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她被赶出侯府后 > 第16章 第 16 章

她被赶出侯府后 第16章 第 16 章

作者:牵丝偶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21 02:14:25 来源:文学城

再次见到孙妈妈,已是三月初。

柳条发芽,杏花缀满枝头,连风也带了一丝春意。

孙妈妈却苍老了许多,不但瘦的双颊凹了下去,连头发都白了大半。

“许久不见,姑娘可还安好?”今日,孙妈妈并不是坐赵府的马车来的,而是走来的。

“一切都好,孙妈妈快进来歇歇。”阿缠邀请孙妈妈进屋。

孙妈妈站在屋外摇了摇头:“我就不进去了,今日过来是想告诉姑娘,夫人的遗体已经被接回府了,明日府中会设下灵堂,后日出殡。”

阿缠了然,已经过了十几日,案子想来已经了结,就是不知……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好,我会到的。”阿缠应下。

第二日,阿缠早早便起了。

她换了身素白袄裙,又从木匣子里挑了个白色的绒花簪,她纤细的手指拂过里面依旧闪闪发光的金饰,轻轻叹息一声。

辰时末,阿缠来到赵府门外,赵府门口的灯笼都换成了白色的,灯笼上两个大大的奠字。

赵府的下人见到阿缠,上前行礼为她引路。

才刚走进灵堂,阿缠就看到了正中摆放的黑色棺材,棺盖是合上的,小林氏就躺在里面。

前面的供桌上,摆着小林氏的牌位和一应祭品。

在灵堂中见到披麻戴孝的赵闻月阿缠竟然没有太多惊讶,就如她猜测的一样,明镜司大概没能找到切实的证据,赵闻月被放了回来。

但让阿缠真正意外的是,这灵堂里除了赵闻月之外,竟然还有个看起来只有七八岁的男童,身上也穿着孝服。

不仅如此,那男童竟然跪在赵闻月之前,似乎是顶替了赵闻声这个长子的位置。

只有儿女为父母穿重孝,小林氏什么时候多出一个儿子?

阿缠不动声色地走进灵堂,为小林氏上了三炷香,而后孝子孝女还礼。

她受了两人一礼后才出声对赵闻月说:“表妹节哀。”

赵闻月听到她的声音才抬起头,见是阿缠,眼中恨意几乎要喷薄而出:“是你,你这个贱人!”

她在明镜司被关了整整十日,镇狱里不见天日,又阴冷又可怖。白天夜里她耳边都是哀嚎惨叫声,根本无法闭眼。

幸好卖她簪子的摊主意外死了,明镜司没能趁机将罪名安在她身上,父亲想了法子又找了人帮忙才终于让他们将她放了出来。

她出来后听父亲说,孙妈妈和母亲的贴身丫鬟根本没提过玉簪的事,这件事是分明是季婵告诉明镜司那些人的。

如果不是她,自己又怎么会受这么多苦!

赵闻月刚要起身,却被身旁的男童眼疾手快抓住袖子,那男童抬起头,黑白分明的眼睛里并不似幼童的天真不知事。

他对赵闻月说:“这里是母亲的灵堂,阿姐正在守孝,还是不要乱动得好,免得冲撞了母亲。”

赵闻月甩开男童的手,冷声道:“你是个什么东西,真以为父亲答应了让你替我哥守孝,你就能过继在我母亲名下,做梦!”

男童声音清脆:“阿姐多虑了,文奇并没有这么想。”

不过男童的话至少劝住了赵闻月,让她没有再做出什么出格的举动。

那男童见阿缠一直不吭声,像是被吓到了一样,还出声安慰她:“还请表姐见谅,阿姐只是因为丧母太过伤心,并非有意针对表姐。”

上来就喊自己表姐,言语之间表现得就像是这个家中的主子一样,阿缠心想,这些天赵家似乎又有了不小的变动。

“你是?”阿缠语气疑惑。

“我叫赵文奇,是赵家的远房亲戚,父母双亡后被爷奶收养,听闻夫人意外过世才随爷奶来了京中。”赵文奇口齿清晰地自我介绍,顺便将自己的来历也说得一清二楚。

“原来如此,见过文奇表弟。”阿缠与对方见礼。

赵文奇见阿缠如此反应,暗暗松了口气,又道:“今日前来吊唁的客人有些多,若有怠慢,请表姐恕罪。”

“表弟客气了。”

赵文奇说完,叫来了外面候着的下人,吩咐人将阿缠带去偏厅歇着。

比起赵闻月,他看起来更懂事。

阿缠没有继续呆在灵堂,跟着下人出去了。

一般情况下,上门吊唁的客人并不会被主人久留,但阿缠算是赵家的亲戚,所以才被留了下来。

此时的偏厅里只有四五个人,看他们互相之间熟稔的模样,应该都是赵家的亲戚。毕竟小林氏的亲人除了阿缠,如今都在流放的路上。

坐在偏厅主位上的是个头发半白的老妇人,那老妇人虽然穿着富贵,但行为举止有些粗俗,应该就是赵铭的母亲,小林氏的婆母。

赵老太太见阿缠走进来,停止了与旁边的亲戚说话,转头看向她,问道:“你是哪家的,怎么以前没见过?”

