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苏三郎的古代农家生活 > 第26章 第 26 章

苏三郎的古代农家生活 第26章 第 26 章

作者:桂枝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2-05-01 01:56:52 来源:文学城

“三哥,你真的要读书科举啊?”王浩宇和苏宇走在去县城的路上,一边聊着天。

苏宇哼了一声:“你觉得我考不上?”

王浩宇赶忙陪笑道:“我哪敢这么想啊!哥,我这不就是好奇嘛!三哥这么聪明,一定能考上的!”

苏宇好久没有出来走走了,自从开始闭关读书,苏宇就很少去县城了,有什么要买的东西也是苏老三去县城的时候给捎回来。

进了城,王浩宇顺便去把带过来的杂七杂八的蔬菜鸡蛋之类的拿去卖了。苏宇趁着这个空挡,去了王记书铺。

一进门,王掌柜就笑呵呵的说道:“好久没见宇哥儿过来了!今儿可是稀客!”

苏宇笑着说道:“这段时间我正在王先生手底下读书呢,倒是不得闲来看王叔。”

王掌柜笑意更深,“我听说了,之前我就说你天分好,只可惜被家里耽搁了,这下子可好,能有机会受王秀才的点拨。也是你自己心善,这才能得贵人赏识。”

现在大家都传闻苏宇是因为在服劳役的时候格外照顾病弱的王瑾安,王秀才感激,这才投桃报李的教授苏宇读书。

苏宇也不多解释什么,只是说道:“不过是因缘巧合罢了。王叔,这段时间你这边进了新书吗?”

王掌柜手一指一个靠墙的书柜,说道:“诺,新书都在那边。你是知道的,自己看去吧!”

苏宇谢过王掌柜之后就径直往那边走去。苏凌云给他送过来的书内容很丰富,几乎包含了所有考秀才需要学习的东西。

按理说苏宇是不需要再额外买书的,但这其中也有例外。

古代人经常说,秀才不出门,可知天下事。这可不是夸张之词,要想考取秀才,需得考过县试,府试和院试三大关。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文章写的好与坏,而写文章最重要的却是素材的积累和立意的深刻。这都离不开广泛的阅读面。所以虽然知道可能没什么收获,苏宇依旧时常翻看书铺里新到的新书。

顺手拿起来一本崭新的诗集,苏宇翻看了一下,果不其然,又是一个举子自己出资出版的个人诗集合集。

为了打响自己的名气,各位秀才举人们都会想办法出版一点自己的书,而相对于捉襟见肘的秀才们,无疑举人们的腰包要鼓很多。

所以像这种能印很多本,甚至能发到别的县城的书籍,大多是举人们写的。

苏宇以前在现代的时候哪里学过作诗呀,之前没拜师的时候连四书五经都没有弄懂,给别提让他学着作诗了。

但苏凌云可不会让自己的弟子有这么一个短板,逼着苏宇在每月的书信中至少要写十首诗寄给他看。

这可把苏宇愁死了,那边苏凌云见到苏宇生拉硬扯出来的句子也是气的不轻,当即就写了洋洋洒洒三页纸过来骂了苏宇一顿。

可没办法,既然都收做了弟子,苏凌云也只好认了。捏着鼻子又给苏宇寄了许多经典诗集,让苏宇好好体会诗句的美妙。

美不美秒苏宇不知道,不过为了这个家庭作业,苏宇掉了不少头发是真的。

可怜他一个法学博士为什么要跨界学作诗啊!

胡思乱想了几秒钟,苏宇放下手里的诗集,在苏凌云的狂轰滥炸下,苏宇作诗的本事没涨多少,鉴赏的眼光却是磨练出来了,这本书明显只是为了扩大知名度弄得,其实作者的本事倒不见得有多少,没有买回去的价值。

底下接连好几本都是这样的,这也不奇怪。这时候可不像是现代那样,书籍的内容五花八门。这时候书大致只分为几种:即科举相关,游记杂记,包括农书什么的,以及最后一种,各种话本戏本之类的“难等大雅之堂”的书。

