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天下安康 > 第一百零二章 定国之策

天下安康 第一百零二章 定国之策

作者:鸣奇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02-24 08:16:14 来源:转码展示1

黄明远听到李景的叙说,虽然没能竟全功,但毕竟将战线推到了小辽水以北,总算还给自己留了一些回旋的余地。否则盖牟城没有攻破,北面的高句丽部队便能通过盖牟城持续不断的对隋军发动攻击,只守木底城、白岩城外围防线的计划便就要落空了。

黄明远赶到六和城,早有太监张诚将黄明远迎了进去。

“卫公,天子心情不好,切记不要触怒天子啊!”张诚小跑着跟紧黄明远,絮絮叨叨地说着。

黄明远到了杨广正殿外,早有内侍给他打开门,放他进去,然后又从外面关上门。

“见过圣人!”

黄明远进来时杨广正在凝神,听到黄明远的声音,仿佛如听到天籁一般,立刻站了起来,上前将黄明远扶了起来。

“明远到了!”

二人顾不得寒暄,便转入正题。

“明远,杨玄感反了!”

此时杨广的话音里,满是疲惫。他虽然并不在乎反叛,甚至很隐隐希望看看有谁会忍不住跳出来,但是真的到了这个时候,还是一阵无力感。

“杨玄感在黎阳谎称来护儿因失军期而造反,起兵作乱,整个河北不少地方从之。而今朕也不知道到底谁还能信任,唯能用者,便只有你了。”

黄明远赶忙说道:“圣人勿虑,杨玄感者,一匹夫矣,粗疏无用,必难以成事。”

听到黄明远的话,杨广稍微放宽了心。

“明远可有何良策平贼?”

黄明远来的路上也思索了良多,实际上杨玄感之乱主要在于其影响,其本事的叛乱不足为虑。虽然这次叛乱声势浩大,但并没有持续多久。

黄明远乃说道:“臣以为杨玄感在黎阳作乱,若是想袭取天下,可有三策用之。”

杨广赶紧问道:“哪三策?”

“其一,北击涿郡,东扼临榆关,外连突厥和高句丽,阻止天子回中原,此为下策。我数十万军队东征高句丽,且涿郡、北平、临榆皆有大量军队,若想突袭成功,百中无一。我亲自领大军讨之,必能破之,此策最多有半成胜算。

其二,昼夜兼程,袭取潼关,取关中而据险,此为中策。不过大隋在关中多布军队,从黎阳到长安又有千里之遥。杨玄感之兵,多为河北河南新募之徒,根本舍不得离开家乡。因此光是路途长远,他也很难胜之,此策最多有两成胜算。

其三,振臂一呼,利用杨素的影响力使四方响应,然后西进攻击洛阳。若此战得胜,则又能苟延残喘一段时间,以洛阳之情,兵备松弛,又无良将,此策可有五成胜算。”

杨广听了有些失神,然后便问道:“那杨玄感会选择拿一策?”

“第三策。杨玄感这个人,优柔寡断,重视虚名,又无长略,他能做的不过是攻击洛阳,以图眼前之势。”

“啊!那洛阳岂不是危矣。”

黄明远接着说道:“三策之中,下策成功率虽然低,但一旦得胜,则大势必易也。中策虽然难行,但若是攻下关中,结连关陇世家,则杨玄感便可立于不败之地。

然而此两策虽然看起来效果更好,但根本无法实行,所以我才说是下策和中策。唯有攻击洛阳,虽然易胜,算是唯一一个可能成功的策略。但洛阳是四战之地,以洛阳抗衡天下,必败矣。”

杨广这才舒了一口气。

杨广忽然又问道:“若是让明远选,你会选哪一条?”

黄明远不知道杨广的意思,便说道:“我哪一条也不会选,当今天下,造反者不会有好下场的。”

杨广默默地点点头,也不知道他是赞同黄明远的说法还是黄明远的作为。

杨广对黄明远说道:“今日征讨高句丽,本为讨逆,然杨玄感这个逆贼,不沐天恩,阴谋作乱,孰不可忍。为今之计,唯有先行返回中原,平定杨玄感之乱,再行征伐高句丽。”

历史上杨广便是这么做的。放弃了大量的辎重、物资往回赶,最后被趁虚而入的高句丽缒在后面痛击,损失惨重。至于再次征伐高句丽,国内的局势根本不允许,第二次东征高句丽便成为了绝唱。

这种结果不是黄明远愿意看到了。

“圣人明鉴,臣以为回师平叛的同时,不必放弃高句丽战场。”

杨广一愣,看着黄明远问道:“明远此言何意?”

黄明远便说道:“杨玄感之叛,虽然看似来势汹汹,声势浩大,其实不过是杨玄感籍父之名,既无根基,也无人心。只等我军主力到达,便能立刻击破之,不足为虑。而对于大隋来说,高句丽之战已经打到了关键的时刻,我军屡战屡胜,高句丽失败已成定局。少则半年,多则一年,高句丽必亡,若是我们放弃这个机会,给高句丽喘息之机,则再想攻灭高句丽,又要废九牛二虎之力了。

臣以为由臣亲率精锐骑兵,星夜兼程,赶往洛阳平叛。而留一大将,只统帅十余万府兵,在辽东稳定局势,稳守战线。等我平乱之后,再返回辽东,一鼓作气,攻灭高句丽便指日可待。”

杨广低着头不住地思索着其中的利弊。

放弃征讨高句丽的战果,杨广肯定不愿意,但是杨玄感之乱,关系到社稷安危,也不能忽视。

“明远有多大的把握可以击破杨玄感。”

黄明远立刻抱拳应道:“请圣人放心,只要明远率万骑赶到黎阳,必破杨玄感。”

“好!朕的大将军从来没要让朕失望过。”

黄明远如此豪言壮志,倒是让杨广信心猛增。

“明远可言如何部署。”

黄明远便说道:“圣人明鉴,我以为我亲自征调军中骑兵三万骑,星夜往黎阳赶,以为破敌。而朝廷原征调的丰州、代州、朔州、幽州等边镇兵马,可使其立刻回归本镇,谨防杨玄感与胡人勾结,入我边塞。

至于圣人则统帅大军,其后回返,而各卫则可分批次赶回河北。

至于辽东,臣请右武卫大将军李景和平州总管黄明祯二人,统帅臣麾下十余万府兵和两万多高句丽降兵,共守辽东。”

“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