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天下安康 > 第十八章 猛火油

天下安康 第十八章 猛火油

作者:鸣奇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02-24 08:16:14 来源:转码展示1

以今日战斗的情况,哪怕赵善仁部再是负隅顽抗,隋军歼灭赵善仁所部也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但温达不会给隋军这么充足的时间。

此时进攻不利,为了减少伤亡,张文远准备试验一下黄明远发明的新式武器。对于张文远这些丰州系将领来说,充分发挥武器优势是他们行军作战中又一重要战术特点。

这时从大营之中赶来的高元备,用大车推来了无数的陶罐,还有一批可拆卸的投石器。这些投石器算是最简易轻便的投石武器,就是用四根支撑立柱、一根横梁加一根杠杆组成,三个成年人用一盏茶的功夫便能组装成功。不过这种投石器在攻城战场上很是鸡肋,也就可以投掷十多斤以下的东西几十步远,投掷石块威力很小。

而这些陶罐,有大有小,大的有七八斤重,小的不过半斤,都可以拿在手里。这些陶罐,无一例外都只有一个小孔,而这些孔也被木塞密封的严严实实。

等到骑兵撤出,步兵列阵。

投石车被推进到和高句丽人隔着只有几十步的距离。这时一批高壮的士兵,两各手持几个陶罐,突入阵前,将陶罐向着敌军掷去。

这些陶罐投到敌军阵中,纷纷破碎,罐中的黏油性的液体也一时飞溅。

这时后面的投石器也开始轰鸣,无数的陶罐落到高句丽军的阵中。陶罐纷纷破碎,到处都是那种黏黏的液体,粘的人身上、兵器上、铠甲上到处都是。

高句丽军队一时还不清楚这是什么,不过这些陶罐对他们几乎没有什么伤害,只是弄得黏兮兮的,还有些发黏,然后感到不舒服。高句丽军队在狐疑中又有些嘲讽,隋人怕是没有别的办法,只能用这些脏兮兮的东西来发泄愤怒了。

突然隋军阵前,一批弓弩手,各持火箭,向高句丽军队射来。

高句丽军队纷纷举起盾牌避箭,可出人意料的是,这些火箭遇到他们的盾牌,立刻火烧起来。

很快火焰沿着那些粘稠的液体,烧得到处都是。整个高句丽军阵之中,燃起汹汹大火,四面的士兵纷纷被火点燃,不住地哀嚎。

这火势太过突然,且速度极快,很快肆虐到整个前军。而且带起的滚滚浓烟,弄得众人喘不过气来。

这些黏稠的东西便是石油,不过此时他还叫做石漆,历史上这个名字要到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才会出现。我国很早便使用石油,尤其是陕北高奴县(县治位于今陕西省延长县),“高奴有洧水可燃”,水上有外溢石油漂浮,可以自然收集,根本无需后世那样打井开采。

这些年黄明远研究石油提炼的技术,通过高温加热使石油分离,经冷却后调合为不同油品。虽然技术不怎么样,也没什么大用,但也研制出一批石油武器,就是这种投掷攻击为主的猛火油。

这种猛火油提炼的纯度不高,不仅会引起大火。而且在起火之后,由于氧气不足,会有大量未燃烧的成分形成一氧化碳、碳粉或者其它副产物,在战场之上,几乎就是最猛烈生化攻击。

此时高句丽人之中,一面是熊熊烈火,一面是滚滚浓烟。众人避无可避,又无法灭火、避烟,没多久便有人被烧死。

赵善仁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大火,也是大吃一惊,可他能有什么办法。他猜测大火烧得这么快,和隋军投掷的那些陶罐有关。

此时根本无法灭国,只能和隋军搅在一起,防止他们再次投资这些陶罐。

赵善仁大呼道:“向隋军冲,和隋军冲到一起,他们就不敢点火了。”

高句丽人中还真有相信的,众人被烧得焦头烂额,此时纷纷向前,冲向隋军。

张文远早就预防此事,玩火者定要防止烈火反噬。

张文远早就命归义军准备了上百具高丈余、宽一丈的大盾牌,这些盾牌有上千斤之重,需要数人扛着。而且这些盾牌下部有突出,可以很容易地扎入地中,防止倾倒。而且为了防止这些盾牌起火,张文远早就命隋军在盾牌之上涂抹了一层厚厚的泥浆。

高句丽军队冲上来拼了命的来回地撞击这些大盾,另一侧归义军死死地扛着巨盾,双方来回角力。

这时更多的陶罐被投掷到高句丽人的军阵之中,大火飞扬,无数人被烈火所烧。前军一片火海,到处都是凄厉的哀号。

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为铁人,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不畏烈火。所以面对这熊熊烈火,原本坚如磐石的高句丽大阵,开始崩溃。

很快火势向南方蔓延,后军的士兵为了避免火烧上身,纷纷掉头就跑。刚开始还是一个、两个,然后越来越多,成了成群结队的态势。高句丽军队的溃逃没多久便引发了全军雪崩之势。

全军开始乱了起来,指挥变得无效,而中军的赵善仁也无计可施。

无数的人向南逃去,然后相互裹挟,高句丽军正式崩溃。

一场原本势均力敌的大战,此时变成了一场追击战。

山岗上的张文远,一直紧绷着的眉头终于舒展,脸上也露出了微笑。他命人停止投掷瓦罐,又命两翼的隋军开始追击。猛火油太过珍贵,不宜浪费。而且隋军一向提倡抓俘虏做苦力,现在辽东劳动力匮乏,这些溃乱的高句丽军正是最好的俘虏。

隋军的火箭也停止射击,至于那些还在血与火中挣扎的高句丽军队,为了避免他们将火传到隋军身上,只得全部射杀。

战场上的高句丽军队越来越少。隋军开始有组织的三五成群,清理高句丽残兵。这些能够坚守的都是高句丽的精锐,势必不能留的。

还在中军坚守的赵善仁,此时头发散乱,浑身是血。他身边的军队越来越少,他带着最后的部下一直在拼杀,直至这些军队一个一个战死。

赵善仁满身是伤,已经无力再战。他看着这夜色,这大火,这满世界的鲜血,喃喃地说道:“末将对不起大兄(温达官职),今唯有以死当国。”遂自尽而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