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隋唐帝女风华·宫闱篇 > 第41章 第四十一章 李渊离世

隋唐帝女风华·宫闱篇 第41章 第四十一章 李渊离世

作者:凤舞丶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10-06 18:06:58 来源:文学城

贞观九年,五月。太上皇李渊驾崩于大安宫。李世民将李渊的遗体迎回皇宫,大办丧事,下令举国守丧一年。

整个灵堂被白布遮盖着,给人一种冷肃萧瑟的感觉。李渊的灵柩就停放在灵堂中央,灵柩的四周堆放着无数百花。

李渊躺在金丝楠木的棺木里,再也发不出一丝的声音。一统中原乱世的帝王就这样离世,无不让人唏嘘。

灵堂里,哀声四起,有李渊的嫔妃,也有他的儿孙,这一阵阵的哭声仿若云雷闷闷盘旋在头顶,叫人窒闷而敬畏。

杨明月俯身于众人之间,叩首,起身,俯身,叩首,眼中的轻轻的流淌着,却没有一滴,是真真正正发自内心的悲恸。

对于棺木里的这个人,他是生是死实在引不起杨明月过多的喜怒哀乐。他不过是自己夫君的父亲,她的表舅,王朝的先帝,那个背叛了大隋,背叛了父皇的男人。

大隋的结局早已注定,她并不恨李渊。但在最后捅了父皇一刀,让父皇再也无法回到北方,她却不是不怨。

杨明月平静的看着棺木,看着身前身后密密麻麻跪着的人群,心底越发的凄凉。她的父皇母妃,送终时不过自个一个亲人,一代帝王没有皇陵,没有香火,就那样静静的躺在大运河畔。

想到这里,杨明月流出了发自内心的泪水。并非为了李渊,而是为了还未完成宏图大业的父皇和惨死的母妃。

忽然,前头微微有些骚动起来,有宫女低声惊呼起来:“皇后娘娘晕过去了!”

杨明月跪在长孙皇后身后,立时膝行上前,与韦贵妃一左一右扶住晕过去的长孙皇后。

这些日子,长孙皇后一直卧床静养,若不是太上皇驾崩,她也不会离开未央宫。她撑着病体来到灵堂,或许因为与李渊相处时间较长,曾经也有过真心相待她和李世民的日子,长孙皇后心中感激。李渊的离世,她是真的伤心难过,因为她知道,李世民一直都很敬重这个父亲,若不是因为那张龙椅,又岂会有近九年的父子成仇。

韦贵妃看着晕过去的人,那苍白的脸上还挂着泪痕,不禁皱眉低声道:

“皇后娘娘本就身子不好,太上皇驾崩又跪了一夜,这会伤心过度晕过去了。来人,快去通报皇上。”

因为李渊离世,相邻的国家都派出使臣前来吊丧,虽人还未至,可书信已在龙案上。这个时候,李世民正在书房与大臣商议使臣前来一事。

杨明月与韦贵妃对视一眼,又低声吩咐道:“先将皇后娘娘扶去偏殿休息,青宁,去请太医来给皇后娘娘瞧瞧。”

韦贵妃想了想还是有些不放心,看了一眼杨明月后开口:

“如今灵堂除了咱们可还有不少人。”

韦贵妃目光隐晦的看了一眼李渊的嫔妃子女们,那些嫔妃大多与李世民有不合,所出子女又不亲,如今正是多事之秋,总要防着一点。

“姐姐说的是,不若姐姐去偏殿陪着皇后娘娘,这儿还有妹妹,德妃和贤妃。”

杨明月看到韦贵妃的眼神便知她担心什么,思索片刻便说道。燕贤妃自是没有什么意见,阴德妃虽与众人不合,可这个时候还是能知道轻重。

韦贵妃见她们三人都点了头,这才扶着长孙皇后去了偏殿休息。正宫皇后一走,灵堂里顿时有了声音。因为距离有些远,杨明月听得不真切,只断断续续听着说长孙皇后因为懒惫不愿意跪灵堂。

杨明月闻言微微皱眉,随着声音源头看去。虽说不知这话是何人说的,可那个方向的嫔妃杨明月倒是有些印象,正是她父皇从前的美人,如今太上皇的尹德妃。

说起尹德妃,杨明月嘴角扬起一抹冷嘲。那个为了自身利益什么事都做的出来的女人,当年不也陷害了李世民么?

