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替嫁寡嫂,性别男 > 第5章 第五章

替嫁寡嫂,性别男 第5章 第五章

作者:漱己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02-12 10:05:50 来源:文学城

由于尚未到敬茶的吉时,傅北时便将傅南晰扶到了饭厅坐下。

他先是喂了傅南晰一碗汤药,又命侍女将红枣花生百合粥呈上来。

而后,他一手端着红枣花生百合粥,一手执着调羹,正要喂予傅南晰,却听得“年知秋”道:“由我来罢。”

他下意识地并不想由“年知秋”喂兄长,遂婉拒道:“嫂嫂快些吃红枣花生百合粥罢。”

年知夏注视着傅北时道:“叔叔已用过早膳了?”

傅北时不由自主地撒谎道:“用过了。”

——其实,从昨日不慎自红盖头下窥见“年知秋”的眉眼,从而对“年知秋”一见倾心后,他便没有用过吃食。

一是食欲不振,无心饮食;二是为了惩罚自己。

倘若“年知秋”是别人的新妇,他就算摒弃为人的原则,用尽卑鄙手段,亦要将“年知秋”占为己有。

只可惜,“年知秋”是他的长嫂,他决计染指不得。

年知夏觉得自己这新妇当得委实不称职,遂怯生生地道:“叔叔是担心我害得他……”

这里用“他”作为代称,过于奇怪了,他只得换了称呼:“害得夫君噎着么?”

他是第一次将傅南晰唤作“夫君”,又委屈又难受,毕竟他只想将傅北时唤作“夫君”,但他决不能表露出半点勉强,且他必须快些习惯。

傅北时是第一次听“年知秋”唤兄长“夫君”,嗓音软乎乎,娇滴滴的,好似对兄长怀有满腔深情。

这“年知秋”初见兄长应该便是洞房花烛夜,难不成正如自己对她一见倾心般,她亦对兄长一见倾心了?

一念及此,他登时难受至极,尤其是胃袋,酸水翻腾。

他凝了凝神,澄清道:“嫂嫂,你切勿误会,我并非害怕嫂嫂噎着兄长,而是担心嫂嫂饿着。”

年知夏确认道:“当真?”

傅北时颔了颔首:“自是当真。”

年知夏这才放下心来,端起了自己那碗红枣花生百合粥。

早生贵子,百年好合。

不过他并非女子,即使他真的与傅南晰洞房花烛了,亦生不出一儿半女来。

他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一碗红枣花生百合粥下肚,仍是觉得肚子空空荡荡的。

他不好意思再要一碗,而是向着傅北时伸过手去:“由我来喂罢。”

不知是否被傅北时看出来了,他突地闻得傅北时道:“单单喝粥容易肚子饿,嫂嫂可要再用些甚么?”

他本想推辞,可胃袋并不允许,遂请侍女要厨子做一碗阳春面来,后又对傅北时道:“待我吃过阳春面,再喂夫君可好?”

傅北时命侍女站住,接着对“年知秋”道:“新婚次日,嫂嫂用阳春面恐怕不太妥罢?”

“我出嫁前,早膳一般不是包子、馒头,便是阳春面,已习惯了。”年知夏询问道,“叔叔认为新婚次日该用甚么早膳为好?”

傅北时答道:“这侯府并没有甚么讲究,既然嫂嫂喜欢阳春面,便阳春面罢。”

“那便阳春面罢。”年知夏望向侍女。

他其实并未撒谎,他的确是习惯了阳春面的,不过他之所以当着傅北时的面要阳春面,其一是因为他出身于小门小户,不曾见过世面,如若要他仅耳闻过的吃食,兴许会闹出笑话来;其二是因为他满心愧疚,想尽量节省镇国侯府用于他身上的开支。

关于镇国侯府的聘礼,他已请爹娘莫要取用,待有朝一日完璧归赵。

阳春面不费功夫,不一会儿,侍女便将其送上来了。

傅北时朝侍女使了个眼色,侍女又端了卤鸡腿、红烧肉以及酱牛肉来,一碟又一碟地在“年知秋”面前摆开。

“多谢叔叔。”年知夏盛情难却,选了卤鸡腿——因为卤鸡腿最便宜,他又请侍女将红烧肉与酱牛肉撤下去了。

对于傅北时而言,顿顿都能吃到肉食,但对于“年知秋”而言,怕是只逢年过节方能吃到肉食罢?

较年家条件更差的百姓恐怕一年到头都吃不到肉食。

傅北时思及此,不由觉得自己像是“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作为京都府尹,他必须多多关注民生才是。

年知夏匆匆地吃罢阳春面与卤鸡腿,接过由侍女奉上的温茶漱过口后,又向着傅北时伸出了手去。

傅北时将调羹递予“年知秋”,自己依然端着鸳鸯描金碗:“这碗由我端着罢,嫂嫂专注于喂便是了。”

年知夏的指腹一贴上调羹柄,其上残留的体温即刻势如破竹地刺破了他的肌肤。

——是来自于傅北时的体温。

他的耳根微微发烫了,略略垂首,舀了一勺红枣花生百合粥,喂予傅南晰。

傅南晰体力不支,半阖着双目,幸而吞咽并无大碍。

年知夏一面喂,一面暗道:望冲喜能奏效。

余下的小半碗红枣花生百合粥费了他一盏茶的功夫,方才尽数进入了傅南晰口中。

傅北时看着“年知秋”又是帮着傅南晰擦嘴巴,又伺候着傅南晰漱口,直觉得她像极了一个乖巧的新妇。

差不多该去敬茶了,年知夏悄悄地瞟了一眼孤零零地躺在鸳鸯描金碗中的同款调羹,心生不舍,若能将这调羹藏起来该有多好?

