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替身太子妃重生后 > 第15章 耳舍

替身太子妃重生后 第15章 耳舍

作者:雪夜戏猫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08-31 06:38:17 来源:文学城

甄彦明对方才的变故一无所知,只瞧着一辆气派奢华的轿子云飞而去,不禁啧了一声,“如此惶急,这是赶着去投胎啊。”

宝意抿了抿唇,不发一语,继续往山上走去。

见山道上有许多青苔积雪,唐亭安便走在她身后,两手虚张着,以免她一时滑跤。

甄彦修见了,颔首称赞,低声道:“十分细心妥帖。”

中途,甄彦明怕累到妹妹,便安排了竹轿,被宝意摇着头拒绝了。

“既然出来玩,还是要多走动些好。”

前世她便过于娇气,冬日里隔三差五便会感染风寒,屋子里总萦绕着汤药味,如今想起犹觉得舌尖微微发苦。

不多时到了山顶,宝意额上沁着一层细密的汗珠儿,脸颊泛着红晕,虽有些乏,但精神却是极好的。

山上的法华寺香火鼎盛,香客络绎不绝,求神拜佛,祈愿祈福。

几人上了香油钱,依次拜了各殿的神佛。

前世的宝意并不信鬼神之说,只是今遭重生一回,如此诡异之事很难用常理解释,大抵是天意如此。

她跪在蒲团上阖目祈祷,乌黑的鸦睫轻微颤动,良久,她徐徐睁开眼,眸中闪过一抹水色。

“寺庙后方有一株百年老树,传言将心愿写在红绸,扔挂在树枝上,便会得以实现。”甄彦明一面说着,一面从小沙弥那取来四条绸子与笔墨,“咱们也来试试吧。”

他先提笔落字,甄彦修紧随其后,唐亭安略微犹豫片刻,也提笔写了。

见他写字,宝意忽地想起一件事,笑着问:“不知我那铺子的牌匾,唐公子可写好了?”

唐亭安笔锋微顿,面泛薄红,“写了许多遍,都不甚满意……”

“不急,公子慢慢写就是。”

说话间红绸已写毕,四人各拿着去了寺后。古树前已然站了许多人,男女老少皆有,无不在用力跳起,将手中的绸子扔到树上去。

古树不知是何种树木,主干高大笔直,旁生许多枝杈,树冠茂盛,冬日里亦郁郁葱葱,深色树叶随风摆动。

宝意看了看树杈的高度,不禁心生退意:“这么高,怎么能跳扔上去?”

甄彦明摩拳擦掌,“看二哥我的。”

说着拿起红绸便一跃而起,双足踩在树干上借力,长臂一伸,便径直将绸子挂在了树杈上。

他得意洋洋,正要自夸,就听一旁的老者道:“小伙子,你这样就不灵了,须得一下下跳着扔上去才行。”

甄彦明:“……”

他复跳上去将绸子取下,学着旁人的样子一下下跳着,胳膊都酸麻了,也没挂上去。

宝意道:“看来是很难,咱们凑凑趣儿就行了,挂不上也没什么。”

唐亭安转过脸看了她一眼,走过去试着挂了几次,也不行。

宝意并不在意这些,笑道:“既然如此,咱们就去斋堂瞧瞧,看有什么好吃的。”

几人便去了斋堂,略用了些斋饭。因过年期间大鱼大肉吃得太多,一时吃起这山野小菜粗粮糙饭来倒别有一番滋味。

用罢饭,四人在山上逛了逛,见不远处彤云密布,似是要下雪,便没再停留,坐着竹轿下山去了。

在山脚下别过唐亭安,甄家三兄妹上了马车。

宝意正抱着手炉暖手,就听大哥问:“意儿觉得唐公子如何?”

“挺好啊,温文有礼。”

甄彦修笑道:“若是让他做你的夫君呢?”

