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太平歌 > 第23章 往事

太平歌 第23章 往事

作者:顾青姿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3-04-18 23:51:30 来源:文学城

前世的建元十二年冬,她也是奉旨北上,心中情切万分。期盼了八年的旨意终于来了。

也是文襄来接人,见了面问:“殿下这是启程回宫,还是在别院住一晚。”

赵幼澄急切:“回宫吧,别让祖母等久了。”

夜半进宫,在东门外惊动了守宫门的禁军,惊扰了陛下。

赵幼澄不以为意,祖母贵为太后,而她是先太子长女,出入宫门被拦截盘问,这在她看来就是耻辱。

半夜进了延嘉殿,祖母泪涕涟涟,她也哭得肝肠寸断。

祖孙情深,一时道不尽。

赵幼澄心中悲苦,只觉得她们是这世上最苦命的两个人。一个丧子,一个丧父,可谓相依为命。

第二日,忠义候便进宫来看太后,赵幼澄初入上京城,心中大定,终于离了姑苏城,心中万分欢喜。连素来讨厌的傅嘉宜都不觉讨厌了。

彼时周聿昭听了内官的传召,特意进宫来看望表妹,这门亲事是叔父一力促成,他也没什么不满意,更有甚,这位殿下生的极为出挑,当年的文敬太子妃便是一等一的好相貌。

周聿昭一进殿,给太后行礼:“给娘娘见礼了。”

周太后笑着说:“你来得正好,阿鲤快来见见你表哥。你们可是最亲近不过的表兄妹了。”

赵幼澄在姑苏从来不曾和书生们打过交道,就算在明松先生门下,但也从来没去过,连两位师兄都极少见,乍见周聿昭,一时间愣在那里。

周聿昭是上京城富贵窝里出来的公子,生的俊朗,赵幼澄几乎一眼沦陷。

周太后是很愿意撮合两人的亲事,娘家权势不衰,这才能使她周家的荣耀百年。

这门亲事最初就是她提议的。

周聿昭含笑问:“那我就托大,可否叫殿下一声阿鲤表妹?”

赵幼澄羞恼道:“我又不能捂上你的嘴。”

年少无知,错把孽缘当良缘。

……

赵幼澄最后回头望了眼辅仁殿后的延嘉殿,意兴阑珊。

她不知道她的亲事有多少人盯着,但周家闻风而动,实在不得不让她警惕。

而后也不再理会站在一边的周聿昭,扬长而去。

周聿昭站在雀仙桥上,望着赵幼澄的背影,总觉得和这位殿下对他实在过于冷漠,而偏偏他总觉得这位殿下似曾相识。

少年的情,如同枝头上的花,藏不住的。偏偏他将隐晦的心思埋在心底。

任谁也看不出来。

跟着的仆人见他久久没有回头,便说:“这位殿下性子实在孤傲。”

他回头眼神阴鸷,冷冷说:“回去自己领罚。”

赵幼澄归家之后,冬凌带着管生意的人来见她。

冬青还在盯着两个年幼的女婢熬药。她坐在书房的西窗前,看着两位管事,其中一位叫冯唐,一位叫冯正,这是母妃当年的老人。

冯唐行礼后到:“小殿下,粮仓已经准备妥当了,北上的粮米可以入库了。”

赵幼澄看了眼账本,思索了片刻:“准备吧,府兵安排妥当,不要招人眼,他们是行伍出身,有心人一眼就能看出来。不要被人盯上。”

冯唐:“殿下放心,运粮的都是雇的码头的脚夫,只有押送的是我们的人。”

赵幼澄点头:“你做事情我很放心,有些钱该花就要花出去。再者,粮米生意不好做,所以要万分小心,记住了,你们的生意走的陇西李家的路子,投的是户部张大人的门路,出了事来寻我。”

冯唐垂首:“殿下放心。”

冯正管的是丝绸,赵幼澄连账都没打开,只是说:“生丝布匹的生意,就那么多,你用心些就好,有什么事情就找冬凌。”

冯正称是,等两人走后,冬葵进来说:“陇西来信了。”

赵幼澄急着打开,半晌后笑起来。

“舅舅快到了,算算时候,中秋节怕是要在路上过了,等他们来了这里补过。”

冬青端着药进来,笑着说:“那殿下要养好身体。”

赵幼澄心想的却是,等舅舅来了,她就不缺人了,眼下刚回京,她实在缺人,和裴大人说话句句小心,身心俱累。

宫里的女官还没有来,冬青已经开始报备:“东院也收拾出来了,殿下加封后,礼部会有内官和女官充填进来,到时候东院安置。”

赵幼澄:“你看着安置吧。她们来了也越不过你去。”

加封长公主,她已经辞了修建公主府的意思,太微宫以后就是她的府邸了。

太微宫不大,但是连着永嘉寺就不小了。

这几日上京城人头攒动,很多都是为中秋节作准备,赵幼澄养了快两个月,在京中没有任何社交。

她不想加入上京城贵女们的行列中去,新加封的婉淳长公主,会让她成为众矢之的。且等中秋宴后,各府的女眷们一起出来,到时候都会亮眼,她混在其中也不会太突兀。

冬青对宫中的事知道的不多,上次入宫都是赵幼澄领着她,她谨言慎行,深怕给赵幼澄惹祸。赵幼澄见她很紧张,也不好安慰给她压力。

喝了药问冬葵:“外面闹得沸沸扬扬的事怎么样了?”

