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天下安康 > 第一百零九章 兵败临清

天下安康 第一百零九章 兵败临清

作者:鸣奇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02-24 08:16:14 来源:转码展示1

而与此同时,杨玄感的进军也不顺利。

唐祎之前早就派人前往河内各地,传讯杨玄感叛乱的消息,令其守城据敌。虽然大多数的县城也没那个能力,但是偏偏杨玄感运气不好,正好在必经之路上遇到了难啃的骨头。

时新乡令(今河南省新乡市)为张季珣,乃是前都水监张祥之子。张季珣之父张祥便是当初跟着黄明辽在恒州抵抗杨谅叛军的前并州司马。张季珣少慷慨有志节,此时不过二十二岁,闻听杨玄感在黎阳叛乱,他便拿出家财,招募当地百姓,准备讨伐逆贼。

张季珣不过是个县令,手上只有衙役、兵丁不过二三百人,其余尽是一群百姓。

县里众人对其意图讨伐杨玄感叛军的做法全不看好。若是仅凭这些乌合之众便能成功,那大隋官军岂不成了笑话。

诸人也纷纷劝张季珣,若是有心为国,不若紧守城池,不纳敌军,也算全了忠义,没必要白白去送死。

张季珣却是一脸坚毅地说道:“若人人面对叛逆,只想着保全自身,那逆贼何时能平。季珣不畏死,独畏不能为国家尽忠。”

众人皆为其所壮,纷纷相从。

张季珣的妻子是黄明远的八堂妹,也是其四叔黄律的长女。黄明远熟读《隋书》,大隋三十七年历史上能人无数,忠臣也无数,可既有能力同时又忠义无比的,堪称节烈的,唯有张须陀、尧君素、杨善会和张季珣四人。

张季珣率领数百士兵,死守洛口仓三年,对抗李密十余万大军,却执志弥固,誓以必死。张季珣爱兵如子,士兵无一离叛,战至最后一兵一卒,遂为李密所俘。张季珣面对强虏,临危不惧,高声骂贼,视死如归,最后竟然感动了李密,后为翟让所杀。

黄明远后世每每读到这里,都击节惊叹,潸然泪下。

其父张祥后来调任都水监,黄明远便有心收服这个忠义之人,遂与张家联姻,将堂妹嫁给了张季珣。

黄明远八妹婉娘,比张季珣小一岁,听闻张季珣要拿出家财,招募义军,便也将自己的嫁妆拿出给丈夫使用。

“你我夫妻本是一体,既然夫君矢志为国,甘愿舍家弃业,我身为夫君妻子,安得拖夫君后腿。”满城闻之,皆被夫妻二人的节烈感动。

张季珣于是招募了一千五百名义军,连同衙役、官兵,赶往临清关(今河南新乡市东北,古黄河北岸,非明清时期的山东临清钞关)。

临清关锁永济渠,是杨玄感南下最迅捷之路。

张季珣当然清楚自己的实力不足,根本不足以击败杨玄感,但是他若是仗着临清关的天险,便能死死拦住南下的叛军。

此时临清关守将乃是鹰扬郎将刘岿,他惊闻杨玄感叛军正沿运河南下,正不知如何是好。

时有杨玄感派遣的劝降使者南下,劝刘岿兵少,不足以挡杨玄感大军,不若投降,也能享得富贵。

刘岿正纠结的时候,张季珣来到临清关。

听闻刘岿有心投降,张季珣勃然大怒,直闯刘岿的大营。张季珣骁勇,竟无人可挡。

张季珣进入刘岿大帐,正好遇到杨玄感使者在逼迫刘岿。此时张季珣闯入,二人皆是吃惊。

杨玄感的使者不悦,便问道:“汝是何人?”

张季珣说道:“新乡令张季珣,汝又是何人?”

那使者有些骄傲地说道:“吾乃楚公使者,特来劝降尔等。既然你是新乡令,那正好与刘郎将一起去拜见楚公。”

张季珣听此眉毛一挑,忽然抽出腰间的佩刀,一把刺入此人的胸膛。张季珣又抽出横刀,接着便一刀剁掉了此人的脑袋。

事变发生的太过迅速,众人都没有反应过来。

刘岿一愣,才大怒地说道:“张季珣,你疯了!”

张季珣与刘岿同在一地为官,之前倒也熟识。张季珣指着刘岿的鼻子说道:“不是我疯了,而是你疯了。刘郎将,你难道要追随叛军,你可要想清楚了,从逆是什么下场?”

刘岿一个激灵,一屁股坐在了凳子上。

忽然他有些惊醒,又赶忙站起来说道:“不不不,这逆贼使者前来劝我,我本来也是要斩杀的,正好你赶来,我才落你一步。”

张季珣也不想过分逼迫对方,省得再起波折,只得冷冷地说道:“这样最好!”

张季珣提着使者的人头去晓谕三军,刘岿只得跟在张季珣之后,倒像个失魂落魄的斗败公鸡。

不过刘岿也知道,使者一死,自己也没有了后路,只得跟着张季珣抵抗叛军。张季珣是卫公的堂妹夫,关系直达天听,他不敢与之相抗,遂使临清关的主导权完全落入张季珣的手中。

临清关有兵千人,算上张季珣带来的一众募兵,接近三千人。

这些人出城野战是不行,所以张季珣便命众人深挖壕沟,广备滚木礌石于城墙之上,等待叛军到来。

杨玄感一路南下,到达临清关外,此时发现他派出使者的头颅正好挂在了临清关上。杨玄感勃然大怒,便下令攻击临清关。

张季珣自是不惧,乃命军队沉着应战。虽然张季珣所部多是一群百姓,但临清关险峻,又有黄河为依托,因此滚木礌石和弓箭齐上,打得叛军伤亡惨重。

杨玄感手上什么攻城器具都没有,只得干瞪眼。

而且杨玄感手上能战的士兵只有黎阳仓的万人,还被分为好几部分,他根本不敢在此挥霍。

于此同时,杨玄挺也来信报唐祎返水,河内城没有攻下。

众人大惊失色,李密更是担心唐祎会告密朝廷,使得洛阳朝廷有了防备,到时候杨玄感军不仅突袭不成,还会被朝廷征调的各军围剿,因此他们决不能再在临清关下耗费太多的时间。李密只得劝杨玄感南渡黄河,绕道荥阳。

杨玄感此时也只能痛恨自己错信了唐祎,误把奸臣当做忠臣。他眼巴巴地望着对面的临清关,也知道短时间内难以攻克,只得转道向南。

眼看杨玄感的叛军转道南下,张季珣虽然想追击,却无能为力。张季珣很清楚,若是依靠城池,他手下这群农民还能据守一段时间,若是从后追击,与叛军野战,怕是会立刻崩溃,因此也只得看着杨玄感等人离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