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天下 > 第七百零五章 包围回纥

天下 第七百零五章 包围回纥

作者:高月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0-05-20 02:48:26 来源:转码展示1

第七百零五章包围回纥

“队正,我们能找到吗?”

茫茫的大草原上,十名骑兵前后紧跟一起疾速飞奔,其中一声问道。xiashucom

“总之要尽力找!”风声很大,队正的声音时断时续,“他们十万人,目标很大!”

这是一队唐军斥候,他们的任务是找到回纥军主力,回纥十万大军从翰耳朵八里南下,但现在他们却突然失踪了,像空气一样在草原上消失,几天都没有找到,李庆安便派出数十支斥候小队,像撒网一样,让他们在茫茫草原上搜寻。

这一支小队是负责搜寻阴山东段的南麓,方圆几百里都是他们的搜寻范围,已经搜寻了两天,现在他们已经靠近了阴山南麓一带。

“我们找个地方休息一下吧!”

他们已经连续奔跑了三个时辰,着实有些累了,慢慢放缓了马速,四处寻找一个可供休憩之处,远方便是莽莽群山,山峦起伏,山体陡峭,山脚下分布着大片森林。

“我们去树林休息,说不定还能射一只獐子当晚饭!”

齐队正一指北面的一片树林,众人立刻打起精神,向树林奔去,草原上的特点是看着似乎近,其实还有很远,这一片树林离他们足足还有十里,离树林还有两三里时,为首的队正忽然一摆手,“等一等!”

众人顿时勒住了马,“你们快看!”齐队正指着远处道:“那是什么?”

众人向他手指方向望去,只见数里外有两个小黑点正向这边奔来,“好像也是骑兵!”

“进树林隐蔽!”

齐队正一催马,带领着手下向树林边缘隐去,他们迅速躲进了最近的一片树林,一直过了好一会儿,那两个小黑点才渐渐近了,他们也看清楚了,是两名回纥骑兵,估计是巡哨之类,他们迅速向这边奔来,看他们的速度,他们不会在这边停留。

“射马!”

齐队正当即下令,其余九名手下都端起了骑弩,瞄准了对方的两匹马,骑兵越来越近,已经到他们三十步外了,却没有发现这边有人,事实上是他们大意了,刚才唐军斥候冲进树林时曾惊起一片飞鸟,他们竟然没有注意到,或许他们认为,这边不可能有任何军队存在。

“射!”

队正一声低令,十支淬毒弩箭同时射出,全部射中了两匹战马,两匹战马先后扬蹄长嘶,重重摔倒在地上,将两名回纥骑兵也甩出一丈多远,他们吓得魂飞魄散,爬起来就跑,但唐军斥候已如一阵风似的冲上前,用长矛顶住了他们的喉咙,两名回纥士兵不敢再动,乖乖举起了手。

“把他们带进树林!”

几名士兵上前,将他们搜了身,又将他们两手反绑,将他们推进了树林,片刻,在唐军的拷问下,两名回纥士兵分别交代了,结果令唐军斥候大吃一惊,回纥主力竟然离他们不到二十里。

齐队正使了个眼色,几名士兵猛地将回纥骑兵一刀杀死,将他们和马匹的尸体都藏好,这才沿着树林向前方奔去。

很快,他们终于找到了一个巨大的山坳,外面是密集的森林,森林宽达数里,两名骑兵便是从这里出来。

他们进了树林,一直沿着山坳向里走,阴山宽达百里,中间还有不少山间草场,可以藏百万大军,如果不进阴山内寻找,根本就发现不了。

几名唐军约行了十几里,前方似乎有回纥人的岗哨了,他们不再前行,而是藏身在树林中,一直等到天黑,这才由队正带着另一个弟兄沿峭壁边缘继续向前探查,没有骑马,两人在峭壁的缝隙中不断躲闪,绕过了回纥人的几处岗哨,终于来到一座低岗前。

他们爬上一块巨石,向低岗的另一边眺望,顿时将他们惊得目瞪口呆,只见一片山间草地上,火光点点,密集得俨如天上的繁星,那是回纥人的篝火,在篝火的映照下,黑黝黝的帐篷一眼望不见边。