宝意笑了笑:“全听爹娘安排。”

到了府中,甄彦修将这话说与母亲听,甄夫人不禁笑道:“这就好了,赶明儿我便约唐夫人过府饮茶,说定此事。”

翌日,唐亭安便亲自将字送了过来。

甄家盛情款待一番,他仍有些脸红,但比初始时的腼腆内敛已好了许多。

“这字写得极好,我现时便让人拿去做牌匾。”甄彦明是个急性子,当即便吩咐人去了。

唐亭安笑道:“不知甄小姐的铺子何日开张?届时成之也去捧个场。”

甄彦修道:“暂定五日之后,铺子也收拾得差不多了,就差成之的牌匾了。”

五日之后,王府大街东侧新开了一间铺子,门庭高阔,修饰一新,牌匾高悬,上面写着“耳舍”二字,笔锋清健,飘逸而不失风骨。

鞭炮锣鼓声不断,极为喧闹。

宝意作为镇北王府的小姐不便抛头露面,便换了身男装,戴了张人.皮.面具,变身成一个相貌清俊的少年,手摇折扇,十分风流。

甄彦明忍着笑,“意儿,大冬天的你扇什么扇子啊?”

甄宝意动作一顿,镇定道:“我乐意。”

新店开张,为了吸引更多人,铺子里设了许多点心茶饮。

聘来的几个伙计皆十分机灵能言,一面请人进来饮茶,一面滔滔不绝如说书一般,向众人讲述铺子的用处。

很快,偌大个京城的人便都知道有这么一间铺子,可打听买卖消息,亦可品茗闲谈。

不可谈国事,除此以外,别的什么都可在此处打听。

“你们这生意古里古怪,当真会有人花钱来买消息?”

“那不好说,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嘛。”

“若是你们的消息不准怎么办?”

“那就不收您钱。”

“卖消息怎么个卖法?多少钱一则?”

“这个得看您消息的具体内容,咱们互相商量,彼此觉得满意就行。”

又有一人问:“那若是有人扯谎,胡乱卖与你消息,你又当如何辨认?”

伙计笑道:“一来卖消息时,咱们会立下字据为证,以免后期不认账;二来并非所有消息咱们都会收。若是有人扯谎造假,一次可能得逞,却很难二次蒙混过关的。”

此种做法很是新奇,开张第一天,掌柜的便接了五六单生意。

宝意接过来看了,大多是要查访丈夫在外有无外室的,她吩咐人尽快去查清,自己去了后院厢房,提笔写下了一个名字。

负责跑腿调查的,大多是她从街上找来的小乞儿,有男有女,小的七八岁,大的十八.九岁。

宝意在不远处给他们置办了一座宅子,配了厨娘与婆子,照顾他们的衣食,又每月给他们一两银子做工钱,让他们走街串巷打听消息。

这些乞儿本来颠沛流离,吃了上顿没下顿,听说有地方住有饱饭可以吃,做的事也不辛苦劳累,个个欢天喜地,年纪虽小,探听起消息来却是极有门路。

没两日便完成了那几单生意,将结果告知了伙计,伙计再转达给客人。

其中回家哭闹者有之,黯然伤神者亦有之。

有名叫栓儿的小乞儿兴高采烈地跑了进来,对宝意道:“东家,您要查的这个人,已经不住在秋水围场附近啦。我打听了一下左邻右舍,原来她是某个大户人家流落在外的小姐,已经被人接回家中去了。”

宝意微怔,忙问:“她如今住哪儿了?”

栓儿道:“住清源街上,一座大红门院子里,门口有两对石狮子,我问了人,那家人是姓崔。”

很快,宝意便查到了那户人家。

那户崔姓人家不是别人,正是谢九容的舅舅崔耀德。

她极为诧异,赵如锦……怎么会是谢九容的表妹?

脑海中蓦地闪过一些念头,前世一些古怪之处似是有了答案。

赵如锦乃猎户之女,初入宫时,很不得太后喜欢,后来也不知是怎么,太后竟尔忽地对她态度大变,亲昵不已。

彼时镇北王府处在风雨飘摇之际,宝意亦没有心思在意这些,此时想来一切早有端倪。

赵如锦在入宫之后才与崔耀德相认,太后亦因此对她另眼相待。

只是……前世很迟才发生的事,今生却提前许多。

宝意凝神细思,已然可以笃定赵如锦也是重生来的,她此举想必是为了名正言顺地嫁给谢九容。

如今她与谢九容已无瓜葛,自然也无需挂念他的事,他们表兄表妹一对璧人,可千万要百年好合才好。

这日之后,宝意又佯作不经意地跟父亲打听了与王府往来的各路人马,并未发现有何仇家,亦不曾得罪他人。

她面色凝重,倏地想到了另一种略显荒谬的可能——

会不会是崔耀德捣的鬼?

