俩还有时间,总得未雨绸缪,培养培养昭儿啊。若是阿摩真的回不来,至少还有昭儿能够担起这副担子。”

说着,独孤皇后的泪忍不住又落下来。她再是好强,也是一位母亲。一子刚去世,一子又身处险境,这时她的内心仿佛俱碎一样。

杨坚没有说话,思索着妻子的建议。

这几日,他整夜辗转反侧,难以入眠。长子杨勇已经彻底的伤透了他的心;三儿杨俊早丧;四儿杨秀奢靡骄纵,妄行不法;五儿杨谅肆意恣睢,好勇无谋。本来以为还有次子杨广能够继承自己的大业,但若是次子也去了,这万里山河,自己真的不知道该交给谁了。

想想那个自己亲手养大的孙子,杨坚的心里总算充满一些慰藉。或许自己的妻子说得对,孙儿杨昭仁孝贤明,或许可以继承这个庞大的帝国。

长安的风雨来到很快,而且每次都是那么急骤。站在风眼的人望着外边的人羡慕,而外边的人却拼了命地向进入风眼。

次日,河南王杨昭上书圣人,请求率兵救援晋王杨广。虽然杨坚没有同意,但也在朝堂上夸赞了杨昭的孝心和勇气。

长安城内外,一时俱传河南王仁孝贤明,有古之仁君之风。

第二日,监察御史张孝穆上书弹劾太子杨勇私通朝臣,阴窥圣人,意图不轨,在朝堂上惊起一番渲染大波。杨坚命大理寺卿赵绰严查,虽然最后查无实据,但太子左卫率苏孝慈被任命为淅州刺史,调出长安。

同日,河南王杨昭被任命为岐王,授任内史令,兼任左卫大将军。杨昭封地岐州,就在京兆的一侧。

自此,原本并不在众人眼中的杨昭迅速显赫起来。原来晋王麾下已经灰心丧气的旧部,也纷纷对杨昭纳拜。杨昭收拾好人心,开始走出了自己通向君主之位的第一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