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隋末,我干翻了十八王 > 第292章 李渊问策

隋末,我干翻了十八王 第292章 李渊问策

作者:天降生蚝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12-25 07:36:49 来源:转码展示1

第292章李渊问策

看着柴绍,李渊忽然说道:“局势发展至此,纵然我李家在太原这等偏远之地,恐怕也难免被波及,若是不提前做好准备,结局谁也无法预料。

嗣昌,你去将建成和袁先生请过来吧。”

柴绍听得此言,连忙领命而去。

望着柴绍离去的背影,李渊的心中不像表面那般轻松。事已至此,其实他对大隋的前途十分担忧,这同样影响李家存亡。

自书房而出,柴绍直奔后院而去。

作为李渊的女婿,他对国公府再熟悉不过,很快就找到了李建成。

作为李渊的长子,李建成卖相还不错,虽然年纪不大,却能力不俗。这也是后人诟病李世民的一点,觉得他比李世民更强。

实际上,若是李建成当真比李世民更强的话,怎会如此轻易丧命于玄武门呢?

也许还有人说,李世民之所以能杀了李建成,是因为李建成顾及兄弟感情,才被李世民有机可乘,演变成如此结局。

可细说起来,若非李建成步步紧逼,李世民又怎会走到那一步呢?

为了削弱李世民的权势,整个天策府的文臣猛将都被外放,让李世民身边无人可用,到那时候,不也是死路一条。

当然了,撇开这些不谈,李建成虽然能力不如李世民,但他于同龄人而言,绝对是其中佼佼者,是以李渊有意培养他。

至于李世民这样的妖孽,历史上能够与之比较的都不多。整个大唐大半的地盘,都是李世民亲自领兵打下来的。

看见李建成,柴绍松了口气,第一时间说道:“建成,岳父令你去书房一趟。”

李建成有些疑惑,问道:“嗣昌,父亲找我所为何事?”

虽然柴绍的年龄要比李建成大,但他实际上是李建成的妹夫。其妻平阳昭公主李秀宁,是李渊的第三个女儿。

对此,柴绍并未解释太多,只是说道:“你无需担心,岳父还令我去找袁先生,你先行一步,我稍后就来。”

“袁先生啊。

李建成点了点头,没有再说。

柴绍转过一条小道,来到一处偏僻的院子,迎面走来一个少年,他喊道:“世民,你也在这啊!”

这个少年正是李渊二子李世民。

虽然李秀宁乃是三女,可她年龄要比李世民大一些,因此,李世民喊道:“姐夫,我过来看看元霸。”

柴绍没有纠结于此,而是继续问道:“袁先生在里面吗?”

李世民答应道:“袁先生正在教元霸习武呢。”

值得一提的是,当初因为被杨广追杀,诞生在途中的婴儿李元霸,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虽然天生神力,脑子却不太灵光。

整个国公府,也就李世民和袁天罡能够安抚他。若是一个不小心将之激怒,李元霸暴走起来,根本无人能够拦住他。

柴绍悄然走上前去,果然看见一道仙风道骨的身影在屋内。在这道身影前方不远,则站着一个瘦骨嶙峋,犹如雷公嘴脸的孩子。

关键在于,这个孩子并非自由活动,而是被限制在一个铁笼之中。

看见这一幕,柴绍不禁幽幽叹了口气。

一个才几岁的孩子,因为可能发狂的缘故,不得不将之囚禁在铁笼里。哪怕能够活着,这样又和死了有什么区别?

那穿着道袍的身影,便是李渊说的袁先生,其本名为袁天罡,乃是天下的一位奇人,有着实打实的本领,绝非江湖骗子。

就算曾经有人质疑,也早就被实力慑服。撇开其他的不讲,单论能够搞定李元霸,就足以令李家众人心生敬佩了。

看着袁天罡和李元霸念叨了一会,柴绍也不敢耽搁太久时间,喊道:“袁先生,我岳父有要事请您过去!”

袁天罡转过身来,似是有所领会,然后点了点头向柴绍回应道:“那柴公子先行一步,贫道稍后就来。”

知道袁天罡的脾气,柴绍不好多说什么,只能答应下来。但没等他离开这处院子,李世民忽然跟了上来,还问道:“姐夫,父亲找袁先生所为何事,我可以去看看么?”

