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武侠 > 太丘之上 > 第三十五章 三才隔灵阵

太丘之上 第三十五章 三才隔灵阵

作者:婆罗众生相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0-07-07 19:16:12 来源:转码展示1

为了彻底弄清楚这两个问题,李玄罡接下来的这几日不停的往返于太丘山与界源空间当中。jiujiuzuowen

他先是在一株黄芽草周围埋下一枚灵石,然后在这枚灵石的上方搭了一个木架,最后在这个木架上也放了一枚灵石。

三日后,等李玄罡来检查的时候,发现埋进灵土里面的灵石已经消失不见,而放在木架上的那枚灵石并没有什么变化。

看来得让灵石接触到灵土才会被吸收,自己之前存放在洞府灵石使是存放在木架上的,所以才完好无损。

李玄罡将木架拆掉,然后仔细的感受刚刚吸收完一颗灵石灵气的黄芽草种子的状态,然后他发现,这颗种子确实生长速度被加快了,已经到了即将破土的状态。

之后,李玄罡为了验证自己对于灵石会消散一成灵气的猜想,他一口气在这株黄芽草周围再埋了八枚灵石。

等三日后李玄罡再来检查时,那八枚灵石已经消失不见,而三日前还没有破土的黄芽草现在却已经接近成熟。

见此,李玄罡确定了自己的猜想,埋下去的灵石果然会有一成左右的灵气消失不见。

虽然还不确定这一成的灵气去了哪里,但确确实实会消失。

既然这株黄芽草已经快要成熟,李玄罡便索性再埋下了一颗灵石,三日后一株价值九枚灵石的黄芽草再次被李玄罡成功的用十枚灵石催熟。

将自己用了二十枚灵石催熟的两株黄芽草放进洞府,就同之前自己种植的那一批黄芽草一起储存了起来。

但刚刚放进用来储存黄芽草的箱子,李玄罡便觉得有点不对。思考了片刻,他把这两株黄芽草单独的储存了起来,准备到时候用其炼制春露丹,再与用正常生长的黄芽草炼制出来的春露丹比较,看看两者之间有何不同。

踏出洞府,李玄罡满脸纠结的站在自己开辟的十亩灵田的边上,看着灵田里已经破土而出的诸多黄芽草幼苗,李玄罡知道若是自己准备用灵石催生,那每催生一株,自己就会损失一枚灵石。

得到最后结论的李玄罡有些失望,刚刚发现界源空间有吸收灵石催生灵植的特性后,他表面虽然没有表现出来,但内心已经到达了狂喜的边缘。

但想着自己现在得到的这个结论,李玄罡淡淡的自嘲了一句:

“还不如直接去买一株黄芽草,这样还能省下一枚灵石。”

李玄罡患得患失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很快他就平复了自己的心态,开始老老实实的给剩下的这些黄芽草幼苗施雨降水,等到他给聚元竹施雨的时候,突然又发现了一个问题。

“催生一株黄芽草要十枚灵石,那催生聚元竹这样的二阶灵植需要多少,而且聚元竹可不会成熟后就停止生长,年份越久聚集灵气的能力就越强大。”

不过李玄罡很快就强迫自己打消掉了这个危险的想法,按自己的猜想,若是要将聚元竹培养到三阶灵植的程度,那肯定会消耗掉一大笔灵石,从先前自己已经花在它身上的那五枚灵石来看,吸收了五枚灵石的灵气,这三株聚元竹一点变化都没有。

李玄罡回想了一下三阶聚灵竹的价格,然后默默估算了一下自己要是选择催生它所要花费的灵石数量。

一株三阶的聚灵竹在坊市的售价大概在五千灵石,自己催生它还要多消耗掉一成的灵石,也就是自己要花五千五百枚灵石左右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摇了摇头,李玄罡彻底将用灵石催生灵植的这个想法从脑海中驱逐了出去。

同时他还想到,日后将灵石储存在界源空间的时候,一定要存放妥当,不能将其接触到地面。

给聚元竹施完雨,李玄罡在界源空间内转了转,突然又有一个疑问出现在了他的脑海:若是埋放灵石的地方没有灵植会怎么样?

