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添丝密 > 第19章 背主

添丝密 第19章 背主

作者:江芷白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3-04-18 05:22:39 来源:文学城

胡媪对姚氏究竟有没有起戕害的心思,李七娘还无法确定。

“她如今将我阿母拿捏的死死的,不能随意动。”

“但她身上总归是不干净的。”

李七娘想了想。

“你交代着阿母院里的小丫鬟些,让她们把我阿母用过的药渣都收好;待改日医士再入府,请他再给我阿母看看方子。”

叶阿叔已知晓了李七娘心中所想,自然一口答应。

直到天黑,所有吊唁的宾客都走了。

叶阿叔才又跟在了李七娘身边。

“胡媪的家人我已经安排好了。”

“棚户区那边也找人关照了。”

说着,叶阿叔突然顿住。

看着李七娘,满面一言难尽的表情。

“是银钱不够用了吗?”

“这些日子,花钱如流水一样。之前请的两个箭术高手,就花了六百金。再加上这些日子安排丧仪,大笔大笔的银钱付出去,才刚安排到头,银钱就不大够用了。”

李七娘点头。

她也在愁这事。

这丧仪才安排妥当,手里的钱就花光了,更别提接下来一大堆事情铺排,还要花大把的银钱。

“阿母松口了,愿意挪到咸阳庄子上住两年,此事也不好耽搁,否则她怕是要反悔。那边的宅子也需要加紧修整一番。”

“银钱之事,我来想办法。”

话虽是这样说,可李七娘却在房里一直待做到半夜,才被小寒再三催促伺候着歇下。

“女公子,不若您就将家里的困境全数告诉女君。”

“毕竟涉及到了银钱,这已不是您靠自己一人的能力就能解决的了。咱们总不能把御史大夫送回来的砚台再卖一次吧,再说了,把这些事情告诉女君,也好让女君的心思从那愁苦之中转移些。”

李七娘默不作声。

今晚之前,她也是这样打算的。

她本想着卖了她们如今住的宅子,再将祖父从李氏族中分出来的祭田也一同卖了,全家一同搬到咸阳。如今这家中没有了顶梁柱,她年纪又太小,若是贸然拿出些赚钱的法子,恐会生出祸端。如此情况下,她们一家同住在咸阳自然更好。

那里的花销比长安要低不说;更重要的是,一旦她们搬离长安,也不会再引得丞相司直时时惦记查察。

往日的恩怨情仇,也能暂时放放。

可明显,如今情势已不像她想的那样简单了。

只怕卖宅子卖地,这条路走不通。

更有甚者,她们能不能顺利避居咸阳,都得二说。

“先前听叶阿叔说,我的几位舅父都不是省心的。父亲过世这些天,他们始终未曾上门,我还觉得奇怪呢。”

“到如今才明白他们的打算。”

小寒给李七娘拉拢床帐。

又吹熄了灯。

“什么打算?”

“要奴说,他们不来才好呢,以往他们每次来,都惹得主公发脾气,还要惹的女君伤怀。他们永远别来才好。”

这怎么可能呢?

这个时代,没有了男丁的家庭,那就如同一块流油的大肥肉一样,被群狼环伺。

李家的人闹了那么多场,直到被她送进长安令大狱,才彻底消停。

姚家人又怎么可能忍得住不动心?

只不过他们比李家人更聪明。

更懂得隐藏他们的目的。

“胡媪在我阿母身边多年,让我阿母养成了事事依赖她的性子;却只叫膝下的女娘进我院,把儿郎藏在别处;但胡媪的兄长却是将满家子老小都托在姚家。这几日,我去见阿母许多次,与她说话,她总是前脚听着,后脚就忘,且不大听我的劝。可胡媪一开口,立刻就说动她改变心意,你说这样状况危不危险?”

“自我阿父过世,我阿母就总是病倒。今天下晌我去见她,竟被胡媪拦在了门外。”

“若不是我说,必须要见我阿母说攸关生死的大事,她怕是还要想尽办法,不使我与我阿母相见。”

“你说她想做什么?”

帐子外的小寒安静了好半天,忽然猛地坐起。

她声音中透着震惊,问李七娘:“女公子的意思是说,那个胡媪,要害女君,还要帮姚家谋夺我家的财产?”

