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苏厨 > 第八百四十九章 真腊

苏厨 第八百四十九章 真腊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06-27 22:22:45 来源:转码展示1

第八百四十九章真腊

做法很简单,就是蜀人用了上千年的法子,竹笼盛石,一笼重达一吨半,用大竹筏将之运到堆放地,推入水中,便能形成堤围。jiuzuowen

种花家民族的基建属性在中南半岛南端被点开后,加上理工的帮助,进展飞快。

郏亶那边同样如此,关键的出入口,直接用钢筋水泥结构修建闸门,然后两头一封,利用风力水车车走积水,就可以钉下竹木围栏,然后挖泥加宽水道,用水道中的泥土构筑圩田高堤,封围出一片片巨大的圩田。

在九龙江大宋殖民地的上游,还要修建分水工程,用于控制殖民地内耕地的水量,确保旱涝保收。

经过诸多的改造之后,这里以后就是一处风水宝地,唯一的灾害,就剩下了台风。

这个没办法,不过好在一年三熟,除了台风季,还有两季。

占城人和真腊人,是不知道什么叫精耕细作的,就这样都还稻米多得吃不完,苏油的计划,以后西贡的耕作模式,只有三分之一的土地用于耕作水稻,其余的,将种植油料作物,经济作物,禽畜饲料青储作物。

西贡会成为来往船只的重要补给地,主要供给谷物,水果,蔬菜,工业以粮油加工及罐头生产为主。

相应的,就还需要大力发展农业机械,渔业,纤维,网具,畜牧业、禽类、蛋类、肉制品、乳制品。

要做好这些,就还要发展饲料加工、养殖技术、育种繁殖技术,青饲料和干饲料加工的机械设备……

十月,真腊给苏油送来了十头大象,苏油郏亶廖恩三人才面面相觑,我的个去,我们怎么把这么重要的工程助力给忘了?!

苏油对廖恩提出了严厉批评,我就说交趾几个矿工程进展那么快,苏辐这小子把大象藏起来自己用了,丢他小幺叔在这里吭哧吭哧傻干,你怎么都不知道提醒一下?!