正经科举需要读的书苏凌云都详细的给苏宇准备好了,苏宇主要是为了拓展知识面过来选看有没有新出的史书杂记游记之类的书。

今天倒也没有让苏宇颗粒无收的回去,翻到最后,苏宇倒是翻出来一本农书。

看作者的行文语气应当是一位归隐田园的官员,里面记载了他归隐田园之后下地干活的心得,其中还夹杂着一些感慨和想法。

拿起这本书,苏宇又挑了两只毛笔并一些纸张,就离开了书铺。

王浩宇以前跟着苏宇来过县城很多次,店铺都摸熟了,没让苏宇等多久就笑呵呵的背着空下来的背篓跑过来。

苏宇也不问什么,跟着王浩宇就向他说的哪家布坊走去。

倒是相隔不远,没多久苏宇就看到了那家店铺。进了屋内,只见门口摆着一个架子,上面堆满了颜色混乱的布料。

苏宇没有管那些布料,径直走到店内,对着迎上来的小二温声问道:“你店里的细棉布都有哪几种?”

那活计殷勤的笑着招呼道:“客官,咱这店里的细棉布有许多种呢!有带绣花的,还有不带绣花的。有蓝色的,绿色的,红色的,黑色的还有灰色的。客官想要哪种的?”

说着,活计引着苏宇到了里面,指着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布料介绍道。

苏宇一边伸手抚摸着柔软的布料,一边仿佛不经意的问道:“我看你门口那些也是细棉布的,怎么你没说?”

那活计有些尴尬的说道:“前儿我们布庄里有个掌柜喝醉了,不小心把染缸打碎了一个。那一批布料都染上了混色,都是低价买的。不过客官放心,这些布料我保证都是好好的!我们店里从不做以次充好的事情!”

苏宇不可置否的嗯了一声,似乎是不大相信。

这时候能开店铺的人都是很在乎名声的,百年老店那都是实打实的老店,做的就是口碑。要不是小本生意赔不起,加上那批布的底料又很好,老板舍不得仍,那些布就是扔了也不会拿到店里买,以免砸了口碑的。

在王浩宇的巧舌和苏宇的搅合之下,王浩宇成功的以一个极低的价格包圆了一共三十匹低价布。

为此,王浩宇还雇了一辆牛车拉这些布料。毕竟一匹布可不小。他们俩是决计弄不回去这些布料的。

到了苏家村,王浩宇先把苏宇送回了家。帮苏宇把东西卸下车,王浩宇笑着让苏宇挑两匹布,苏宇也不推辞,捡了一匹灰色掺杂蓝色的,一批混成橘红橘黄还带着点紫色的布料。

苏宇现在倒是不好再做些倒卖的事情了,王浩宇也是明白这一点,干脆让苏宇拿些布料,之后的事情苏宇就不掺和了。

不过苏宇还是提醒了一句:“你让你家里人在那些布料上绣些花样,陪着这个颜色,想必会很好看。也能卖出高价。实在颜色杂乱的,也可以裁成手帕,再绣几朵花也看不出来了。”

王浩宇眼神一亮:“还是三哥脑子转的快,我回去就给我娘说!”

送走了王浩宇,苏宇继续回去读书了。那两匹布料苏宇直接放到了张氏那屋,买的零食点心也一并放在了那边。

苏楠明年就要去下场考县试了,苏宇打算和苏楠一起去考试,所以现在也不剩多长时间了。

县试考五场,墨义,四书文,试贴诗,律赋等等都要考。不过苏宇这段时间却是卡在了律法这一项上。

按说苏宇是法学出身,这一项应当是没什么问题的。但是俗话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正因为苏宇是法学出身,所以对于现代那一套法律是背的滚瓜烂熟了,要让他打破以前的固定印象,接受在他看来“漏洞百出”“自相矛盾”的古代律法就有些难受了。

而且古代律法和现代律法的不同之处就在于现代律法讲究法理大于人情,而古代律法却不同,古代很多人断案就不是按照律法来判断的,而是按照名声呀,人情啊之类的因素。

这确实让苏宇有点难以接受,也导致苏宇意外的对这方面的学习进度很慢。

除此之外,对于很多文学作品里面表现出的思想苏宇有的时候也觉得不可理喻。

越深入体会圣人之言,苏宇越发感受到内心的矛盾。上辈子那些根深蒂固的思想时不时的就跑出来刷一下存在感,让苏宇难以静下心来。

最先意识到这一点的是王秀才。经常给苏宇教课的他很快发现苏宇思想上的矛盾之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6章 第 26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