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唢呐一吹,黄金万两 > 第3章 希恶鬼(三)

唢呐一吹,黄金万两 第3章 希恶鬼(三)

作者:三红七绿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4-26 11:33:30 来源:文学城

妙常死了。

死在他们三人昨日离开后的深夜。

死后头身分离。

双眼圆睁,似有无尽的冤屈。

第一个发现尸身的人,又是妙善。

临睡前,他曾听见妙常断断续续的哭声。

丑时初,不知何处传来一声击鼓声。

妙善听见声响,担心又有贼人潜入庙中盗取功德箱,赶忙起身推开隔壁妙常的房门。

谁知,床上空空如也,妙常不知去了何处。

四下寻找,他最终在正殿找到妙常的尸身。以及不远处,那个面目全非的头。

朱砂听完整个经过,深觉奇怪:“照妙善所说,他听见鼓声出门,以为庙中进了贼。那他为何不直接去庙中查看,反而去找妙常?”

端木岌摊手,颇感无奈:“官差只讲了这几句。其他细节,我一概不知。”

罗刹接过话茬:“我猜他先去找妙常,是为了找抓贼的帮手。”

“为何?”

“因为妙常有些功夫在身。”

昨日在斋堂用膳,罗刹曾细细听过庙中四人的脚步声。

了元年纪大脚步重,走不到十步便要停下来歇气。

妙善人到中年,但因常年劳作之故,相比了元与身宽体胖的妙福,他的脚步不紧不慢。

唯有妙常,快走疾步,重心皆沉稳有力。

甚至一路扶着了元走进斋堂,也丝毫听不见粗喘之声。

他当时便猜:妙常,应是学武之人。

果不其然,三人到庙中一问,惊魂未定的妙善与妙福立马点头应是:“妙常从前在少林寺学过几年武功,后来他们将他接回鄂州。不到两年,又把他送来庙里。”

他们,指的是妙常阿耶,王姓富商一家。

四年前,王富商的妻妾皆生不出儿子。

眼看家产无人承继,他想起送去少林寺学武的私生子。

然而,等妙常还俗回到鄂州,王富商的一房妾室突然有了身孕。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妾室产子。

于是妓子生的大儿子妙常,成了眼中钉肉中刺。

某日,以祈福为由,妙常被送进哑子庙,再一次成了和尚。

无人问过他是否愿意做和尚,更无人来看过他。

即使王家,就住在不远的城东。

朱砂问起妙常的阿娘,妙善摇摇头:“一个倚门卖唱的私妓,生下他后,便去了……”

端木岌皱眉盯着妙常紧闭的禅房:“你昨夜听到他在哭,他为何哭?”

一提起这事,平日里慈眉善目的妙福,往旁边的泥堆中,恶狠狠吐了一口唾沫:“王家让他割肉救弟,他不愿意,被他们打了两巴掌。”

王家小郎上月病入膏肓,王富商花了千金,从一位游医手中,买到一个据说可以起死回生的妙方。

方子中所用的药草极为普通,只一样,有些奇怪。

名曰:一脉血肉。

王家试了多人,不见奇效。

兜兜转转,他们又想到妙常这个近在眼前的私生子。

昨日,妙常听完王家所说,义正言辞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小僧不敢损伤。”

王富商热络地拉起他的手嘘寒问暖:“大郎,我就是你的阿耶。只要你救活小郎,你便是王家的大功臣。”

几个人假惺惺的面目令人作呕,妙常冷漠地看着面前的至亲:“如施主当年所言,小僧的生母是千人骑万人枕的青楼妓子。一个只值一贯钱的妓子,生不出金贵的王家大郎。”

端木岌听完来龙去脉,眸色讥诮,骂道:“蠢货,两记耳刮子便哭了个半宿,还把命丢了。”

未进太一道前,为了在众多的兄弟中脱颖而出。

别说巴掌,他连棍棒也能笑着咬牙接下。

离正殿尚有几步,妙善轻轻叹了一口气:“唉,他并非因为巴掌哭……而是觉得自己身为儿子,未尽一日的孝道,却出言辱没拼死生下他的阿娘罢了。”

朱砂小声与罗刹抱怨:“端木岌那破嘴,跟淬了毒一样。”

罗刹开心接话:“朱砂,我与他不一样。阿娘常夸我的嘴,跟抹了蜜似的。”

“……”

正殿外,一众官差簇拥着一个官服男子站在柱子旁。

男子掩鼻的手帕,光彩动人,观者炫目。

端木岌家中便是丝绸商,一眼认出手帕出自高昌国年初所献的浮光锦。

一匹浮光锦,尚衣局为神凤帝做了一件襦衫。

剩下的料子做成手帕,赏赐给了朝中官员。

而鄂州官员中,得到手帕之人,只有刺史林景隆。

思及此,端木岌上前行礼:“太一道玄玉见过林刺史。”

男子确实是鄂州刺史林景隆。

辖管之地出了两桩人命案,且与恶鬼有关。

自妙行死后,林景隆辗转反侧,生怕神凤帝降罪于他。

昨日听闻太一道来了两人,好不容易才安睡一宿。

不料,一早从手下口中得知。

这哑子庙,又死了一人。

林景隆来时头痛欲裂,他这官位,眼看着便要到头了。

为防被罢官,他听从手下司马的劝告,带着官差来此查案捉鬼。

好歹功过相抵,贬去旁处做官也行。

眼下,林景隆看着面前的三人,奇道:“敕令中说有两人,不知另一位道长是谁?”