杨明月收回目光,垂下头佯装悲哀难过。片刻后,李世民匆匆赶来了灵堂,身后跟着江海以及长孙皇后身边的宫女。

杨明月眸光一闪,只见李世民走进来给李渊磕了三个头,上了一柱清香后,扫视了一眼灵堂里的人,便大步去了偏殿。

杨明月跪在地上,想着李世民的模样,方才那一瞥,此刻倒是清清楚楚印在了脑子里。因为守丧,李世民已经好几天没有好好休息过来,他并未剃发去须,两眼也带着血丝,眼下一片青色。

杨明月心底有着心疼之念,随着李世民消失的背影而收回了心绪。他,是担心长孙皇后的吧?那一脸急色并非作假。

偏殿。李世民迈步入内,坐在床榻旁矮凳上的韦贵妃见着他一愣,没想到他会来的这么快。

“皇上。” 韦贵妃起身行礼,低声道。

“起来吧,皇后如何了?”

李世民眼底充斥着担忧,他原本不想长孙皇后像旁人一样一直守在灵堂,毕竟她的身子太弱了,可终究还是磨不过她的恳求。

“太医说皇后娘娘身子虚弱,又悲伤过度才会昏迷,好好静养几日便好。”

韦贵妃轻声轻语的回着李世民的话,可她心底却不信太医这副说辞,她那会看得真切,太医为长孙皇后诊脉时那隐晦不明的目光。

“嗯。” 李世民淡淡应了一声,看着长孙皇后那苍白的睡颜,心中生起一股无力感。

“朕还要去前头,皇后就交给你照顾了。”

韦贵妃闻言起身福了一礼,恭敬说道: “请皇上放心,臣妾会好好照顾皇后娘娘。”

李世民平日对韦贵妃就很是满意,此时也并不担心,为长孙皇后掩了被角后便离去。

走到灵堂大殿,李世民看到了杨明月的身影,只见她垂着头看不清神色,心底微叹,收回目光大步离去。

夜,杨明月回到景福宫。哭得久了,哪怕没有多少感情,她也觉得劳累。再一想到父皇连个哭丧的人都没有,更觉得心底堵得慌。

打起精神安置好了李欣,看着她上床去睡,杨明月又想起了另外两个孩子。因为要给李渊守灵,李恪并没有回王府,带着杨玉在从前住的宫殿里歇下。

杨明月和李欣对李渊离世并没有多大的伤感,前者因为前尘旧事,后者因为根本不曾见过两回。但李恪李愔不同,他们生在王府,从前李渊待他们二人颇为和善,虽然那时年龄尚幼,可记忆里还是有那个并不严厉的祖父的影子。

“恪儿他们也累了一天了,把小厨房做的莲子羹给他们送去,让他们早些休息,明儿个太上皇就要下葬了。”

杨明月语气平淡,听不出喜和悲。宝玉知道杨明月这会心情并不明朗,应下后便离去,带上了寝殿大门。

杨明月坐在窗边,殿外黑蒙蒙的一片,就连月光也无法照耀在大地,暗淡的没有丝毫光华。宛如她此时的心情一样,那么沉重。

这样乌深的夜,月光隐没,连星星也不见半颗。只见宫中处处点着大丧的白纸灯笼,如鬼火点点,来往皆白衣素裳,当真凄凄如鬼魅之地。

杨明月看着这样的场景心情越发的压抑,突然用力一合,“啪”的一声将窗户重重的关上了。

“娘娘,发生什么事了?”

司音在屋外听到了动静连忙推门进来,快步走到杨明月身侧一脸焦急。

“无事,你先下去吧。”

杨明月深深吸了一口气,缓缓说道。司音狐疑的看了一眼杨明月,见她确实没有半点不妥,这才退了出去。

杨明月也不知道自个怎么了,或许因为这两日太累了,或许是因为近二十年来曾经怨过的人就这么离世了,她的心情一点也不好。

不知过了多久,宝玉将莲子羹送完回来了,进了屋子看到杨明月还靠在贵妃塌上,不由得上前低语:

“娘娘,时候不早了,奴婢伺候您沐浴安寝?”

杨明月抬了抬眼皮子,看着宝玉担忧的神色,轻轻点头。

因为明日送葬,杨明月特意吩咐今夜沐浴时不必放花瓣,省的弄得一身幽香,在明日惹人非议。

或许因为太累了,当她坐进浴桶,不一会便歪着头睡着了。伺候杨明月沐浴的两个小宫女面面相觑,轻手轻脚的为她打理好,又将宝玉唤了进来。

最后,杨明月在神志不清的状态下换好了衣服,倒在床上睡了下去。只是这一夜她睡得并不好,眉头紧紧皱起,梦里面满是江都宫破时那鲜血淋漓的景象。

她看到了父皇胸前贯穿的长剑,看到了母妃那满身的血污,看到了大隋江山的支离破碎,她的亲人一个接一个的倒下。

“不要………”

梦境回放了一夜,杨明月再也抵挡不住那绝望与悲戚,厉声大喊。

睁开双眼,杨明月一身汗水的坐在床上,此时天开始亮了,杨明月迷茫的看着殿内的摆设,落下了两行清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