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隋风烈 > 第一回 魂附重生初临隋 我为杨广看风云

隋风烈 第一回 魂附重生初临隋 我为杨广看风云

作者:莫名堂阿伟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0-12-26 16:23:11 来源:转码展示1

正文:

繁华消长似浮云,不朽还须建大勋。xiaodiaodayacom壮略欲扶天日坠,雄心岂入驽贻群。

时危俊杰姑埋迹,运启英雄早致君。怪是史书收不尽,一番大业震古今。

一颗水珠滴落在杨二的眼角处,杨二慢慢有了意识清醒了过来。睁开眼睛,感觉蒙蒙细雨扑打在脸上,头上方沿桌角滴下来的雨水正好落在右眼角和太阳穴之间。四周灰蒙蒙的,右手背暴露在外已经被雨水淋湿。自己光着的上身和其他部位被吧台遮挡没被打湿。空气中一阵阵的焦糊味,这是木头燃烧后被雨水浇灭散发出来的味道。杨二不知道自己昏迷了多久,灰蒙蒙的天色也不知道现在是清晨还是傍晚。杨二动了下腿脚手臂,还好一切都正常没有疼痛感,但被吧台压着,似乎吧台上方还压着几根碗口大的粗木,其中一根还冒着青烟。周围一片安静,静的可怕!杨二有点不寒而栗的感觉。

“不对啊!下午两点过地震,看着天色怎么也该过去了几个小时了吧!怎么听不到人的声音,难道都死绝了?这怎么可能!自己没跑出去但大街上可是人来人往的,自己这没跑出去的人都没死,外面的街坊邻居更不可能有事了。不进来救自己也罢了,但没有呼救声和哭声这就奇怪了。”杨二动了下身体试图将压在身上的吧台往上抬,但没有成功。吧台本身并不重,但压在上面的几根大木头和其他一些木板子着实沉重,加上被压的姿势让杨二没法发力。

“哎,不对呀???”杨二越发的感觉不对了,似乎整个人都不好了。“妈的,这间茶楼可是砖混结构的,怎么会有这么几根大原木还有木板压在头上呢?自己情急之中躲在吧台下方不就是为了不被楼顶落下的水泥预制板和砖墙压死吗?这四周怎么全是燃烧过冒烟的或没有燃烧的木头?一块砖都看不到呢?”杨二觉得眼前的一切不可思议!

随着头脑思想的运作,脑海中更是突然出现了更让杨二无比惊异的东西:脑海中回想起来的人物竟然全都是古装,准确的说全是唐装。他们中有文臣打扮的、有全身甲胄的;有帝王装束的、有皇后侍女宫装的;更多的是一些穿着皮甲和粗布衣裳的男男女女,老大少的。。。。。。文臣武将对自己尊重有加、普通兵士和百姓对自己唯唯诺诺。而自己似乎也有一种指点江山唯我独尊的豪气。而对那坐在大殿上方龙椅中的帝王和一侧的皇后杨二觉得有一种血缘般的亲近感。杨二此时的脑袋又有点昏沉起来,晕眩感迫使杨二想要睡去。

“快,你们几个在四周仔细找找,发现王爷立刻报来。”伴随着越来越近的马蹄声一个粗壮的吼声惊醒了欲要睡去的杨二。

“王爷?难道就是自己?外面的人是在找我吗?”结合脑海中的记忆和一种强烈的感觉,冥冥中杨二断定自己就是他们要找的所谓王爷。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现在出现的应该是解放军啊!这么大的地震整个县城应该没有完整的建筑了。解放军应该拯救全城的遇难者。怎么单纯指定救王爷呢?难道过来的不是解放军?”杨二的头开始痛了起来。突然一个念头在脑海中暴起:“难道我被千年难遇的大地震震到了古代,震到了唐朝?我是哪个王爷啊?”杨二脑袋越发的昏沉,睡意阵阵袭来。

“有没有发现?翻仔细了。”还是那个粗嗓门在大喊着,带着关陕口音,就在距离吧台最多5米的地方,像是一声惊雷,把杨二唤醒了。

“哎。。。在找我吗?把我弄出去。”杨二有气无力的朝外喊了一嗓子。

“在这边,过来。”粗嗓门转瞬间就跨到了吧台里侧杨二面前。

蹲下一看,惊叫一声“王爷您可安好?”

