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天下安康 > 第十四章 杜伏威

天下安康 第十四章 杜伏威

作者:鸣奇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12-24 08:14:45 来源:转码展示1

南巡队伍一路南下,到了泗州,杨广乃决定在此短暂停留一番。duanzixiaohua黄明远也难得清闲,便带着儿子黄维扬行迹于泗州码头的草市之中,探寻一番泗州的风情。

泗州一直到清朝时期,都是淮河要地,清康熙十九年时(1680年)主城陷入洪泽湖中,后世遂不得闻。但此时的泗州因为大运河的开凿,勾连两淮,位置绝佳,因此异常繁华。

一路南来,黄明远每到一地,只要有机会,便会带着儿子去访问一下民情,了解社会现状。这个时候,因为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导致南北差异巨大,而民间和豪门生活更是天壤之别。

就像晋惠帝始终想不明白老百姓没有粮食吃为什么不吃肉一样,没有经历过百姓生活的上层人物是很难真正理解下层的老百姓的疾苦的。

对于长子维扬,黄明远抱有很大的期望,也一直是把长子当做未来的天子来培养的,因此他希望长子能够从小便知晓民生疾苦,懂得亲民、爱民,能够养成开放、进取、积极、发展的大局观。

这一日早上,卯时刚过,黄明远父子二人便只带了几个护卫,来到泗州的草市。此时虽早,但草市上的小商小贩早就已经出摊,来回的叫嚷声不断。

隋唐时代的商业还并不算太发达,市场都被固定在里坊之中,开放都有规定的时间。也就只有渡口边的草市这种野路子因为来往人流量大,又没有位置、时间限制,才能够粗放发展的如此繁荣。

后来唐宋时期那些着名的古镇,大多是从这种草市发展起来的。

黄明远找了路边一个干净的小摊,点了两份鸡丝豆腐脑和一盘油旋子,这都是当地的特产,父子二人便吃了起来。

黄维扬虽然还不满五岁,但高门的大户的嫡长子,更早当家。他从丰州、长安、洛阳再到泗州,虽然年少,但足迹也遍布南北,经历丰富,成长的也很快。加之他比这个时代的人更多了父母的陪伴,享受到充足的父母亲情,因此人格培养健全,成长条件优渥,早就不是一个寻常孩童。

父子二人相对而坐,安安静静地吃着饭,别提多舒服。

黄维扬虽小,也愿意跟着父亲的身旁,哪怕是只是安静地吃顿饭。这一年多来,黄明远北上南下的,极其忙碌,与儿子在一起的时间也急剧减少,因此父子二人都异常珍惜在一起相处的机会。

维扬年纪毕竟还小,虽然吃着新奇,但一碗鸡丝豆腐脑也吃不下。因此他只吃了一半,这豆腐脑便吃不下去了。这个年纪的小孩子不要吃多了,因此他便放下筷子准备看着父亲吃。

黄维扬刚放下筷子,抬头就看到父亲身后对面的街上不远处有一个小男孩正在眼巴巴地看着他,确切地说是看着他桌子上的豆腐脑和油旋子,眼睛里满是火热。

黄维扬也好奇地盯着那个小男孩去看。

黄明远看到儿子正看向他的背后,也转过头去,看到了街对面的那个小男孩。

那个小男孩年纪不大,不过**岁上下,衣服破烂,浑身脏兮兮的。他盯着油旋子,满眼放光,双手紧紧地攥着自己衣服的一角,看到有人看向他便低着头却不愿意转过头去。

黄明远看到这男孩很好奇,也想让儿子了解一下穷人家的孩子的生活,便让一旁的苏邕去把这男孩叫过来。

这时惊动了不远处男孩的父亲,男孩的父亲看到苏邕要带走他的儿子,以为儿子闯了祸,立刻就带着另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跪在地上痛哭求饶起来。

苏邕好说歹说将三人带来,而这三人不知道贵人相招,是福是祸,因此皆是战战兢兢,魂不附体。

父子三人一看就是老实人,黄明远更不会为难他们,因此让人端了三碗鸡丝豆腐脑,又拿了一些油旋子给这三人吃。

刚开始那男孩的父亲还满是怯意,不敢动筷,后来见对面的贵人没有恶意,这才敢接受对方的好意。三人兴许是饿的狠了,立刻便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一看就是很久没吃饭的样子。

经过交谈黄明远才知道,这个男人叫杜老四,是齐州漳丘(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乃是运河上被征召的役夫。那个大一点的孩子是他的同乡辅公祏,而另一个小一点的是他的儿子杜尧。

听到这两个名字,黄明远心中一顿,单是一个还不好说,但这二人在一起莫不是就是杜伏威和辅公祏二人。毕竟辅姓本就是个稀有姓氏,再加上二人都是齐州人,看来**不离十了。

不过杜伏威的年龄应该比辅公祏小啊,要不然也不会称其为兄长,这杜老四明显比辅公祏大不少。

再看向那个正和豆腐脑做斗争的杜尧,黄明远心道若是这个孩子,便对上了。

有缘千里来相会啊,眼看对方是后来闻名天下的三大农民军之一的杜伏威,黄明远对这二人也有了些兴趣。

黄明远笑着对杜老四说道:“杜老四,我且问你,尔等不都是齐州人吗,离着这里有上千里之遥,怎么会来到泗州讨生活?”

杜老四脸色一暗,赶忙说道:“回贵人的话,俺也不知道官老爷们为啥会让俺们来这地方,眼看乡里快到秋收了,麦子要烂在地里也不能回家,俺们也心急很。这次俺们齐州人来了数万人之多,都是被派来开挖运河的。”

黄明远又问道:“那你知道当地人去哪了吗?这服劳役除了戍边,其他的不是应该就近服劳役吗?”

“贵人,谁说不是呢?小人听说这边的壮丁都去了东都,早就没人了,然后俺们才来补这边的空缺。”

黄明远立刻明白,怕是地方上的役夫实在不够了,所以地方上开始实行跨区域服役。这虽然弥补了劳役的不足,但实际上使得人力的流动性增强,增加了官府的管理难度。而这些役夫又因为离开了家乡,长期不能回家,心中恐惧,增大了作乱的可能。

杜老四也不知道黄明远的身份,看到黄明远的样子满是畏惧,也不敢说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