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锁东宫(双重生) > 第9章 第9章

锁东宫(双重生) 第9章 第9章

作者:狐狸毒唯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2-02-13 15:28:48 来源:文学城

转念一想皇帝日理万机哪里记得住一个大臣之女,即便是平昭公主去请功,至多是端信伯府得一份赏赐,又或者给她添一个无用虚名。

要请就请吧。

大夫很快诊完脉出来了,向平昭公主深鞠一躬。平昭公主自是着急心切,一脸关切地问:“怎样?太子殿下因何突然咳嗽不止,可是着凉了?”

大夫叹了口气,禀道:“太子殿下并非是着凉生病,而是这满园桃花惹的祸。”

“怎讲?”

“草民见过不少问诊之人,其中就有这么一类,一到春日花开时节便容易起红疹,又或者嗓子腥痒咳嗽不止,除此之外别无症状,过了三月或者不碰鲜花自然而然就好了。”

答话间,屏风后又传来咳嗽声,陆之珩的嗓子已经咳哑了,听得出他有在克制,只是实在克制不住。

平昭公主加重了语气问道:“就没有什么办法能缓解一二吗,难道就要让太子一直这么咳嗽?”

大夫头压得更低了,恭恭敬敬回道:“草民开一副药方,叫人照方抓药给太子殿下服用,可以缓解。”

平昭公主松了口气,“那还不快去!”

见太子这便没什么大碍,戚铃兰想平昭公主道了告退,和乔茱回到湖边去了。

她回去时不少贵女已经乏了,相互道别准备离开。

戚书兰还跟在吴悠宁身旁,刚才阁楼那边闹出这么大动静,满园的人都听说了太子旧疾发作,是戚姑娘身边的乔茱禀报了平昭公主。这下看见戚铃兰赶回来,便没有人问她去了哪里。

吴悠宁上前拉着她的手问:“如何,太子殿下还好吧?”

此次花朝春宴是她和平昭公主商量着举办的,若是太子在宴上出了什么事情,陛下定是要找主办者问罪。平昭公主是陛下亲生女儿,那遭罪的人就只能是吴家,她如何能不着急?

戚铃兰轻轻拍下她的手背,安抚道:“吴姑娘放心,大夫已经看过了,并无大碍。”

吴悠宁心下稍安,却还是有些疑惑,“这好端端的怎么会咳嗽不止……”

戚铃兰道:“大夫说是满园桃花的缘故,我也不太明白,反正服药之后不再触碰鲜花便没事了。”

吴悠宁轻怔了一下,很快便彻底放松下来,叹了口气说:“原来是这样!这症状我是见过的,我父亲有一房妾室也是这个毛病,一见鲜花柳絮便浑身不适,一到春日时节,她那院里寸草不生,生怕犯了病叫我父亲嫌弃。”

“这病是天生的吗?”

“好像不是,那姨娘说自己年少时不曾如此,是近些年突然有一天开始的。”

“无法根治?”

“大夫寻了十几个,都束手无策。”

那陆之珩还挺惨,往后余生是看不着花团锦簇了。

要不下回再不得已和他见面,她就在头上簪朵鲜花,叫他离得远远的。

太子尚且在东林别苑的阁楼里服药休息,宴会上一篇《叹花朝》已经在京城中传开了。

一时之间人人吟诵,仿佛没读过太子诗的都算不上有学之士。

太子才名传遍京城、诗篇深受喜爱,这对皇室而言是好事。皇帝是在傍晚接见丞相时听说了此事,听后稍有些惊讶,平日倒是没听说太子喜欢作诗。

不会又是弄虚作假,假以人手之作吧?

等商议完正事,大臣陆续离开,皇帝才叫来总管太监尚宝问道:“太子现在何处?”

尚宝恭恭敬敬道:“回禀陛下,太子殿下今日赴花朝春宴时旧疾犯了,还在东林别苑修养。”

皇帝不置可否,接着问道:“近日太子可曾见过什么文人才子?又或是托人寻过他们?”

“似乎不曾听闻。”

“那他……他那日去敬文侯府,是不是见了云翊?”

“是。”

尚宝久在御前,听着这三连问就能猜到皇帝的心思,只是太子殿下为人仁厚,他实在不忍心看着殿下平白添上这揣测。

他斟酌着补了一句:“不过太子殿下是先去了敬文侯府,两日后平昭公主才去东宫请殿下赴花朝春宴。”

皇帝的思绪断了。

难道还真是他自己作的诗不成?

也罢,如今名声已经传开了,也不必细究。

“太子学问精进,赏百金。”

御前太监总管带着赏赐送去东宫,太子殿下不在,汪富海身为东宫总管太监代为谢了恩。此事不出半个时辰便传遍了宫闱,一如数日之前太子被训斥一般。

明禧殿,林贵妃闻讯砸了一副玉镯子。

“明明是给伏生铺的路,怎么就让那病秧子抢了风头!吴绩是怎么说的?那穷书生不是文采惊艳世间少有吗?这就是他的文采?”