齐队正心中狂喜,他们找到了回纥主力,此时他按耐住内心的激动,拉了一下士兵,两人悄悄从原路返回,非常小心,生怕惊动了回纥哨兵,他们就前功尽弃了。

他们退回树林,又退出了山坳,回到了原来伏击回纥哨兵的树林,搭起一座小帐篷,掩盖住了烛光,帐篷内,齐队正正仔细地绘图,将回纥主力所在阴山的位置标注得非常清楚。

等墨迹干了,他这才塞进一只小竹筒中,递给了手下,“发送回去吧!”

士兵接过竹筒,从马上取下鹰笼,里面有一只信鹰,他将竹筒绑上鹰腿,打开了笼子,一声轻叱:“去吧!”

雄鹰从笼子里冲天而起,直刺云霄,一声清亮的鸣叫,它振翅向西方飞去。

“队正,那我们怎么办?”

齐队正望着黑黝黝的山体,笑了笑,“我们自然是盯住回纥人!”

自从歼灭了史思明军队后,李庆安又率大军撤回了黑城,同时,唐军还俘获了近二十仆骨部的族人,李庆安命行军司马辛云京将这些突厥牧民押送去九十九泉,和李光弼俘获的同罗、思结两部族人汇合,一共四十余万突厥内附之民。

这些普通牧民他将押送去河东暂住,待整个回纥战役结束后,所有草原牧民都会改为矿籍唐民,分配去各大矿山定居,耕田织布,正式成为大唐的普通平民。

但李庆安最关注的还是回纥葛勒可汗的去向,现在已经是四月下旬,他们出兵草原已经快一个月了,回纥十万主力依然不见踪影,就是忽然集体失踪一样,让李庆安深深困惑,他们当然不会失踪,而藏了起来,那他们会藏到哪里去?

大帐内,李庆安站在沙盘前久久凝视着阴山,他相信回纥主力一定还在阴山附近,只是阴山长两千余里,宽愈百里,让他很难找到回纥主力的藏身处。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葛勒可汗已经不会再有进攻大唐的想法,或许他从来就没有想过,他只是借口进攻大唐来吞并史思明和内附突厥,从他这次出兵畏手畏脚便可以看出,他根本没有进攻大唐的自信。

回纥纵兵南下和大唐出兵北上仅仅只是一种巧合,不管回纥人要不要进攻大唐,李庆安都决定利用消灭史思明的机会,彻底铲除北方的威胁。

沉吟到这,李庆安忽然问身旁的李晟,“李抱真那边情况怎样了?室韦部有消息吗?”

李晟刚刚走进大帐,就是要向李庆安汇报渤海那边的情况,只是李庆安在沉思中,他才没有打扰,他立刻道:“李抱真刚刚送来消息,室韦已经投降,愿意接受汉化,进入渤海国为耕农。”

“我特别叮嘱的那个部落,室韦蒙兀部,他们是否已按照我的方案迁入中原?”

“有!蒙兀室韦部的一万余人全部被打散,迁入新罗、河南、河北,和汉人及新罗人混居,这项事情正在进行中。”

李晟有些不明白,蒙兀室韦部只是室韦部中的一个小部落,很少为人所知,为何李庆安这么重视?

正在疑惑时,外面忽然有脚步声跑来,有亲兵大声禀报:“禀报上将军,禀报李副将,我们有斥候发现了回纥军主力,有信送至!”

李庆安和李晟同时大喜,李庆安连忙令道:“快把信拿进来!”

片刻,一名亲兵将一管鹰信拿了进来,呈给李庆安,李庆安从信筒里取出一幅绢纸,竟然是一幅地图,他将地图展开,李晟也将烛台靠拢一点,烛光下,只见地图画得非常详细。

“我们在这!”

