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隋唐帝女风华·宫闱篇 > 第27章 第二十七章 上香

隋唐帝女风华·宫闱篇 第27章 第二十七章 上香

作者:凤舞丶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10-06 18:06:58 来源:文学城

如燕贤妃所料,李世民有些阴着脸与长孙皇后走了进来,方才叫嚣的起劲的苏美人心里一个咯噔,颇为不安的在椅子上扭动着。

“拜见皇上,皇后娘娘。” 众人行礼,帝后落座后得了李世民的起后落座。

平日请安李世民并不曾前来,就是过年,李世民也是头一遭。

“方才听妹妹们说的欢快,可是在说什么有趣的事?”

长孙皇后当做不曾听见挤兑柳美人的话,笑意盈盈的开口。原本她心里对柳美人就心生膈应,但李世民喜欢她一个不好也不能说。旁人总说她贤惠大度,可又有谁知晓她心里的苦?

“昨儿没仔细瞧柳美人,今儿各位妹妹都好奇着呢。” 韦贵妃看着李世民有些不快的脸色,斟酌了一番后说道。

“柳美人晋封之喜,本宫昨儿忘了,今儿就赐你一柄玉如意吧。” 长孙皇后笑道。

很快,就有宫女将玉如意拿出来递给了柳美人,后者一脸欣喜,忙跪下谢恩。

“皇后,今儿已是初一,襄城下个月便要嫁人,一应事务可准备好了?”

襄城公主,是李世民的长女,为长孙皇后的陪嫁青莹所出。青莹无福,早早离世,襄城公主便由长孙皇后抚养长大。

“皇上放心,都准备好了。” 长孙皇后笑道。

“当年臣妾入府,襄城公主还未出世,这一晃眼就要嫁人了……” 杨明月颇为感叹的开口。

作为从最早进王府的人,在座的唯有长孙皇后,阴德妃和杨明月了。三人心中都有所感,一时间都缅怀起当年的日子。

“淑妃风采依旧,跟刚进王府时没有分毫差别,倒是本宫看上去老了不少。”

长孙皇后轻声说道,杨明月面色不变,浅笑的接过话茬:

“皇后娘娘端庄明媚,又岂是臣妾可比?再者,臣妾生下了三个孩子,早已不是当年不谙世事的模样了。”

“瞧淑妃姐姐这话说的,当年姐姐进府时的风采,妹妹到现在还记得呢。姐姐风采依旧,皇上待姐姐一如往昔,让臣妾好生羡慕。”

阴德妃笑着开口,眼神却不住的瞄向高座的李世民。

对于阴德妃话里的挤兑杨明月早已习惯,不痛不痒的将自个放在风口浪尖,虽然心中不悦,但这个场合更不能谦让,毕竟景福宫那绵延不断的恩宠可不是假的。

“怎么,德妃这是在怪朕没去看你?”

李世民靠在椅背上笑道,心里有些不悦。他算了算日子,好像有一个多月没见过阴德妃了。至于为什么没见她,李世民也想起来了,因为李欣那一状,让他原本容忍阴德妃嚣张跋扈的心开始厌烦起来。

“皇上国事繁忙,臣妾又岂会怪皇上?”

阴德妃掩面而笑,一旁的韦昭容却是不客气的开口了:

“皇上没去看姐姐也是应该的,谁让姐姐被禁足了呢?”

阴德妃听到这话脸上一怒,转头狠狠的瞪着韦昭容。长孙皇后并不想新年第一天就有人在自个面前吵吵嚷嚷,况且李世民还在呢。

“好了,都是姐妹,这大过年的,可要高兴些。本宫给各位妹妹都备下了年礼,青宁,发下去吧。”

长孙皇后打圆场,阴德妃也收了声。长孙皇后备下的年礼,每个嫔妃都有一个红封,她自认大公无私,因此每个嫔妃手里的都是一模一样的。

“多谢皇后娘娘。”

众嫔妃谢恩后,李世民又开口说道:

“明日初二,照例要前往感业寺上香。皇后啊,今年也不拘着从前的规矩,有子嗣的嫔妃都带上。”

往年只有长孙皇后与四妃及一众皇子公主前往,李嚣如今的病越发的重,李世民感叹子嗣之痛,对于生下孩子的嫔妃多了一分宽容。

李世民的话让王美人等人眼前一亮,他们虽然生下孩子,可位分一直不高,如今能随李世民上香是从来都不敢想的事。

“臣妾会吩咐下去,给几位妹妹准备车撵。”