傅北时扶起了傅南晰,又对“年知秋”道:“走罢。”

年知夏站起身来,与傅北时一道,一左一右地扶住了傅南晰。

待到了堂屋,堂屋仅有几个下人。

片刻,傅母及其双亲才来。

镇国侯的双亲已逝,与宗族之人并不亲密,傅母便一个都没请。

昨日主持拜堂的傧相亦在,见吉时到了,扬声道:“外孙,外孙媳妇向外祖父敬茶。”

年知夏便在傅北时与傅南晰的外祖父面前跪下了。

傅北时欲要扶傅南晰跪下,傅南晰一趔趄,幸亏傅北时眼疾手快,才未跌倒于地。

傅母见傅南晰力不能支,于是对傅北时道:“北时,还是由你替南晰敬茶罢。”

年知夏听得此言,心生欢喜。

而傅北时则是顿感苦涩:连敬茶的都是我,为何“年知秋”不是我的?

他将傅南晰扶到一旁坐好,才在“年知秋”身侧跪下了。

“年知秋”的侧脸亦美得惊心动魄,每一处的弧度皆恰到好处。

年知夏从侍女手中接过茶盏,这茶盏上绘有栩栩如生的松鹤,有祝福饮者高寿之意。

傅北时亦从侍女手中接过了茶盏,便是这时,他忽觉胃疼难忍。

紧接着,年知夏与傅北时向外祖父奉茶,并异口同声地道:“外祖父请用茶。”

年知夏觉得自己与傅北时好似一对新婚夫妇,但只是好似而已。

外祖父饮了茶后,将茶盏还予俩人,分别给了俩人半块玉佩。

俩人手中的半块玉佩合在一起便是一双鸳鸯。

年知夏捏了捏玉佩:“多谢外祖父。”

“多谢外祖父。”傅北时将自己的那一半玉佩给了傅南晰。

外祖父之后便是外祖母。

外祖母赠了“年知秋”一对琉璃铛,赠了傅南晰一只玉扳指。

琉璃乃是稀罕物,此前,年知夏未曾得见过,只在书籍中看到过相关描述。

最后是傅母。

傅母赠了“年知秋”一串由上好的南海珍珠串成的项链,颗颗圆润饱满,显然价值不菲。

她赠予傅南晰的则是一柄宝剑,望傅南晰能继承其父衣钵,上阵杀敌。

傅南晰瞧着花纹繁复的剑鞘,心里头不是滋味。

敬过茶后,傅北时又与“年知秋”一道将傅南晰扶回了新房。

堪堪扶着傅南晰躺下,傅北时便对“年知秋”道:“嫂嫂,辛苦你了。”

年知夏赶忙道:“不辛苦。”

“那妆娘唤作‘白露’,是伺候娘亲的,我等会儿去向娘亲将她要了来,你没个人伺候到底不方便。”傅北时又冲着门口道,“进来。”

一小厮打扮的少年应声进来了:“见过少夫人,见过二公子。”

傅北时介绍道:“这是平日里伺候兄长的近侍,唤作‘早愈’,你有何事都可知会早愈。”

毋庸傅北时说明,年知夏便已猜到了“早愈”两个字是如何写的。

早愈,早愈,早日痊愈,想必是爱子心切的镇国侯夫人为其取的名字。

傅北时又道:“不知嫂嫂是更喜欢刺绣,抑或是琴棋书画之类的解闷,若有何想要的,告知我一声便是。”

年知夏坦白地道:“我更喜欢琴棋书画。”

傅北时含笑道:“那我便命人送些来。”

“多谢叔叔。”年知夏骤然发现,自己说得最多的话,便是“多谢叔叔”。

傅北时想再与“年知秋”说些话,挖空心思亦想不出甚么可说的,只得道:“我尚有要事,先告退了。”

“叔叔慢走。”年知夏料想傅北时身为京都府尹,定有不少事得操心。

镇国侯及其夫人膝下仅有傅南晰与傅北时二子,长幼有序,镇国侯的爵位理当由傅南晰继承。

原本今上有意改由傅北时继承,但在镇国侯夫人的反对下,收回了成命。

傅北时年少轻狂之时,为了试试自己腹中的墨水,曾隐姓埋名,参加乡试,一举拔得头筹,成了解元。

按律,傅北时贵为镇国侯之子是不得参加科举入仕的。

傅北时一摘得解元,事情便败露了,恰巧正在京中述职的镇国侯立刻带着傅北时进宫向今上请罪去了。

未料想,今上格外开恩,准许傅北时继续参加科举。

镇国侯将傅北时带回家,好生痛骂了一顿后,又叮嘱傅北时定不能丢了自己的颜面。

傅北时应承了,竟是接连在会试、乡试中夺了魁,成了本朝“三元及第”的第一人。

当上状元郎那年,傅北时刚满一十又七,被今上册封为翰林院修撰。

今年年初,原京都府尹因贪污受贿被处以极刑,今上拔擢了傅北时。

据闻今上曾说过万一傅南晰不幸殒命,傅北时便只能在官位与爵位中二择其一。

以上这些关于傅北时之事,年知夏如数家珍,可惜都是道听途说来的。

他希望有朝一日,傅北时能亲口说与他听,不过不大可能罢?

常言道,“长嫂为母”,作为母亲,他自然有权利听傅北时亲口说与他听,但一则镇国侯夫人尚在人世,轮不到他“长嫂为母”;二则,他较傅北时年幼五载,且不管是学识,还是处世都远远不及傅北时。

他实在是一无是处,连性别都为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