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太子殿下只想活着 > 第8章 第 8 章

太子殿下只想活着 第8章 第 8 章

作者:金戈万里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12-14 01:04:44 来源:文学城

唐臻怔怔的望着陈玉,眼中的神采完全被隐忍的泪水掩盖。明明没什么表情,尚且稚嫩的脸却能令人轻而易举的感受到他的迷茫。

然而他却在走神。

施承善对他发疯的时候,曾脱口而出。

‘要不是祖父,你生出来就该是个贱奴。’

假设施承善没有胡说八道,三省总督施尚文在皇帝继位的过程中担任至关重要的角色。

闭宫不出,安心修行的皇帝。

地位卑微,空有名头的太子。

嚣张跋扈,肆无忌惮的伴读。

......

似乎都有了合理的逻辑。

难道三省总督是‘摄政王’?

那又该如何解释,身为陈国公世子的燕翎不仅对施承善不假辞色,面对绍兴侯世子时也能寸步不让?

昨夜他刻意装睡的时候虽然没听见燕翎与绍兴侯世子的私语,但没错过绍兴侯世子主动挑衅,燕翎从容反击,最后反而是绍兴侯世子被撞得后退半步,不得不让路的过程。

况且他的耳朵很灵敏,陈玉刚才说得分明是‘王爷们’。

们?

从发现这具身体能达到的巅峰仅是摆脱‘病秧子’的头衔,依旧手无缚鸡之力起就笼罩在唐臻头顶的紧迫感忽然加剧,疯狂的彰显存在。

总是隐藏在天真懵懂之下的情绪,难得因为主人心神难宁露出端倪。唐臻甚至没有察觉,他看向陈玉的目光越来越冷静犀利。

好在陈玉说出这番话,理智已经摇摇欲坠,竟然没察觉到太子殿下的不同寻常。

他见唐臻没有逃避的意思,转头看向脸色铁青倒在地上的胡柳生,礼貌的询问,“你在这儿听着,还是出去?”

胡柳生的脸色几经变换,终于回归平静,冷笑着从地上爬起来,“日后太子殿下若是有什么意外,我绝不会替你隐瞒。”

他忍着后腰针刺般的疼痛,若无其事的往外走,不肯在陈玉面前露怯。可惜没看见,身后的人连眼角余光都吝啬分给他。

日光照入屋内又被驱逐。

陈玉没头没尾的问道,“你知道安定侯吗?”

唐臻心中瞬间转过无数个念头。

陈玉的表情告诉他,安定侯对陈玉非常重要。如果他回答知道,能立刻拉近与陈玉之间的距离,甚至会影响陈玉接下来对他说的话。

即使他无法回答陈玉的追问,也可以告诉陈玉,他曾从皇帝口中听到安定侯的名字。当时没有在意,所以不知道更多。

在无法判断陈玉提起安定侯时的复杂情绪是正面还是偏向负面之前,如此回答,显然是最稳妥的做法。

唐臻垂下眼帘。

“不知道”

第一次在东宫的床榻上夜半惊醒,分不清今夕何夕时,陈玉手中的烛火,是有温度的。

陈玉猛地转过身背对唐臻,许久没有再开口。

良久后,他端起壶盏重新走到唐臻身边,脸上已经恢复平日的淡漠,再也不见提起安定侯,排斥溢于言表,眼底深处却暗藏期待的复杂模样。

陈玉又思索片刻,终于理清思路。

“先帝是陛下的外祖父,曾经历过战乱、天灾、谋反、宫变......”

他收敛着情绪,如同讲述经过光阴反复磋磨,印刻在书册的故事般,概括景成年间的旧事。

先帝年号景成,是皇后的次子,东宫太子的胞弟。

他及冠时,北方保定府地动,山西省、山东省、甚至河南省都因此受到影响。鞑靼见圣朝遭逢千年难遇的天灾,立刻结束内乱,整军南下,生怕赶不上趁火打劫。南方湖广、江西、浙江、福建、两广皆有水灾,自顾尚且不暇,更没有余力支援北方赈灾抗敌。

圣朝疆域内灾祸频起,民不聊生。

先帝的父亲烈宗虽然掏空国库守住了北疆,但再也拿不出任何东西赈灾,只能亲自宣读罪己诏安抚百姓。

随着北方大雪,南方水涝之后又逢大旱,民间易子而食从痛不欲生变得稀疏平常,再多的罪己诏也没办法再平息百姓对皇帝的怨恨。

一时之间,十三省竟然处处皆有反叛。

太子为平息民怨,在替父祭天时再次宣读罪己诏,当众自刎。

烈宗听闻噩耗心痛欲绝却打起精神,从已经缠绵数月的病榻上爬了起来。虽然国库和私库再也拿不出一粒粮食,但圣朝传承三百年,真到日子过不下去的时候,终究还是能找到‘家底’。

听到烈宗半年抄家三个宰相,二十六个勋贵,有品级者百余,唐臻的眼皮顿时猛跳。

皇帝不给臣子留活路,臣子必然也不会继续与皇帝论君臣。

烈宗这是......穷途末路。

唐臻已经不奇怪太子殿下的处境为何如此艰难,他如今更好奇,为什么还会有太子殿下?