“防人之心不可无。”

这问题,她现在还答不上来。

但她相信,要不了几天,事情就能有结论。

说不定,胡媪听了她今天那番话,还得撺掇着姚家更快动作呢。

她今天和姚氏说话,开始并没有发现胡媪在屋里,待到发现时,她该说的不该说的都已说完了。她已从日光正盛想到月光如水了,把之前在姚氏屋里说的话,来来回回在脑子里过了好多遍,才安下心来。

现下,胡媪该是只知道李昌良在外有仇家。

或许这仇家和御史大夫身份相当。

但她并不知晓仇家是谁。

就算姚家想在这上头做文章,一时半会儿也得不了手。

可惜,她还不知,这姚家在长安城,是靠什么谋生计的。

明日还得再问问叶阿叔。

“姚家是做织坊买卖的,老主公在世时,买卖做的很大,据说长安城所有的布庄都是从姚家拿货来卖;后来大舅爷接手了织坊的买卖,这些年经营的并不好。再加上姚家织坊当年一位管事的另起炉灶,也做起了织坊的买卖,大舅爷的买卖就更受影响了。”

“如今只能抢到长安城一小半的买卖做。”

吊唁礼结束,李七娘不必时时跪在李昌良灵前。

她特地交代叶阿叔,从院子里放几个脸生又机灵的丫鬟仆从出门,在全城布庄店铺上一连转了三日。

之后又问了叶阿叔,那位从姚家离开自立门户了的管事,究竟是什么情况?

叶阿叔对其中内情也不甚清楚。

便下了大功夫,又早出晚归的在外头打听了许多日。

来回李七娘的话。

“具体内情知道的人也不多。奴寻了许多人问,其中有好几人都提到了一卷从蜀地传进来的纺织工艺的简牍。据姚家那些旧人推测,说老主公当年花了大价钱从一位游侠手中,获得了这个纺织工艺的竹简之后,便关起门来着意研究。”

“也正是因为此,才让姚家织坊的生意越做越大。”

“只是后来,这竹简中记载的许多密技,就连老主公也研究不出来了。”

“为此,他还专门从外头收了一大批学徒进姚家,这位管事就是当年那批学徒里面心思最活泛,手上记忆也最灵巧的一个。其后数年,这位管事在老主公的培养下,又研究出好几种新型的纺织工艺,使得姚家织坊的生意渐渐发展到鼎盛。”

李七娘皱眉。

接下来的事已经不必叶阿叔说了。

想来就是弟子成才,而师父年老。爆发了家族传承与专业传承之争。

“据说,姚家的儿郎女娘们,在纺织技艺上,并无多大天赋。所以,老主公年迈之时,曾留下话来,说是可以将姚家织坊的生意交给那位管事打理,姚家的一众公子女公子只需定期查一查织坊的账,从管事那里分取银钱,而不能左右甚至是参与织坊的经营。”

“老主公去世后的前几年,大家都是照他的意思办的,故而,姚家织坊的生意一直未曾受到影响。”

“直至五年后,也不知是因何故,大舅爷与那位管事忽然爆发了激烈冲突,还闹出了好几场官司,引得全长安城人看笑话。再往后就是大舅爷带着一大批仆从,直接收回了姚家织坊,又将那位管事赶出了姚家。这才有了后来管事另起炉灶的,与姚家争抢生意的事。”

叶阿叔一边说着话,还一边从李七娘身后摞着的一大堆布匹中,指出了一批纺织最为精良,且颜色搭配最为绚丽的布匹。

“那位管事经营的织坊也是以姓取名,被外头人叫做白家织坊。这匹布就是白家织坊制出来的。”

“前年布庄一开始卖这种布,立刻引来无数人追捧。莫说是大街上行人,便是城里许多王公贵族,给府中仆从制春衣秋裳的时候,都爱用这样明亮的颜色。”

“为此,大舅爷还带着一大堆人寻白家织坊的茬,骂他偷窃姚家的纺织密技,是不知廉耻。”

李七娘抬手制止叶阿叔继续说下去。

对于之后发生的事情,她已没有多大兴趣了解了。

总归就是你来我往扯皮的事。

她回头看了看那匹布。

叶阿叔说这是三年前在各大部装卖火了的,可直到今天,它也依旧是这一大堆布匹中技艺最为精良,配色也最为相宜的布匹。

这就说明,整整三年了,白家织坊也在吃老本。

她把家中所有事都交托给叶阿叔,之后便把自己关在屋里,日月轮转,不知朝夕。

直到七天后,李昌良停灵期满,必须得要举行大殓礼了,李七娘才终于从屋里出来。

“女公子这些日忙,奴也不好打搅您。”

叶阿叔脸色不太好,一迎到李七娘面前,就作揖下拜,恭敬无匹。

然后在她澄清的目光中,艰难的说了句:“姚家的人来了。”

“从三日前开始,几位舅爷就日日都来,还带上了家眷。您的几位舅母连代一大群表兄弟姊妹,日日都围在女君身边,与她说话,惹的女君一时哭一时笑的。奴看着情势不大好,想着您之前的猜测,就吩咐了女君身边两位小丫鬟,使她们想法子将我家房契悄悄取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