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天下安康 > 第五十二章 违抗军令(上)

天下安康 第五十二章 违抗军令(上)

作者:鸣奇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02-24 08:16:14 来源:转码展示1

渊太祚这么一大股部队离开新城西进,自是不可能瞒得住紧盯着新城的隋军斥候。

黄明祯得到渊太祚分兵的消息之后,便知道出击的机会到了。他不怕高句丽军队主动出击,就怕渊太祚打定主意在新城跟他死磕。因为小辽水阻隔的原因,隋军从河南岸的抚顺城向北岸发起攻击时必须先进行登陆战,然后再进行攻城战。战时既没法直接构筑防御工事,攻城武器转运也困难,对于隋军来说,新城是一个不可逾越的天堑。隋军不死伤个几万人马,根本不可能从渊太祚手中夺下此城。

黄明祯自率部赶到抚顺城,这一段时间一直不主动出击,反而命沈阳的右屯卫军频频出击,便是为了引诱渊太祚将目光转向沈阳城。

渊太祚西进之后,黄明祯也命副总管史祥率领右候卫一部留守抚顺城,其自率辽东左、右军五万人马,同样沿着小辽水南岸西进。

他要跟渊太祚来一场决战。

黄明祯当然不是要伏击高句丽军,因为想在沈阳和新城之间歼敌并不现实。沈阳到新城不过八十隋里,沿途是一片河谷平原,以渊太祚屡战屡败的谨慎,一旦遭遇隋军,他可以随时收缩回新城。

黄明祯真正的目的便是引诱高句丽军队往北,使渊太祚率部从沈阳方向北上,脱离新城这座坚城。

为此在战前,黄明祯便命令郭荣率领右屯卫主力秘密向开原方向运动。

他叮嘱郭荣,等到渊太祚出击之后,其部便化暗为明,将声势弄得浩大起来,做出攻击开原的架势,将高句丽人的军队目光全部吸引过来。

与此同时,右屯卫派一部军队,伪装主力,行军速度以每日不超过四十里往开原移动,继续吸引敌军的注意力。而郭荣则亲自率主力往南埋伏在越喜地(今辽宁省铁岭县),截断高句丽军北逃路线。

对于隋军来说,部队化暗为明的时间很重要,一定要在渊太祚出击之后才可以。这样消息经过一段时间的传递,等到传到渊太祚军中,渊太祚所部已经到了沈阳附近,无法返回,只得往北救援开原这个命脉之地。

若是时间早了,渊太祚就会从新城直接赶往开原,虽然沿途道路难行,但能少走百余里。若是时间晚了,高句丽主力便已经猛攻沈阳城,沈阳兵力不足,撑不了多久。

开原城是扶余城的南面门户,只要渊太祚还想要扶余城,得到开原被围攻的消息,他必然会向北救援开原城。

从新城到沈阳城八十隋里,从沈阳城到开原城二百隋里,沿途只有一条大道可行。尤其是从沈阳城到开原城,西面是辽水,东面是辽东丘陵,一旦进入这一带,前后左右根本腾挪不得。

黄明祯的主力从沈阳方向渡河,尾随其后,便可将高句丽军队堵死在沈阳——越喜地一线,面对隋军的重重围困,高句丽军队将插翅难逃。

在黄明祯的算计中,负责威胁开原并在越喜地伏击的是右屯卫大将军郭荣,负责守卫沈阳城的便是右侯卫大将军荆元恒,二人俱是军中上将,多经战阵,可以信赖。

然而就是郭荣这位老将,差点让黄明祯的计划付诸流水。

右屯卫大将军郭荣不是一名多么天才般的将领,也没有什么突出的贡献与惊艳的才华,他是靠着资历、年龄一步一步爬上来的。

郭荣出身太原郭氏,世代名门,其父郭徽与北周武帝宇文邕、隋文帝杨坚有旧,他本人又是北周大冢宰宇文护的亲信,还与杨坚少年交好,因此一直步步稳升。杨玄感之乱后,朝廷职位空缺,最有资历的郭荣才成为一卫大将军。不过此时他六十多岁,虽然在朝中算得上举足轻重,但其实精力、体力都大为不济,对军队的控制力也不强。

此时的郭荣一路向北,驻军越喜地。看着这一片郁郁葱葱的山岭,郭荣有些迟疑了。

他没有按照计划下令各军整顿工事,布置防御,心中却有了别的想法。

此地居高临下,面水背山,的确是一个打阻击的好地方。若是渊太祚北上,他可以半渡而击,将高句丽人压制在山岭和泛水之间,趁机破敌。

可郭荣担忧的是,若是真的按照黄明祯的指挥,设伏于越喜地,以右屯卫两万多人阻击高句丽数万精锐。如此固然可以破敌,但右屯卫军却要在此硬撼渊太祚数倍于己的主力部队。

渊太祚急于返回,必然是不计代价的攻击,双方在越喜地一番相持,到最后即使能等到黄明祯的主力来援,右屯卫军也必然伤亡惨重。

这一仗最可能的结果便是自己拼死力战成了替黄明祯这个小娃娃火中取栗,而所有的战果归于黄明祯,最后成全了对方。

郭荣不愿意。

若是今日定计的是黄明远,以黄明远的威望,右屯卫军哪怕伤亡再大,郭荣自是不敢有所懈怠,必然是不折不扣的完成任务。

但黄明祯不一样。

虽然黄明祯也多立功勋,但在郭荣看来,黄明远不过是籍兄之名的一个年轻人,靠的是黄明远的提携,没什么了不起的。尤其是黄明远命黄明祯统揽北线战事,负责指挥郭荣和荆元恒两个老将,郭荣心中早就不平衡了。

郭荣以为黄明远是故意抬举黄明祯,打压他。否则无论是资历、地位还是官职,黄明祯凭什么居于他和荆元恒之上。

荆元恒因为是黄明远的旧部,敢怒不敢言,但他郭荣却不畏惧。

因此郭荣自接到黄明祯的命令之后,虽然也依令行事,但心中的小心思却从没有断过。

在郭荣看来,他最好的选择是撤到开原,攻破开原城,占领这个北上的咽喉通道。然后扼守开原,在开原城阻击渊太祚,如此夺取开原的大功便收入囊中,而且坚守城池,伤亡也会小上很多。

虽然这与黄明祯的命令不符,但郭荣却不在意,只要他拿下开原城,立得大功,说什么都有理。

郭荣乃下令,全军向开原方向加速前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