廖恩觉得好冤枉,我是福建人,我也就玩过水牛,没玩过这样的大牲畜啊……

苏油太开心了,这些大家伙,不是一般的聪明能干。

对付它们只需要一种东西,糖。

真腊王的使节是个和尚,汉文流利,如今对这片沼泽的巨大变化也是叹为观止。

恭维了苏油一阵后,邀请苏油去他们王城游玩,说真腊王请他参加一年一度的猎象活动,同时有生意相谈。

上次真腊仆从军带回去的药物,药效让国王惊讶莫名,请求大宋提供更多的药物,帮助真腊。

苏油欣然同意,让苏辐和石薇准备礼物,因为是出使,将李舜举也拉上,张散作指挥。

平正盛随邵伯温回了浙江,听说切羽樋已经完工了,雄心勃勃,准备邀请邵伯温一道,回日本大战怨灵。

结果邵伯温一到浙江,就收到了邵雍去世的消息,于是邵伯温放下一切事务,赶去陕西守孝,将平正盛丢在了浙江。

平正盛还是怂,觉得虽然得了小姑奶奶的法宝,那也是自保有余进取不足,凭自己一个人的实力,怕是打不过平将门,于是便又跟石通定制了一套铠甲,可耻地溜了回来。

现在大水已过,眉山号可以沿着九龙江北上。

据使节所言,大船能够北行到一个叫普农的地方,那里是一处大城,再往上,九龙江就不能行大船了,再上游就是陆真腊。

而普农有另一条河流流入九龙江,那条河叫洞萨里河,大船可以从那里转入洞萨里河,转向西北,一路抵达一个巨大的湖泊——洞萨里湖。

洞萨里,在真腊语中,就是巨大的意思。洞萨里湖周边大平原,就是水真腊核心地区。

这个湖因为是坐落在上游大平原上,所以与太湖类似,枯水期河水倒灌,大船进不去。

听使节介绍湖中有超级巨大,通体漆黑的鲤鱼,这就是苏油兴致勃勃出行的理由。

九龙江里的鲤鱼已经够大了,现在两三百斤那是常态,还有鲶鱼更恐怖,体长三米,六百斤的巨鲶多的是。

郏亶在造溇港的时候,围出了几段横塘,将水抽干之后,光这几段横塘里的鱼,都让廖恩的族人们捞了好多天。

吃是不可能吃完的,好些都被放到了圩田中心的鱼塘里边养着。

抓到的最大一条巨鲶重达八百斤,光一条鱼就够工程队所有人吃一顿了。

抓鱼苏油是大行家,教工程队制作大鱼籇放到江边苇荡里,每天去收取一次,嘉定村的人就不差肉食。

李舜举在船楼上看着两岸的原始风光,看着偶尔来到河边饮水的野象群,喝着苏油制作的三泡台:“不意万里之外,风物也是可观啊……”

苏油笑道:“真腊王战象五万,不到这里,谁敢信?”

那个和尚使节微笑着给苏油介绍真腊的地理,物产,习俗,风度翩翩,仪容文雅,让李舜举和苏油,石薇,对他印象都非常不错。

如今的真腊也是战乱频繁,不光对外与占城,交趾作战,内部也是乱做一团。

真腊大地上也是诸多城邦并存,国家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在几个大家族之间流转。

优陀耶迭多跋摩,曷利沙跋摩,阇耶跋摩,苏耶跋摩……

优陀耶迭多跋摩二世和曷利沙跋摩三世先后在对外战争中失败,因而家族走向衰落。

阇耶跋摩六世趁机崛起,从北部高原出兵,占据了洞里萨湖周边地区,建立起了大吴哥王朝的雏形。

大量的能工巧匠和财富被掠夺到了吴哥城,听说那里和西贡一样,正在大兴土木。

不过苏油修造的是基建设施,田地,海港。而真腊人修建的是神庙和神像。

苏油猜测那就是后世著名的吴哥窟,如今处于起步阶段。

宋人的大船抵达普农的时候,满城人倾巢而出,前来观看大船。

阇耶跋摩六世亲自到这里来迎接。

这是一个年轻的篡权者,曷利沙跋摩三世已经病入膏肓,阇耶跋摩用十头大象作为“重”注,希望得到宋国的支持,得到册封。

阇耶跋摩,翻译过来是胜利的铠甲,为了方便交流,苏油给人家取了个中文名字,叫范胜凯。

范,是中国对中南半岛最早统治者的王姓的命名,时间可以追溯到汉代。

这个国家也是,现在流行的是印度教。

直到这里,苏油才知道了真腊使节的真正身份,名叫陀罗尼因陀罗跋摩,是范胜凯的弟弟,因为信奉大乘佛教,因而出家为僧。

陀罗尼因陀罗跋摩本来是范胜凯父亲指定的继承人,结果陀罗尼因陀罗跋摩为了让哥哥继承王位,出家跑去了印度,直到哥哥做了家族继承者,才从印度回来。

这就是春秋吴国季礼的贤行,李舜举和苏油对这和尚顿时改颜相向,苏油立刻给他也取了一个高大上的名字——范师哲。

理论上讲,老国王还在,范胜凯是诸侯,册封他为真腊国王是不大可能的,于是苏油和李舜举商量了一下,认为建议范胜凯成为真腊摄政王,范胜凯也应该能够满意。

果然,范胜凯对于这样的建议非常高兴,在得知还有禅让这种高大上的骚操作等着自己的时候,更是对苏油和李舜举的政治智慧简直可以用膜拜来形容。

原来除了杀杀杀,还有这么高级的篡位模式!

苏油和李舜举此次只是考察,所以只能给建议,一切操作由真腊人自己去搞,不过苏油告诉了范胜凯,他弟弟范师哲,会是一个让大宋君臣都倍感满意的使节。

在普农换上了真腊人的平底大船,在范胜凯和范师哲的陪同下,一行人朝着洞里萨湖前进。

这是东南亚最大的一个湖泊,是中南半岛诸国的文明发源地。

每年枯水季节,湖水经洞里萨河流入九龙江,补充了九龙江水量的不足,这时湖面长一百五十公里,宽三十公里,面积三千平方公里,而大部分地方,水深仅一米左右。

可只要雨季来临,九龙江暴涨,汹涌的河水又会从萨里洞河倒灌入湖中,湖面扩大到一万平方公里以上,水深可达十米以上!

水陆真腊,就是以该湖区分上下,这里就是一个水上的王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