李世民又笑着说了两句后便回了御书房见大臣,长孙皇后也不留众人,新年的第一场请安就这么散了。

杨明月回到景福宫,用过早膳便发下了赏赐,亦将早准备好的两个偌大的装着银钱的袋子交给了福寿,让他前往蜀王府和梁王府打赏。

等忙完了这头已是正午,下午长孙皇后邀众嫔妃听戏,晚上又是晚宴,一天下来,杨明月几乎忘记了昨儿夜里宝玉抓到的背主的百合。

第二天,杨明月收拾妥当带着李欣坐上了马车前往感业寺,李恪李愔则是骑着马在众皇子的队列里。

没有子嗣的嫔妃看着浩浩荡荡的仪驾离去,有嫉妒的,有羡慕的,还有失落的。

“母妃,这次过去会看到姨母吗?” 李欣仰着脸好奇的问道。

妙善在前些年进了感业寺后便不再出,每年上香,杨明月都会与她一叙。或许因为妙善亲子离世,看到杨明月这三个子女颇为感触,生出了怜爱之心。

“若她在,自是会见到的。” 杨明月笑道。

车驾浩浩荡荡行驶了一个多时辰,终于到了感业寺。一下马车,感业寺的师太们迎了众人进去,大殿香火鼎盛,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并肩跪在最前,子嗣次之,再是四妃及低位的嫔妃。

半个时辰的上香祈福后,杨明月回到厢房休息,这时,妙善前来。

“妙善师太。” 杨明月笑着迎了她进来。妙善如今心如止水,除了杨明月这三个孩子,已经没有什么能牵动她的心了。

“施主别来无恙。” 妙善亦笑道。

“姨母。” 李欣凑了过去,扑在了妙善的身上。

“公主一如既往地活泼呢。” 妙善笑道。

“怎么不见那两个孩子?”

宝玉为妙善倒了杯茶,杨明月坐在一旁看着在妙善怀里撒娇卖乖的李欣,无奈的一笑。

“他们跟太子一起去了后山,让我代他们向师太问好。”

妙善点了点头,不再多言。她从怀里拿出来四个平安符递给了杨明月,说道:

“贫尼没有什么好东西,这是前些日子随主持去大兴善寺时得来的,也算给你和三个孩子求个平安。”

杨明月接过,看到李欣直直的看着她手里的平安符,她笑着帮李欣戴在了脖子上,收进了衣服里。

“师太疼爱他们,是他们的福气。” 杨明月笑了笑,将李欣抱在了自个腿上。

“年前我去看过母后,她的身子大不如前了,听伺候的人说,母后整日念着她的孩子。若师太得空不妨进宫一趟,让母后安心。”

要说萧皇后和杨明月的关系有多好也不尽然,从前她打压陈修容,训斥杨明月,可如今大隋已灭,身为未亡人,萧皇后依旧每日为隋炀帝上香,生忌死忌从不落下,杨明月待她倒有了两分真心。

“母后她……” 妙善脸上一阵恍惚,继而又有愧疚,不舍的情绪。

“贫尼知道了,多谢施主,等过些时候贫尼自会请旨入宫。”

妙善一叹,杨明月也有些唏嘘。她的家早就支离破碎,父皇与母妃的惨死,兄弟在权利斗争下都沦为了牺牲品,唯一还在世的姐妹手刃亲子出家为尼,嫡母成日念佛以求活下来的孩子平平安安。而她,享受着最尊贵的人的宠爱,有着世间人人羡慕最好的生活,生下了二子一女,却与她最爱的男子夹杂着不可见的裂缝。

杨家的一切看上去是那么的支离破碎,外人见到几乎活着完美的她,其实内心又是多么荒凉。

“出来久了,贫尼也该回了。” 妙善站了起来,看着杨明月,将原本想隐瞒的话还是说了出来。

“施主心善,可在后宫又不可以心善。贫尼观施主身上已渐渐浮现出了戾气,还望施主不忘初心。”

杨明月微微一愣,不待她反应妙善便走了出去。宝玉看着杨明月脸色不对,将宝玉带了出去。

屋内就剩下杨明月一人,她凝神想着妙善的话,戾气吗?或许真的有。

杨静雅的步步紧逼让她不得不借着她自个的造孽上演了一场小产大戏,阴德妃的明争暗斗,让她再一次提起精神与其周旋。

入宫这么久,杨明月不敢说自个是干干净净的,她虽没有真正的沾染了血腥,可那血腥却有了她的影子。

杨明月深深吸了一口气,站了起来,打开紧闭的窗户,顿时寒冷的风将她有些混沌的思绪吹的明朗,再看那雪花飘了进来,那洁白的颜色在她眼里,慢慢变成了灰色,红色。

屋外,成忆伫立在门口,他看到杨明月脸上那有着荒凉无所适从的神色,心顿时揪了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