于是三日后,李玄罡又失去了一枚灵石。

李玄罡将自己埋放灵石的地方挖了个遍,终于确定,这枚灵石彻底不见了,而且看看了自己种的所有灵植,并没有呈现出吸收到这枚灵石的样子。

看来以后就是要催生灵植也要尽量小心,不要把灵石放在距离灵植太远的地方。

心中刚刚产生这样的想法,李玄罡便随即想到,自己哪有这么多灵石用来催生,而且催生所消耗的灵石可比自己直接从坊市买多多了。

由于自己无意中放在聚元竹旁边的五枚灵石所引发的一系列疑问终于得到了解决,除了依旧搞不清楚那多余的一成灵气去哪了之外,李玄罡已经熟悉了界源空间的这个特性。

最后李玄罡在出界源空间之前,往峡谷尽头的那处水潭走去,想看看之前自己放进去的那些黄骨鱼怎么样。

走到水潭的边上,李玄罡发现五条黄骨鱼都生存的很好,他一靠近水潭,那些黄骨鱼便往中间游去,然后聚集成一个合合散散的鱼群。

李玄罡往里面撒了一些灵谷,充当这些黄骨鱼的口粮之后,便从界源空间离开。

李玄罡端坐的洞府内,将这一段时间被界源空间弄乱的思绪重新理了一遍,并且确认了在界源空间内可以催生灵植这个新发现暂时对自己并没什么用处。

不过,用区区几枚灵石便发现了这个特性,对于李玄罡来说还是具有不小的意义,毕竟对界源空间有了更深的了解。

将这些杂事放在一边,李玄罡又回到了之前的修炼节奏。

大部分时间都在修炼中渡过,除去每月按例去炼丹阁炼制阳谷丹外,花费李玄罡较多时间的就是参悟青木剑诀。

不过青木剑诀虽然威力巨大,但修炼难度也不小,自从李玄罡修炼到小成境界后,便一直没有什么进展。

时间就这么过去,太丘山的灵脉升为三阶后,对于李家各种事务的好处开始渐渐的体现出来。

不仅种植的灵谷、灵植变多了,而且太丘山上能提供给修士修炼的灵气也增加不少。

在李玄罡沉浸于修炼后不久,家族中再次传来好消息,家族的土马兽群里有两匹怀孕的雌性土马兽成功的诞下两匹小土马兽。

土马兽对于李家的商队颇为重要,等十几年后,这两匹小土马兽长大,家族的商队就能拉更多的货物,就能进行更多的贸易,换取更多的的资源,这对于家族来说,是一份稳定的收入来源。

今年家族已经开始恢复了族人每年的供奉,这大大缓解了李氏族人修炼资源不足的状况。

李玉弦和李玉芊等近几年才上山的玉字辈修士也第一次从家族中领到属于自己的供奉,虽然没多少,但足以支撑他们在炼气初期的修炼,若加上在家族中接的各种任务,省着点用的话,还能存下一笔灵石。

这笔灵石就可以用在突破到炼气中期之后的修炼中去。

一年就这么过去,横断山脉的战役慢慢开始陷入胶着,人类和那些妖兽都不愿意就这么放弃,虽然争斗还是很多,但相比于战役刚刚发动时,双方的伤亡都已经减少了许多,只是按目前的情况来看,还不知这场战役到底什么时候结束,不论是尸鬼宗还是北面的仙元宗似乎都没有短期内结束这场战役的想法。

而附庸与他们的各大家族势力就必须跟着他们耗在乌江坊市。

一年又这么过去,太丘山上的李氏家族在不断的往着更好处发展,开始一点一点的积累着家族的底蕴。

当李玄罡结束修炼的时候,距离与横断山脉的族人进行轮换的两年之期已然不远,李玄罡站起身,打开了许久没有动过的洞府大门。

出了洞府,久违的阳光投射下来。李玄罡朝着善功堂的方向走去。

经过两年的修炼,李玄罡的修为又精进不少,已经距离炼气八层的境界不远,不过剩下的这一个月的时间,他并没有选择继续修炼下去,而是为即将开始的横断山脉之行做些准备。

李玄罡将以炼丹师的身份,接替十八姑李清茹去往横断山脉。一个月后,他就会跟随家族的大部队一同出发前往乌江坊市。

走进善功堂,李玄罡开始寻找二阶或者三阶的敛息类法阵。

乌江坊市修士众多,而自己肯定会经常打开界源空间,一座高阶的敛息法阵能解决自己不少麻烦,人心不古,不得不防。

这五年替家族炼制丹药,虽然其中大部分都上缴给了家族,但李玄罡还是存下了一大笔灵石,虽然其中一多半都被自己换为了修炼资源给消耗掉了,但剩下的灵石还是足够自己挑选一个满意的敛息阵法。

此时善功堂内有不少的族人,李玄罡走进来的时候,不少人都跟他打招呼,李玄罡面带微笑,一一点头致意。

在寻了一圈之后,李玄罡终于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这是一座三阶下品的法阵,由三个白色阵盘组成,名唤三才隔灵阵,是族长李长青以前炼制的法阵。

颇为肉疼的拿出了两百五十余家族贡献点之后,李玄罡带着三才隔灵阵离开了善功堂。

族长李长青是一名三阶阵法师,家族中不少的法阵都是他亲自炼制,这座三才隔灵阵由于是敛息类法阵,所以没有防御类和攻击类的法阵吃香,除了李玄罡这种有着特殊需求的修士之外,没有族人会愿意花两百多的贡献点买这样一座三阶法阵,一般一座二阶的敛息法阵已是足够自己使用,所以这座由族长亲自炼制的法阵才能留在家族的善功堂这么久,直到如今才被李玄罡买走。

回到洞府内,李玄罡便开始炼化三才隔灵阵的阵盘,一日过后,这座三阶法阵已经打上了属于李玄罡的禁制。

李玄罡将三个白色阵盘在手中把玩了一番,然后扔了出去,下一刻三个阵盘便在空中悬浮着,李玄罡满意的点点头,然后取出六枚灵石,在每个阵盘中镶嵌了两颗。

最后,李玄罡站在三个白色阵盘的中间,双手快速的结了一个法印,口中轻轻吐出一个“结”字。

只见李玄罡所处的洞府内,灵气流动开始变得缓慢起来,然后三才隔灵阵的阵盘冒出一阵白光,三道白光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倒扣的“碗”的形状,将李玄罡罩在其中。

李玄罡尝试着用神识去触摸这层白光,却发现神识一穿而过,根本没有感觉到任何东西的存在。

李玄罡估计,自己若是将三才隔灵阵完全打开,金丹期以下的修士,仅凭神识怕是不能发现这三才隔灵阵的存在,但要是将三才隔灵阵完全打开,不仅需要更多的布置时间,而且每次需要消耗更多的灵石来维持法阵的运行,利弊参半。

尝试过三才隔灵阵的功效后,李玄罡便将三个阵盘收进了储物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