柴绍摸了摸鼻子,不知如何答复。

但他仔细一想,貌似也没有什么问题,毕竟李渊此番,主要是想找众人聊一聊如何应对天下大势,并非绝密的消息。

李世民这孩子从小就聪明,柴绍对此颇有领悟。反正在许多地方,他时常发现自己竟然不如这个半大的少年。

所以柴绍点了点头,道:“你还是自己去看看吧,若是岳父不愿意那也怪不了姐夫我。”

年幼的李世民长得煞为可爱,唇红齿白,聪明伶俐,气质也很独特。

见柴绍说出此言,李世民赶紧说道:“谢谢姐夫,那我自己去了。”

柴绍不禁有些好笑,这般平淡的日子倒也不错。虽然在太原需要面对突厥,但总体而言,还是安稳的日子多些。

只有生在乱世,才知道太平的可贵。

如今的李秀宁,恐怕正在军营操练士卒呢。这位日后的平阳昭公主,虽然生得容貌过人,却是一个喜欢军阵武艺的女汉子。

在历史上,也为大唐建立发挥了不小作用。

自家媳妇这么能干,对柴绍而言并非好事,毕竟李秀宁常在军中,夫妻无法时常相聚,思念这种东西往往是越聚越多。

念头一转,思绪稍止,柴绍也返回书房。

此刻李建成已经进去了,看见李渊那张威严的面孔,他稍稍有些发憷。

“不知父亲找孩儿所为何事?”

李渊淡淡看他一眼,说道:“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想听听大伙的意见,你也不必着急,先坐下来等着,待会自然有你说话的时候。”

“孩儿明白。”

李建成自觉的坐下。

就这样等了一会,李建成没有看见柴绍和袁天罡,却看见了机灵的李世民,悄然从门外探进一个头来,左右打量着。

“父亲,大哥。”

李世民脆生生的喊道。

听见外头动静,李渊也是目光看去,笑道:“世民,你怎么来了?”

李世民连忙答道:“姐夫说父亲有要事相商,所以孩儿也想来看看,若是父亲不允的话,孩儿走就是了。”

听得此言,李渊莫名被噎了下,他还什么都没说了,怎么搞得他好像要拒绝李世民一样,稍作考虑,他竟是答应下来:“也罢,那你也来听听,但你既然坐在这里,可不是来玩闹的。”

李世民如小鸡啄米般点头。

对于这个孩子,李渊自然是喜欢的。

在没有利益影响的情况下,李家内部极为和谐。就连李建成都很喜欢这个聪明伶俐的弟弟,谁能预料到日后之事呢?

李世民看了看李渊,又看了眼李建成,赶紧找了个位置坐了下来。

过了一会,柴绍进来,说道:“岳父,袁先生说他稍后便到。”

李渊没有着急忙慌,毕竟他和袁天罡结识不是一天两天,有着能力的加持,他自然不会在这些旁枝末节上斤斤计较。

其实袁天罡也没有耽搁太久,在柴绍坐定后,他就从外面进来:“贫道见过国公。”

李渊摆了摆手,随口说道:“袁先生不必多礼。”

待众人皆定,李渊开始进入正题,道:“其实今日也没什么大事,只是我收到一份消息,乃是近日历城战局,杨林统领大军进攻历城,最终却兵败身死。”

“什么?”

李建成十分吃惊。

包括李世民也无法保持淡定。

柴绍方才已经知道了,自然不会再次失态,唯有袁天罡当真超然物外。

这让李渊有些疑惑,他不禁问道:“袁先生如此从容,莫非已听闻消息?”

但袁天罡摇了摇头,说道:“贫道并不知晓此事,但贫道早已看出,天下大局确实有大变故。”

听得此言,李渊为之正色,急切追问道:“那不知先生对此有何看法?”

