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俗人的科举青云路 > 第13章 013.三个月后

俗人的科举青云路 第13章 013.三个月后

作者:微微紫苏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3-02-18 11:22:11 来源:文学城

八月二十九的休沐日结束,九月初一进入学堂,就要进行三个月一次的考试了。

虽然这个时代是没有暑假一说,但是有长达半个月时间的农忙假,就在插秧的那几天时间。这个假期还不是完全统一的,有的是五月中旬,有的是六月底,有的是七月底,就看各自的家里,是要种哪一种稻谷了。

每次放假的时间是三到五天,也不是统一放假的。但一般都是在六月底插秧的人更多,所以都是在这个时候放假比较多。等到了九月和十月,稻谷成熟的时候,又会放十天的麦忙假,要忙着收稻谷,之后还得打稻谷、晒稻谷的,前后加起来就是半个月了。

毕竟作为书生,也不能完全不通五谷,不懂农事的,所以农忙假是很有必要的。

颜家也有五亩田,不过种的并不是稻子,而是土豆和番薯。土豆种了三亩地,番薯种了两亩地。

土豆和番薯都是可以一年收获两次的,土豆在三月播种,七月收获;第二次则是七月中旬播种,十一月中旬收获,亩产在2500斤到3500斤之间。

至于土豆,则是比番薯早上半个月的时间播种和收获,亩产在5000斤以上。

之所以没有种稻子,是因为用土豆粉和番薯粉可以做成馒头、包子和饺子这样的主食,也可以打成条状,用来煮面吃。

因为家里有三个大胃王,种稻谷,一亩地只能收获600斤,最高达到900斤而已,完全不够吃,所以还是种土豆和番薯更加划算。

【万卷书院】一共有五个班级,一班是启蒙班,学子最大的年纪不会超过十岁;二班则是已经读完了四本启蒙书,而且习字也有两年了,可以教他们更深的内容了。

三班则是开始学习《论语》、《孟子》这样更深层次的内容,再加上诗词,还有让他们自己作诗词;四班是针对考童生和秀才的学子,针对县试、府试和院试三轮的考题,争取让每一个学子都能够考中;五班则是从秀才到举人,或者是不想再往上考,想要当个私塾先生的班级。

在这个班级里念书的人,基本上都已经成亲了,因为就目前来说,年纪最小的也已经二十五岁了,最大的则是四十岁,一共只有七个已经取得了秀才资格的学子。

三个月一次的考试,蔡举人这个院长和另外四位夫子,都是根据五个班级学子们的学习进度来出题的。即使偶尔有超纲的,也只是四班和五班。至于其他班级的孩子,只是为了看看他们各自的学习进度,出的题目是为了探知学子们学习的进度,以及看待题目不同的角度,以及学识的深浅。

一班的题目是默写《三字经》从【玉不琢不成器】到【我中华在东北】和整篇的《百家姓》,还有说一说在【万卷书院】上课三个月了,有什么感受和看法。

非常实在的题目,前者考验记忆力和习字,后者则是了解孩子们这三个月的学习状态。

一班的学子一共有十七个,最大的十岁,最小的就是余锋和颜从焰,六岁。

默写内容,要求整篇的话还好,如果从中间开始,那就要从开始一直默念到这里,才能开始写,而且还得没有错字。更何况才启蒙的孩子,写出来的字都是忽大忽小的,能够不是一团墨汁糊在一起,就算是不错的了。

因此,虽然要求默写的只有两段话,但给的时辰却是一个半时辰,最后那道题的回答是半个时辰。剩下的半个时辰,则是收了卷子之后,让孩子们把《三字经》和《百家姓》整篇背一遍,确定孩子们记得这些内容,只是暂时还写的不好。

这样,一个上午的时间就过去了,半个时辰的午饭和休息时间过去之后,下午继续上课。

至于批改学子们回答的内容,就得让夫子们牺牲晚上一两个时辰的休息时间,五人才能够把所有的考卷都批改出来。等到隔天上课,把考卷交给孩子们,指正他们其中的不足,表扬其中精彩的回答。

九月份,天气稍稍转凉了一些,所以夏杨梅就决定,恢复大儿子给幺儿送午饭的举动。对此,颜从焰没有异议,他是打算让大哥给他送一个半月,最晚两个月,就要自己买饭吃。

那个时候,距离过年也只有一个月到一个半月了,天气很冷了,做好的食物出锅两刻钟,一定会凉掉。而且那个时候一定已经下雪了,天气也很冷,大哥来回,要吹上四刻钟,也就是一个小时的冷风,不是太好受的。

晚上,五位夫子吃过晚饭之后,就在书房里批改这七十三份的考卷,前后也花了两个多时辰。

因为一班的内容只是默写和描述感受,所以就被放到了最后批改。主要是看孩子们默写的内容是否正确,写出来的字是否有错别字,还有从那些可能会糊成一团的墨迹里,分辨出来这是个什么字。

七岁以上的孩子还好,不会把字写得糊成一团,所以这样的答卷也只有五份。

不过这五份答卷中,却有一份让五位夫子觉得有些意外,那是一个六岁学子的回答。

默写的两段内容整洁而清楚,即使这几百个字,说不上来有个人风骨什么的,但六岁的孩子,能够把所有的字都完整的写下来,并且没有一个错别字,就已经很不错了。

更何况他对于那个问题的回答,也是全面而充分的,真的不像是一个才六岁的孩子会写出的回答。

但他们每一次出的考卷,都是严谨而公正的。因为知道书院里有多少学子,所以只是让学子们写了名字,对于这个名字对应的是哪位学子,他们也是心里有数的,其中没有作假的可能。

而且即使这一次有怀疑,他们可以观察这位学子平时在课堂上的表现,还有看下一次的考试中,他的回答是否和这一次一样好,或者是比这一次更好。

即使抄袭,前面的默写可能会,但后面的回答,十五个孩子的答案都是不一样的,是绝对不存在抄袭的可能。

总之,最后五位夫子都给了颜从焰的答卷高分,都打算且看以后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