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天下安康 > 第二十七章 解围吴州

天下安康 第二十七章 解围吴州

作者:鸣奇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12-24 08:14:45 来源:转码展示1

谢异和王褒二人是万安堂的重要人物,也早就筹谋在江南起事了。mengyuanshucheng

二人在昆山作乱既是预谋已久的,也是计划之外的。之前起事的时机一直不合适,二人准备也并不充分,可两个筹谋造反的人也没有想到于士澄这一通查案下来,直接掀了江南人的桌子,也掀起了江南人的怒气。

二人见此大喜,便趁机裹挟了大批百姓,制造了这场叛乱。

二人都是当年南陈的吴州刺史萧瓛的部下。萧瓛是西梁皇帝萧岿的第三子,在南陈灭亡之后,拒不降隋,并被吴人拥戴为主。后来宇文述率军征讨,攻破吴州,并生擒了萧瓛。而谢异和王褒二人也在兵败之后躲藏民间,幸未被擒获。

王褒是萧瓛麾下骁将,有勇力,长于军事。

谢异是江南有名的术士,“颇知废兴”,在梁、陈之际,他每次预言几乎都得到了验证,所以声名远扬,深得江南一带人的敬信。

因此这次二人在江南起事,引得无数人追随。

二人占领昆山城之后,便竖起反旗,征召部队,响应人数达数万人之多,二人乃趁势围攻吴州城。

吴州刺史刘权也是一员干臣,虽然手中兵力捉襟见肘,但与吴州骠骑府车骑将军王增辩二人稳守吴州城。王褒率军数次攻击皆不敌,乃顿兵于城下,准备围困。

十月十八日傍晚,黄明远所部疾行四百余里到达吴州城下。

当日解了延陵城之围后,除了留守部队,黄明远将剩余主力一分为二,以右领左右大将军来护儿率领水军和步军共计八千人,行水路从江南河南下;而黄明远自率三千精锐骑兵,走陆路向吴州进发。

大军前进迅速,直指吴州,过州县而不入,哪怕是遇到叛军,也只是将其击溃,并不乘胜追击。

黄明远很清楚,吴州是江南的核心。吴州定,江南安;若是吴州被叛匪攻破,必会大大增强叛匪的士气,到时候会有更多的人趁机跳出来作乱,江南的动乱也会进一步恶化。

黄明远并没有将叛匪放在眼里,麾下三千骑兵直奔吴州城,此时谢异、王褒二人皆没有想到隋军援军会这么快到达,因此没有防备。

黄明远到了吴州城十余里之外,顿兵不前。此时隋军斥候四出,却一无所获,黄明远这才发现叛军竟然根本没有对吴州北方的援军有所防御。此时隋军援军离着吴州城这么近,对方甚至没有派遣斥候巡逻。

黄明远心中大定,乃亲率十余骑向前观察敌情。

黄明远登上吴州城西北面一处高地,眺望吴州城。雄阔海递过一个单筒望远镜,黄明远拿着手中,向对面叛军阵营望去。

只见叛军虽然人多,尽是乌合之众,其兵连营数里,人马粮草相杂,营中是一片混乱,甚至都没有基本的围栏做防御。

而且这些叛军一心攻城,对于外围几乎没有防备。精锐与炮灰混杂,身后更是兵民都有的大营。这样的军队,哪怕是十万人在精锐面前,也只能是一触即溃,根本不足为战。

黄明远放下心来,看来叛军起事尚短,并没有完成对老百姓初步的整编。

黄明远乃回到军中,下令以大将麦铁杖为先锋,又命麾下精锐组成锋矢阵型,直奔叛军大营冲去。

十余里的距离,在骑兵全力驰奔之下,几乎是转眼就到。

隋军骑兵奔腾如飞,直奔叛军杀去。而正面的叛军大营,对于隋军来说几乎是不设防一般,因此很快便冲入营中。

数万叛军眼看着隋军杀入,大惊失色,皆无所阻挡,整个阵型立刻被隋军冲散。

黄明远又命人在叛军营中放火。叛军营中,烟焰冲天,大小营帐,尽在燃烧。而火随风势,风助火威,越烧越旺。叛军混乱,尽皆溃逃四散。

原来整个大营尽是芦苇扎成,叛军在营中又无序,因此整个大营本就满是隐患。黄明远这才趁机放了一把火,使得偌大的叛军营寨,全变成一片火海。

这些叛军此时还没有完成百姓向军队的蜕变,因此见此惨状,皆是哭爹喊娘,慌乱不堪,根本不知道如何抵抗。

此时王褒见此,只得命麾下第一骁将李棱带领军中仅有的数百骑兵阻敌。

李棱是清流县人,曾是当年在会稽自称天子的高智慧的部下,此时接令,他也只得硬着头皮迎向隋军。

叛军的这些骑兵本部没有经过系统训练,在江南之地欺负一些本地土兵还可以,哪里能和北地精骑对抗。

双方一相遇,叛军骑兵便有十余骑落马。

李棱手持长槊冲入军中,正好迎面遇上了麦铁杖。

麦铁杖手持大槊,高呼道:“尔等识得吾麦铁杖吗?”

麦铁杖乃是南陈奴隶出身,曾为皇帝执掌御伞,以勇武而名震一时。当初顾世略也是识得麦铁杖的,当初麦铁杖跟随杨素南征,麦铁杖侦察时被贼兵捉住,李棱派三十个军士押送他,押运途中,麦铁杖夺取军士的刀,乱砍押送的军士,直到杀尽为止,然后一一割下他们的鼻子,怀揣而归,

因此李棱听到麦铁杖的名字,想起当时军士惨状,竟然浑身一哆嗦。

而此时容不得李棱半分失神,双方两马相交,兵器相撞,李棱被麦铁杖一槊刺中胸膛,倒落下马,立时毙命。

看到军中第一猛将李棱身死,此时的三军统帅王褒已经傻了。王褒虽然也骁勇,但不是一员良将。当年萧瓛兵败,驻守吴州城的王褒见势不妙,换了件道士的衣服弃城而逃。因此此时的他手脚冰凉,浑身发颤,根本不知如何应对。

至于谢异,一手无缚鸡之徒,让其出谋划策还可以,若是让他领兵,则纯属难为他。

因此叛军再无人能力挽狂澜,直至崩溃。

此时在城中的刘权也发现了援兵的到来,眼看援军得胜,他心中大喜,也不犹豫,立刻命王增辩打开城门率部追击溃败的叛军。

这场一边倒的战斗一直持续到夜里,叛军大溃,跟随王褒、谢异二人返回昆山老巢的溃兵不过千人,其余叛军尽被隋军歼灭。

至此,吴州城之围乃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