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她的温柔在外表 > 第2章 新理事

她的温柔在外表 第2章 新理事

作者:自困象牙塔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0-03-19 01:33:49 来源:文学城

四人各自忙活着,喻真从理事室里走了出来。

她出办公室一般只为四个目的:上厕所,烧开水、找方晚晴问业务问题及出门。但这次不一样,她走到四人面前扬了扬手上一摞文件宣布道:“咱们开个会吧。”

这是新理事上任以来第一次宣布开会,众人不由得停下手中事务一起将目光转向了她。

喻真今年29岁,在机构历任理事中属于最年轻的一位。她长了一张可爱的娃娃脸,五官中除了眼睛大其余都很小巧,单看脸的话比实际年龄小很多。可她整日穿着一身黑色古板的职业套装,气质与脸蛋严重不符,整个人看起来沉闷又单调。

机构有专门的小型会议室,就在理事间隔壁。但喻真显然没有要挪地方的意思,她随意找了张椅子坐下,平稳地开口道:“这段时间感谢大家的答疑解惑,让我对机构运营情况有了大致了解。我私下做了点思考,想讲出来后听听各位的意见。”

四人立即作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

喻真调整了下坐姿,开口提了一个问题:“你们觉得机构目前的发展模式合理吗?”

沈跃一听立即困惑地皱起了眉,他没想到理事会问这样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的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但新领导如果对此提不出解决方法的话,为何要刻意触碰这个问题呢?

难道说喻理事有了改善的对策?或者说上级部门有了新的安排?

显然后者的概率更高,沈跃的心情突然有点激动起来。

四人都不吭声,显然都等待着理事的说法。

喻真见没人回应便自己回答道:“机构总留不住人,其中必然有不合理的地方。”

沈跃竖起耳朵、仔细听讲。

“非编收入不理想是个很大因素,但这个因素改变起来非常困难。我曾去了解过,财政那块表示随意,只要相关领导愿意提交方案,他们就可依照方案内容发工资,方案报多少他们发多少。但上级领导有顾虑,除非有文有依据,否则他们难做担保,万一将来审计出不合理的地方,是需要他们担责的。”

这是政府部门的一贯做法,一切按红头文件办事,哪怕明知不合情理,一般领导也不敢贸然越矩做出有风险的决定,何况他还不是这个风险的直接受益人。这是人之常情,也是沈跃心灰意冷想走人的原因。

“不过,也不是完全没有改变的方法。”喻真话锋一转,“上级帮不了我们,我们就想办法自给自足。“

沈跃憋不住了,好奇地问:“怎么自给自足法?”

喻真道:“我最近研究了下其它公益机构的运营方式,发现了一种新的开源渠道。”

沈跃的心被悬吊起来,急切地问道:“什么渠道?”

喻真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将事先打印好的文档分发给四人:“大家先看看这个吧。”

沈跃接过文件便迫不及待地看去,待看清封面上的印刷字体后大吃一惊道:“这是市场公益项目竞标书?”

市场公益项目竞标是民间公益机构获取盈利的方式。他们不像“上善”这类官方机构可以依赖财政拨款获得经济扶持,他们只能通过政府或企业公开招标、定向委托的形式承接公益项目,并从中提取一定比例的服务酬金。现在一些知名优秀的民间机构有能力同时承接多个公益项目,多劳多得,员工收入不菲。

这类竞标是面对所有公益机构的,但“上善”十几年来从没有走过这条路,或者说根本没往这方面想过,这里面存在两个原因。

其一,“上善”一直是远离政治权利中心的边缘地带,历届理事都由机关里临近退休的老人家们担任,他们来到这里就是为了卸下重担、清净度日等退休的,已经失去了工作激情与拓展冲劲。

其二,政府有条明文规定:在编人员不得获取本职工作外的任何酬劳。这意味着即便“上善”竞标成功,获利的只是非编人员,理事不能从中获取一分钱。

第二条是决定性因素,所以当不到而立之年、正处于事业黄金期的喻真走马上任后,众人并不认为这位年轻新理事会给机构带来多大改变。毕竟徒劳无功的事谁愿意做呢?何况理事还得承担起市场项目承接过程中附带的所有风险与责任。官方做派一向讲究“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原则,更何况是于她完全没有利益可图的工作。

沈跃心中仍不敢确定喻真的意思,只能小心翼翼地问了句:“理事是打算让机构参与市场竞标吗?”

