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天下安康 > 第二十三章 叆河夜渡

天下安康 第二十三章 叆河夜渡

作者:鸣奇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02-24 08:16:14 来源:转码展示1

一场稀里糊涂的大战,高句丽人打得稀里糊涂,败得也稀里糊涂。

温达此时手上只剩下三万多人,困守乌骨城中,虽然兵多粮足,没有陷入绝境,但其实已经置于死地了。

前有隋军主力,后面可能也有隋军主力。这数万精锐困守孤城,既不能阻挡敌军,也不能牵制敌军,再守在这里,又有什么意义呢?

温达准备放弃乌骨城,回援平壤。

但想走不是那么容易的。高句丽军队新遭败绩,伤亡惨重,士气低落,一旦大举突围,战力堪忧。且若是往南突围,谁知道南线会不会有隋军的埋伏。

手底下就这点军队了,温达不敢冒险。

此时军中不少人也知道困守乌骨城也不是各办法。但对于现在的局势,却都是无计可施。

“大兄,咱们是不是准备突围。”

禹平仁虽为大军参军,却不是温达的心腹,而是兵曹参判(相当于兵部侍郎),实打实的朝中重臣。所以他对于现在高句丽军队情况也没有什么避讳的,虽然是向温达请求,但其实也是一种要求。

当然,这更是对温达指挥能力的一种质疑。

温达明白禹平仁的意思,但也不以为忤。

突围是一定的,问题是怎么突围。

“禹参判,我有心突围,但担心隋军在我后路埋伏,所以始终未曾下定决心。不知禹参判对此可有何良策。”

禹平仁这种老政客,若是让他朝中倾轧,他自是得心应手,一下子想出来的十条八条计策也是可能的。但若是让他力挽狂澜,那是难为他。

因此对于温达的问询,禹平仁一时语塞。

“唉!”

禹平仁不由得叹息道:“走又走不了,打对面的隋军却又不打,隋人到底想干些什么?”

若是隋军此时发动攻击,众人虽疲于守城,倒结果还让众人接受,毕竟对方的目标是固定的。但隋军一部屯于凤凰城,一部隔着十余里安营扎寨,就如同一只黑暗里的猛虎一般,虎视眈眈却始终不出手,却是更令所有人心寒。

禹平仁不由得说道:“若是我们也能像那些隋军一样,跟飞一样神迹般的突破叆河就好了。”

温达此时脑子一闪,突然出现一丝灵光。

自己怎么把隋军强渡叆河的方式给忘了。隋军可以强渡,他们也可以啊。

叆河两岸的山岭之上,多是巨木,扎成竹筏,他们也能顺着叆河一路向南,突至鸭渌水一些,到时候便可顺利返回平壤了。

想到这,温达忙招军中大将商议突围之事。

温达热情似火,不过众人对于温达的想法却并不看好。靠着木头临时扎制的木筏强渡叆河,这听起来怎么这么不靠谱。

面对众人的质疑,温达只有一句话,“隋军可渡,我军亦可渡。”

或许是众人不愿意再留在乌骨城,因此对于温达的建议,只得赞同。

温达于是命人偷偷前往城外砍伐树木,打制木筏。

实际上要想突围,最重要的的便是瞒过隋军。城外还有不知道多少的隋军。一旦让隋军发现了他们的真实目的,在高句丽军队偷渡之时发起攻击,到时候身在木筏之上的高句丽军队,将没有丝毫的反抗能力。

温达为了成功的骗过隋军,乃命人在城外深挖沟渠,又抬石上山,做出一副要坚守城池的样子。

高句丽军队经过数日连续不歇的奋战,终于在乌骨城东侧的山上,打造了数百架大型木筏。

温达担心隋军发现,所以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回返,只能在一夜之间偷渡成功。

这日傍晚,便到了计划偷渡的时候。

三万多高句丽将士,除了极少部分被留在城中的,作为疑兵,瞒住隋军的斥候,其余尽皆从东门而出,悄悄进入高句丽山东面的山林之中。

整个山林里面,温达隐藏了数百艘木筏。

此时月光稀疏,视线不清,可没人敢打起灯火。

众人将木筏推入河中,然后上了木筏。此时因为是夜里,光线不好,很多人竟然直接掉入水中。

一只一只的木筏被推入河流之中,然后顺着叆河,向南而去。

温达站在岸边,遥望这山岭孤城,悲从中来。这一次离开,不知道此生还能不能再返回。

这时有斥候上前来报。有隋军的巡逻队正向这个方向而来。

温达大吃一惊,一个小小的巡逻队,他当然不放在眼里。可他担心的是巡逻队发现他们的踪迹之后,会引来隋军的主力。

他们当然可以撤回乌骨城,可偷渡的机会只有一次,若是这一次被隋军发现,接下来隋军必然会加强叆河沿岸的防守,再想偷渡便不可能了。

而且更重要的是,叆河之中,尽是高句丽的士兵,他们在没有防护的木筏之上,可没有丝毫的自保能力。

温达心悬在嗓子眼里,只能命人上前,伪装成斥候,去阻止对方。

不过很快危机解除。隋军巡逻队员似乎也担心过于深入高句丽人的地盘,只是逛了一圈,便选择了返回,并未发现偷渡的高句丽军队。

经过这一番波折,温达下令,全军加快偷渡的速度。

这时河中又出现风波,不知是什么原因,一只木筏在行军的过程中,突然解体。木筏之上的士兵纷纷落入河中。

这些高句丽士兵可不擅长凫水,纷纷溺毙于水中。

后面的人眼看木筏不牢靠,更是担忧,连木筏都不敢上了。

还是温达亲自登上木筏,在河流之中给诸将士做示范,众人才敢上木筏。

一番渡河,直到天色大亮,大部分的士兵都已经渡河而去。

此时温达发现,木筏不足,势必要回来接剩下的数千人。温达只得命令,最后一批木筏不必赶到鸭渌水,而是择地上岸,然后回来运送剩余士兵。

在温达想来,只要躲过今日隋军的斥候,到了鸭渌水,再转运一日,众人便也可以完全渡江。

可温达不知道的是,这最后的四千多人,最终也没有赶上主力部队。

一横木筏,行于江中,缓缓向南,温达带着满腔的不甘,离开了乌骨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