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天下安康 > 第八十章 榜上有名

天下安康 第八十章 榜上有名

作者:鸣奇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12-24 08:14:45 来源:转码展示1

经历过六天五夜的考试,房玄龄感觉自己好像大病了一场。baoxiaojianduan交卷之后,房玄龄拖着疲惫的身躯从科举院走了出来,呼吸一口新鲜空气,顿时感觉脑子清明了不少。他的小火炉第二日便没有再用了,要不然天天羊肉泡馍,真成了来野餐的了。

一同出来的杜如晦等人,比他还惨。房玄龄有黄明远提醒,准备还充分,至于杜如晦等人,哪里经历过这般场合,在这巴掌大的地方渡过了六天五夜,真的像割了一层肉一般痛苦。不少人都是被院里当兵的给扶出来的。

反而是出身贫寒的宋正本,从小过的日子远比这要艰难的多,虽然数日辛劳,但总算是有吃有喝,因此反而不觉得难熬。

“我终于又活过来了。”

“这怕不就是圣人说得‘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伐其身’了。”

“我带的点心第三天就吃完了,若不是鲁国公让人提供了热水热饭,我等怕是已经饿死在里面了。”

众人七嘴八舌,无不庆祝自己的劫后余生。

放榜之日,要在十日之后,众人还得滞留洛阳一段时间。这些士子来自天南海北,家境、身份也千差万别,考试之前,不少人苦读,也没多少人出来玩乐。这一考完,不少人如脱缰的野马,开始依红偎翠、灯红酒绿肆意放荡起来。

整个洛阳因为这些涌进的士子,也显得格外繁华、生机了不少。

不过黄明远等人却没那么幸运,这时候众人要忙着阅卷。数千份考卷,需要一一弥封起来,幸好无需誊录,否则过程更麻烦。

不过这也没法阻止草率阅卷的发生,数千份试卷,哪看得完。阅卷官分别是黄明远、元寿、崔仲方、虞世基、高构、刘炫、诸葛颍、柳拚、苏夔、庾自直十人,除了正副主考官外,刘炫是着名的经学家,诸葛颍、柳拚、庾自直三人这是杨广的御用文人。

为了减少对考试结果的争议,黄明远直接引入了打分制。两场考试各五十分,最后进行累加。

除了黄明远以外的九位阅卷官分成了三组进行共同阅卷,这样使得每份试卷有三个人进行阅卷打分,最后的结果还要报到黄明远这里核准。

十人几乎用了好几个通宵,才把这些试卷改完。

可能是大隋这些年累积了无数的人才,虽然这次考试的题目新颖,但九十五分之上的,有数十人之多。当然这也与题目相对简单有关,参与考试的大多都是中小家族以上出身,对朝政和公文本就熟悉,因此考试起来也便得心应手。

不过从第二场的策论来看,倒还真有不少人才。

黄明远为此来专门收录了一些成绩不高,但是策论写的很好的考生,这些人都是因为出身低,没有经验,这才写不好公文的,但是光凭策论也能看出其见识、学识,经验是可以培养的,但思维、目光有时候也看天赋。

等到排名的时候,大家争议又来了。现在还没有殿试这一环节,因此这场考试便要定最终名次了。虽然大家都有分数,但满分的有五六个之多,总得有人第一。

众人拿着卷子相互争吵,但互不相让。很明显一个进士科第一名并不重要,但排名却是代表了地域势力的争夺。

虽然现在还弥封着,但考生的政治倾向却看得出来,由此以此推论身份也便不难了。

黄明远呵斥众人一顿,也不管你是谁,这时候闹成这样成何体统。

最后黄明远定下这六个满分的统一列为进士科甲等,以成绩定名次。至于成绩,十名审阅官再次分别阅卷,统一打分,然后再算。

这样虽然有恶意打分的情况,但至少让所有人无话可说。而且黄明远还要求去除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再算平均分,基本上做到了真正的公平。

如此折腾一番,六个人的成绩终于出来了。

黄明远亲自拆封,高构、苏夔统计,虞世基誊名,将这六个人的名字写在一张红纸之上。至于分数,为了避免争议,并未写上。

黄明远看看这六个人的名字,好家伙,果然到哪里是金子都会发光。

第一名,房玄龄,齐州临淄。

不出黄明远所料,自己这表兄历史上就考过状元(进士科第一),这次也是如此,无愧自己隋唐第一宰相的称号。

第二名,杨纂,出身弘农杨氏,北魏华州刺史杨俭的孙子,杨弘礼的叔叔,和杨素一个辈分,历史上在唐朝做过户部尚书。

第三名,张损之,江南吴州张家的人,历史上做过侍御史。

第四名,温彦博,并州祁县(今山西祁县)人,文林郎出身,这时带着官职回炉深造,历史上在唐朝做过中书令。

第五名,黄凤麟,黄州黄冈(今湖北武汉市新洲区)人,历史上做过侍御史。

第六名,宋正本,魏州魏县(今河北大名县西南)人,历史上窦建德的第一谋臣。

六个人中,一个河南的,一个河北的,一个河东的,一个江南的,一个关中的,一个荆襄的,黄明远都不知道怎么会这么巧。

其中房玄龄、张损之、杨纂、温彦博、黄凤麟五人本来在历史上就是甲科出身,而宋正本也是一代谋臣。黄明远倒是很满意,至少六个甲科没出现水货。

而且杨纂代表顶级世家,房玄龄、温彦博代表了中流世家,张损之、黄凤麟代表了没落的魏晋世家,而宋正本代表了寒门。

如此兼顾了地域、身份,黄明远都想不出比这更合适的结果。

除了这六人,黄明远还从考生之中,发现了杜如晦、温彦将、韦挺、于志宁等人的名字。果然这一网下去,捞了不知道多少大鱼。

接着黄明远等人又定下了进士科乙等和进士科丙等人选。九十五分以上者,列进士科乙等,共七十八人;至于九十分以上者,列进士科丙等,共二百三十一人。凡甲、乙、丙三者,共计三百一十五人。

除此之外,还有策论第二场四十八分以上,总分未满九十分的,共七十三人,也被录入副榜,列同进士科。

今年有考生五千多人,录取率不到百分之七。

众人质疑黄明远录取的人多,黄明远反驳道:“若是不能多多录取,如何让人皆选择参加科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