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唐土万里 > 第五章 论勇听曲不看刀

唐土万里 第五章 论勇听曲不看刀

作者:特别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06-11 18:29:42 来源:转码展示1

沈光没有急着演奏,而是先试了试琴音,同时熟悉这把古琴。maixi9

高仙芝同样不着急,想听这位沈郎君抚琴,不是什么临时起意,而是他故意试探。

这世上很多东西可以作假,唯有学到的本事做不得假,琴棋书画都是需要浸淫时间去练习的,就像是练武那样,只有持之以恒的苦练,才能练出真正的技艺。

精舍内,随着琴弦拨弄,余音袅袅,一一试过琴弦后,沈光按琴不语,直到最后的琴弦余音消失,才起手抚琴演奏起来。

从未听过的曲调响起,高仙芝几乎是从沈光抚琴的第一刻起,便聚精会神,不敢漏过半句,而且那分外苍茫又充满思念的琴音,让他心湖内涟漪微荡,慢慢地堆作重叠波涛,最后化为滔天巨浪,叫他心绪难宁。

一曲《左手指月》完整地弹奏下来,沈光自己也是双眼微红,时隔千年,他再也见不到父母家人,这世间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在”,沈光只恨自己过往没有好好孝顺父母,反倒是任性的时候更多些。

高仙芝沉沉叹了口气,他想到了故去的阿耶,也想到了少年时曾经爱慕过的女子,这首从未听过的琴曲,比他在梨园里听过的任何一位大家演奏都要打动他的心弦。

“高某终于明白何为绕梁三日,三月不知肉味了。”

“不知沈郎此曲何名,某竟是从未听过。”

看着眼眶微红的沈光,高仙芝早将龟兹城内,临行前自家那位幕僚说的话忘了个一干二净,便是这位沈郎君来历不明,他都想将他带回龟兹城内。

“一时感怀而作,还未取名,倒是叫高都护见笑了。”

沈光想了想答道,他若直接说曲名,也解释不好何为《左手指月》,倒不如这般说法,免得高仙芝寻根问底。

“不想沈郎才华高妙至此,某佩服。”

高仙芝肃容道,安西境内诸国皆善舞乐,尤其是龟兹城内,擅长演奏器乐的大家比比皆是,可是能做出这等动人心魄的曲子却是凤毛麟角,便是长安城内也无有几人。

一时间想到那位最好音律的圣人,高仙芝都想将这位沈郎君送去长安,以取悦圣人,不过好在这念头转瞬即逝,他还是更想将这位沈郎君收为左右。

“高都护过誉了。”

沈光知道自己抚琴的技巧只能算是一般,不过是占了曲子的便宜,才能打动高仙芝。

就在两人对话的时候,精舍外能听清琴音的牙兵中也有不少人被勾动了莫名的情绪,好几条昂藏大汉俱是泪流满面,哽咽不已。

高仙芝没有让沈光再抚琴,反倒是起身出了精舍,朝那些不知何时聚在外面的牙兵们道,“沈郎今后便是某的判官,尔等以为如何?”

牙兵们俱是欢呼雀跃起来,判官在军中职务可大可小,高仙芝是安西副大都护兼两镇的镇守使,他要举荐谁做判官,便是一言而决的事情,只需到龟兹城办了文书手续,沈光便是高仙芝幕中的人了。

沈光本来编好了故事,以备高仙芝询问,却没想到就这般轻松成了高仙芝麾下的判官,叫他始料未及。

“沈郎,某此番回于阗,不会久留,待某去西城交待完诸事,你我便启程回龟兹。”

“既蒙都护抬爱,那某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面对高仙芝的邀请,沈光自然不会拒绝,只有在高仙芝麾下,他才能补上身份的空缺。

“王神圆,以后你那队便是沈郎的护卫。”