杨二侧仰头撇了他一眼,轻声道:“死不了。我命贱不会这么快死!”

杨二无赖的调侃了一句。天色虽然较暗,但杨二这下是完全看清了,看清了眼前这人:这人身高约1.8米,长得孔武有力,五大三粗,豹头环眼,络腮短须。头戴白色范阳毡笠,身穿皂色箭衣,外罩淡黄色短挂,脚蹬虎皮靴,手提一杆铁柄红缨长枪,枪头雪亮。

“这是林冲吗?难不成现在是北宋?”没看到绿色军装的解放军,杨二肯定了自己穿越的事实。闭上眼,强烈的压抑住自己想要骂人的感觉。

在其他人还未聚拢过来时,粗嗓门一只手已经轻松的拨开了吧台上压着的几根原木和残破的木板并掀开了吧台。杨二感觉身上一轻,双手撑地缓缓的站了起来。看看身上还和穿越前一样的打扮,光着膀子,下身穿着一条黑色的系带休闲短裤,遢拉着一双灰色泡沫凉拖鞋。

“来将军,王爷没事吧?”几个持刀普通百姓装扮的青壮从不同方向围拢过来,聚成一圈。

杨二转身面向这几人,“王爷安好!”几人齐声喊道。

“王爷,来护儿护驾不及至王爷遇险,还请王爷责罚。”

看着单膝跪倒在面前的一圈人,杨二脑袋一下蒙了。来护儿?印象中只有隋朝初期有个大将名叫来护儿。此姓怪异到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杨二一部《大隋唐》初中即看完,对其中的隋初隋文帝杨坚手下勇冠三军的大将来护儿还是极有印象的。

“难道我到了隋朝?这可是短命的王朝啊!王爷?难道我是隋朝开国皇帝杨坚5个儿子中的一个?”

“来将军,请起。我来问你,你可知本王的封号?”杨坚代北周立隋后,册立嫡长子杨勇为太子,其余4子皆封王。

“王爷,末将岂能不知。王爷于前年被圣上封为晋王。王爷您身体确实无恙乎?”来护儿不由得紧张起来。

“本王无事,只是遭此一劫被砸中头部略有昏眩,休息片刻即好。附近可有去处修整?”杨二完全清楚了自己的新身份了,居然成了被后人诟病千年的昏君杨广了。那这个时代的杨广去哪儿了呢?难道自己在地震中已经死了,魂魄穿越到了大隋朝这个乱世并阴差阳错的附在了火灾中窒息而死的杨广身上。

“王爷,往东走上10余里便有一处大庄园,名唤“铁锤庄”,我等可往此处歇息。”来护儿放下心来,闷声答道。

“将军,从偏房的废墟中搜寻出王爷的衣衫包裹和金银签章等。”一名侍卫上前拱手道。

“好,立刻取出衣裳鞋袜伺候王爷穿戴整齐。”

“取铜镜来,我要整理妆容。”杨二大声喝道。他想确认一件事,就是看看这具杨广的身躯特别是脸孔到底长得怎样。他是知道的,杨坚年轻时就是器宇轩昂,长相不俗,颇有帝王之相。历史中的隋炀帝杨广极像其父,更是以“美姿仪”闻名隋唐,能得到如此评价的历史人物并不多。

“嗯,确实不错,穿越到这幅身躯之上也算是很好了,应该是不能再好了。这幅杨广的面孔与后世的我样貌颇有几分相似,只是显得有几分稚嫩。身高倒是差不多。”杨二思忖着,不禁伸开两臂,略一聚力,上臂肌肉瞬间隆起,腹部肌肉也呈明显数块。

很快,在侍卫的帮衬下,杨二换好了衣服并整理好了头发。再看镜中之人:身挺肩廓,头戴万字皂包巾,双眉入鬓,凤眼朝天,目炯明星,鼻如悬胆,玉骨冰,清器宇轩昂,一袭淡黄镶金丝稠衫,腰扎英雄带,左悬三尺金鞘护身剑,右悬一块白润和田玉佩,着实一个古装美男公子。