烈宗想尽办法,强行为圣朝续了半口气。

然后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百姓继续在人间炼狱挣扎,朝堂人心惶惶,日渐分裂。他终究抵不过对嫡长子的思念,还没想到能为圣朝续下半口气的办法,就在某日醉梦中去找他最疼爱的嫡长子了。

新太子,也就是先帝,临危受命,年号景成。

彼时朝堂中大部分臣子皆暗自将皇帝当成恶鹰防备,阴奉阳违,不肯让皇帝有任何舒心之处。

以他们过去十年的经验,皇帝舒心,就会有人被满门抄斩。

天灾虽然不如过去的十年频繁,但依旧不肯停歇,仿佛真的应了民间的传言。因皇族违背天意,才会降下十年浩劫。唐氏皇族不覆灭,劫难永远不会停止。

成宗是个心软的人。

他天生有父母的宠爱和嫡亲兄长的庇护,无需发愁就能得到所有想要的东西。即使遭遇足以令圣朝覆灭的灾难,长兄和父亲依旧如坚.挺的高山般挡在他面前。

如今高山皆已崩塌,成宗却无奈的发现,他既不能重复兄长的方法,更无法效仿烈宗的铁血手腕。

这是兄长和父亲拼命也要守住的江山,他当然不会有多余的心慈手软。

然而烈宗饮鸩止渴多年,能抓的‘肥羊’早就抓尽了。

陈玉作为年纪与成宗完全错开的后辈,所有关于成宗的事都是从别人口中得知,自然不会懂得成宗的无奈。

他平静的告诉唐臻,“先帝与烈宗不同,是个仁善宽和的君主。”

唐臻对此毫不意外。

有烈宗那样的爹,成宗再没有改变,怎么可能还会有昌泰帝和太子殿下的存在?

“先帝提拔能臣,对他们赋以最大的信任,无论他们令人送回京都的奏折中有多离谱的请求,先帝都不会拒绝。”陈玉眼中浮现复杂,“大部分人都对先帝忠心耿耿,留下君臣相得的佳话。”

唐臻记住这个意味深长的‘大部分’。

边继续听陈玉讲述先帝的生平,边分析故事中暗藏的信息。

先帝的成功并非从无到有的魔术,他是用皇权换取平静。

纵观陈玉的举例,先帝赋予全部信任提拔的大部分人,都是在烈宗手中成功苟命的漏网之鱼。

他们仗着先帝的默许,明目张胆的将所辖之地变成后花园,个个都是无冕之王。

不接受朝廷的政令,没关系,成宗会理解。

擅自动用兵马,不用怕,成宗相信他。

朝廷任命的官员三日暴毙,无所谓,成宗能体谅。

......

觉得地方赋税不够用,想要多留点,别担心,成宗能共情。

烈宗在位时,遇灾的百姓是与权贵争夺资源的累赘。

成宗在位时,辖地内同样是遇灾的百姓却变成权臣的私产。

世人皆会嫌弃累赘,珍惜财富。

圣朝依旧天灾不断,还有北方鞑靼虎视眈眈,皇帝从事事操心变成万事不管,京都朝廷日渐衰弱。

百姓对皇帝的憎恨却神奇的消失。

他们忙着男耕女织,忙着应对天灾,虽然徭役远胜从前,但他们只关心赈灾的粮食能吃饱,没有掺干草和石子。

逐渐恢复宁静的生活令他们发自内心的觉得,对政事不管不问,一意孤行提拔心腹的成宗,远胜上任皇帝。

只因为他能带给他们安宁的生活。

唐臻垂下眼帘,神色似悲悯,似无奈。

烈宗竭尽全力的赈灾却无法控制人心,谁都无法预料,赈灾做得好被提拔,会不会进入烈宗的杀‘猪’名单。

成宗什么都没做却得到最想要的结果,无非是给足了首功之人权力,任由首功之人分配所有利益。

他仗着家财万贯,肆意养鱼,对每条能依照约定出现在他面前的鱼仁善宽和,无所不应。

至于鱼群背地里的厮杀,只要他看不见,就是不存在。

他只关心有没有足够的大鱼,替他镇守一方。

偶尔遇到仗着体态渐伟就想要违抗海王的大鱼,成宗只需要露出信号,周边的大鱼就会一哄而上,迫不及待的瓜分反骨鱼的血肉。

从某种角度看,善于掌握人心的成宗,比烈宗更加无情。

不用陈玉再多说什么,唐臻已经能明白太子殿下的处境。

成宗用皇权换取江山安稳,必定会付出代价。

况且鱼养多了,总会遇到反骨。

成宗晚年,惨遭亲手提拔的嘉国公刺杀。

束缚在深海巨兽身上的枷锁,瞬间泯灭。

成宗活着的时候,按部就班经营辖地的无冕之王都是真心实意的拥护成宗。他死后,众多无冕之王不择手段的争夺权力,也是真的没将成宗的儿孙们当成人看。

否则成宗的六个儿子和二十几个孙子,也不会死得干干净净。

最后要不是瓦刺的内乱暂时平息,又开始朝两国边境屯兵。无冕之王在彼此的斗争中皆损失惨重,没得到想要的结果,再不悬崖勒马必遭反噬,于是开始想念有成宗镇守鱼塘的日子,也不会有昌泰帝的存在。

可惜已经尝过血腥的巨兽,必定不会再满足吃素。

昌泰帝登基之后,政令不出京都。

如今唯有守在福宁宫外的羽林军,还肯听从昌泰帝的命令。

唐臻手中的传国玉玺和他本人没什么区别,只是个吉祥物而已。

评论掉落红包。

.

谢谢“四妖柒二”、“红绡”、“微微微”、“白子良”、“泡芙泡豆奶”的营养液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章 第 8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