高仙芝颇为看重沈光,他帐下不缺武夫,反倒是像沈光这样的人才几乎没有,就是他最器重的封二,无论是容貌还是风仪,都差了太多。

眼下他即将接任安西副大都护,要和四镇还有北庭河西等都护府打交道,让封二待人接物就有些勉为其难,倒是这位沈郎君极为合适。

高仙芝来得快,走得也快,而他留下的那队牙兵正是当日救了沈光的人马。

“多谢诸位救命之恩,等到了龟兹,沈某自请诸位吃酒。”

精舍的院落内,沈光朝王神圆那队牙兵躬身谢道,顿时叫这些牙兵们动容,他们听都护说了,沈光是名门之后,还是四转的骁骑尉出身,更何况这位郎君貌似天人,又弹得手好琴,岂是他们这些莽夫能比的。

“郎君使不得,这传出去岂不是折煞我等。”

王神圆慌忙间扶住沈光,本想抬起这位看似白净文弱的年轻郎君,却不曾想这位郎君纹丝不动,他双手使劲也抬不起来,最后不由在四周部下们狐疑的目光里讪讪道,“郎君好大力气。”

“某也是练过几年武艺的,虽然不如诸位,但也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

沈光很是高兴地说道,接着便请这些牙兵们入精舍内相谈,他如今顶了个世家子弟的名头,可只有他自己清楚自家事,在高仙芝回来前,他要了解更多有用的讯息。

“郎君如今是判官,我等……”

“都护虽许某判官,可没有文书告身,某便还是白身,诸位于某有救命之恩,难不成诸位以为沈某是那等不知恩义的小人么?”

论口舌之利,王神圆这样的纯朴武夫如何说得过沈光,而牙兵们也对这位沈郎君极为好奇,于是都纷纷起哄,最后二十多人都入了精舍,只不过除了王神圆和几个老军汉坐在沈光边上,其余人仍旧都是站着。

“咱们乃是郎君护卫,岂有全都坐下之理。”

这回王神圆倒是坚持到底,他们这些牙兵是将主养的精锐,在战场上只有到了最危急的时候才会被派出去打恶仗,或者护卫将主,那都是要用身子去挡刀枪的,但使队里还有人有口气在,便不能叫人伤了将主。

沈光没有强求,这个时代的大唐人自有其价值观,他要做的是入乡随俗而不是特立独行。

开始时王神圆和牙兵们还有些拘谨,可是当沈光不断挑起话题,询问他们过往战事和生平经历后,这些向来没什么夸功机会的军汉们便都来了劲,在这位生得好看讲话又好听的沈郎君面前,说起了自家当年的英雄事迹。

二十三名牙兵,除了七人是安西军本地出身外,其余十六人都来自大唐各道,沈光很乐意听他们讲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听得是津津有味。

“郎君,都护说你是江南人,你给我们说说江南那地方是什么样子?”

牙兵里没有南方人,有几个年轻牙兵见沈光随和,倒也大着胆子询问起来,王神圆和那些老军们虽然没说话,可脸上都满是好奇之色。

“江南啊,那儿可是个好地方……”

沈光虽不知道这个时代的大唐江南是何等风光,可是小桥流水人家、乌蓬小船、采莲的姑娘在他口中娓娓道来,仍旧听得牙兵们神往不已。

“若有机会,某定要去钱塘江看看郎君口中胜似千军万马的大潮。”

“你这旱鸭子若去看潮,说不定被潮头一卷,便要丢了性命。”

牙兵们喧闹起来,互相损着对方,叫沈光有种久违的熟悉感,而同样在房内倒水的多闻也很喜欢这样的氛围,他最喜欢听那几个老军汉说他们当年和吐蕃人打仗的故事。

“他叫多闻,已经还俗,不是什么小和尚,是某的随从。”

见牙兵们颇喜欢多闻,沈光将多闻的故事讲给这些牙兵们听,直叫这些牙兵们纷纷跳将起来,“郎君放心,咱们自会好生教他本事,那些吐蕃狗贼,咱大唐迟早发兵灭了他们。”

安西四镇本就是为了防止吐蕃染指西域和河中诸国所立,安西军和吐蕃军之间同样称得上仇深似海,每隔数年便有战事,多闻这样的战争孤儿在安西有很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