冬葵打听不到这些,只说:“附近不远有一家在卖宅子。”

赵幼澄叹气:“还是要去问裴大人。”

又想,哦,还没有恭贺他喜得良缘。

她故意起了心思,吩咐冬青:“去准备礼单,还没有恭贺裴大人喜得良缘,按照礼单给裴家女眷都准备好。”

她随手写了几句。

冬葵看了眼,都是上等的名贵品,金彩提花缎,越州绫,松江锦。

赵幼澄见她看了眼,笑说:“送裴大人多少礼,都不亏。不用心疼。”

冬青想说,你这样不像是诚心送礼。

徐氏因为丈夫升迁回京,最近十分忙碌,又因为裴岘要定亲,正逢长女回娘家来了,午膳就安排在老夫人院子里,她正商量:“蕴玉要定了亲,这两相愿意了,中秋要给刘家准备节礼。到时候让蕴玉去上门拜访刘大人,翁婿两也该聊一聊。”

老夫人也说:“刘大人是做学问的人,国子监祭酒是从他父亲手里接过来的,父子俩的名声很好。”

正说着,夏守忠进来,说:“外东苑的礼到了,送到内院来了。”

徐氏诧异:“什么礼?怎么送到内院来了?”

等人将东西抬进来,她才明白。

都是江南上等的丝织,徐氏惊讶问:“这是送给蕴玉的?”

“二爷让交给夫人。”

“什么人送的?”

夏守忠:“二爷刚回来,一会儿也过来了。”

裴岘进来的时候,徐氏正和老夫人商量着这些绫罗,花色十分多,将家里的女眷们全都照顾到了。

老夫人见了就问:“这些是谁送来的?”

裴岘想起赵幼澄也无奈,太精明的人,总让人有所提防。

“殿下送来的。”

徐氏:“加封的那位长公主?”

“是。”

老夫人笑说:“若要认真论起来,她是你的小辈。从朝堂论起,她是长公主。缘何送你这样周到的礼?”

他习得了一手梦谭先生的好字,有了师生名声。但世人并不知道。因为梦谭先生是以书画出名,裴岘的一笔字更是极其出众。≥

裴岘知道赵幼澄是故意的,随口说:“当日在通州别院,我让人随杨总领去接的人,安顿在太微宫。中秋节礼,母亲不用担心。”

徐氏赞道:“好周到的心思。”

裴岘看了眼东西,没所谓,心想她又遇上麻烦了,献殷勤这种事她做的倒是很顺手。

徐氏说完就说:“这匹越州绫十分难得,过几日给刘家送去,中秋节你到时候拜访刘大人也好讨杯酒喝。”

裴岘只知道刘之州,国子监祭酒,人有些固执,但为人正直。上次大嫂生日宴那位刘夫人也来了。

至于刘家女儿怎么样,他确实不知道。

听着老夫人安排,他略想了片刻,便说:“改日吧,过几日我要出去一趟,等回来再去刘家拜访。”

老夫人以为他是不满意这门亲事,叹气:“刘家女儿我见过了,学问也很好,你的学问好,我也不可能给你配一个目不识丁的人,我也盼你能和和美美。至于从前的事情,那是意外,和你没关系。”

她怕裴岘因为从前定亲的王家,心里有想法。王家女儿去了这么多年,他始终不肯定亲。

裴大姑娘坐在一边陪着祖母,看着小叔抿嘴笑。

裴岘丝毫不以为意,也不见害羞,问裴芝媛:“东阳没回来?”

“夫婿还在读书,不曾回来。等中秋后再回来。”

裴岘和小不了几岁的大侄女闲聊着,老夫人安排:“若不然,你在出发前去刘家拜访吧,这样也不算失礼,刘家答应年前完婚,本就是我们失礼在前。”

裴岘这次是巡查之责,但陛下的意思让他探探滞留的夏粮的发卖情况和之后的秋粮,这本是户部的差事,可陛下不信户部,撒出去的全是年轻的按察使。若不然内阁的大人们也不会劝谏陛下不可行鹰犬爪牙之事,有悖明君所为。

裴岘:“不用这么着急,等我回来后,再登门拜访,认真详谈。母亲不必这样心急,若是等不得,只管让大嫂请人府中一叙就是了。”

老夫人见他不像是不满意,便放心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3章 往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