李庆安指着一个黑三角标志,他的手指又向东移动,最后停在阴山内的一个黑圈点上,这里就是发现回纥军的主力所在了。

“哼!居然在六百里外的阴山内,难怪我找不到他们。”

李庆安不由冷哼一声,“看来他们还不知道翰儿朵八里失陷的消息。”

“我有点不明白,葛勒可汗为什么要一直躲在阴山内?”李晟眉头紧锁着问道。

“那是因为你一直和吐蕃人打仗的缘故,所以不懂突厥人。”

李庆安笑了笑,给他解释道:“突厥分裂后,部族众多,基本上都是各成一派,回纥人虽强大,但它们也不过是其中一支,正因为部族众多,所以各部族之间尔虞我诈,互相利用,互相倾轧,就像史思明藏在阴山内,他就是想等我们将回纥击溃,他再收拾回纥,称霸草原,回纥其实也一样,他最初急着出兵,是想收服史思明和其他几部突厥,可发现我们已经出兵,他便便迟迟不来了,却又不肯回去,就躲在阴山内等待我们过去,然后他们再出来抢掠被俘的突厥子民,我估计这就是他的目的。”

“难道他不怕老巢再一次被偷袭吗?就像上次一样?”李晟还是有些看不透。

“很简单!因为他不知道我是本来就要出兵北伐回纥,他还以为我是临时调兵防御他南下,那样,同罗远在西方,北庭军队也不来及,只有居延海地一万多沙陀人,他不怕,如果他知道我早在冬天时便开始从北庭和同罗等地调兵,我估计他死也不敢离开翰耳朵八里一步。”

打了多年的交道,李庆安已经看透了葛勒可汗内心的自卑和黑暗,他就像一条既贪婪又怯弱的狗,缩在阴山内等待一口残羹剩饭出现,可现在,他自己也成了被猎杀的目标。

这时,李晟仔细看了看沙盘,对李庆安建议道:“上将军,我有一个建议,可以全歼回纥军。”

“你说!”李庆安对李晟的战术还是十分佩服。

李晟用木杆指着九十九里泉道:“上将军发现没有,其实回纥军躲藏的地方离李光弼将军的驻地很近,相距只有四百余里,或许正如上将军所言,他们还是想吃掉突厥被俘牧民,如果这时候李光弼将军向后撤军,将几十万突厥男女留在九十九泉,作为一个诱饵,我想即使回纥不会一下子冲上去吃掉诱饵,也会在一旁虎视眈眈,等待”

“然后呢?”

李庆安对李晟的建议非常有兴趣,李晟说得非常对,回纥人就像草原狼一样多疑、贪婪,看见有猎物就不会轻易离去,也不会轻易下口。

“然后”

李晟用木杆一指诺真水城,“然后我们再从这里迅速越过阴山,到回纥人的后方截断它们的退路,这时李光弼的大军再重新压上,我们三十万大军便可将回纥人困死在阴山中。”

“妙!此计大妙!”

李庆安击掌称赞,李晟不愧是名将,听完自己分析回纥人的心理,便能举一反三,果然厉害。

“就按照你的办法行事,你现在立刻去整军,我写信给李光弼!”

李庆安采纳了李晟的建议,唐军开始行动了,当天夜里,十五万唐军连夜出发,留下一座巨大的空营和五千军马,用以迷惑回纥人探子。

五天后,大军越过了阴山,调头向东而去,就在李庆安率大军向北进发之时,李光弼也接到了李庆安的命令,他命令将三十万突厥人老弱妇孺留在九十九泉,他自己则率领十五万大军押解着十余万突厥青壮向南撤军,用三十余万人的突厥妇孺作为诱饵,来引诱回纥人的捕食,只留下不到一万军驻守。

李晟这条计策的核心,就在于让回纥留在阴山内不离去,给唐军的包围争取时间,正如李庆安对突厥人的了解,回纥人也是突厥人一支,他们以狼为崇拜,狼的最大特点就是多疑而善于等待,它们一旦发现猎物就不会轻易放弃,而是会耐心等待机会,会仔细观察周围是否安全,等到了十足的把握后,再向猎物闪电般突袭。

