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天下安康 > 第五章 和尚皇帝

天下安康 第五章 和尚皇帝

作者:鸣奇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12-24 08:14:45 来源:转码展示1

对于杨广来说,不管最后查到的结果是什么,他都准备将之泼到朝廷世家的头上,他准备再次清洗一部分不合作的世家,再狠狠削打一番对方的声望。gsgjipo

此事在杨广的眼中,已经从事关佛、道的邪教生乱转移到世家大族对他的阴谋对抗上。自始至终,杨广都只认为能够威胁其统治的是世家大族,至于佛、道两家,再是庞大,终无兵马,难以成事。

至于黄明远的建议,杨广最后还是没有下定决心是否整治佛、道两派。毕竟佛、道两家,虽不掌握权力,可涉及到的事情太大,容易导致的连锁反应也太多。不过杨广也同意全国范围内打击邪教,尤其是针对河北、青兖等原北齐故土内的邪教组织。

然而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定鼎门事件还没有结束,河北的僧人高昙晟便在涿郡怀戎县(今河北涿鹿市)发动了叛乱。

高昙晟,无论是中国宗教史还是中国造反史都不得不提的一个人物,并不是他势力有多大,能力有多强,而是因为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和尚皇帝。朱元璋只是曾经当过和尚,然后投军,做到了皇帝,而高昙晟则是直接率领一群和尚造反,然后称帝。

高昙晟本来只是怀戎县的僧人,仗着家族势力,自称是北齐皇室之后,广招羽翼,聚众数千。尤其是他在寺院之中,养了数百名武僧,整日里不说念经拜佛,打坐参禅,而是专习武艺,打熬身体。这些人全无出家人的慈悲心肠,而是仗着武力在怀戎县欺男霸女,剥削百姓,无恶不作。

而怀戎县又在太行山以北,靠近口外。朝廷的势力在此多有不足,而高昙晟作为一个和尚,又有着家族势力的支持,在怀戎县势力很大,其气焰也越发嚣张。

大业五年十二月,正值年尾,怀戎县百姓普天同庆,官民也一同举行祭祀活动,引得很多人前来围观。

高昙晟率领五十僧兵突然闯入祭坛,杀掉正在祭祀的县令及守将,然后裹挟全城人民公开造反。占据县城后,高昙晟自称大乘皇帝,国号“佛”,年号**,立尼姑静宣为皇后。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这年头想要造反的人并不少,真正去造反的人也不少,可是如高昙晟这般把造反当做儿戏的还真是少要。

高昙晟占据怀戎县之后,既不攻城略地,扩充实力,也不积极备战,防范隋军的围剿,而是发了几十份招降告示送给周边的隋军州县。

高昙晟对着周边隋朝官员,以及土匪、流寇,纷纷封官许愿,令其依从,使得整个怀戎城内,“公爵满街走,总管多如狗”。

可惜这一切都是高昙晟的自嗨自乐。

怀戎县叛乱之后,消息传到蓟县,很快幽州总管府的驻兵便兵发怀戎城,不到三日,隋军便攻破怀戎城,而高昙晟本人也死于乱军之中。

一场闹剧一般的造反不到半月便被平定。

而此时的怀戎县已经是一地鸡毛,高昙晟占据怀戎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内,便令全城半数以上的男子全都出家做和尚,而女子则尽皆为尼姑。他又将城中的官府尽改做寺庙,而把他的寺庙改作为宫殿,所有文武大臣,也尽皆剃去头发,身披袈裟。

等到隋军破城,满城的男子,都剃成了秃瓢,令人哭笑不得。

高昙晟的叛乱来到快去的也快,但其背后却有着无数的隐情。

这高昙晟在怀戎县盘踞多年,也不是傻子,现在大隋正强盛之时,高昙晟如何敢逆势造反?

原来去年年中,怀戎县来了一个道士,寻上门来。说也奇怪,和尚、道士本是两家人,生来便是敌人,相互见了,不痛殴对方也就罢了,这道士怎么敢到和尚门前。

高昙晟本以为这道士消遣自己,就要让人将其痛打一顿轰出去。

没想到这道士还真有点本事。道士一见到高昙晟,倒头便拜,口里念念有词。高昙晟满是疑惑,这道士便告诉高昙晟他会望气,而高昙晟身边有五色祥云环绕,气运不凡,非常人也。

高昙晟大喜,乃让这道士给他算上一卦。

道士算完之后,直惊呼高昙晟乃是西方的佛子降世,将要直登天子之位,御极天下,麾下也会有西方十八位金身罗汉下凡助阵,替佛子扫平天下。

道士的话说道高昙晟的心坎里,他大喜过望。高昙晟一直认为自己有北齐皇室的血脉,登基为帝,乃天理昭昭之事。

此后高昙晟将这个道士引到家中,视为军师一般的人物。这道士也给高昙晟出谋划策,很快便使得高昙晟的势力大涨。而高昙晟对其也越来越信任,最后竟达到言听计从的地步。

这在祭祀之时袭杀县令便是这道士献的计。

占据怀戎县城之后,高昙晟志得意满,在众人劝说之下,他便得意洋洋地登基做天子了。

而隋军围城,大厦将倾,高昙晟这才发觉之前的道士已经不见踪迹。此时他进不能进,退不能退,而本身也没有多大是才能,只能仰仗身边数百名和尚兵,最终怀戎城破。乱军一拥而上,高昙晟被争强功劳的众人给杀死。

临死之际,高昙晟还念叨着他的军师,他是佛子降世,有十八罗汉助阵,你怎么就突然跑了。

殊不知那道士并没有骗他,他果然在今年成了天子,还有了一个尼姑皇后,只是没想到的是这天子只做了不到半个月就死于非命。

而此时远在三百多里外的蓟县,一个道士正骑着一匹瘦驴悠哉悠哉的赶路。这道士邋里邋遢,也看不出真实的年龄,如果黄明远能够在这里,便能认出这个老道士便是离开自己快要十年的凌敬。

而此时的凌敬已没有当年初出茅庐的青涩模样,他只是一个脏兮兮的游方道士。

幽州总管府平定了辖区内的叛乱事件,很快上报到天子那里。若是平日,这般叛乱也不过是几个愚夫愚子的闹剧,甚至都到不了天子的桌案上,可事涉僧侣,刚过去的定鼎门事件还没有落幕,谁也不敢将此事隐瞒天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