她已打听清楚,崔耀德是丽妃娘娘的兄长,依仗着丽妃的关系谋了个不大不小的官职。

其人胸无大志,好色贪财,府中姬妾众多,却只有两个女儿,相貌平平。

前世得知赵如锦竟是他的私生女,崔耀德定然会抓住机会,不择手段地将女儿送上皇后之位。

甄宝意出身高贵,又有镇北王府做靠山,父亲战功显赫,两位兄长亦是朝中不可小觑的人才,有他们在,她皇后的位置自然会十分牢固。

因此崔耀德便勾结外人,将私通外敌的证据藏于甄府,与旁人打配合参奏,再加上赵如锦的耳边风……

想通此关节,宝意眼眶通红,愤恨地拍了下桌案。

此念虽是她的猜测,但崔耀德与赵如锦却不可不妨。

她叫来栓儿,吩咐道:“你之后每日都在崔府守着,有什么人往来晚间一并告诉我。”

栓儿虽只有十一岁,却极为能说会道,笑嘻嘻拍着胸口:“东家放心,崔府里的苍蝇也逃不出我的火眼金睛。”

宝意笑着摸了摸他的头,给了他一碟果馅儿酥饼,“拿去吃吧,仔细噎着。”

***

寝殿中,兽炉青烟缭绕。

丽妃靠在贵妃榻上,双目微阖,一名小宫女跪在地上给她揉着腿。

珠帘响动,身形高大的少年走了进来。

他一袭紫衣,玉冠束发,面容清冷,沉声问:“母妃,崔如锦是怎么回事?”

丽妃缓缓睁开眼,笑道:“阿锦到你府上了?瞧你这脸色,好像她怎么得罪你似的。”

谢九容眉头微蹙:“她好端端的来我府上做什么?”

“你这位表妹命苦,前阵子好不容易被你舅舅找回来,人长得俊俏不说,对我又极孝顺,前几日我头疾发作,阿锦便默不作声地抄经为我祈福,还跪在佛堂祷告。”丽妃面露慰色,“长在乡野之间,还能如此温柔体贴,倒真是难得。”

见儿子面色不佳,她这才笑着解释:“之所以让她到你府上去,是因你舅舅说,阿锦身子弱,而你府邸的位置阳气盛,利于她休养身子。”

谢九容脸色阴沉,不耐烦道:“既然如此,她就一个人住着吧。”

说着拂袖而去。

丽妃还以为他只是在说气话,却没成想他当真从太子府搬了出来,将崔如锦撂在府上。

文安帝得知此事,只是哈哈一笑,“珩儿向来冷情,何时见他因了一个女子而大动肝火?想必是那崔如锦哪里得罪了他。爱妃切勿多虑,且将心好好收回,儿孙自有儿孙福。”

如今四海升平,这段时日他身体抱恙太子监国,各项事务处理得极为得当,作为储君很是合格。

至于其他方面就随他去吧,左右也不会出什么乱子。

丽妃见皇上并未动怒,也不能强逼着九容回府,只得对兄长道:“且先让阿锦养好身子,过阵子我便提立侧妃一事。”

太子妃须出身贵重,人选尚未择定,但侧妃可略宽松些,相貌柔美性子温婉即可。

与其选择不熟悉的外人,不如从母家中选出一个女孩儿来,丽妃属意崔如锦,又知晓儿子的性子,怕两人合不来,本想着让阿锦住进太子府,两人可培养些感情,却……

她叹了口气,侧额又开始隐隐作痛。

崔如锦从父亲那里得知了消息,连忙换了衣裳进宫给姑母请安。

一面给她揉捏着太阳穴,一面柔声道:“姑母也别责怪太子表哥,阿锦贸然入府,表哥想必也是一时不习惯,这都怪阿锦不好,身子骨太弱,还要麻烦姑母与表哥……”

说着,她眼眶微红,忍不住低声啜泣起来。

丽妃安抚地拍了拍她的手,道:“这不干你事,你表哥自幼便性子古怪,不喜与女子相处,并非是针对你。”

“你放心,姑母一定会想法子让他接纳你。”

另一边,王府大街东侧毗邻耳舍的一座宅子,悄无声息地换了个主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