喻真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是的,我也想听下大家的意向。”

沈跃心中大感不可思议,只觉得天上掉下了块很大的馅饼并重重地砸到了他头上。怔愣了片刻后,他神色激动地表态道:“太好了,这真是太好了!谢谢理事能为我们考虑!”

他心中一阵狂喜:如果机构从此能承接起市场项目,那么困扰非编人员多年的两大困境——收入微薄与发展停滞都可迎刃而解了。从此后,非编工资就成为了固定保底工资,市场项目便是额外的奖金,如果发展顺利他也不必辛苦地去寻求新工作了。他的思想受了老一辈的影响,总认为企业没有官方机构稳定。

他转眼去看其他同事,方晚晴与关倩也积极地向喻真表示了感谢,只有黎澄低头看着文件没有说话。

喻真问向他:“小黎,你有什么想法?”

黎澄抬头对她淡淡笑了一下:“理事有心了,我当然表示支持与感谢。”

沈跃松了口气,别人他不担心,但黎澄家里并不差钱,也许真的看不上这点奖金,从他往日的表现来看显然不是个愿意多出力气的人。

喻真神色认真道:“不用特地谢我,作为理事,如何将机构发展好是我应该考虑的。”她将话题重新拉回到竞标上:“既然大家都觉得此方法可行,那就一起讨论下竞标书怎么写吧。”

沈跃立刻打起了十二分精神。

“我已把机构内部的项目书与市场竞标书做了对比,发现市场的复杂许多,内部的没法直接套用。”

沈跃边听理事说话边翻着手上的标书样本,深感认同。

“这次的标书需要重新写,先定下主题吧,大家觉得申报什么项目比较有把握?”喻真问。

沈跃努力思索着,主题很重要,一定要选个中标希望大的。他不由看向了对面的方晚晴,方姐是机构资历最深的人,应该是最有经验了。

方晚晴也不负他所望,率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们之前没有市场竞标的经验,不适合开发新项目,不如就从以往的内部项目中选择。这两年做得最多的是助学帮困项目,所有人都参与过,有一定的熟悉度。我们可在原有的材料上根据标书要求扩充内容,大家觉得怎么样?”

这的确是一条捷径,沈跃抚掌附和道:“有道理,一来我们都能上手,二来机构与多家学校长期建立了帮困合作关系,这些都能成为此次竞标的优势。”

见无人反对,喻真敲定了主题:“既然都无异议,那就定助学项目吧。”她想了想又道,“机构往年依靠政府拨款能一下子覆盖辖区内所有的公立中学贫寒学生,但市场项目资金有限,我们只能挑选其中一所进行合作,大家觉得哪所合适?“

方晚晴思考了下道:“格志高中吧。这是所重点中学,学生大多品学兼优,校方负责老师也很好沟通。”

喻真点头道:“好的,我会负责与校方沟通项目事宜。”她看向方晚晴,“小方,你得负责标书主笔,这里唯有你才能胜任这项工作了。”

方晚晴微笑道:“我第一次写也只能摸石过河,但一定尽力而为。”

喻真颔首道:“此次竞标时间有限,月底前就得完成申报工作,其余人也一起辅助参与,具体工作听从小方安排。有什么困难和我提,最近要辛苦大家了。”

众人再次对理事表达了感谢,并表示一定竭尽所能抓住这次机会。

等喻真回到里间办公室,沈跃立即凑到方晚晴身边积极地问:“方姐,需要我做什么?”

方晚晴也不客气,大方地布置他任务:“你负责项目资金这块,把前两年助学资金的运转情况整理好发给我。”

“方姐,我呢?”关倩也热情问道。

“你多担待点机构的常规工作,不明白的地方随时问。”方晚晴回答。

“方姐,那我呢?”黎澄拖着长腔问道。

“我这边缺少数据会问你要,另外小关在业务上还不能独当一面,你多提点她吧”

方晚晴是个思路清晰的人,布置起工作很有分寸。

关倩是新人,在竞标上不堪大用,只能处理日常工作。沈跃对此次竞标无疑是最积极渴望的,资金是最细致繁琐的一块,他一定会用心无误的完成。至于黎澄,他的任务看似要兼顾两头,实则都是名头,方晚晴可不必问他索要数据,或者问些简单数据,关倩那边的提点多出于口头指教,都不会太劳烦到这个大少爷。

各司其职,不引矛盾。

众人毫无争议地执行起了各自任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