见杨广穿戴整齐并无不妥后,来护儿令侍卫牵过一匹马来。“王爷请上马,我等周围护持前往铁锤庄。”杨二转身迈步就要上马,突然一顿。

“等下,本王尚有随身之物,一并收齐带走,不得有失。”杨二对来护儿讲完,转身来到已经倒覆的吧台处。他要看看之前自己身体压着的东西是否有所变化。他清楚的知道那些东西是什么。在地震之前,他可是和麻子专门给在茶楼值守的唐妃然送过来一批粮食。那可是一背篼的百十个土鸡蛋、一编织袋刚从地里挖出来的红心红苕(红薯、地瓜),少说也有一百斤;还有原本放在吧台下存着的不易坏的半麻袋土豆,还有杨二专门给唐妃然用于补血的红皮花生。这些在21世纪根本不算什么好东西,可是到了现在一千五百年前的大隋朝可是相当的珍贵。杨二俯身查看着这些东西,还好,这几样居然都还在。顺带拉开吧台中间的抽屉,里面空空的什么也没有。

“不应该呀!我记得这里面有很多零钱、有茶叶、有扑克、象棋这些啊!怎么都没有了呢?”杨二百思不得其解,他其实最想找到的是几样常用药品,比如应该有的两盒消炎的阿莫西林、防暑治跑肚拉稀的藿香正气液。但什么都没有!

“难道只有与自己身体接触的东西才能跟自己一同穿越过来吗?看来只能是这样解释了,没看吧台上摆着的显示器和电话、以及放在面上的手机也不见踪迹吗。唉!这样也不错了。”杨二释然想到。

“来将军,把这几样东西全都带上,一样都不能少。”

“这鸡蛋就算了吧!咱不缺这东西。”来护儿叫嚷着说道。

“带上,一只鸡蛋也不能少,不能破。对了,连背篓一起让最稳当贴身的侍卫背着。”

“这鸡蛋之间的稻谷是从哪里来的?难道这些蛋是从南方送来的,这可不易啊!”一名侍卫边背起背篓边说道。

杨二眼前一亮,心头一喜。我怎么还没注意到这点,这背篓中的稻谷粒本来是为了防止鸡蛋搬运时破碎的。这百十个鸡蛋中间夹存着至少10斤现代优良稻米啊!这在千年前的隋朝可是比黄金还珍贵。

“传令,背负这些物品的侍卫,以性命担保不得有失。如有遗失定斩不饶!”杨二王霸之气外露,恶狠狠的分付手下侍卫。

“王爷放心,妥妥的,定不容有失!”几个侍卫答道。一旁的来护儿惊异的看着马背上的晋王杨广。

“报王爷!”一身材矮壮的侍卫上前拱手禀报。

“还有何事?”来护儿一步上前问道。

“报王爷、将军,在旁边木板碎屑碳木中发现一物,此物通体泛着银光,甚是夺目。刨出后竟然是一棍,三尺见长,似兵器,不知是何物件。”

“哦...额!”杨二马上下马走过去,他知道这一定是自己从南边带回来的防身武器“镔铁棍”。在自己躲在吧台下的一瞬间,顺手把靠在桌下一侧的铁棍抓过来顶在吧台下的一角,当时下意识的想用它来支撑吧台,以免被震下来的楼板压垮吧台再把自己在压死。

杨二从另一侍卫手中接过银光闪闪的镔铁棍,哈哈大笑。

“这是天赐某家趁手的兵器,名唤“银錾乾坤独龙杵”,乃天外雪花镔玄铁打造,坚韧无比。”杨二带回此棍后为防生锈,专门到老爸工厂找到学校的前辈大哥所在的电镀车间,以一包烟做交换将棍身通体镀了一层金属锣,看起来就是一层闪亮的银色,如在太阳下则熠熠生光,霎是耀眼。

“王爷,这些东西来时本将并未见王爷携带,不知这些宝物从何而来?”来护儿见状惊异的问道。

“这场大火,本王未死,犹如重生,天意如此!各种机缘,来日再与将军分告不迟!来呀,出发,离开此地。”杨二跳上战马,勒转马头大声喝道。

来护儿和侍卫们纷纷上马,向着铁锤庄的方向疾驰而去。

杨二可是藏羌族的后代,世居汶川羌族自治县,从小到大从没离开过马。这就如汉族从小就会无师自通骑自行车一样,纵马奔驰自然不在话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