袁天罡捋了捋胡须,沉吟道:“天下变局甚大,就连贫道也不能完全预料,但大势如此,国公务必早日准备否则一旦生变,恐怕难以应对。”

这番话语和李渊想法不谋而合。

只见他神色郑重,微微点头,然后说道:“先生所言甚是,现在的天下大局难以预料,我等只能尽早准备,才能避免被波及,在乱世之中,谁也无法规避。

还好如今太原尚算安定,突厥近来安稳许多,百姓不必为此担惊受怕。”

念头一转,李渊又问道:“那先生觉得伍云鹤此人如何?”

袁天罡不曾见过伍云鹤,但他却多次听过这个名字,被李渊问到此处,也是陷入思索之中,他迟疑不到的说道:“此人命格极为奇怪,哪怕贫道也看不透。但有一点能够确定,此人如今气运正隆,前途不可限量,乃是人中之龙。”

李渊岂会不知袁天罡这番话的意思,伍云鹤得到如此评价,岂不是说明他有资格争夺那个位置,着实有些惊人。

袁天罡并非凡人,有些东西不能明说,但他既然能说出来,就是不可否认之事,日后多半会变成现实,那才叫恐怖。

是以李渊深吸一口气,说道:“我明白了,多谢先生解惑。”

紧接着,李渊目光看向除了袁天罡的几人,几人来了就没那么容易走了,他可是心存考校之意,哪是喊他们来玩的?

只见李渊沉声道:“你们来说说,如何看待当今局势吧?”

首先出场的乃是李建成,他很有自信,不卑不亢的向李渊道:“父亲,孩儿以为天下大势演变,虽然伍家兄弟声势惊人,但如今朝廷实力不容小觑,先前也只是小觑而已。

杨林固然战死,但朝廷之中人才众多,若朝廷当真下定决心,或许伍家兄弟也难以抵挡,逃不了败亡的结局。

历朝历代,虽然皆逃不过覆灭的命运,但大隋建国不过数十年,远远没到灭亡之期,孩儿还是觉得加以戒备便好。”

李渊点了点头,没有太多表情。

紧接着是柴绍,他的想法和李建成有些不同,此刻稍稍显得凝重:“岳父,小婿觉得,伍家兄弟没有看起来这么简单。朝廷固然不曾倾尽全力,也不曾小觑他们,只是他们发挥的实力令人匪夷所思。

如南阳之战,如何的历城之战,还都是以少胜多,胜得干脆利落。若在局势没有明朗之前,小婿以为岳父最起码不能同伍家兄弟交恶,毕竟日后之事难以预料。”

李渊依旧点头,没有发表意见。

紧接着,李渊的目光投向李世民,原本他没想着李世民能说出什么高见,只是有意考察,便是语气严肃的说道:“世民,你来说说吧!”

想不到李世民听得此言,竟然露出兴奋之色,不见半分怯场,道:“父亲,孩儿觉得,此事没有那么简单。杨林之死影响甚大,这影响迟早会传到大隋各地,也会有人借此机会行谋逆之事。

伍家兄弟便是火源,只要他们不灭,迟早将小火蔓延成弥天大火。若是朝廷不能尽快解决这个麻烦,结局已然能够预料。

可伍家兄弟已然成势,连靠山王都死在伍云鹤手里,想要覆灭他们并不容易。除非朝廷调集各路边军,行殊死一搏。

但如此一来,边境失守,恐怕又会产生祸事。如今我李家无关中原之事,但以孩儿之见,父亲应该准备御敌之策。”

前面听着还好,当听到后面,李渊却有点懵了。

这是什么事?

明明是中原干架,怎么扯到了边境,难道杨广当真会从边境调兵?

李渊觉得匪夷所思,也有些不太相信。

边军乃是一国之本,若是边境没有兵马防守,外敌必定入侵。若杨广当真这样说了,说明中原局势比他想象中更危险。

虽然心存疑虑,但李渊并未直接回绝李世民之意,仍旧是点了点头。

但李世民还没有说完,他看着李渊,正色道:“但若朝廷未能击败伍家兄弟,那天下必定大乱,大隋数十年基业也将毁于一旦,到时候必定是群雄四起,百姓难安。

朝廷自保亦是困难,边境无法控制的情况下,父亲若是把握住机会,定然能够整顿兵马,成为威慑天下的诸侯。”

听到这里,李渊算是彻底呆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