朱砂上前:“太一道玄机见过林刺史。”

自神凤帝继位,女子抛头露面已不足为奇。

不过,林景隆乍然见到朱砂,仍微露不满:“怎来了个女冠?”

朱砂嫣然一笑,凑到林景隆面前:“林刺史的问题,我答不上来。等我回到长安,定一字不落说与师父听,让她派人来一趟鄂州,好好为林刺史解惑,如何?”

太一道天师姬璟也是个女冠,还是个睚眦必报的小心眼女冠。

他今日之言,若传到她的耳朵里,无异于自寻死路。

林景隆胸闷气急:“你……”

端木岌见朱砂刻意刁难林景隆,有心为他解围:“林刺史,与我同行之人,是师弟玄规。他连日奔波生了重病,如今在医馆治病。玄机来此,应是为了你的赏金。”

林景隆懂了。

这女冠瞧着伶牙俐齿,正义凛然,原是个贪财的乞索儿。

趁三人争执,罗刹先一步入殿,开始查看妙常的尸身。

七窍无鬼炁,致命伤在后脑勺。

若他猜得没错,凶器应是一把木槌。

奇怪的是,妙常有武功在身,不大可能毫无防备被人偷袭。

罗刹悄悄拉扯入殿的朱砂:“没有鬼炁。”

朱砂:“我方才听仵作向林刺史禀告,他死在子时初,凶器是庙中击鸣大磬的木槌,凶手接连击打了十余下,才将他打死。还有,凶手曾割下他的头,当做蹴鞠来回抛……”

两人站在鼓前,环顾四下。

整个大殿宛若炼狱,血溅得到处都是。

凶手逃走时,甚至将妙常的头,端正地摆放在蒲团上。

顺着那颗血肉模糊的头往上看,释迦牟尼佛像双眸染血,跏趺坐于六方莲台之上。

目露哀伤,似乎多有不忍。

饶是鬼的罗刹,乍然见到此景也觉可怖:“凶手应极恨他,才做出此等杀人辱尸之事。”

朱砂盯着佛像胸前的几处血迹:“倒是奇怪,凶手闹出如此大的动静,竟然无人听见。”

禅房离正殿并不远,庙中三人即使酣然入梦,总该应听见一点声响。

十步之外,端木岌与林景隆谈笑风生,朱砂拉上罗刹转身去了庙中问人。

第一个问的人,是发现尸身的妙善。

此刻,他正被林景隆带来的官差团团围住,数十人围着他厉声盘问。

妙善本就老实巴交,在官差的连番逼问之下,只得双手合十跪在地上求饶:“我不是凶手……”

官差乐于见到他的可怜样,抽刀横在他身前,如逗猫狗一般戏弄他。

讥笑声此起彼伏,朱砂走上前,踹开其中一人:“滚开,这案子归太一道管。”

有一个官差适才听到端木岌之言,知晓她是为了赏金而来,出言讥讽道:“敕令中,可没有你。”

朱砂:“罗刹,把太一道的令牌亮出来,给他们开开眼。”

罗刹从腰间的槃囊中掏出令牌,并未细看便握在手中,往官差面前一晃。

朱砂指着令牌:“睁大你们的狗眼,给我瞧仔细了,这可是天师令。敕令中没有我,是因为我是太一道派来捉鬼的特使!”

为首的官差首领认出天师令,慌忙跪下行礼,然后带着所有官差离开。

罗刹以为朱砂又在诓人,憋着笑收起令牌。

结果,一细看才发现这块令牌与昨日那块令牌完全不一样:“朱砂,令牌怎么不一样?”

朱砂回头摸摸他的俊脸,一脸无辜:“因为这块是真的,里面还有天师符。”

天师符,开天门,斩百鬼。

所以天师符,又名斩鬼符。

罗刹双手微颤,几欲哭出声:“是,我是偷偷骂过你几句。可你也太歹毒了……”

怪不得今日他总觉浑身无力,心气不顺,原是因身上揣了张斩鬼的天师符。

儿似母,罗刹泫然欲哭的样子,一如美人凭栏垂泪,我见犹怜。

朱砂捧着肚子哈哈大笑:“傻子,这块也是假的。我要真有天师令,早拿去换金饼了。”

“骗子!”

妙善慢慢起身,对着朱砂不住作揖道谢:“多谢施主相救。”

朱砂扶他去侧殿的一处角落歇息:“除了鼓声,你还听到过旁的声音吗?”

妙善点头:“找去正殿前,我曾听到一个人喊另一个人的名字。”

“什么名字?”

“商戚。”

他只听到这个名字,之后便没了声音。

罗刹问起其他人昨夜的行踪,妙善一一作答:“我操劳惯了,晚睡早起又浅眠。我记得,妙常哭到亥时初睡下,妙福师兄亥时中开门去了香积厨,但不到一炷香便回房安寝。师父每日睡得最早,等我亥时末睡着时,尚能听到他的鼾声。至于妙常何时出门,我真的不清楚。”

朱砂正欲追问,端木岌背着手,踏着悠闲的步子走来:“案子破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