韶言跪在地上,头压得很低,“娘娘息怒,吴大人也没料到太子殿下会赴宴……要知道京中第一才子云翊云公子是太子殿下的母家表兄,这其中或许另有缘由。”

林贵妃狠狠掐紧拳头,怒极反笑:“还能有什么缘由?不就是本宫玩儿烂了的把戏,请人代笔也不知避避嫌,谁还不知道他和云公子关系亲近?”

“娘娘说的是。”韶言应声附和:“即使如此,娘娘也不必太过气闷,大伙儿心里头都明白太子诗作非自己所写,此时捧着敬着那也只是面上应承,岂会真心拜服?”

林贵妃来回踱步,终是回到胡椅旁坐下,喝了口茶,郁气稍解。

“你说的有道理,本宫何必着急呢……陛下圣明英断,定然也看得透这层关系,明面上是赏赐,是维护着皇室的颜面,等那病秧子从别苑回来,是阴是晴还未可知。”

后宫中抱着这等念想的女人不在少数,只是这一回她们等了许久,太子从别苑回来了数日,仍不见皇帝发作,才各自失落散去。

平昭公主按她自己承诺的,向皇帝禀明了端信伯长女救护太子之事。如戚铃兰所料,皇帝压根没把此事放在心上,随手赏赐了些珠宝古玩,又送了戚姑娘一个‘纯良淑惠’的名声,转头就淡忘了。

三月,远征南阳国半年之久的军队终于班师回朝。

以大将军董彻为首,戚明松身骑汗血宝马紧随其后,浩浩荡荡的一行人自长安城南门进京,直至皇宫门前才下,几名将领卸去甲胄,将兵器暂交给御林卫,才入宫面圣。

戚明松又得了丰厚的赏赐,可以说是风风光光地回到端信伯府。

家里早就得了信儿,知道他今日回府,赵氏从天未亮时就起身进厨房,指使着厨子和下人准备一桌好菜为将军接风。

此刻听见管家刘叔兴冲冲跑进后宅,大声喊道:“将军回来了!”

赵氏和戚家三个姑娘都从房里出来,上伯府正门口迎接。

只见戚明松骑着马从宣武大街的方向往府邸走来,身后跟着八个太监,每个太监手上都端着宫里的赏赐。这一路从宫门到伯府,不知吸引了多少人羡慕的眼光。

戚明松在伯府门口下了马,刘叔立即上前将马牵去马厩。

其余下人则是接过赏赐存入库房,赵氏向皇宫的方向欠身一拜,谢过圣恩浩荡。

身后太监笑着说:“见过端信伯夫人、戚姑娘,咋家奉陛下旨意送将军回府,如今差事已成,便先回宫了。”

赵氏道:“公公们一路辛苦,进来吃口茶再走吧。”

“嗐,夫人客气。奴才回宫还有旁的事情,久不叨扰伯爷与家人团聚了。”太监委婉推辞了赵氏的好意。

戚铃兰暗里瞧着赵氏身边的嬷嬷一动不动,似乎毫无准备,心下无奈,便给乔茱使了个眼色。

乔茱是机灵的,收到暗示便上前两步,不动声色往那太监手里塞了个荷包,笑盈盈道:“公公还有要务在身也无妨,这是咱们伯府些许心意,公公们拿着回去喝茶也是一样的。”

太监掂量了一下荷包的重量,眉开眼笑,“唉!太客气了!奴才谢过伯爷、谢过夫人。”

目送着这帮太监走远,戚明松才一挥大手招呼一家人进屋,“走,进屋说话,也让我看看这新家是什么样子!”

赵氏一手挽着戚明松,目光却在戚铃兰身上徘徊了一下,“方才你叫乔茱给那阉人塞了什么?”

听到阉人二字,戚明松和戚铃兰的眉头都皱了一下。

戚铃兰道:“些许打赏,这都是京中惯例。”

赵氏一怔,“赏了多少?”

戚铃兰坦白道:“三颗金豆子。”

“金豆子?你竟然给那阉人这么贵重的赏赐!”赵氏大惊,随后又问:“你什么时候攒下这么多钱了?”

戚书兰抢答道:“那是花朝春宴上姐姐弹琴弹得好,太子殿下恩赏的,有足足一壶呢!”

赵氏语塞,半晌后忍不住喃喃:“你进京才几日,哪儿学来这么多弯弯绕绕?”

戚铃兰不语,人情世故这东西见上两次都该会了,何况她在宫里一困十几年,每天睁开眼睛应对的就是这些事。

戚明松正色道:“铃兰说的不错,咱们往后常在京城里头,人情往来是免不了的,你既做着当家主母,就得机灵些多和别家夫人学着点。”

赵氏心里委屈,别家夫人是堂堂正正的正室夫人,她到如今没名没分地管着府里家务,人家哪里瞧得上她?怕是一瓣儿蒜掺进橘子里终究是局外人。

可她知道戚明松不喜欢听这话,若非旁人旁敲侧击,她自己是万万不能提起扶正一事的。

“妾身记着了,将军舟车劳顿刚回京中,先用午膳吧,晚些时候再逛府邸也不迟。”

“嗯。”

一家人走进正堂,戚明松忽又停下脚步,对着赵氏的目光格外严肃地说:“还有一件事你得记在心里,无论何时决不能看轻那帮太监,他们能耐大着。像阉人这种称呼,往后不许再提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