阿缠朝对方福了福身:“见过老夫人,我叫季婵,是姨母的外甥女。”

“原来是你啊。”赵老太太应该是从谁口中听说过一些季婵的事,看向她的眼神都带了些轻蔑。但她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问了一句就移开了目光。

赵老太太的喜恶表现得十分明显,她不搭理阿缠,其余赵家亲戚自然也不会理她。

阿缠一个人坐在角落里,吃了两块点心就安静坐着,听着周围人说话,倒也自在。

大概过了一个半时辰,一直不见踪影的男主人赵铭带着赵文奇和赵闻月一起过来了。

赵铭走进偏厅,先向坐在主位上的母亲请安,又与其他亲戚们见礼。

他身后的赵闻月态度敷衍,即便给亲奶奶行礼时,脸色也十分冷淡,赵老太太表情也不怎么好,似乎也不太待见这个孙女。

反而是见到了赵文奇,老太太脸上顿时笑出花来,连忙朝他招手:“文奇快到奶奶这里来。”

赵文奇来到赵老太太身旁,叫了一声:“奶奶。”

“哎,我的乖孙。”边说着,还边心疼地去揉他的膝盖,“跪了这么久,腿疼不疼?”

“奶奶放心,不疼的。”赵文奇安慰赵老太太。

“怎么会不疼,可怜你一个半大的孩子,竟要跪这么久,又不是你亲娘。”

“这是文奇应该做的。”

如果是寻常的七八岁孩子,听到老人的话,说不定已经顺着话往下说了,偏偏这赵文奇表现得如此懂事,让偏厅内的赵家亲戚都很是惊奇。

有人好奇询问:“姑母,这孩子是哪家的?”

赵老太太忙把赵文奇拉到身前,给在场的人介绍:“这是我孙儿文奇,自小便聪明又孝顺,一直陪在我们老两口身边。”

这些亲戚面面相觑,他们都知道,赵铭与小林氏只育有一儿一女,如今儿女也都不小了,赵老太太怎么又出来个小孙子?

赵老太太还没觉察出自己的话有什么不妥,身旁的赵文奇已经开口了,他大方道:“见过各位长辈,文奇是爷奶收养的。”

说完,他轻轻拽了下赵老太太的衣摆。

赵老太太这才反应过来,赶忙找补道:“对,这孩子运气不好,刚出生不久就没了爹娘照顾,我想着毕竟是同宗,他又可怜,就把人养在家里了。”

“原来如此,难怪这孩子生的如此聪慧,必然是沾了你们家的文气。”有亲戚立刻出声。

赵老太太哈哈大笑起来:“谁说不是呢,我儿的文气,都被这孩子沾了去。”

她边说着,边摸了摸赵文奇的脑袋。

赵文奇只是微笑着站在一旁,任由所有亲戚打量自己,看起来很是坦然。

一个几岁大的孩童,能做到这个地步,已经足够让人惊叹了。

那亲戚又问:“大嫂子这次来了上京应该不会再走了吧?”

赵老太太点头:“不走了,我这孙儿年纪不小了,也该进学了,正好留在他爹身边好好学一学,再过几年,以他的聪慧,必然能考个功名。”

“难道文奇这孩子已经被过继给了大侄子?”那人又问。

“正是,我儿这人死心眼,偏偏对我那儿媳一往情深,我那儿媳又不是个能生的,如今家中出事,连个继承香火的都没有,只得将这孩子过继了。”

赵老太太这么一说,其他亲戚都赞同地点头。

他们都听说赵家出了事,虽然打听的不是很仔细,但多少也听到了些流言蜚语。

据说小林氏的死,就是与她的大儿子有关,现在人已经被关押起来了。今日他们来吊唁,那赵家的大儿子连面都没露,看来传言八成是真的了。

赵家没了长子,可总得有人继承家业,现在不就有了个现成的。

当然,免不了有人会在心里嘀咕,赵铭年纪不大,既然大儿子废了,为何不续弦再生一个?

可是没人会蠢到在这样的场面下将话问出来。

阿缠静静地看着赵老太太身边的赵文奇,小孩子看似淡定,眼中的得意却没能掩藏好。

为什么一定要着急过继这个孩子?

因为长子不争气?因为家业没人继承?

阿缠的目光从赵文奇脸上移到赵铭脸上,他看向赵文奇的眼神里,是满满的自豪,就像是在欣赏自己平生杰作。

或许是因为,眼前这个据说被赵家老爷子和老太太瞧着可怜才收养的赵文奇,根本就是赵铭的亲儿子吧。

这样的戏码,阿缠可太熟悉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第 16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