这些狼的特性,在回纥人的身上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出来,回纥大营内,葛勒可汗已经得知了唐军大军撤离九十九泉的消息,向南而去,现在那里还有数十万没有来得及撤离的突厥妇孺,另外只剩下不到一万的唐军。

从表面上来看,这是唐军在先撤离一部分突厥人,为什么不撤妇孺而撤青壮,极可能是唐军怕突厥人而采取的分离法,用妇孺来作人质,要挟青壮听话南下,这是安西军的一贯做法,在安西时他们也是这样对付吐蕃人,分离妇孺,让吐蕃青壮男子为他们乖乖开矿。

难道这一次也是这样吗?

葛勒可汗心中充满了疑惑,他觉得唐军不该这么轻易把人留在草原上,或许有阴谋,但几十万妇孺无疑又强烈地诱惑着他,妇女和儿童对任何一个草原民族都是巨大的诱惑,意味着人口繁衍滋生,就这么疑惑和担忧,又充满了攫取这些人口的**,他这次率军南下的目的,就是为了吃掉史思明和内附大唐的突厥人,史思明他已经没有希望,但这些突厥人他就无论如何不甘心放弃了。

他就这么犹豫地观察着情况,将一支又一支的回纥探子派去了九十九泉及其周围,就像狼群也有探狼在刺探猎物一样,而黑城那边另一支唐军在覆灭史思明大军后,便一直在整军休息,并没有北去的迹象。

回纥大军在怀疑和巨大的诱惑中等待机会,他们却不知道,他们自己已经成了唐军的猎物。

又过了近十天,葛勒可汗再也忍不住,他率十万大军离开阴山,准备南下九十九泉攫取这数十万突厥妇孺、这个让他们无比眼红的猎物,一个令他既懊悔又震惊的消息传来,唐军的十几万大军又杀回来了,而且速度极快,正向他们这边杀来。

葛勒可汗又悔又恨,他在犹豫观望中失去了一个巨大的财富,如果他当初当机立断南下掠夺人口,那现在他已经在返回翰儿朵八里的途中了,他丧失了机会。

葛勒可汗知道没有机会了,当他返回驻地,准备越过阴山回翰儿朵八里时,一个更可怕的消息传来,吓得他心都要停止跳动了,另一支十几万人的唐军已经截断了北边的出口。

他终于意识到自己上当了,他急要向南突围,而这时,李光弼的十五万大军已经追上了他,十几万大军堵在阴山南面。

一北一南,三十万唐军将十万突厥主力围堵在一条,长一百余里,宽二十里的阴山峡谷之中。

预报一下,《天下》将在本周日结束,然后老高将全力开始新的奋斗。

先向大家报告一个消息,老高的新书已经冲至第四名了,这是得到大家的厚爱和支持,其实《皇族》并不是老高要放弃自己的风格,而去写小白流、娱乐流,不是那样,老高也不会写。

我所说的风格不同是指《皇族》和《天下》的风格不同,《天下》的风格是争霸流,是大构架大构思,着重讲诉中唐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并不着重于人物的刻画,而且考虑大局。

而《皇族》则是权谋流,故事流,老高想写一段惊心动魄的皇位争夺故事,权谋诡异,着眼于细处,由一个个小故事串成,有点类似《庆余年》和《一代军师》,偏重于对人物的刻画,对故事情节的戏剧性冲突。

老高想写一个不喜欢按常理出牌,不大讲规矩,喜欢在背后打闷棍的主人翁,但同时又是一个重情重义、说话算话的真正男人。

写权谋其实也是老高的擅长,老高梦想把《皇族》写成一部权谋类的经典网文,而且尽量用一种高水平的方式写,那就是‘于无声处听惊雷’和‘水到深处方觉海’的境界,当然很难,但老高想挑战自己。

希望大家能全力支持老高的新书,也能跟着每天的更新订阅,《皇族》老高会一直用每天两更的方式来写,比天下的更新量加大……

老高请求书友们支持新书,本周目标新书榜前三!急待您的支持,、推荐、收藏以及以后的订阅和。ro!~!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