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天下安康 > 第一百零二章 敌方意

天下安康 第一百零二章 敌方意

作者:鸣奇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03-08 07:52:42 来源:转码展示1

渊太祚也没想到自己运气这么差,本来根据新城中的内应提供的情报,城中军队不过数百人。联军数万人到来,一人一口吐沫,也把新城给淹没了。谁曾想这个时候安达儿这个狗贼正巧在城外,还及时退入城中,使得联军的突袭计划落空。

没能占领新城对于联军来说影响很大。

若是占领新城,他们在辽东腹地便能有一个支点,能够支持他们向四面出击,后路稳固,但现在都成了奢望。

乞乞买利为前军,眼看隋军退入城中,立刻指挥军队攻城。

镇屯第七营虽然因为内部原因,战斗力不强,但安达儿毕竟也算原高句丽名将。他直接接手城防,让城中精壮上城助战。又沿着城门拆房,以为滚木礌石。

眼看靺鞨人上前,城头羽箭、滚木,石块、金汤,尽往人密的地方倾泻,靺鞨人伤亡无数,却没什么战果。

渊太祚从后面率军赶到,连忙劝乞乞买利停止攻城,那样只会将兵力白白浪费在攻城战中。不若向西设伏,等待隋军援军到来。

渊太祚是不敢驱兵攻城的,当初新城的城防是他一手布置的,城中情况他很清楚,城坚池深能让人绝望。虽然隋军不到五千人,但没有什么攻城武器的他们,穷尽心思也别想破城。

这么多仗下来,渊太祚也总结了与隋军交战的经验教训,一不攻城,二不野战,就这么跟隋军耗着,找着机会给隋军一下子,零敲碎打。

乞乞买利其实也不想攻城,这不是他们的长处,今日只攻城了一次便损失不小。不过眼看着新城就在眼前,兵力也不多,似乎是唾手可得。听闻城中的物资海了去了,他又实在不愿意放弃。

最后乞乞买利还是强忍着贪婪的**,赞同了渊太祚的建议。击破隋军援军,再返回来占领新城也不迟。

乞乞买利和渊太祚乃率领八万人马向西,并不留军队包围胜捷城。

新城守军不过数千人,自保有余,若是想出城迎击,只能是不知死活。渊太祚巴不得对方主动出击,但想来是不可能的。

渊太祚也不愿在此空耗兵力,反而决定主力尽出,围歼隋军,这样胜算也多一些。

这么多战下来,高句丽人处处分散,总是被隋军围而歼之,这样的教训太深刻了。集中兵力,似乎才能打胜仗。

很快胜捷城被包围的消息便传到了襄平,闻询的黄明远大吃一惊,立刻便想到联军是从回跋河谷一线插入胜捷城的。

黄明远不由得摇头,自己之前还是他抱有侥幸心理,总觉得联军未必会走这条路,因此没有在此布防,谁曾想偏偏对方真的从这里打开局面。

此时的隋军分别集中在四平和白山,就像螃蟹的两支大钳子一样牢牢地牵制住对手,但因为中路放空,被对方直插胸膛了。

有些被动了。

这时众人纷纷劝黄明远赶紧救援胜捷城,否则一旦胜捷城告破,整个辽东将门户大开,对方不说攻城略地,就仅仅是烧杀劫掠,大隋就受不了。

而且若是真的让对方杀入辽东腹地,将会极大地打击隋军的士气与辽东百姓的向心力,若是再让他们和辽东内部一些本就不愿意投降隋军的抵抗分子联合起来,其后果将不堪设想。

众人纷纷进谏,黄明远看着地图,却不说话。黄明远很清楚,这时候大部分人的意见不过是人云亦云,做出正确的判断绝不是靠少数服从多数。

“克明(杜如晦字),能确定安达儿所部是正常在胜捷城附近?”

杜如晦听到黄明远的话,立刻明白黄明远的意思,便说道:“这几日关于镇屯第七营的消息日日送到司马署,按照行军速度,安达儿出现在新城,并无什么疑点。”

黄明远有些疑问道:“他不是应该早就到开原了。”

“安达儿和宁祖矛盾在军中闹得不可开交,准备阶段便在西安平耽误了两日。路上又行军缓慢,这才一直迟迟未到。司马署已经催促过安达儿多次。”

黄明远没有说什么,这并不代表安达儿可信,毕竟他出现在胜捷城实在太恰如其分了,合适的让人难以置信。

黄明远担心这是对方设的陷阱。

黄明远放下木炭笔,说道:“让席玭率部进驻抚顺城,然后让斛律进周率部进驻沈阳城,接受右侯卫军的指挥,两部没有命令,皆不得向胜捷城进发。再让水师进入小辽水,沿途布防,阻止高句丽人南下。”

众人不解,忙说道:“大将军!”

黄明远摆摆手说道:“放心,胜捷城丢不了。若是安达儿是忠,则四千多人马,足以抵抗缺少攻城武器的高句丽联军半个月了。若是安达儿是奸,则更好办了,胜捷城必然会在第一时间丢失,现在胜捷城还在我军手中,能够求援,其所图必然不小。”

众人深以为然。

黄明远转头向杜如晦问道:“克明,你觉得是哪种情况?”

杜如晦自考中进士之后,被留在兵部任职,后来又转任滏阳(今河北省邯郸市磁县)县尉,之后不久便弃官回乡。黄明远东征,因欣赏其材,特意征调杜如晦从之。这次建幕府,黄明远又力排众议,将没有什么资历和功勋的杜如晦提拔为将军咨祭酒,成为幕府重臣。杜如晦虽出身京兆杜氏,但对黄明远的知遇之恩也是倍加感念,满心敬服。

此时的杜如晦还不是那个“房谋杜断”的千古明相,只是大将军幕府之中一个幸进的年轻人。

听到黄明远的问询,杜如晦便说道:“我以为高句丽人下一步的动向也与安达儿是忠是奸没有关系?”

“这是为何?”

“这一次高句丽和靺鞨联军虽然来势汹汹,但既不能攻城,又不能与我军野战,所图者不过仰仗投机取巧之术,胜我几阵,扰乱辽东局势,然后乱中取胜。”

黄明远没抬头打断杜如晦的话说得:“你觉得渊太祚想怎么取胜?”

“围城打援。”

杜如晦没有犹豫地说道。

黄明远也将木炭笔圈到了虎啸坡。

就是这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